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成语形容不受欢迎?成语大全频道精心搜集了18个关于描写不受欢迎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倒屣相迎]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壶浆塞道]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万人空巷] 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古调不弹] 陈调不再弹。比喻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
[都中纸贵] 形容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广为流传。
[喜闻乐见] 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下逐客令] 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
[逐客令] 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箪食壶浆] 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接风洗尘] 指设宴款待远来的客人,以示慰问和欢迎。
[食箪浆壶] 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
[惠然之顾] 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同“惠然肯来”。
[惠然肯来] 惠:赐,敬辞。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
[扫榻以待] 榻:床。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闻过则喜] 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迎来送往] 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送往迎来] 走的欢送,来的欢迎。形容忙于交际应酬。
[冷眼相待] 用冷淡的态度接待。比喻不欢迎或看不起。
年年春节都要吃包子。哺包手准我们不受欢迎,但蒋家桥包子店的肉包子可得另当别论. 蒋家桥包子店坐落在小巷深处。门嵋上挂着一块油漆斑驳的匾,上面“蒋家桥”三个字已经模糊了。这与地名相同的店名实在太普通了,一点也不花哨。可是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古老的包子店一直是食客盈门。 步入包子店,穿过一条狭长的过道,就来到了店堂。两边摆着几张白木桌子,一张张长条木凳围住了木桌的四边。
我坐在长凳上,抬头看看斜面的屋顶和小天窗中那一方蓝天,低头望望凹凸不平的砖头地面,等着吃包子。一张张方桌旁围满了人,有的正狼吞虎咽,有的还望着桌上的空碗。 包子来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了一个,咬破面皮,露出褐红色的肉馅。我把皮放在一边,先吃馅。咬上一口,一股鲜油抢先流进嘴里,滑溜溜的。细品那肉,完全没有沉重的腻渍感,咸咸香香。再嚼几下,鲜香而不油腻,泽润而不潮湿,嚼在嘴里,“温柔敦厚”,有劲极了。待你吞下以后,还有丰肤的鲜油在齿间缓缓地流动,那种感觉,妙不可言!馅吃完了,别急,还有面皮呢。别以为它没味道,其实比馅还好吃。
里面一层受肉馅的“熏陶”,鲜美无比;外面一层呢,松松软软,任你咀嚼。面皮加上刚才留在嘴里的鲜油,缠绕在舌头上。这分明是在咀嚼一则让人惊喜交集的神话。啊,这油缠舌头、勾人魂魄的香味儿,即使活到一百岁,我还是可以记得清清楚楚! 每个星期一下午去吃包子,这逐渐成了我日程表的一部分。然而学习日益繁忙起来,我不能常去了。现在,我几乎不去了,而印象中的蒋家桥的肉包子却越来越鲜美。
对门李叔叔家已经搬走一周了,新邻居还没来。按理说,对于是谁搬来,倒与我家无妨。可是,又过了一周,新邻居搬来了,你说无妨吗?妨碍还不小呢!
新邻居搬来那天,爸爸帮忙去了,回来后便与妈妈躲到小屋嘀咕了好一阵子,接着听到的是妈妈的叹息声。一会儿,妈妈从小屋不声不响地出去了。奇怪的是,妈妈从这以后老在猪圈旁站呀,转呀,东看看,西瞧瞧,嘴里还不停地叨咕着什么,一会儿又趴在猪圈的正面,象观赏水墨画一样,看着三黑两白近百十来斤重的猪。
是呀,对于这猪,妈妈怎能不上心呢Z说起这猪还真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呢……
那是大前年,爸爸因身体不适退休了,工资自然少开了不少。这下,我们家可就不好过了。妈妈没工作,我刚上初中,弟弟上小学,奶奶岁数大了,需要营养,这些已经够爸爸受的了,可偏偏哥哥又到了结婚的年龄。这一大堆需要钱的事,都堆到一块来了。妈妈愁得团团转,整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天,她终于病倒了,住进了医院,这样一来,我们家更没有主心骨了,爸爸平时那晴朗的脸也由多云转阴了,整天就知道借酒消愁。他本来不会喝酒的,平时一喝酒就呛得直咳嗽。可现在,他麻木地一杯接一杯地喝,仿佛他喝的不是酒,而是一杯杯的清凉饮料。看着病中呻吟的妈妈和借酒排优的爸爸,我和哥哥都不知怎么办才好。弟弟只是哭,好象哭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就在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对门李叔叔来了,他是爸爸单位的工会组长。他和爸爸在小屋谈了很久,当爸爸送走李叔叔又回到屋里时,我惊奇地发现爸爸的脸又放“晴”了。
从这以后,我总能听到爸爸在自言自语地说:“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呢?哎,不是早就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吗?”
不久,妈妈出院了,看样子,她的心情也是满好的。
一个星期日下午,我正在屋里做《数学难题解》中的两道题,忽然听到楼外有汽车声,接着传来李叔叔的声音:“侯大哥,我给你家送‘财’来了。”爸爸、妈妈连连答应着迎了出去。
当我做完两道题时,爸爸、妈妈说笑着回来了。爸爸笑着问我:“小萍,猜猜看,你李叔叔干啥来了?”“不是说送烧‘柴’吗?”我不以为然地说。“傻孩子,你李叔叔给咱家送来了三头大猪,是他和大伙儿集资给买的,每头少说也有百斤呢!”爸爸高兴地说。“真的?!那放在哪了?”我急切地问。妈妈在一旁说道:“自然是放在猪圈里叹。”噢,我明白了,怪不得我前些天下晚自习看到外屋墙角常堆放着斧子、锯之类的东西呢!
打这儿,我们家又有了欢笑声。前年,兰头大猪都卖掉了,又买了五头小猪,而且我又有了一位贤惠的嫂子,日子一天天地好起来了...
可是,现在妈妈又叹的是哪份子气呢?我不免担心起来,害怕发生意外的事情。
然而,意外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第二天晚上,我正在大屋做习题时,从小屋传来了爸爸妈妈的争论声:“我说,还是替别人想一下吧,卖了猪再养点别的不也行吗?”男低音。“哎,话是这么说,可是猪正见长呢,卖了太可惜了!再说养猪,我刚摸出规律来,再养别的,哎……回想咱养猪那会儿多难呀!可现在刚好些,就……哎……”随着妈妈一声长叹后,爸爸不再说什么了。
可是,我的习题却做不下去了。要知道,不养猪就等于堵死我们家的“第二经济来源”呀!
次日早上,果然有两个人来看猪了。爸爸领着他们来到猪圈旁,这两人一面看着,一面挑剔着,但终于没有挑出什么,接着和爸爸讨价还价,最后终于定下明夭来取猪。这时,我看到妈妈在一旁站着,眼睛里好象含着泪。送走了买猪人,我们一家人都软默地坐着...最后,还是我打开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冲着爸爸问道:“爸爸,咱家为什么要卖猪?你不是说最早也得到元旦吗?是不是因为这讨厌的新邻居?”爸爸没回答,妈妈只是一声接一声地叹息。
可是第二天,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
早晨,妈妈起得很早,和了一大盆上好的食,算作是给猪的最后“奖赏”吧,妈妈心情一定很不好受。这时,新邻居马大娘端着一盆东西走了过来:“她婶子,这剩菜、剩饭给你家‘黑子’(注:回族指猪)吃吧。以后,我们家的剩菜、剩饭都给你们拿来。”她笑着对妈妈说。“这怎么好?再说这猪我马上就处理了,谢谢你们了。”妈妈感激地说。“怎么?还没到斤儿就卖掉呀?等钱用吗?”马大娘不解地间。“不,我们考虑你家是回民,对门住着不方便。”妈妈解释着。“原来是这样,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我们虽是回族,但不能因为我家是回族就卖掉呀!咱们国家民族多,能因为有回族人就不发展养猪事业了吗?你说呢,她婶子!说完,马大娘爽朗地笑了。妈妈也笑了,笑得那样舒心”...
从此以后,马大娘常把剩菜、剩饭送到我家来。如今,这五头猪长得又肥又壮,可爱极了。而我们这一回一汉两家相处得就象家乡大兴安岭上的青松,白桦,虽然树种不同,但是它们盘根错节,都在阳光下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