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鸡”是苏州名菜。它的做法是选用肥嫩的童子鸡翅膀与香菇、淡菜、嫩笋、青椒一起焖烧而与。贵妃鸡的特点是菜色鲜艳,绿、乳黄、黑、白相配,令人赏心悦目,吃起来既嫩又鲜,香味扑鼻,是少有的佳肴。
贵妃鸡,从名字就可以看得出来,它一定与哪一位贵妃有渊缘。事实也的确如此,原来,这位贵妃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
1200多年前,正是唐明皇李隆基在位期间。李隆基做皇帝之初,任用姚崇、宋景治理国家,使唐朝社会经济发展到最高峰,史称“开元盛世”。但到了晚年,唐明皇昏庸无比,唐朝又从发展的巅峰跌落下来。宠爱杨贵妃就是他晚年昏庸的重要表现。
杨玉环本是李隆基看中她之后,想方没法娶了过来,封为贵妃。有了杨贵妃之后,唐明皇整日整夜与她寻欢作乐,把国家大事交给了李林甫、杨国忠等一帮奸人。
有一天,唐蝗皇又与杨贵妃饮酒对歌,弄得神魂颠倒。他喝醉之后,连呼“好酒呀,好酒!吃得痛快!”杨贵妃也痴迷神糊地叫道:“我要飞上天!”唐明皇因酒醉听错了,以为贵妃要吃“飞上天”,马上让太监命令御膳房做出来。听了皇帝的圣谕,厨师们面面相觑:他们从来没说过有“飞上天”这道菜。但皇帝金口玉言,他能说出来,你就得做出来。众御厨们开动脑筋苦思冥想。有个厨师说,老鹰飞得高,大概就是“飞上天”吧!大家一听,赶紧做了两只红烧老鹰。可一尝才发现,鹰肉是酸的!于是厨子们重新开动脑筋。在厨师中有位苏州的名厨,叫“苏空头”,他想到鸡的肌胛肉最鲜嫩,把它拿来做“飞上天”肯定好吃。他把自己的想法对大家一说,众人一听,只好如此了。他们手忙脚乱地找来几只童子鸡,斩下它们的翅膀,与香菇、淡菜、笋片、青椒一起焖烧,“飞上天”就算做成了。大家一看此菜,色鲜味香,才定下心来。
太监将“飞上天”端到贵妃面前,酒已醒的贵妃顿时眼亮起来。唐明皇也尝了尝,连声赞叹,忙问太监是什么菜。太监赶忙说,这就是陛下刚才点的“飞上天”呀。唐明皇此时才想起酒醉时下过的圣旨,不免尴尬。这时,正津津有味地在品尝“飞上天”的杨贵妃说:“此菜色艳、肉嫩、味香,都与我贵妃相似,干脆就叫它‘贵妃鸡’吧!”唐明皇一听,连声称好。
后来,苏空头告老还乡,就把“贵妃鸡”的烧制方法带回苏州,这道菜也就在苏州地区世代流传了。
如一个同学写“我长大了”一题,选用家里“亲人不和”的材料:奶奶与妈妈争吵不休,爸爸两面解劝而无效。小作者觉得这样下去“这个家非拆散不可”,而自己在姐妹中最大,应当帮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一面把家务事包下来,尽力带好妹妹,一面努力学习,让优异的成绩给妈妈以安慰;还找了“婆媳纠纷,终归和睦”的文章给妈妈看。当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学着爸爸的样子劝说妈妈。奶奶那方一面的工作则由爸爸去做。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成年人对家庭纠纷也很难处理,而这位小作者的“见识”与“行事”真可谓识大体顾大局。
这样的题材把“我长大了”的题意表现具足而又不落案臼。还有一位同学写“生活告诉我……”一题,也是选用切身枚关的事情,写父亲生前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管束极严,貌似冷酷,而寄望殷切,当父亲患肝癌拌然病逝后,自己才痛切感受到可贵的“严父之爱”。以上两篇作文都取材于切身有关、感受深切的“自家事”,因而自有其独特性。作家们谈论创作经验,往往强调作品内容应与自身的直接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这样在选择和提炼素材时就可以得心应手,发为文字也就真切感人。当然,对作家来说,“直接生活经验”不应限于个人和家庭生活,作家必须深入到丰富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就中学生来说,则不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能力,他们感受深切的多为学校、家庭生活,作文较多地取材于这些方面。有些同学也许要问:发生家庭变故甚或不幸的毕竟是少数,要选材“出新”,仍然困难。
诚然,这类不幸或不愉快之事并非人人皆有,件件值得抒写。其实,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体验,即便一般的日常生活、家庭琐事,也不乏有用的素材。如许征同学写“生活告诉我……”一题,确定文章的中心是:若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必须尊重别人。题材是极平常极细小的:暑期里小妹到上海伯父家里去度假,要想多住一星期,便写信给姐姐(我)征求妈妈的同意并盼复信。文章细致地描述了天妹妹阿兰和自己对小妹来信的不同态度:自己把信搁在一边,只顾看小说,而大妹妹却认认真真地写回信。从对比中,作者反躬自间:人们诚然渴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却常常忽略了尊重别人,而这恰恰是最重要的。兰妹为什么得到小妹的尊重?不正是因为她时时处处尊重小妹吗了而我呢?请看,作者从姐妹间一件小事悟出了一个道理,这件小事一经选用,赋予某种意蕴,不是给人以新鲜真切之感吗?还有一类文章是写社会见闻、偶发事件的。
作文时,句子的选用是十分重要的。一般说来,短句结构简单,接近口语,简洁明快;长句修饰成份多,结构复杂,表意周密。在行文中,长句与短句交错,可以使句子形体错落多姿,节奏富于变化,给人以形体上、节奏上的美感。这就叫作长短互用。 句子的长短应根据所表达的内容的要求加以选择,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但是,在长短皆可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对句子的形式作些调整,在{使用长句或短句较多较集中的情况下,或者把有的长句变短,或者把有的短句变长,以期获得长短句交错所产生的形体上、节奏上的审美趣味。
小作者林维芬同学的《妈妈生气时》就是一篇在句子形式上长短互用的好文章。比如开头一段“今天,晚餐时,由于菜咸了点,于是我们开始嘀嘀咕咕的.妈妈听了很生气,因为她辛辛苦苦做的菜,我们居然还挑三拣四,一气之下,不理我们了。”这段话,开头和结尾都用短句,中间间以长句,这样.显得交错有致,余味无尽,本来,结尾两句话可以长些,但作者把它变成短句,省略了一些成份,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因而更有情味. 长短互用,关键在于长句和短句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整体氛围,而不是孤立,脱节的形象。小作者在文中很成功地表现了这一点。比如作者写妈妈生气时“我们都不自在” 然后写爸爸想尽办法给妈妈消气:“每当此时,爸爸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来逗我和姐姐笑,这么一来,就表示妈妈的气消了。有的时候这个办法也会行不通。
像今天,我们的嘴都笑酸了妈妈仍然板着脸。不得己,只好听从爸爸的绝招一一再吃一顿,把桌上的菜肴一扫而空,爸爸还怪腔怪调说:‘嘿嘿,老板!再来一盘!’把我们的肚子都笑疼了。妈妈这才笑着说:‘你们不怕肚子撑破啦?”’这段话中,插进爸爸和妈妈的两段话,长短交错,互相映衬,形成了一个风趣和谐的美的氛围,使紧张不愉快的气氛顿然消失,充满了生活情趣,充分反映了家庭中的天伦之乐。 的确,长短互用能使文章富于节奏感,能表现多种情趣,使语一言活泼,字句风趣自然。比如,本文结尾就这样写:“我想,我们以后再也不会批评妈妈做的菜不也希望妈妈不要常生气,否则,容易老哦!”自然风趣而有余味,这正得力于最后短句的妙用.
选用词语,是作文时很费思索的一件工作。不同的、事物,要选用不同的词语进行描绘;不同的表现方法也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对选词造句的要求,总的说来是要准确、贴切、生动,要做到随物赋形。仅就语言的表达方式而言,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浓丽多彩,即细致地、浓烈地描绘事物,选用的词语多为华美、鲜丽的修饰语、形容词类,读起来给人一种华而不浮、细而不碎、浓而不腻的美感。人们常常把这种方法叫做彩绘。另一种是平淡朴拙,即运用本色自然的词语对物象进行描绘,这种方法称为白描。无论彩绘也好,白描也好,各有各的用处,至于选用哪种好,要看你所描绘的事物和表现方法而定。
小作者刘枫的((元宵佳节》,就是一篇以细腻的笔触,进行精雕细刻,多方修饰的彩绘文章.这篇文章的突出特点是描写细腻。全文主要写了两大场面,给我们展示了两幅色彩浓丽的工笔画。写五彩缤纷的彩车游行,其中一辆彩车“上面有个机灵的孙悟空,手搭在额前,脸上流露着机智的神色,它肩上杠着芭蕉扇,碧绿可爱,芭蕉扇上面的铁芯子上站着一个美丽的仙女。”写的形象逼真,维妙维肖:词彩浓丽,使人如身临其境。 小作者写五光十色的灯展,更为绝妙,请看:“晚上,我们全家去公园看灯展,这时夜幕已经拉开了,满街各式各样的彩灯,我们顾不上细看,加紧脚步向公园走去一走到公园门口往里一看,呀1花台上面有个二龙戏珠的灯,这两条龙的龙头还会动呢!龙身是金黄色的,在灯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象在欢迎观众的到来。
我们挤进公园,忽然,一声霹雳似的响声把我们引到了东南面,只见华山慢慢地裂开了,一缕轻烟过后‘一个身穿五彩霞衣的仙女慢慢升了上来.旁边站着一个身穿红袄绿裤、头扎小囊影的小孩,手里拿了一柄银光闪闪的斧子。这个孩子名叫沉香。沉香拿斧子劈开华山,救出了被二郎神压在华山底下的母亲。我们好象走进了童话般的世界中。”这些描写,具体细致、生动传神,使人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真正感受到了“元宵佳节” 的欢乐气氛。 选用浓丽色彩的语言彩绘事物,必须注意抓住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决不能不分主次,一一细描,流于臃肿。词语的选用也要以贴切为贵,随类赋彩,不能堆砌词藻滥加形容。运用彩绘方法特别要注意这些。
围绕,中心 积累、挑选材料的目的就是一个:使用。使用材料是关键的一步。这象一个木匠,他从仓库里挑选了一堆做柜子的木料,想做个柜子,材料的质量挺好,但做时没有规划,拿起这根方木刨刨锯锯,拿起那块板于砍砍削削}那么,他不但做不成柜,而且还可能把材料糟塌了。所以,对一篇具体的文章而言,材料的使用是关键的了。使用合理,便可能成为一鸣惊人的好文章,使用不当,便可能浪费了材料。为了合理地使用材料,有什么方法和技巧没有呢?有。一个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围绕作文的中心来安排、组织材料。文章的中心是灵魂、是统帅,文章的所用材料是血肉,是兵卒,它们应为表现灵魂服务,应该听从统帅的命令.那些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就是重点材料,那些跟中心有些关系的材料,也是需要的,那些与中心无关的材料,即使作者很欣赏,那么也得忍痛割爱,不要组织到文章中去。这种处理方法便是围绕中心运用材料了。 卢怡瑾同学的《早晨》便是用围绕中心组织材料而写出的一篇优秀作文。
小作者在谈写作体会时说:“在动手写《早晨》这篇文章之前,我先确定了中心:通过描写早晨美丽的景色,来抒发我对早晨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这个题目的范围很广,材料也很多,该怎么选材呢?我记起了语文书上学到的选材一定要扣住中心,于是我抓住了‘我爱早晨’ 这个中心进行选材。早晨中哪些地方值得我爱呢,经过琢磨,我了选‘老人打拳,、‘小武术家练武,、‘红领巾读书,、‘人们骑车上班,、‘纺织女工织布,、‘清洁工人扫地’这六个与中心有密切联系,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 果然,小作者便按这个设想来组织全文的材料。文章的开始,先描绘早晨的景色。
“每当天空渐渐地撩去那黑色的面纱时,东方便飘起了一朵朵红色的云朵,太阳“象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雄鸡长鸣,响彻大地,新的一天来到了。‘接着,以一个“看”字单独成段,领起三件事: 年过花甲的老人打拳、小武术家在草坪上练武、红领巾在幽静的小树林里朗朗地读书。这些是眼中所见,因此,·小作者从“看”的角度,极力记述人们的动态。随后,又用一个 “听”字单独成段,领起骑自行车上班的人们,纺织女工的织布和清洁工人扫地三件事,并且用耳朵听的角度,极力地记述声音:,’嘀铃铃”的自行车铃车、“咔嚓、咔嚓”的织布机声和“喇一蜒一”的扫地声,这些声音组织成多采的晨曲。总的而言,前三件事是写锻炼,后三件事着重表现劳动,层次也很清楚。最后归结为我所以爱早晨,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光明,因为它能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勃勃、繁荣昌盛的景象,鲜明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 厂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是写好文章的一条根本原则,因此应戴牢牢记住,并在作文时自觉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