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栏杆拍便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小编收集了把栏杆拍便读后感,欢迎阅读。
第一篇:把栏杆拍便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语出辛弃疾的《水龙吟》,宋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中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唏嘘独语,或以手拍栏杆。尝有诗曰:“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所以,“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作者认为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这是一篇带有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文章的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它告诉读者,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惟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就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抓住他的“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将对辛弃疾的人生遭际的介绍与对他的诗词创作的评价交错起来来写的。
第二篇:把栏杆拍便读后感
最初对于稼轩的认识是在小学的课本里读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那时对他的印象只是停留在知道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罢了。而第二次是在中学课本上,从老师的介绍中得知他生平资料的一点皮毛,前两次都在课本上遇见他的,而今天却是在一张充满了平凡气息的纸上再次与他对话。
“把栏杆拍遍”,多么有诗意的一个题目,让人眼前浮出一片景象:一个政途不顺的词人在一排安静的栏杆前轻轻拍过,心情是复杂的。他想建功立业想让自己的满腔热血注入到国家发展的坛子中。但是梦想有时虽然离现实很近很近,就是中间隔着一堵墙罢了。南宋的皇帝没有练就一双善于发现人才的眼睛,以至于老是看见一些像浮藻之类的东西,而终不知那从淤泥中破水而出的荷花才是真正值得欣赏。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朵荷花并没有因为无人欣赏而马上枯萎凋谢,而是用它的芳香,它的仪态,最重要的是它的品性——一种不在乎有没有人注意的但始终是为自己的梦想而奋斗的品性——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从未动摇过收复失地的决心!
从历史这本书里慢慢去翻阅去找寻,壮志难酬的人真不少。陶潜也是有建功扬名之心的,只不过官场对他来说是一个黑黑的染色坊,所以他及时的抽身,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清新秀丽的田园诗作,不再执着于自己曾经的建功立业。“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欧阳修在仕途不顺的时候,也只能在小亭子里举着杯子,望着斜阳,喝喝闷酒,曾经的理想变成了自己闲置时的偶尔的.回忆。但辛弃疾不同,因为他是真正操过刀的人,正如文中说道的“是快刀利剑杀过几次人的。”这说明他的诗词真的是从刀刃上用血洗蘸过的,是真的从铁蹄黄沙的洗礼中抽出来的,带着对于“希望再回沙场”的无限渴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只是拿着剑或是举着酒杯在某一个容易勾起回忆找寻感觉的地方写下诗或是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懑之情。
如果在这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若宋朝是一棵参天大树,那辛弃疾则是一片树上的叶子,而且不是长在树的冠头,天天都能够享受阳光的充分爱抚,恰恰是长在最下端的没有阳光没有充分的养料,但就是这样的一片叶子却是不停地向上生长,从未停止过自己心中的信念,一种追求功业,追求北伐的爱国信念。这种执着又何尝不是可贵的呢?这种执着的心又何尝不是神圣的呢?
也许我们当代人,特别是当代的青年人,也应该去试着拥有一颗执着的心呢?试着向一颗种子学习,学习一颗种子是怎样的从硬如土石的大地下钻出来,然后是怎样从一株小芽去努力地汲取养料从而历经岁月风霜地长成为一颗参天大树的。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困难的,也是阴霾笼罩的。所以,你就需要从现在开始,向一颗种子学习,学习它的执着,也勇敢地去尝试!
第三篇:把栏杆拍便读后感
那时,我还在初三,中考前最紧张的时刻。
从语文老师所选篇目中做摘抄是雷打不动的规矩。当我读到她选的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时,我深深体会了什么叫做“震撼”。读完之后,我不顾中考即将到来的紧迫,不顾慢慢划过晚12:00的时针,几乎把全文抄了一遍。
那篇文章正如长夜中的闪电,一下就劈进了我的心灵,从此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随着梁先生让每一字都能入木三分的文笔,我仿佛看见了辛弃疾痛痛快快打过几次仗杀过几次人的场景;看见辛弃疾厉兵秣马,整饬政务军务的场景;看见辛弃疾空负一腔热血报国无门,只能对古秦淮河痛拍栏杆的场景。在我看了梁先生的文集之后,又多了李清照带着前半生所藏的金石四处漂泊如浮萍的场景,岳飞笔走龙蛇写诸葛亮前后《出师表》的场景,毛泽东在窑洞里挑着油灯著文的场景,周恩来的骨灰默默洒向大海的场景……当我在脑海中幻化这些画面时,即使我是被辛弃疾痛拍的那条栏杆,是随李清照流亡的婢女,是毛泽东窑洞里为他著文而照明的油灯,即使岳飞饱蘸的浓墨在写前后《出师表》时甩我一身,我也愿意,只为跟随着梁先生梦回那些如金子般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岁月。
季羡林在序中评梁衡为“经营派”。从季老的字里行间看得出他对梁先生的提携。季老说:“一般都认为,写人物能写到形似,已属不易,而能写到神似者则不啻为上乘。可是梁衡却不以神似为满足,他追求一种更高的水平。”我想,能得到季老像这样的评价确实很不容易,也许这样永远追求更高水平的经营就是梁先生的文字震撼我的原因。这是松散派的文章所不能及的境界。这也是梁先生异常执着的追求的境界。我更喜欢的是梁先生后期的文章。如梁先生自己所说,他后期的散文“侧重写理性,写政治历史、人生社会,重在挖掘人物的思想和人格。”他挖掘的太好了,每一笔都像一把铲子,能够准确的铲在存放历史文化的无价宝藏的洞口。我们不仅身临其境,还能与书中的人物同喜同悲。毕竟文字的真正作用不是显示自己的美丽,而是去结合思想的魅力。思想是它们的闪光点,优美言辞锦上添花,这才是我心中的好文章应有的样子。
阅读向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找回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中的沉重感,那是无数先人用生命一点一点的积攒的文化底蕴,自然沉重。读梁先生的文章,让我第一次如此清晰的感受到这灵魂的重量。有时,我会有要落泪的冲动。梁先生所写的人物大多具有悲剧色彩,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是为什么我在读史实时不泫然欲泣呢?多少有赖于梁先生“经营派”的特性。季老说,经营派讲究“谋篇布局,炼字铸句”。就像钢铁必须经炼铸才能成为举世无双的宝剑一样,梁先生炼过的字、铸过的句子,就化成了一把剑,直指灵魂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我看见在《觅渡》一书上所附的梁先生《文章五诀》一文的手稿图,稿纸上最让我动容的,是梁先生密密的修改笔记,那是他炼字铸句的痕迹。他写《觅渡》一文后,又写了《我写<觅渡>》和《<觅渡>自注》,长度远超《觅渡》原文。从《我写<觅渡>》和《<觅渡>自注》中,我看见《觅渡》一文的前世今生。这篇历经六年的心路跋涉才凝成的文章,一落笔就注定了要成为经典。这样用情、用理经营出来的文章,怎能不让人有落泪的冲动啊!
【把栏杆拍便读后感】
乱世中的伟人
南宋的墙上挂着矛和盾,另一张脸在下面走动。
——题记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南宋时期,战争四起,乱世纷争,生与死的扭曲,血与泪的翻滚,终于,翻出了一个辛弃疾。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梁秋雨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塑造了一位爱国、凄惨的辛弃疾,揭示了他从爱国志士到爱国诗人的过程。
读多了繁杂枯燥的文字,回头来看这篇散文,只觉荡气回肠、酣畅淋漓。原来散文不只有少女执红牙板,还能有好汉唱东流去!我不由得赞叹,这篇一流作者写出的一流文章。
辛弃疾,在从前的我眼中,不过就是一个怒也笔墨,哀也笔墨的诗人,这五千年中又何缺此等人?看了这篇文章后,我才懂,他是辛弃疾,也只能是辛弃疾,他本该一生叱咤战场,却只能将豪情壮志压缩再压缩,滴在诗里。他是一位怀才不遇的战士。王勃、李白、陈子昂,他们将才华投掷于山水,而辛弃疾却一心为国。因此,华夏历史中,属于他的那片土,注定是血红的。
自古乱世出人才。乱世春秋百家争鸣,安史之乱杜甫蹙眉,而南宋,出了个辛弃疾。如今我们少了昏君,多了和平,却也失了在乱世中看透世俗的伟人,不妨在繁华中想想吧,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像辛弃疾一样站起来,千年以来,浩气永存……
辛弃疾,一个武者,一个著名的爱国诗人。年少时杀反贼,摛叛将,一腔报国热血,却不料,性直烈,久置闲,只得泪洒纸上。生活中的壮志难畴,化作点点词句,最终功绩寥寥,所作诗词流传于世。
悲壮?是的,但不止是。
有人说,他不受重用,是朝廷有眼无珠。可能吧。他带的一小支军队,战斗力再大,也势单力薄。显然,他需要皇帝的支持。于是他上书百封,作诗千首,生怕皇帝不知他的爱国之心。可换个角度,皇帝想要的是什么,是安宁,不是打回去。他以此番作为,正直,但并没有最高成效。既在朝中,不仅要为国拼杀,也要通世故人情,想法让皇帝认同自己的想法,要取得他的信任和更多的影响他想法的机会。试想,如果他用了政治家般的手段,又会怎样?
还有人说了,这种做法正是辛弃疾之所以为辛弃疾的所在。并不见得,辛弃疾人格所在,是爱国的魂,不是性情(这只是表现形式)。只要他仍心忧国家,他就是他。为了报国这个志向,他既便无法如前文所说一样,也应该收敛一些,得到更多领兵的机会,同时谨慎为官,使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不再动摇。
于是有人又说,他的热烈的报国之心是无法抑制的。他的做法,应落到报国上,而不是抑制情感上。目标是收回失地,结果若是收复成功,那中途的辛酸也终会为爱国之人所容。毕竟能达到的话,表达方式的改变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辛弃疾,历史长河上如此耀眼的星。如果能稍做改变,也许他在世时,能少几分忧愁,历史上会多一位能臣。至于文坛上那位身披战甲却远离沙场,只能寄情于词话中的诗人会怎样,也就不得而知了。
终究,历史无法改写,辛弃疾的血泪成为了后人们对他的悲情赞歌。可这歌声,他听不见了,只能在无奈于慨叹中了完一生。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学到的不仅是所谓爱国,也能明白让人生无悔的一种选择。
“哎,那台是什么车啊?” 一个同学在栏杆边指着一台车子。
“嗯……”另一个同学靠近,向远处睁大了眼睛望了望,“保时捷Panamera,一款知名D级运动轿车。”
那个认真在认车的少年,便是江湖人称“懂车帝”的我。可我也很无奈,毕竟我真正是机械学迷,只是有些偏向车而已!
我从小就迷机械学,我喜欢机械学的那种纯粹,喜欢它在狂野中仍给艺术让出一席之地,喜欢它那令人着迷的机械和原理。
这天下课时间,我和好朋友一起坐在洒满金光的走廊上谈笑风生。
“嗯,发动机是什么原理?”他好奇的目光投向我。
“第一,进气凸轮轴触动进气门打开,新鲜空气与油组成的混合气体吸入,推动活塞式曲轴转动。第二,活塞因进气推动的惯性向上压缩混合物,温度升高,推到活塞行程顶部,火花塞放电,混合物被点燃并迅速胀开,活塞向下运动……” 我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Wow!”他目光一闪,低头想了些什么,“我没听懂。”
我笑笑,在金光闪闪的走廊上扬长而去。
机械学的路是不好走的,那你对它真正热爱时,无论有多少绊脚石,保住这种信念与执着,有朝一日必定会得其精髓,发扬光大。
我计划长大后当一名汽车品牌的CEO兼工程师。我始终相信,保持这种信念,在基础学科优秀的同时,也能做一个综合成绩很棒的机械师,做最好的自己!
有一天,我在张氏祠堂广场玩耍时,发现花坛边、栏杆边有许多蜗牛,于是我好奇地认真观察起来。
蜗牛的样子很特别。最引人注目的是蜗牛背上的壳。它的壳是螺旋状的,像一座宝塔,如硬硬的贝壳般保护着那软绵绵的身体。蜗牛的头上长着两对触角,一对长的,一对短的。短的那对应该是它的鼻子吧!长的那对上面有一双“黑葡萄”般的小眼睛,它那几根电线般的触角,一碰到东西就会快速把触角缩回去,真好玩!蜗牛是靠腹部来“走路” 的,一伸一缩的样子可爱极了!它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粘液。
花坛边的蜗牛十分有趣!它们有的缩在壳里,有的努力的向前爬,有的把头和触角伸出壳外左顾右盼。要是你用树枝轻轻地碰一碰在爬行的蜗牛,它们会立刻把头缩回壳里。然后静静地等一会儿,它们又悄悄地把头伸出来,再碰它又缩回去。一来一去,蜗牛就像生了气似的,再也不伸出头来了。还有一些大蜗牛的壳上背着小蜗牛,就像妈妈背着自己的孩子。
蜗牛喜欢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还爱吃菜叶。于是,我找来一片叶子放在蜗牛面前。它们慢慢的、小心翼翼的往叶子上爬。好不容易爬上去,蜗牛却在叶子上像睡着了一样,一动不动。许久我才发现,叶子上有个小洞。原来蜗牛不是休息,而是在吃东西,只是它吃东西太慢了。
在生活中,在人们的口头禅中,虽然蜗牛成了“慢”的代名词,但它却是一种可爱又有趣的动物。只要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它更有趣的地方!
牧羊人在夜晚赶羊群,
打开栏杆,开始数羊,
1只,2只,3只,4只,5只……
呼—呼—呼
小羊数完了,
我又睡着了。
傍晚,昏黄依旧。默生照例跑到了天台上,扒在栏杆上向远处张望。幸好学校放学早,否则这样的秋日是很难再有机会看到落日景象。
云朵迅速汇聚,在西方团成大片的金黄色。默生因为考试成绩所带来的好心情被这种难得一见的温暖景致迅速放大。风猎猎地吹过,男生的校服在风里鼓动起来。默生闭上了眼睛,感受着划过脸庞的气流,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坳,第一次看见你笑呢。”清脆的声音突然从默生背后响起,乘着风扩散在天台上。
默生回过头,正对上方泽阳充满笑意的目光。
“跑到这偏僻的地方,居然看见了夏大帅哥的微笑,值啦。”
“你找我有事?”
“没事就不能来么?”
……
“咳。其实是我看见你每天都来这里觉得奇怪,所以决定来看一眼。”泽阳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发.“只是好奇而已啦。”
……
“那么,你到底在干什么呢?”
“看夕阳。”
“夕阳么。”泽阳走到默生身边,和他一块扒在栏杆上,眺望天边壮美的晚霞,
“这么说来.是挺好看的。”
“白昼和黑夜的融合,在明暗的交汇处显露世间万象。”
“哦?”
“一个算命的老人告诉我的,他说我只有在傍晚才能找到纯粹的自我。”
“这你也信……”泽阳的话被突如其来的黑暗打断了。
漆黑骤然降临,蓝天褪去,黑色跟进,把光亮逼得只剩一条深红的缝隙。光与暗在一瞬之间交换位置,远处街道上的路灯一下全都被点亮,世界片刻间变得灯火通明。
从来没有认真体会过这种变化的泽阳一下子愣住了,整个空间的骤然巨变让他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进入金山江天禅寺。向上望,上面有玉色的石栏杆,碧绿的冬青树。再向上望,又可见蓝底白字的门匾,黄色的塔身,朱红的塔檐,会色的葫芦塔尖。茂密的绿树把金山那美丽的肌肤遮掩起来。使你看不见山,只见寺院。她是一种典型的“寺包山”形式。
但那浮玉一般的焦山就不一样了,她满身郁郁葱葱,远看胜于翡翠。然而翡翠上又隐约出现瑕斑,其实那是深居山中的寺观。焦山以碑林著称:楷书、行书、草书、隶书......无所不有。进入碑林,真是目不暇接。登山时,只见山上的石头也满是石刻,称之为“摩崖石刻”,中有宋朝爱国诗人陆游的真迹。焦山又以亭台楼阁,千年古树著称。焦山还有古老的英抗炮台,当时守军与英军浴血奋战,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恩格斯评论说:“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坚强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焦山寺观恬静、风雅、一尘不染,隐于山谷幽林之中,故以“山包寺”出名。
再看北固山,它象一头雄狮伏在江畔,伺机而动。来到北峰,只见三面临江,峭壁直立,故称“北固”。南北朝时南朝梁武帝赞誉它为“天下第一江山月。山上有甘露寺、多景楼、凌云亭、走马涧、恨石等名胜古迹。最著名的是半山腰的甘露寺,有时人们干脆把北固山叫做“甘露寺”。相传甘露寺是三国时期刘备招亲的地方。那次招亲,幸亏诸葛亮使了个“锦囊妙计”,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欣赏了“甘露寺”,我们兴冲冲地下山,看见一座铁塔。铁塔下,有一个水泥的莲花座,莲花座托着四层塔身,巨大的莲花座上雕着龙戏珠和云水纹,异常美现。
人们都说金、焦二山是同时并起的双胞胎,其实各具特色。而北固山更以其独特的丰姿,伴陪着金、焦二兄弟,千年万载,形影不离。
鞋带松脱后,有人将脚踩在栏杆上重新系紧,有人踩在公共场所的椅凳上系紧,也有人蹲下身子,在地上将鞋带系紧。
像“系鞋带”之类的平常事,赛过芝麻绿豆般的小,然而却也折射出一个人的文明水准。前二者的系法,在公共场所的设施上留下了斑斑“足迹”,有碍文明不言而喻,而最后一种系法以己蹲身举手之劳,保护了环境的整洁,保护了他人正常享用公共设施的权利,尽管看似微不足道,却尽现严于律己,事虽小而为之的良好素质。究其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前者缺乏公众意识、道德意识,而后者心灵深处始终有他人,有公众意识。
生活中,绝大部分是小事,是细节,然而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都是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我想,只要大家的心里都别只装着自己,行事说话前,都先想一想别人,想一想公众的利益,那么我们生活中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就会慢慢地消失。这话说来简单,真要做到,还得靠每个人花力气来“琢磨”自己的行为习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