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思
宋代: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必考名句】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译文】
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
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注释】
落日:太阳落山之地。
望极:望尽,极目远望。
碧山:这里指青山。
【赏析】
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诗用“还被”二字唤起,障碍重重,恨重重。再说,山本可用青、绿形容,用青更符合诗的平仄要求,可是诗人却用碧字,大约是因为青、绿较为轻、明,碧较为重、暗,不仅更符合等色苍茫中山的色彩,而且能唤起凝童情绪。而当苍茫的暮色遮掩住碧山,凝重压抑感也就更加强烈。诗至结尾,随着时间的冉冉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缩,色调的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不开。
全诗四句,分四层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把思想感情发挥到极致。中国古代诗词作法,有透过一层、加一倍写法。这种写法,有用在一联中的,如杜甫《夜闻觱篥》云:“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本意写行路难,再加写遍地战争,行路就更难了。又如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是如此。更多的是用若干句透过一层,如宋徽宗《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写思念故宫,故宫不见,转而梦见,最后连梦中也见不到,把感情的波浪重重推向高涨。李觏的这首诗,也是采用了这一手法。
这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作者】
李觏[gòu](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乡思离情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从“乡思”突然想到同音的“相思”,当然从意义上来说这是两种异质的情怀,但其为“思”则一样,要表现其为思都要有一种附着物也一样。比如唐代的王维写“相思”则出之以“红豆”,咏叹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那么我们这里要表现“乡思”则要涂抹几道风景,然后再串织起来。其机抒是“乡思”,其附着物是几片风景。
这很像茅盾的《风景谈》。作者要表达的主旨是“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于是设置了六幅风景(“沙摸驼铃”、“高原归耕”、“石洞雨景”、“桃林茶社”、“延河夕照”、“黎明剪影”)挂出去,然而这六幅风景时空各不相伴,怎么让它们相连属?于是就用主旨串织起来。
用主旨串织风景这是这一类散文(作文)的基本技法。在这里意在笔先很重要,先有一番思想,成为一根红线,没有它有再好再多的亮丽景致也是白搭。第二步是寻找几道风景,或可以说是几颗珠巩吧,它们必须是能体现这个主旨的,这样才拈针引线将它们串连起来。
主旨是内在的线索。但是不是只要有了内在的线索就可以很自然顺畅地串连了呢?也不见得,还必须有外在的联系方式,这种外在的联系(或叫胶合吧)方式可以是:
1.关联词(句)联系法。《风景谈》多用此法。从“沙摸驼铃”到“高原归耕”中间以“于是我又回忆起另一个画面”过渡,从“高原归耕”到“山洞雨景”中间以“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场面”过渡,从“山洞雨景”到“桃林茶社”中间以“再有一个例子”过渡,等等。
2.硬接法。从这片风景到那片风景靠主旨内在联系,中间不用过渡性词句。
3.议论照应法。在几片风景之间各用数句议论句总领、过渡、照应,让风景自然地融合到一块。
4.小标题法。各片风景各自相对独立,以小标题领衔,它们之间不用过渡句。
5.阿拉伯数码法。这其实是小标题法的变异。
以上五种方法不是各不相容的,有时也可以并用。如:关联性词句联系法、硬接法、议论照应法等就可以同用于一篇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