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依法信访违法必究观后感】
又是一个闲适的周末,当第一缕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电脑桌前,我与妈妈观看《依法信访,违法必究》专题片,我们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带着认真学法的态度开始了观看。
信访作为国家法律赋予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群众向党和政府发声的重要的载体,依据《信访条例》规定,公民可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众多形式到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规定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其他合法权利。
伟大的祖国给予我们诸多帮助,各种政策也是为民着想,引领我们提高生活水平,早日富裕,向小康生活跟进。而在专题片中有很多情节令我震惊而心寒不已,一切别有用心的上访人利用国家的体贴和关怀,得寸进尺,寻衅滋事。可能对他们来说,以扰乱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秩序为荣。当有关法律部门给他们“指点迷津”时,他们不以为然,知法犯法,屡教不改,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和严重危害!他们其中本都是过着幸福生活,却为蝇头小利,贪得无厌。终于,他们迈进了深渊,毁了自己,甚至一家人,一生的幸福。
作为小公民的我们,也是生活在国家温暖的怀抱中。如果说,我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那么祖国就是日夜浇灌的雨露,滋润我们茁壮成长,成为花中之娇艳者。而面对祖国炙热的母爱,让我们共心协力,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共奔美好未来!
最后让我们怀揣着敬畏的心,2017,一起努力,携手共筑中国梦,同心共建幸福家。
【篇二:依法信访违法必究观后感】
法律是全体中华人民意志的体现,它稳定了社会秩序,使社会拥有一个好风气,法律是公平的。我们每个人应该遵守法律规则,不守规矩的人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曾有一个视频讲述了有几个人非法上访而对自己的行为后悔的事例。其中有个人退休回乡一有“困难”就找政府闹。他以被骗为理由要求政府为他安排了工作。过两年他就感到了不满,他又找出一个理由,要求把他调到别的地方去。没过多少年,他又向政府要安置费回家。回家后,他又一次一次编理由找政府要钱,比如生活困难,治病困难,别人占用其编制。他的“上访”导致了政府的工作人员不能正常工作,破坏了政府的秩序。尽管这样,政府还是一次次地帮助了他,对他十分体谅,宽容,但他不仅不感恩,甚至还感到得到的不够而感到不满足。有一次,他居然将死蜜蜂倒在人行道上,把蜂笼堵在政府门前的通道,这样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以自己过失毒死蜜蜂诬陷是他人所害为理由,找政府索赔。他经常称自己生活困难,患有严重的病。可是经过政府的调查走访,实际他政府资助的轮胎店收入可观,他患的病也不需要大额治疗。这样一个经常编理由向政府索要钱财的人,政府实在是忍无可忍,判了他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事后他后悔不已,可这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或许还有许多人与上文中的人一样,做着同样的事。这种人使公民憎恨,公民们都觉得这种人应当好好地处治他们,让他们得到教训。的确,我们应该以此为戒,不要犯类似的错误,欺骗他人,谋取私利,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满足自己。我们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要用自己的汗水换来自己需要的钱,尽量不要依赖他人,不能欺骗他人。这样用努力换来的钱,自己花着心里也踏实一些。在法律上,我们要遵守法律规则。不能因为一点小事或随便编一个理由就去政府“嚷嚷”。政府总不能因为你的“小事”而破坏政府的“大事”,打扰他们工作,。于是政府一定会找到一个“好方法”来对你。到那时后悔是来不及的。
法律是公平的,它能帮助真正困难的人;将“坏人”抓捕,使他们受到合适的惩罚。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拒绝非访,用自己的努力换来需要吧!
【篇三:依法信访违法必究观后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是我们对自由的向往,但是自由是相对的,没有束缚,自由也就无从谈起。“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为它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是坚守社会文明的最后一道底线。“法”又是一把无情的利剑,它令犯罪分子胆颤心惊,无处逃逸。“法”就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巨网,维系着社会的安定,保卫着人们的安宁。
如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比率逐年升高,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法律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比如在社会不讲社会公德,惹是生非、打架斗殴、偷窃敲诈。在学校不遵守中学生守则,违反校规校纪。这些青少年虽然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违纪的,但他们无法真心体会到事态的严重性。因此校园中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被老师批评,殊不知习惯成自然,现在违纪,以后到社会上就有可能做出违法的事情来。
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中一些难以改正的恶习往往是由极其微小的不良行为演变而成的。在平常生活中只有坚持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我们还能因为“年幼无知”而放纵自己,伤害他人,否则我们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只有认真守法,才能做一个懂法的人;只有懂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小公民,只有守法,我们才能更好地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法”根植于我们的内心,成为一个理性的守法公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豪地说:“‘法’在我心,我心有‘法’。”
让我们在遵循法律的轨道上茁壮成长,牢记法律的准绳,让我们在豆蔻年华一起肩负祖国的明天!
法在我心,警钟长鸣!
【篇四:依法信访违法必究观后感】
近日,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依法信访,违法必究》的专题短片,让我深受启发。
短片中出现了人用非法手段表达诉求,借信访之名,多次赴省进京,造成很多极坏的社会影响,且屡教不改。不听从执法人员的劝告,给他人带来困扰。刚开始,我也十分不理解,工作人员为他们一次次认真的解决问题,困难,甚至为他们出钱出力,步步退让。而那些人却私毫不知感恩,反而得寸进尺,想占更多的便宜。对此,我感到一丝无奈。那些非法上访的人大多来自农村,因为文化水平太低,法律意识薄弱,竟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之事早已违反法律,我想依法上访迫在眉睫,普法教育更是刻不容缓。
那些非法上访的人本身家境也不算差,但皆因贪欲失足成千古恨。
贪欲是一种自我毁灭,它的最终结果便是一无所获。人人都会产生贪婪的念头,得了一次便宜当然还想再碰到第二次,第三次,就像美味的蛋糕,总说吃最后一块,但心里可不是还想着下一块……记得以前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富翁弄丢了自己的爱犬,他十分着急,便贴出了告示,重金寻找。第一天奖金是一万元,有许多人领着狗去领党,尽管那些都不是富翁丢的那条。第二天,奖金增至了两万。原来是一句乞丐收留了那只犬,但他发现,奖金每天都上涨,于是,他便想等等,觉得这并不是最好的时机。果然,等过了一段时间后,奖金已达到了人们无法想象的价格,乞丐觉得时机已到,想要去领奖。结果却没想狗已经饿死了,他自己本就吃不饱,又怎能照顾好那名贵的犬呢!他没能得到钱,心里也是后悔不已,想着自己为什么不早点将它还回去,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后来很长的时间里,他都在悔恨中度过……而这个故事则告诉我们:贪心的人什么都想得到,但最后往往什么都得不到。
而短片中那些非法上访的人也不是如此么?本想着不劳而获,在贪婪的驱使下越陷越深,直到无法自拔,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从前,我习惯每天晚上都要看电视,时间被妈妈限制在半小时。但时间你宛若流水一晃即过,我总是苦苦哀求妈妈再让我看五分钟……结果却不知逝去了多少个五分钟,后来,我将看电视的习惯改为做题,没想却因“贪婪”想要多做一会儿,把这点儿做完就好……或许,这也是它带给我的益处吧!
贪欲会蒙蔽人的双眼,使人一次次地丧失理由,但同样,它会给人带来益处,正确对待贪欲,回归正常。
【篇五:依法信访违法必究观后感】
规矩,是每个要人要遵守的。它是一个圆,每个人在圆上都有属于自己的轨道,一旦冲出这个圆,才会发现圆外是漆黑一片。
事事都需遵守规矩。政府给予了群众反映问题的正确渠道——信访。但有一些人的言行,却让“信访”变了味。
打着信访的旗帜,实则借机敛财的李长双,他为牟取私利“敲诈”政府,以吸引群众眼球,博取民众同情的手段,来获得政府一次次的让步。而政府本着“服务人民”的信念,一次次对他伸出援手,而却只是让他变得更加贪得无厌。他已经不再遵守正确信访的渠道,最终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他的一切,都是因为脱离了规矩这个圆。
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告诉过我,不能偷拿一针一线;在学校,老师就告诉过我们,要遵守校规校纪,而以后出身社会了,我们更要严守法律规定。
曾经,我们都迷惑过,“规矩”究竟是什么?规矩是体育课时的不偷懒,是下楼时的不打闹,是考试时的不作弊……而让我们扪心自问:又有多少人做到了遵规守纪?
现在的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活在约束下,整天要听着父母、老师的唠叨,向往着一个自由的天地。可是,当我们的人生再了没有规矩时,又会变成什么样子?难道逃离学校,宅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现在的我们,正直青春年华,我们应该遵规守纪,为自己的每一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让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没有残缺的圆!
【篇六:依法信访违法必究观后感】
“法”一个令人震撼的字,仿佛千斤重。法统领着一切,世界上如果没有法,那将全都乱了套。在生活中,我们都要遵纪守法,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更好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看完《依法信访违法必究》这部专题片后,我深有感悟。
虽然这只是一部仅有十几分钟的纪录片,但我从中明白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依法做事,不能参与非访、滋事等非法活动,要通过适当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还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不要想通过一些非法手段为自己牟取私利,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不会发生。
我们要学会遵纪守法,不能蔑视法律。在社会中,总会有一些不依法行事的人,他们为一已私利,有的抢银行,有的行凶诈骗,有的贩毒走私,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生活,想要荣华富贵,却总想走捷径,这些人最后总会落得不好的下场。这部纪律片的张中林,就是为了钱,总是非访,找政府。他最后被法律严惩,将自己送进了监狱。造成今天的局面,何尝不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所以我们要知法懂法,切勿利欲熏心,最后害了自己,也扰乱社会秩序。
通过这部纪录片,我还懂得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要自力更生。纪录片的李常双,多次以没有工作,没有生活费等为由,多次到政府闹访,扰乱工作。我们绝不能做与之类似的事情,不要妄想从一些歪门邪道得来钱,牟取不义之财。
同学们,让我们不断加强法律意识,抑制不良诱惑,遵纪守法,法律所禁止的事情我们坚决不做。不支持非访、滋事等事件。让我们携起手来,了解法律法规,宣传法律知识,争当遵纪守法的好少年,共创美好未来。
【篇七:依法信访违法必究观后感】
周六的晚上,我与父母一同观看了《依法信访,违法必究》专题片,期中的讲解让我印象至深,受益匪浅。
这部专题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总体介绍了“依法信访,违法必究”的含义及其重要性。第二部分中举出了多个违法上访的例子,这些违法信访的人对社会和人民群众产生了极坏的影响。第三个部分中采访了社会各界人士对“依法信访,违法必究”的看法。
思绪闪过脑海,我不禁叹息,宜昌文明城市的美好形象竟就是如此被这些人蹂躏。面对以访为名,以访谋利,借访施压的非访乱象,依法治访迫在眉睫,普法教育更是刻不容缓。专题片第二部分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其中违法上访的人贪欲难填,无视法律咎由自取,一有困难就找政府闹,对政府的正常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长期非访,违法滋事,终究犯罪入狱;无理闹访,自食其果,私欲蒙蔽了他们的双眼,个人的利益成了他们眼前的尘霾。
作为现在的学生要学法、懂法、守法。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更要学法、懂法、守法。不能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坚决不把政府对人民的关怀和帮助做为打捞金钱的砝码,不能得寸进尺,无理取闹,更要依法信访,守法办事。主动带领身边的人学法,守法,懂法的阳光公民。让“依法信访,违法必究“的口号在每个人的心中回荡,让法律制裁成为文明社会一道灿烂的风光。
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
【篇八:依法信访违法必究观后感】
3月8日,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依法信访,违法必究》的宣传教育片,鲜活的非访案例触目惊心,让我们大为震撼。
贪欲难填,无视法律,咎由自取的李长双,长期非访,违法滋事,犯罪入狱的张东林,兄妹反目,无理闹访,自食其果的彭传珍这三人,非法上访,以缠访、闹访、非访等形式违法滋事,严惩危害了公共安全,妨碍了社会管理秩序,侵害了政府及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面对以访为名,以访谋利,借访施压的社会乱象,依法治访迫在眉睫,普法教育更是刻不容缓。
信访,作为国家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群众向党和人民发声的重要载体。依据《信访条例》规定,公民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到各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设定或指定的场所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人平时里不用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他们信访不信法,以缠访闹访为手段,填满自己的无限私欲,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神圣的法律。法律底线,不容触犯,依法信访,违法必究。张东林在监狱里镜头下一句“我怎么不后悔呢?”也令我为之扼腕。
“民忧有解依法信访,国访无情闹事查究”。每个人信访要信法,都自觉通过正常渠道,正常手段解决信访问题是,既会通过《信访条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按照《信访条例》来规范自己的信访行为,阳光信访,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当下,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里,只有依法办事,违法必究,才能真正撑起一片和谐的蓝天。
【篇九:依法信访违法必究观后感】
今日在家观看了宜昌市的宣传片“依法信访,违法必究”,虽然短小到仅有的十几分钟,让我耳目一新,实为一震。
无论是清晰的画面,醒目的大字还是朗诵者清晰的吐词,都叫人拍手叫绝,可是从另一方面,那些惊人的数字和事实一次次刺痛了我的心灵。
其中,让我最为愤愤不平的是一个叫李长双的年轻人。他在退伍后,为了钱,同时抱着“不劳而获”的法,一次又一次到民政局寻衅滋事,耍赖起哄,无理地编造了各种各样荒诞的理由来索取补助,比如身体有疾病,家境贫寒等不实理由,扰乱了公共场合的秩序,也打扰了各大机关办公。随后靠着索要先后在都镇湾、长阳等地工作,先后非法上访了二百多回。
李某的行为,影响极为恶劣,道德败坏,素质低下,实为社会败类,令人唾弃。种种行为,不仅在社会造成影响(如导致交通堵塞、败坏社会风气,打扰人民正常生活,影响社会风貌等),同时,使他的颜面和家人以后的尊严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李某受到了惩罚,这算得上是违法必究了。然而,在指责他人的同时,管理机关的管理力度是否太小?那些知情而不解决,任由李某长期索要而不控制和调查的官员,是否存在失职?是真的宽容大度,还是一味放纵。这让我不禁想起冯小刚导演的电影,李雪莲一次次上访未得到解决,官员们一次一次推卸责任是否与这大同小异?
社会是成千上百的小群体,所以社会的安全秩序,也需要社会里的每个人共同维持和保护的,当你的身边出现非法寻访,无理取闹的人,你是否有所作为?那么让我们携起手来,依法信访,并抑制一切违法的行为!
【篇十:依法信访违法必究观后感】
在当今社会,法律是不能忽视,懈怠的。它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体现,用来维护国家统治的工具。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该做到的,然而,现在许多人会为了眼前利益,被金钱所诱惑,去做出一些违法的事。
在我看来,那些触犯法律的人是因为他们不曾了解过法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了解更多有关法的知识,让我们不被小小的错误,而误了我们的一生及前程。
信访,在现在很是常见,是人们维护自己利益的一种方式。可在这同时我们也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要依法进行信访,不违犯法律。
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的例子,长阳县渔峡口镇高峰村人李长双,通过信访多次获利,之后又得寸进尺,无视法律。那年退伍的李长双,回到长阳老家后,一碰到“困难”就找政府闹,后来,他以自己被骗5000元报名费为理由,找其政府,要求安排工作,后安排到县福利院砖厂工作。
工作了几年后,他对自己的职位不满意,要求另换工作。紧接着他又向政府索要2万元安置费。此事本想就此了结,可他仍不知悔改,之后多次酗酒后到政府踢门,摔茶杯,辱骂工作人员,扰乱社会工作秩序,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此后,李长双又做了一些违法的事,而他这一系列的行为,就已触犯了法律,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因为他对金钱的贪婪,一颗不知悔改的心,铸成了大错,最后走进监狱。
通过他的事例,我的感触很深,他告诉人们,人要懂得适可而止,不能一味贪婪,这样的话,会促使你一错再错,落入犯罪的深渊。而促使你犯罪的罪魁祸首,就是你自己。让我们一起学法,不让无知阻挡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依“法”审题,审准立意】
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确定正确的立意,是作文得到40分以上的前提条件,也是在发展等级上得到高分的基础。辽宁省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均为新材料作文,但材料各有不同的特点。
2010年为组材料,需用求同存异法审题。三段材料虽然都是有关托尼的,但3岁的托尼、20岁的托尼、58岁的托尼却有很大的不同:从不懂放弃、先不放弃后又放弃到直接放弃,三个阶段的异,体现的是成长,是智慧。抓住这个关键,立意问题便迎刃而解。
2011年是多角色材料,需用四步法审题。这四步是:找对象,分主次,明态度,定立意。材料中共有六个对象。其中哲学家是个背景对象,第一个学生和“接下来的学生”应该是反面对象,而另外三个学生前两个应该是肯定的对象,第三个可以肯定,也可以肯定中有否定,这样,主次已清,褒贬也不言自明。通过分析,确定立意如下:在权威面前,一、不要主观、想当然;二、不要人云亦云;三、要相信自己的判断,实事求是;四、要有质疑精神;五、要诚实地说出自己的认识。
2012年则为时评类材料,需用权衡择优法审题。对女钢琴家的话,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通过权衡四个角度,可以看出最不好的角度是有人不以为然,另外三个都是不错的角度,但最深刻的是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材料中华丽的衣服是表面的名利的东西,音乐则代表着人们应该追求的有价值的东西。这其中包含着一种价值观。现在很多人都在追求名利即材料中的衣着华丽,而忽视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人不应该追求那些“虚的、表面的东西”,而应该追求像音乐一样有价值的东西。因而,强化审题意识、掌握正确的审题方法至关重要。
阅卷中,对材料主旨的把握的评分是有高低之分的,对题意符合、基本符合、偏差和失误的评分由高到低。因此,一定要注意全面理解材料,这就要求考生善于把握材料的浅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全方位审视、吃透材料,明确主旨。虽然作文的题型不止于材料作文,但从近三年辽宁乃至全国来看,材料作文是重中之重,而且2013年全国高考考试说明中的作文题型示例依然是材料作文。
【积累素材,活在当下】
高中生囿于窄小的生活圈子,不去更多地关注广泛的社会生活,素材贫乏,常常无米下锅,因而不得不向古代、向外国要素材。
李白苏轼陶渊明,篇篇不朽永留名;屈原勾践司马迁,永远“活”在我文中;居里夫人爱迪生,招之即来入脑海;爱因斯坦贝多芬,挥之不去存心中。“站在历史的船头,漫溯历史的河岸,我分明看到:杜甫向我们走来……我分明看到:项羽向我们走来……”成了万金油,什么文章都能挨得上;海伦霍金的顽强意志是灵丹妙药,成了“素材”永恒不变的追求。而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内心是激情澎湃的,假如把理、把情都寄托在古代,抒发给外国,又怎么去感受和理解今天的大千世界?放眼望去,航天航海中国圆梦,医疗住房国计民生,雾霾腐败亟待解决,“光盘”务实势在必行,“最美”“感动”催人奋进……
其实,积累素材哪有那么难?饭桌上的一小会儿交流,热点话题就跃入脑海;课间看一小会儿报纸,一段感兴趣的材料就跃入眼中。乘车时听一段广播,休息时看几分钟新闻,只要有积累素材的意识,那么随时随地都可以实行。每个课堂,都会有灵感的激发;每位老师,都会有智慧的闪光。注重材料的积累意识,是考前非常重要的方面。
新材料作文的时代性、思辨性、丰富性、多元性也是十分突出的。因此,考生平时必须重视“三关注”(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政治)。
【提分秘笈】
(一)在最后的90天里,一定要学会材料类型。知道什么样的材料是时评类的,什么样的材料是组材料类的,什么样的材料是一般新材料类的……
(二)学会让自己的文章抢眼。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拟一个能揭示中心的标题,如果能用上修辞更好。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而材料作文要求阅读所给材料,自拟题目写作,阅卷教师会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当然,没有标题更是万万不可了。
2.材料作文开篇即引材料,不要让阅卷老师到处去找,坚决杜绝从头到尾都不提材料的写法。引材料时,要“定向”,要引能证明你观点的要点,要学会提炼加工。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考作文因篇幅限制,要求尽早进入主体内容。而许多考生“千呼万唤”不让材料“出来”。开篇松散,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后面的议论无法尽述,只得一笔带过,草草收兵,比例严重失调。议论文要尽早进入分析说理部分,扣住话题,三言两语,击中要害,干脆利落。
3.文体意识要强,最好写规范的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条理要清,争取每段都有领起句,扣住中心观点,做到眉目清楚。段落不要太琐碎,也不要太长。
4.语言表达要流畅、准确。说理力求深刻有力,但忌偏激;力争有一定的文采,但忌华而不实。
5.结尾别忘记回扣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以照应自己的观点或照应开头与文题。
6.注意书写。90天,不可能练出漂亮的字,但可能练出干净的卷面。不要让错别字,特别是关键处的错别字抹煞了你深邃的思想;不要让一“逗”到底影响了你精彩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