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大揭秘三年级作文
今天下午我参加了萧山自来水厂,到达目的地后我们先签到,整队完毕后小晨哥哥带领我们穿好小记者服装来到了二楼会议室,观看了关于自来水的一个视频。看完之后小晨哥哥提了几个问题,问题比较简单,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
看完视频小晨哥哥带领我们参观了净化车间。净化车间有很多台机器,上面写着1#孱。我问小晨哥哥“这是干什么用的?”因为这个刚刚视频中没有讲到。小晨哥哥仔细地讲解了这些机器的用途,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
走了很长一段路,我们终于来到了视频中所提到的沉淀池。上台阶的`时候我在旁边注意到了几个字:沉淀池深3。8米。当时我就被吓得魂飞魄散,心想:这么深,万一掉下去可就没命了。边想着边快速往里挪了挪。我们一边走一边认真地听小晨哥哥讲解。这时我发现沉淀池上面漂浮着一些奇怪的东西,我问小晨哥哥那是什么?小晨哥哥解释道:“那是消毒剂和红药水,凝结之后就成这样了。”我又问:“可是消毒剂和红药水可不能吃啊!”他笑了笑说:“沉淀池中加进这些物质到了滤池以后就会完全过滤干净的,所以你们不用担心。”我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通过这次实地参观,我收获了不少。期待着下次的小记者活动。
【自来水大揭秘三年级作文】
哗哗哗哗,
哗哗哗哗,
自来水唱起一支干净歌。
沙沙沙沙,
沙沙沙沙,
小溪跳起一支欢乐舞。
叮咚叮咚
叮咚叮咚
泉水演奏一支动听的曲。
花朵亲吻雨水,
双手抚摸瀑布水。
鱼儿畅游长江的水
海鸥搏击大海的浪,
水的家人,
最多也最洁净!
科学非常有趣,成功带给你的喜悦会使你更加热爱科学。
昨天,我在书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名叫“拐弯的自来水”。看了实验介绍,我忍不住想动手操作一下了。
实验的准备很简单,只需要自来水、塑料小勺子和毛衣。
第一步,把水龙头打开,水龙头水不要放太大,流出一点自来水就可以了。
第二步,把塑料小勺子放在毛衣上用力摩擦一会儿,我大约摩擦了15秒。
第三步,把用料小勺子靠近自来水。
可是,我靠近自来水,本该拐弯的自来水并没有如期拐弯,我很失落,我又拿起那本书仔细的看了起来,仔细看过之后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没成功了。第一塑料小勺子要放在毛衣上摩擦一分钟,而不是15秒。第二摩擦好的塑料小勺子要慢慢地靠近水龙头,它才会拐弯,而不是飞快的靠近水龙头,这样水龙头是绝不会拐弯的。
知道原因后,我决定再做一遍。第一步,打开水龙头,流出细细的自来水。第二步,把塑料小勺子放毛衣上摩擦一分钟。第三步,用塑料小勺子慢慢的靠近水龙头。
嘿!这下终于成功了!塑料小勺子往哪移,自来水就往哪去,自来水跟着小勺子一起拐弯!
我成功了!原来实验需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才能成功啊!
今年的元旦天气真冷,连我家的自来水都冰住了。
早上,我在房间里看书,由于我的房间是在北面,感觉特别寒冷,就想到阳台上去晒会儿太阳。刚到阳台上,就看到奶奶吃力地提着一桶水正在向这边走来,也许是水太重了,也许是奶奶力气不够大,沿路洒下了许多的水,奶奶走几步就要停下来歇一歇。我看到这些,赶紧来到楼下,走到奶奶面前,说:“奶奶,让我来吧,这么重,您肯定累坏了。”奶奶喘着气说:“是呀,人老了,不中用,连桶水都拎不动了。”
我接过奶奶的话,说:“不是你老了,是我应该来帮帮你。”我接过奶奶的水桶,“现在,就让我来提吧。”“不行,不行,你还小,还是我来吧,我慢一点,没事的。”奶奶说什么都不许我拎。没办法,我只能对奶奶说:“奶奶,你看我,我长得都比你高了,我的力气也肯定比你的要大,不信,我来试试。”我抢过奶奶的水桶,拎起来就走,奶奶看我拎走了水桶,跟在后面直喊:“慢点,慢点,不要累坏了。”
虽说是一桶水,对于我来说,还是挺重的,但我不能让奶奶看出我不行,我硬挺着,一摇一晃地把水提到了卫生间,奶奶欣慰地说:“我孙女真的长大了。”说着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不知是听了奶奶的夸奖,还是刚才干了体力活,我觉得浑身热乎乎的,一点也感觉不到寒冷了,于是我又回到了房间,继续认真地看书……
我是一滴水,一滴普通的自来水。
我在漆黑的水管里,静静地等待着,这里没有阳光,没有生气,没有温暖,只有水垢,只有无边无际的黑暗,我渴望自由!
终于有一天,我再也忍不住了,吼道:“烦死了,每天望着水山水海,太无聊了!以前我在大海里,可以和风一起歌唱,和小鱼一起嬉戏,有时,还可以在海龟上旅行,啊!天呐!救救我吧,我想跳海了!”我的叫声惊醒了其他伙伴,他们听了我说的话后,也纷纷附和道:“对,我再也忍受不了这肮脏的水垢了,我要出去!”
就在这时,一股力量向我们冲来,我们要出去了,我的心欢呼着!可是,还没轮到我时,这股力量消失了,我又要在水管里等待下一次了。
在漆黑的水管里,我又睡着了,等我醒来时,我的伙伴告诉我,我已经错过了刚刚的放水时间,下一次要等七个小时。“七个小时!难道我要在这寒冷的水管里浪费我七个小时的生命吗?”我受不了了,朝外面使劲地冲了出去,可走了好久,累了,走不动了,看来,真要等七个小时了。
我迷迷糊糊地,但又有一阵冲击袭来,我拼尽全力往前冲,我出来了,可是,我却晕了。
当我醒来时,我已经在天上了,暖洋洋的阳光照着我,我发现我的身子轻飘飘的,发现我和兄弟姐妹们成了一朵洁白的云朵。不一会,我们飘到海上了,终于可以自由了,我喊着:“快下去,我们快下去。”“我们也想呀,可我们重量不够,还没下去,又上来了,不信你看。”那个小水滴跳了下去,不一会儿,便上来了。获得一份自由竟这么难!
这时,我们和其他云朵汇合在一起,天上响起了雷,我和伙伴吓得抱在一起。我感觉风“嗖嗖”地往耳朵里灌,身体直线下降,睁开眼,发现自己回到大海,回到家乡。
我终于可以和鱼儿、海龟一起玩了,我又重新获得了自由!我第一次感到:自由是这样的可贵!
“哗哗哗”,自来水不断地往外流。听到这水声,一桩往事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个炎热的夏日的上午,太阳高挂在天空,大地被炙烤得火热,人们都躲在树下乘凉。忽然,我灵机一动,这大热天玩水不正好吗?于是,我对伙伴们说:“咱们玩水怎么样?”“行!这个主意不错。”小伙伴们说。他们跑回家里把自己平时过家家玩的小碗小瓶都拿了出来,装了满满的水,互相洒着玩。我呢,觉得不过瘾,干脆找来一根长长的黑色胶皮管,往自来水的水龙头一插,把水开大,拿起胶皮管向伙伴们喷去。这时,伙伴们携起手向我泼水。我为了防备进攻,把手指按在橡皮管端口处,水向四处喷射。伙伴们直往后撤。我更放肆了,把胶皮管高高举起,摇晃着,高喊道:“下雨啦!下雨啦!”追向伙伴们。伙伴们在“雨中”欢蹦乱跳,一个个都成了落汤鸡,笑得前仰后合。我正沉浸在欢乐中,不料,妈妈下班回来了。妈妈看到门口的水厉声说:“玩什么不好,怎么玩水呢?”我不服气地说:“你就舍不得那几个钱!”“钱!只是钱吗!”妈妈的脸变得严肃起来,“你知道这水是怎么来的吗?”“不就是从地下冒出来的。”’‘这水要经过工人打井、抽水、过滤、消毒等很多工序才输送到千家万户的。你就这么让他白白流了,岂不是浪费能源吗?”“什么呀,能源?水也是能源?”我暗暗地想。妈妈接着说:“如果我们每人节约一滴水,十二亿人民节约的水就会汇成一条河。”我吃惊地望着妈妈,不吱声了。“你自己反思反思吧!”听了这些,我羞愧地低下了头,连忙收起胶皮管。
打那以后,我再也不“玩水”’了。有时,看见爸爸妈妈打水将水龙头开大点儿,我便上前把水关小;看见街上的自来水没人关,我也跑过去把它关好。
眼看着自来水哗哗流淌,而某君却不肯费举手之劳拧死龙头,拔一毛利夭下竞然不为,而只是空嚷一声“太浪费了”便溜之大吉。试想,这种见义不为的君子和见死不救的小人有何两样?人们对这种“动口不动手,的所谓君子表示义愤和唾弃,原是夭公地道、十分自然的。
而湮城一中黄庆瑞同学却别具慧眼,他看过漫画《君子动口不动手》之后,认为某君所以不动手,并非不愿,而是不敢,是怕“冒尖”,怕别人议论自己“管闲事”、“充积极”,总之是慑于社会歪风。因此,他认为不应苛责君子,而首先应该声讨社会歪
黄的意见不无道理。十年动乱,确实把社会风气搞坏了,而且时至今日也远未根除。广大群众对此极为不满。社会歪风确实鱼待解决。
问题在于:怎样解决?
黄庆瑞同学主张声讨。但是,几年来我们声讨得还少吗?广播、电视、杂志、报纸,不是天天在声讨吗?问题解决了吗?
对于那位君子,黄庆瑞同学劝他勇敢一些,希望他转回身拧死龙头。但问题仍然在于,“劝说”能使他勇敢吗?“希望”能使他转身吗?问题的实质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劝说”、“希望”、“声讨”、“鼓动”之类舆论宣传,具有旋转乾坤的力量吗?
那么,问题究竟怎么解决呢?
1988年2月23日《报刊文摘》——《苏联<刑法规定:见死不救是犯罪》:公共汽车上,一位心脏病人突然发病,人们要求同车的一位医生进行抢救,可那位医生却无动于衷,袖手不管。“他因此触犯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刑法第128条而犯了罪。……刑法规定:对上述犯罪的人处一年以下改造性劳动或罚款至多一千卢布。”
苏联的做法,对我们或许有所启发。
苏联那位医生碰见心脏病人突然发病和中国这位君子碰见自来水泊泊长流,情形很相近多公共汽车上的苏联人要求那位医生抢救病人和中国的黄庆瑞同学希望这位君子拧死龙头,情形也很相近,“要求”和“希望”的结果,我估计也会很相近:苏联那位医生无动于衷,袖手不管,中国这位君子,我看也不会因黄庆瑞同学的劝说而由怯懦变得勇敢,未必因黄的希望而真地回转身来。但有一点很不同:苏联有法,并且依法办事,动了真格的,而中国缺少的恰恰是法,因为无法可依,所以只好“劝说”,只好“希望”,只好依靠这类道德说教和舆论宣传。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设想:苏联那位医生因见死不救而触犯了刑律,或因此判刑,或因此罚款,那么,那位医生还会见死不救吗?而且,“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别人还会见死不救吗?这样,见死不救这类社会问题不就因有了严密的法制、规章而得到解决了吗?同样,我们对于那些“动口不动手”的君子,对于种种错误倾向和社会问题,在进行“劝说”和“声讨”的同时,必须坚决依法办事,坚决动真格的,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总之,我不否认黄庆瑞同学的见解和主张,不否认“劝说”、“声讨”之类舆论宣传的作用,但不同意把舆论的力量夸大化、唯一化,而主张在充分发挥舆论力量的同时,切实伴以严密的法律、制度。这样,虚(舆论)实(法制)结合,双管齐下,社会歪风乃至诸多社会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解决。
中国历来重道德、重舆论、重“动口”,而不怎么重法律、重制度、重“动手”。我们已经吃过不少苦头。但“亡羊补牢,未为迟也”,“往者已矣,来者可追”,我们还是尽快建立起科学严密的法制系统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