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民小学的指导思想是对的。没有理论指导和严密的训练,出不了冠军。同样在别的任何实践活动中能否脱离理论的指导呢?回答是:否。记得一位伟人说过:“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可见,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知道,理论(这里指正确理论)是从实践中抽象概括出来又在实践中得到证明了的理论性的认识,并被系统化了。正因为理论是这样产生的,马克思才在他的著作里写下这样光辉的论断:,理论一经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从道理上讲是这样,那么从实际效果来看,是不是这样呢?
在化学史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这以前,人们一盲目地去发现元素。这以后呢?人们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指导,有目的去寻找、发现新元素,并且预见未发现的元素的存在。这难道不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的典型范例吗?
科学实践是如此革命的实践活动亦如此。中国的历史中,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均告失败。为什么?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后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卓有成效地建设社会主义,这不又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吗?
现在我们提出理沦指导实践的意义,不仅在于象育民小学那洋培养祖国需要的人才,还在于要澄清我们思想中的某些糊涂认识,更加坚定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当然,“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盲目的理论”。搞清了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有助于我们在各项实践活动中更加明确、清醒地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我们将全部课程分为四个大类: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和调查研究。在公共课中,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开设体育课。公共课中的“基础写作”,实践证明是比较成功的。我们没有泛泛地开设“大学语文”,而是着眼于提高学员实际的写作能力,授课中特别对常用的论文、总结、调查报告、新闻报导等几种文体进行深入讲解,收到较好的效果;专业基础课共有16门,其中“中国经济地理”,在国内各人口专业班中是首次开设,这是门国情课,只有使学员付全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人口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该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为了讲好这门课,我所所长程鸿教授亲自讲授,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学员反映强烈,认为这门课开得好,开得及时,启发很大,得益不浅。“人口学基拙”,一开始争论就很大。有的同志认为各门人口专业课中都会沙及,因此主张不开。但是,为了给学员在人口方面一个完整的概念,最后还是正式列入课表,进行讲授。实践证明,如果有能力分门别类地开设各项人口专业课的话,“人口学基拙”以不开为好,可以进免诸多重复。原定教学计划中的“管理学概论”和“系统工程”,经过一年教学,感到课时太紧,数学基础太差,以不开为好;第四学期的“调查研究”,原定集中一个月时间,现在需改为一个半月,否则要单独完成调查报告是有困难的。所以原定的教学计划,在实践中不断有所调整。
后附:原定的教学计划
二、需要懊重考虑的两个问题
学员入学考试的教学平均成绩为19。5分,这与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是不相适应的,但它是一个事实。面对实际,在公共课中,我们没有开设“高等教学”,而是只开设“数学”课。第一学期用的教材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发展研究中心S。K。简恩编著的“人口统计基础数学”。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基本完成任务,总平均分数为87。6分,其中90分以上占43。7%,60-79分占12。5%。第二学期,我们选用大学文科的数学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微积分”作基本教材。学员普遇反映难度太大,很多内容以前从未学过,教师授课也深感困难,除正课讲授外,另列辅导课,帮助学员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但是效果不理想。基础较好的同学,数学预复习占整个课外预复习时间的50%-60%;基拙较差的同学,几乎占80%的时间,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特别是没有时间进图书馆阅览室看参考书。如果不予改进,将对完成整个教学计划带来影响。一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感数学教学工作必须进行改革,一定要从现阶段学员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写一本符合计划生育工作需要和密切结合人口学内容的较通俗的数学讲义,提出适当的教学要求。同时,在入学考试时,数学单科成绩一定要达到某种水平,否则不予录取。把住入学关和提出适当要求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这个问题需要懊重考虑,共同研究,以免再次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
“英语”是列为选修的课目,约有2/3的学员进修。通过一年教学,完成许国璋“英语”第一册的学习任务。但因原有水平不一,中途有少数同学停修。学员普遮反映,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很多。我们感到,作为成人大专班,英语列为必修课为好,学习二个学期(一学年),但是需要有一本合适的教材。这个问题,我所姜良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体会,打算在听取各方面意见之后,编写一本英语教材。详情另见姜良同志的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