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夸口,提起班里的座位,我可是研究多年,小有成果。不信?你待我慢慢道来。
先侃侃前排座位。坐前排的同学,可谓是“多灾多难”。你想想,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就算是轻声嘀咕,抑或是做点小动作,老师在讲台上 “一览众山小”,每个都原形毕露。老师检查背诵时,也总是喜欢从第一排开始,所以他们常常会受到优待,拔得头筹,后面的同学特别感激他们这种造福“后人”的奉献精神。从个头上看,坐前排的大都是矮个子,如果看见前排巍然坐着个大个子“鹤立鸡群”,那他肯定是各科老师近段时间的“监控”对象。
中间座位是难得的风水宝地。这里聚集了不少高手,在老师眼里他们是乖男娇女,是出类拔萃者。他们风光占尽,班里三好学生的位置,几乎都被他们“收入囊中”,这些人还是引领一代风骚的弄潮儿,刚刚还在谈论金庸、小燕子,下一秒就是F4、韩流。他们在课桌下传递一张画片,或一本杂志,甚至一块超大的“魔鬼糖”,他们的队伍里也常会莫名其妙地爆发出阵阵笑声,引得“前人”回头,“后人”翘首。
靠近教室墙壁、窗户的位置相当于“包厢”。听课听疲了,作业做累了,头枕双手,背靠墙壁,闭目养神,不被注意,好不惬意。日光灯的开关权,窗户、窗帘的开放程度等等,统统归他们管辖,你可不要招惹他们,否则大冷天开个窗,赠你一个好受。他们另一个任务是“望风”,常常在不经意间大喊一声“老师来了”,能让人声鼎沸的教室立马“万籁俱寂”。这时他们就骄傲地摆出一副“恶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模样。
最后两排座位是教室里的“水泊梁山”。这里的“女侠好汉”平均海拔在一米五五以上,高大的块头令人生畏,而班级“江湖”中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豪杰大多聚于此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看到这里,对照一下你们班里的座位,看看是不是同我说的一样?
诙谐风趣是文章的一种格调,富有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能探深打动人心,给人以美感享受。叙写“我的故事”一类文章,如果想与众不同,胜人一筹,可以采用寓庄于谐的写法,在调侃自己、自我解嘲中表现深刻的主题。
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哪一个人容貌上没有缺憾?性格上没有弱点?例如,生为男子汉,却长成矮个子,生为女儿家,脸上却长雀斑,有人脾气暴躁,有人天生胆小,有人小肚鸡肠,有人拙于辞令……。如果叙写自己的故事,敢于自我曝光、家丑外扬,必定能使故事动人、描写精彩,使自我形象栩栩如生,使性格特征鲜明突出,从而强烈地吸引读者,产生诱人的艺术魅力,让读者在会心微笑或开怀大笑中得到思想的启迪,美感的享受。
要在叙写“我的故事”中调侃自己,表现主题,该从何人手呢?首先,应在选材构思中下功夫。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联想。具体运思过程如下:
(一)确定调侃基点:自己外貌上的缺憾或性格上的弱点。
(二)寻找难堪的生活片段:外貌上的缺憾或性格弱点对生活的影响。
(三)自我完善的表现:怎样化压力为动力,化腐朽为神奇。
(四)自我完善的结果:别人如何改变对你的看法。
其次,应在语言运用方面下功夫。调侃自己、自我解嘲的语言应活拨轻松、诙谐俏皮,可以灵活运用比喻、夸张、比拟、反语、双关等多种修辞方法来达到这一效果。例如下面实例,小作者就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调侃自己的雀斑:我这本已有些夸张的脸上居然天女散花般地布满着细细的雀斑,糟糕!我仅感自豪的白面皮上怎么竟有这许多讨庆的“黑芝麻”作陪衬。这样写,语言就显得诙谐有趣了。
当然,调侃自己、自我解嘲只是写作的手段,而不是写作的目的。运用寓庄于谐的写法来叙写“我的故事”,其写作目的是为了在诙谐有趣的语言中更好地表现严肃、深刻的主题思想。例如,调侃自己个子长得矮,是为了表现虽然自己个子矮,精神上并不“矮”,当自己通过努力成为助人为乐的高尚的人,成为学习拔尖的优秀学生,在别人的心目中,已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高个子”的人,蕴涵了一个严肃深刻的主题:人格的伟大比身体的高大更重要。总之,“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语言诙谐风趣,主题却要严肃深刻,这是寓庄于谐写法的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