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习惯于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1 18:47:56
  • 《雨中事1000字》
  • 村子里的雨和城里的雨是不一样的,习惯于村里那折腾的带着孩子气的雨的人,越发难以忍受这城市的雨的寒冷。

    写故事的人坐在桌前,望着被破败歪斜的木窗挡在外边的冷雨,成线成雾。这是一座矮小的老式小阁楼,在城市的一个偏僻角落,与周围漂亮新式的楼房格格不入。

    雨滴打在阳台简易搭起的胶质雨棚上,噼里啪啦错乱的雨脚像不专业的乐队在那上面演奏。阁楼里只有卧室还亮着灯,写故事的人听着雨声,手里的笔写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雨声俞加让他觉得彷徨,他想起那些阴暗的事来,那些关于孤独的事。

    寒意像爬山虎一样从他的脚底慢慢攀到心脏,是雨的寒也是这夜色的寒。他握笔的手颤抖着,脑子里的思绪乱七八糟的,他开始努力让自己想一些高兴的事,希望能写出点安慰来。

    他开始回忆记忆里村子里的雨来,那是闹腾的却又欢喜的雨,像是节日孩子们的欢腾雀跃。它们喜欢落在那些果树的叶子上,然后像坐滑梯一样滑下。它们喜欢像跳水运动员一样一个接一个跳进池塘,在落入的时候散开裙摆做一个优美的姿势。

    他在记忆里的雨中玩耍,像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他感到了这十年来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快乐,他可以忘掉那些工作上的不如意,他可以忘掉那些或恶意或不屑的脸,他可以不去想要怎么才能写出领导满意的文章,然后得到那微薄的工资去交欠了许久的房租。

    他在雨中看到了昔日的家乡,一栋栋矮矮的房子在雨幕中显现。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条路,他认得这条路!这条在他梦里都曾走过千遍万遍的黄泥路。

    这是回家的路,他曾踩着春草秋叶冬雪从这条路回家,他也曾背着背篓牵着老牛赶着暮色回家,他也曾和伙伴们带着一路欢笑回家。

    无论何时他回家都会看见那一栋矮矮的土胚房里,他的母亲正在屋里干活,那小小的厨房里升起属于他的炊烟。矮小的屋子里光线不好,就算白天也是昏昏暗暗的,可每一次回家他都感觉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哪怕是现在,已经离开十年,来到了所谓的超市。

    他沿着小路一路狂奔,奔向那个矮小的房子。可当他站在那个熟悉的房子目前,却没有看到母亲熟悉的身影,也没有燃起的炊烟,有的只是昏暗和破败,比记忆里的还要破败很多,透出一股悲凉和荒芜来。

    他猛然间泪如雨下,想起这些年他再未回去的原因来。他在逃避现实,他不愿意面对他已经见不到母亲的事实。只能制造忙碌来麻痹自己,让自己不再想。可他自己深知这不过是自己骗自己,有些东西已经嵌入心里,一旦消失那心也会空一块,这是无论怎么也掩饰欺骗不了的。

    他从密密麻麻得让他窒息的雨幕中转醒,小阁楼外雨还在下着,阳台已经开始漏雨。

    写故事的人捧着半杯速溶咖啡望着窗外的雨发呆,那是一种猛烈又寂静的悲伤孤独。像一杯泡了罂粟烈酒,俞饮俞苦,俞苦俞饮。

    作者:沈大山

  • 《最美丽的遇见》
  •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多数习惯于从一站匆匆奔赴下一站,全然忘记了身边的美好。

    去外婆家,有一条必经的小路,那是一个幽深的小巷。我站在那灰青的小路上,闻着路边小花传来的阵阵清香,看着它诱人的模样,我不禁想起它其他的样子。

    夏天,日光高照在浓密成荫的大树上,投射下来的影子铺设在树底下花的身上,为花遮住了灼人的阳光,微风轻吹,树叶轻拍,蝉声鸣叫。

    我想,我遇见了最美的夏天。

    秋天,硕果飘香,小巷也热闹起来,走过的行人会向你展示丰收的成果。在这金黄的时节,没有与冬天将要来临时的别离愁思,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我想,那个金色秋天与我相遇了。

    冬天来临,树叶缓缓落下,在空中翩然起舞,留下生命最后的美好,又似与这一年最后的时节告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它化作大树的养料,只为再陪它最后一回。

    我想,我遇见了最美好的情意。

    我站在小巷中间缓缓出神,盯着那一束花丛,这时,“姐姐,姐姐”将我从回忆中拉醒。一个小女孩跑来,对我说:“花中有一只蝴蝶,姐姐,你小心不要打扰它哦!”说完便跑开了。我盯着那飞来飞去的蝴蝶,从它五彩缤纷的翅膀上,似乎看到了小女孩笑靥如花的脸庞。

    我想,我遇见了最纯真的笑容。

    世间美好如此之多,我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我们蒙蔽在手机制造的绚丽中。

    感悟人生,体悟美好,只为不再错过。

    感悟人生,体味美好,只为不白活一回。

    当我们抬头,会发现世间原来美好。

    我想要最美丽的遇见!

    (指导老师:郑玉婷)

  • 《读书挺好》
  • 习惯于电子游戏中的奋力厮杀,篮球场上的热血沸腾,我本以为我生活中的一切注定要这么沸沸扬扬,但安静下来发现---原来,读书也挺好。

    从幼儿园起,就有读书的习惯。幼儿园的故事书,小学时的漫画书,再到初中时的小说和散文。读书,是我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我喜欢在街口的咖啡书馆里度过下午的时光,推开挂着一簇纤细银管的玻璃门,“哐啷哐啷”响彻全室,然后扑鼻而来的是咖啡豆的醇香,耳边传来久石让的音乐,点上一杯冰咖啡,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上高脚椅,摊开自己喜欢的那本书,午后的阳光暧暧的,透过老旧的连带雾的玻璃,映在黄而发卷的书页上。

    眼睛跟随书页上的一字一行移动,心情也跟随着故事情节而上下起伏波动。曹文轩的小说,风格总是那么纯朴而清新,生活在“油麻地”里的“桑桑”和“秃鹤”,不会说话的“青铜”和纯洁善良的“葵花”,这些人物生动形象,活跃在我的思绪中。契诃夫的文章,总是运用了讽刺的表现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揭露社会的丑恶和虚伪。深吸一口气,回过神来,耳边还响着悠悠的歌曲,我轻抿一口咖啡,先是品尝到苦涩,最后甘甜,又吐出一口长气,被故事中的人物深深打动,原来,读书也挺好。

    我紧闭双眸,脑海中的故事情节如同人间四月天那般明媚,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它们又如一颗颗闪耀的星辰在书的天空散发光芒,即使那光很弱,也不乏自身的风采与魅力,给我带来一次次感动。

    我的眼睛看向玻璃外的街道,行人匆匆,耳边响起音乐,我咽了一口口水,合上这本泛黄的书,品味手中余留的清香,不禁感叹:“读书挺好。”

  • 《金秋感怀》
  • 习惯于北国金色的收获的秋天,初次感受南国之秋,满目绿色,偶尔发现大片落叶,惊奇之外更多感慨,没有“独立寒秋,湘江北去”“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辽远与寂廖,却有一份“秋日胜春潮”的希望与收获。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希望的季节,因为秋天孕育着另一个春天,结束也是另一个开始。四季造就了美丽自然,自然养育了伟大的人类,人又创造了富裕的国土,成就了一方伟业。展开中国的历史画卷,每一笔都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回首中国的风雨历程,每一步都印证了中国人的执著。念支撑实践,精神引导行动,思想造就成功。中国每一步的前进,每一份的收获都离不开思想的指导与思维的创新。中国共产党这个先进的组织承担了这个角色,在革命与建设的风雨历程中,执著于自己的信念,用行动实践思想:在每一次的实践后,用最敏锐的目光与前沿的洞察力,将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作了深刻的反思,现实的思考和美好的憧憬,用创新思想与实践创造着中国的辉煌。

    历经专制政体的沧桑,在失败中迷茫的中国被一股春风—马克思主义吹醒了。大有醒酬灌顶之感,眼睛里不再是仿徨,而是充满希望。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最早承担起代表先进与文明的这一重任,开始用他的先见之明和不朽信念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中国的另一方天地。落后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阻碍了中国千年,社会缓慢发展,跟不上先进与文明的步伐;而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也没有让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具体实践,用自己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导着中国革命,坚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中国从苦难的深渊中拉出来,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一一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站起来了,跨越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阶段,中国开始朝着更先进,更文明的社会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不放弃自己的思想,用永远向前永远进步的精神领导中国人民继续奋斗。而当盲目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又一次站起来,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将西方与东方作了正确的分析与比较后,又一次发展了自己的思想,将理论推向更高一层,于是邓小平理论便成了中国的指导思想。理性的思考与迎新的思想将中国引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经济、政治、科学文化有了飞速的发展,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昂首阔步地前进着。西方惊叹中国的进步,这一切又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与创新的思维。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信息化的全球化,让中国共产党面临一次严峻的挑战。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性没有压倒中国共产党,他依旧自信地,坦然地面对这一切。智慧的目光总将目标放得更远。古老文明的华夏子孙总有一种坚韧与不屈,总将潜能发挥到极致。中国在新世纪又一次掀起高潮,“三个代表”应时代的呼唤而产生了。这一创造性的发展,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上升到更高高度。更理智、更确切的思考,提出真正与时俱进,符合中国国情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总是在创造着奇迹。让中国走向另一方天地。文明、先进与民主,让中国在世界民族林立中大展风采。都说中国很幸运,而幸运的背后是不凡的经历,是中国共产党用他的信念与思想创造了这份幸运。荣誉和成功也垂青于中国,奇迹在中国大地上不断产生。新千年中国喜事连连。上海APEC会议的成功召开、中国加人WTO、北京申奥成功、上海申博成功、还有长江三峡水电站的建立,2003年中国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国。更重要的是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让中国尽展风采,成为世界瞩目的东方大国。中国用它的宽厚与热情接受了世界,融人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政治体制不断改革与完善,教育、文化的繁荣发展,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民族的融合与进步,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共产党全新思想—“三个代表”的指导和实践。可以说,没有正确、与时俱进思想的指导,就没有中国辉煌的今日。

    信念是一种目标,精神是一种力量,思想是一种动力。执著信念、固守精神、创新思想就会创造成功。中国共产党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世纪之秋收获了更多成功,也播下了更多希望。每一份收获背后都孕育一个新的开始。

    凝望北方故土,收获一份幸福,守候南国清秋,渴盼一种坦然。用执著于一个信念。用心抒写一段成功之词。

    祈福中国之秋收获更多,展望中国辉煌明日。

  • 《又是桂花入秋时》
  •     转眼是凉秋了。

        习惯于喧哗场所逗留的我,今晚竟不知为何要这样固执的留下来。伴我的是空空一室。在宿舍狭隘的空间,不能像往常于校园绿荫下绕道徘徊。我只好强迫自己坐在窗前思考。望向窗外,晚霞的浓艳与神秘早已隐匿,天边那孤独而冷僻的星星深不可测,窥得出那是缥缈的若即若离。我懊恼于思维紧锁,压抑于不能面向苍弯大地引吭高歌,好让紧闭的心房稍稍放松。

        一袭凉风掠过,我抖抖身子。忽悟:今年的桂子树又开花了吧。

        此刻,我陶醉于蓝色信笺上的桂花清香,一份跳动的情感随着伤感的心脱体而出,穿越时空,去触摸你我之间的几度留痕。

        曾于悲秋,我的生活被蒙上一层灰调。在忧郁的天空中,我寻不着生活的坐标,破碎的心常常在默默流血。而遥远的你这时飞来了,在漆黑深邃夜幕中,你为我驱逐心中的迷茫,为

        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或许,今年的桂子花,不同于高山流水般像远清香,而是一种别样的曲调。

  • 《“买房子”这码事》
  •    在中国大陆,人们习惯于把住宅统称为“房子”。

        “我们单位终于分房子啦!”

        “我还没租到合适的房子!”

        “我刚买了新房子……”

        不论是分到房子,还是买到房子,大多数中国人所说的“房子”的概念绝对有别于美国。

        在美国,住宅形式名目繁多,并有其严格的定义,仅中国人所理解的“房子”一词就可分为Apartment,居住的人要按月付租金的公寓;Condominium,是产权分开的公寓大厦,即个人买下公离大厦的一个单元,成为屋主,但不可以随意改动住房,因为屋主和其他同住在这座公寓的屋主共同拥有所有权;Townhouse,接近房子的概念,但是与House还是有区别,它是两座住房共同拥有一堵墙—虽然两家人各居小楼成一统,各有花园乘荫凉,但是连接两家房子的那堵墙却永远是两家共有的产权;House,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在中文里都叫“房子”,而“房子”翻译成英文也一定叫House.然而,如果你认定House概念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那种房子的概念,那你就要犯与我同样的错误了。House在美国是指房主拥有一座整个住宅以及住宅周围的上地与花草树木。

        简言之,如果把美国的Apartment和Condominium比作楼房的话,那么,House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平房。

        在中国,“楼房”常常代表有薪阶层,而“平房”几乎是农村住宅和城市贫民的特指。当然,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沿海城市也修建了几处“平房”供处国人和“先富起来的中国人”购买,但是那毕竟是少而又少,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还没有机会对这些“平房”的豪华有个形象的认识。所以,九年前初识我先生的时候,当他告诉我他在美国不住楼房而住平房的时候,我几乎怀疑他是否真的是一个美国大学教授。尽管后来随着感情的发展顾不上他住楼房还是平房,但是,当他六年前来中国与我结婚时表示买新房的时候,我坚决表示买公寓式的楼房。

        住惯了“平房”的先生不厌其烦地向我解释着Condominium与House的不同之处,但是见我主意已定,只好转守为攻地说:好吧,等你来美国再决定吧。

        当时先生刚从纽约搬到加州,卖掉了原有的旧房,准备在加州买新房迎接新娘,结果,发现中美两国对“房子”的概念差异太大,他只好暂时住进每月付房租的Apartment,等待新娘办完移民手续到美国后再继续“谈判”。

        Apartment格局在美国大同小异:客厅和厨房很大,又可以用作饭厅,然后是卫生间和卧室。大多数的却artment都有公用的游泳池和洗衣房。先生租的是两卧室的单元,虽然我在国内的住房也不比这小,但是现代化的家庭设备和优美的住宅环境使我对“新家”心满意足,特别是那洗衣房对我特别具有吸引力—把脏衣服往洗衣机里一扔,放七角五分钱,然后你可以在这明亮宽敞的洗衣房里坐下来看书,也可以到隔壁的游泳池里游泳;一个小时后,把洗千净的衣服再扔进烘千简里,再留下七角伍分钱,再去游泳或看书,再回来时,一个星期的脏衣服已干爽爽地只需叠一益就行了。

        于是乎,我忘记了“买房子”这码事—有房子住就行了呗!

  • 《北大,没有选择的选择》
  •     你喜欢等待命运的选择,还是习惯于主动地去挑战命运?

        这一次,我没有做出回答。

        我已经分不清是命运在选择我,还是我在挑战命运。

        我从来没有想过上北大,事实上,在填报志愿之前,对于这个远在北京的学校几乎是一无所知。在拿起志愿表的那一刻,我才强烈地感受到北大那挡不住的诱惑。我没有想到我竟然有希望进人这所久负盛名的大学。

        进入文科班后,我的成绩一直非常稳定,最差的一次考了全班第二(那对我而言是一次莫大的打击,不过后来我又重新振作起来)。但在我看来,北大还是那么的遥远,因为我的竞争对手都在省重点高中,我所在的学校与他们相比还有着不小的距离。

        不过,可能连我自己也没有想过,报考北大的想法在我的心灵深处潜滋暗长起来。我是一个好胜的人,虽然我不相信世界上有最的东西存在,但无论什么事我都追求一个最字。正因为永远不可能达到,并且永远是常新的,所以才充满了吸引力。北大,似乎是遥不可及,但是我可以一步步地走进它。

        之所以慢慢地产生这种想法,并不是为北大的传统所吸引,只是为了战胜自己,在我的高中生活结束时追求一个最佳结果。那时,我不知道北大有一个中文系,不知道中文系有着全核算为数第一的教授,更不知道我会在毕业的时候碰上北大的百年校庆。

        如果说北大是一所优秀的大学,它可以培养出一批批栋梁之才,那么,我愿意将这个机会让给其它人,因为我更希望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地。这是我当时的想法。现在想来,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毕竟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靠一己的努力去实现的。如果不是来到北大,我的生活肯定是另外一个样子。只可惜这两种情景是无法对比的,即便有月光宝盒,我自己也无法看到比较的结果。走人了时空隧道的一边,就看不到另一边了。

       诱惑与压力同在。

       填报志愿时有三天的考虑时间,我一直犹豫不定。这无疑是一场赌博,万一,万一,我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天知道哪一个远在天涯海角的大学会收容我。

        清晨,早餐时路过校门口,我在光荣榜前伫立了片刻。再一次温习早已熟知的那些名字。

        xxx,北京大学

        这是我的一位师姐,在我的前一年考人了北京大学历史系,据传以博闻强记为同学所熟知。正看得出神,忽然,一个人在后面拍了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是我们年级的一个同学。我跟他经常在一起打球,但是除了知道他是某班的学习委员之外,就一无所知了,包括他的名字。(几年后,当我在昌平园开拓北大荒的时候,他专程去看我,我才知道他的名字。他到了南开大学。后来成为我的好友之一。)

        我和他打了个招呼,而后便一同向教学楼走去。他问我是不是想考北大。我说有些担心,害怕在这场赌博中输得一干二净。他说,你不考北大,谁考北大?听了他的话,我感激无限,虽然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事实上,当时我已经别无选择。南开,复旦,人大,这几所综合性的大学都已经被班上排名前几位的同学瓜分完毕(我们那个学校很少有人会报南京大学,来到北京后,我仍然想不透其中的原因所在),都以为北大非我莫属了。此时,我即使不报北大,也不能去与同班好友们竞争呀!万一我成功,而他们失败,岂不成了我把他们挤掉了。

        另外一件事更让我没有退路。我们学校设有一个高额的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在上大学后可以连续四年获得。我很早就在考虑这个问题,虽然我家境不错,上大学的费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更希望能够自立,争取这个奖学金很早就成为我的梦想之一。到了填报志愿的紧要紧刻,我却被逼上了梁山。因为我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连续几次理科统考的第一名,已经占用了我校保送清华的名额,他上清华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我就只有上北大才能与他竞争了(加上我的会考成绩:九门全A)。

        此时又有第三件事的突然发生,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这一天,校长突然找我谈话。在当时的我看来,这是一个崇高的荣誉。每一年高考前夕文理科排名第一的同学都会受到这种待遇,今年也没有例外。校长笑容可掬,但是谈话时单刀直人,开门见山,他希望我们两个人分别报考清华、北大。这样做,是为了我们学校的荣誉。我们两个人,或者手举鲜花,或者躺在花丛中。然而,校长谈话了,当然是义不容辞。

        终于,我选择了北大,这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如果我对北大有所了解,年轻的我一定会为它的博大胸怀和文化底蕴所震惊所吸引,我就可能会为着这么一个充满传奇性充满诱惑力的理想而冒险。然而不是。仅仅由于一些难以逃避的原因,我做出一个必然的选择。

        与此类似的选择在人生旅途中处处皆是,几乎叫人怀疑个人究竟有多大的自主性。面临选择时,你会考虑一个个的因素,尽可能地周到详细,最终,你别无选择。弃中专,上高中;舍理科,取文科;再到无奈地选择北大。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幸运的是,这些选择后来被事实证明起码没有错误,所以我能够在今天端坐在一台电脑前敲打这些文字,虽然感慨万千,却也兴致盎然。

  • 《深入思考写出新意》
  •     不少同学习惯于按常规作文,大家都写过的题目,大家都用过的材料与写法,写完后又往往不大满意。

        其实,写作文,固然可以写统一的文体与内容,诚如完成老师课堂上的限时作文,也可以经过自己深入思考,从自己接触过的生活实际出发,写自己熟悉的命题,而这样,往往能出新意,效果会更好些。

        《玩与学对立吗》、《从来如此,便对么》这两篇作文,就属这种类型。

        一看题目,就不一般化,就引人注意,促人思考。

        再看内容,果然有股清新气息扑面而至。

        你瞧:“人们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获得的。玩能培养人的直觉功能。在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捕捉昆虫,采集标本,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这能培养我们观察、识别事物的能力。”

        你再瞧:“‘从来如此,便对么?’这是小说《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在梦里对那个青年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说得何等之痛快!它是对中国数千年传统观念的反叛。其实,这句话早就应该说了……”

        这样的文字,不是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才能写出的吗!

        其一,对玩和学对立说法的质疑;其二对所学课文中一句话的认识。

        应该说,每个同学都应对类似问题予以思考,不能随意让其流逝,或置否周闻。

        抓住了所质疑之问题,展开分析与议论,不仅开拓了自己的思路,又能运用上所掌握的有关知识与写法,则笔下生新意,闪闪放光辉。

        不信,你看:达·芬奇说“大自然才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爱迪生如何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以及那首。我们踢足球——多么快活,多么风流,嗬,凌空一脚,一个漂亮的射门,踢落了夕阳,踢进了追求。”

        文字活泼,文笔和谐,又用上了例证、引证学到的论证方法。具有寓意。

        你再看:“世界是运动的,是永远向前变化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已向我们揭示了这个永恒的真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科学家伽利略,对已流传二千多年的学术权威亚里斯多德的‘铁球’问题产生了疑虑,终于在那比萨斜塔众目共睹的实验中,向世人说明‘从来如此’,并非都是对的:”“历史已进入光辉灿烂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作为华夏子孙谁愿意中华民族居于人后……只有敢于创新,这个民族终有希望。”

        有事例,有理论,有叙述、有议论,笔调铿锵,语言有力,有说服力,有感召力,且将论题予以展开、升华,给人以深省以回味。

        不难看出,这两篇作文,由于作者善于思考,深入分析,因此能将一些说法,一句对话,由此及彼,扩展剖析,生发出新的寓意,达到较为理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