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开封的北部,一座肃穆的府邸穿越千年却仍旧屹立着。这是北宋京都官吏的衙署,是汴京城的首府。这座坐落在古城里的建筑,从建隆元年陈桥兵变后第一位府尹宋太宗赵光义上任,到第一百八十三任府尹离开,一百余年间,开封知府像走马灯一样更换,任期都很短,平均下来一任只有八个月。而在这一任任官员阔步而入,拂袖而出间,幸运的是,开封府终于迎来了它的第九十三任府尹——
包拯。即使不去论《蝴蝶梦》等歌颂包拯的文艺作品,或是那一句家喻户晓的戏词“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包拯其人的斐然治绩也使他无可辩驳地成为这一群体中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这是汴京百姓之幸,也是汴京文化之幸。
提到开封府,就不得不提一块碑——开封府题名记碑。此碑的真身藏于开封市博物馆,我于开封府所见到的是一份复制品。上面铭刻了从公元960年到公元1105年——146年间历任开封府尹的名录。其中不乏一些政治家和文学家,我只扫了几眼,就发现范仲淹、欧阳修的名字都赫然在列。然而奇怪的是,发现这块石碑时,专家找遍整块石碑却唯独没有看到包公的名字。包公作为声名在外的开封文化符号,在我看来,是理应也是绝对会占有一席之地的。
还好这并未成为一个未解的难题。南宋周密《癸辛杂识》里的一句话揭示了答案:
独包孝肃公姓名,常为人所指,指痕甚深。
读到这句话,我在心里为之一振。古往今来,无数心怀敬仰与怀念的百姓前来谒拜包公的足迹,总爱用手指反复地摩挲他的名字,口中或许还念念有词:“包公啊,开封有个包青天……”久而久之,石刻的“包拯”二字被民众的崇拜和岁月的变迁冲刷成了一个发亮的凹痕——他没能在官方的史料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却把自己雕镂在了每一个曾听闻包公大名之人的心里。人不在世而流芳百世,名不在碑而有口皆碑。
这块碑也曾经历过战火的侵扰。当年金灭北宋、明朝淹城,但没有毁它,也没冲走它。开封历经多次水患,次次都是灭顶之灾,但碑却意外幸存。上世纪六十年代,因修人防工事,石碑被撂在大街上;后来建防空洞时,看它结实,又把它垒到墙上。这样一大块“不起眼的石头”就这样戏剧性地被保护下来。它从北宋石匠手中开始了飘摇的路途,乘着历史的马车辘辘驶到千年之后我们的面前。许是上天也听闻包拯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无数事迹在民间流传,下定决心一定要全力挽留这份有力而宝贵的历史佐证。
若梦回千年,行至汴京,我定也会走到高大的石碑前,郑重其事地用食指描摹还没被磨成凹痕的包拯其名,嘴里自言自语般念着开封府戒石铭上的四句箴言: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今天我和家人到市郊石碑坪龙船山扫墓,车到龙船山下。
不远处还有一条直往柳江河的小溪,蜿蜒流淌着清澈的溪水,鱼儿们自由自在的游着,山上开着许多野花,这儿的空气真清新,真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我们给外太公、外太婆的墓除草、培土、擦洗墓碑,点了蜡烛烧了香、纸钱……烧过两卷大鞭炮,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走进中南海的东门,来到“流碑亭”前,人们一眼就会看见立在那里的一块青色的大理石碑。上面闪着三个红色的大字—“流水音”。但是你知道吗,这块不大起眼的石碑却有一段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就是我的大姨夫。
大姨夫陈璧是个农村人,家住在北京西郊罗道庄。别看他是个五十多岁的乡下人.却有一肚子的学问。你若向他打听北京的什么庙呀,什么寺呀,他就会满脸生辉,振振有词地向你说个没完没了。
1970年深秋,大姨夫重病在身,走出村散步,他看见一辆辆大卡车正在向村北的大坑倒不知从哪挖掘出来的泥土。无意中,他看见泥土中露出了一个青色的石角,他走_上前去。用力把泥土扒开,却发现那是一块青色的大理石,再仔细看这块长一米、宽二尺的大理石面,周围雕刻着花纹,中间清晰地露出“流水音”三个大字,字的下面还刻着“御笔”二字。大姨夫认出这是清朝皇帝题写的。当时的北京很多寺庙都被毁坏了.一块石碑又会有多大的用途呢!可是大姨夫却站在这块石碑的面前沉思了很久很久,最后他还是决定把石碑弄回家去。在我两个表哥的帮助下,石碑运到了院子里。
石碑进了家,大姨夫就像变了一个人。他天天在家翻书查找着什么。一会儿出来看看碑文,一会儿翻箱倒柜找书,有时在思考着什么,有时也在轻声地叹息。
1975年春,邻居赵大叔要盖房,不知怎么相中了这块大理石,三番五次往大姨夫家跑。“大哥,你就帮我这个忙吧!把它给我当房基石吧,盖完房子,我请你好好吃一顿……”“大哥,你丢在那也没有用,我给你二十块钱就匀给我吧!”“你这人真是!咬了屎撅给麻花都不换!”赵大叔说破了天,大姨夫一句未听进,就是摇头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