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吕不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01:50:38
  • 《乱世英雄吕不韦的成语故事》
  • 乱世英雄吕不韦的成语故事

    乱世英雄吕不韦,他的一生就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从原本的一个商人混迹到文信侯,用现在的话来说简直就是草根大翻身变土豪啊。但是很多人只看到吕不韦节节高升的结果,但是却不知道他一生经历的故事。

    乱世英雄吕不韦的故事

    吕不韦是个非常有头脑的人,虽然经商也赚到一些钱,但是这还是不能满足他的野心,所以他开始盘算着更大的计划,那就是走上仕途。恰好他当时就在邯郸做生意,而秦国的.皇子异人当时就在邯郸做赵国的人质,所以他决定把赌压在异人身上,赌一把!

    瞄准了异人这个高枝,吕不韦就开始接近他,在吕不韦和异人之间还有一段非常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为了讨异人欢心,吕不韦曾不惜把自己的爱妾赵姬献给异人,看得出吕不韦还是蛮拼的。

    吕不韦献妻的事情还引发了一起“惨案”,那就是秦始皇嬴政的生世之谜,话说赵姬本来就是吕不韦的老婆,之后却跟异人了,东西可以赠送,这赠送个老婆说不定还带了个孩子呢,这么大的绿帽子带着应该非常不舒服吧。难怪后人看了也觉得可笑,关于秦始皇的身世也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吕不韦制造了很多迷,一个就是秦始皇的身世之谜,就连他本身也是个谜,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最后却饮鸩自杀,确实也难以让人理解,可能是秦始皇的帝王风范太过逼人,所以就连吕不韦也扛不住,最终自杀而死。

    吕不韦的传奇不仅仅是在他传奇的一生,而且他还是很多成语典故的主角,下面分享一些关于吕不韦的成语典故。

    关于吕不韦的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卫国的商人吕不韦,他到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于是秦庄襄王登基后便封吕不韦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

    吕不韦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让这些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各种见解写成文字,并把它们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一部杂书,内有天文地理、见土人情、治理人世等各方面的内容。全书有一百六十篇文章,分成二老一辈六卷,共二老一辈多万字,在当时稳得上是一问巨着。

    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不韦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各方人士有谁能在书上增加一个字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就赏一千金。”谁不知道吕不韦是秦国了有权势的人,谁敢对这部书增删一个字呀!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我们还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小编点评:现代的很多成语都是有典故的,而一字千金典故的主角就是吕不韦,能在典故中出现并被后人传承就足以证明他的价值。而且吕不韦所着的《吕氏春秋》也引起很大的反响,可见吕不韦不仅有政治头脑还非常有文学素养。

    【乱世英雄吕不韦的成语故事】

  • 《吕不韦简介及名言警句》
  • 吕不韦简介及名言警句精选

    吕不韦简介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储君嬴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前249年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专断朝政。

    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吕不韦名言

    1、时已徒矣,而法不徒;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2、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

    3、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也。

    4、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5、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物。

    6、义,小为之则小有福,大为之则大有福。

    7、智可以微谋,仁可以托财。

    8、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9、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10、夫乐有适,心亦有适。

    11、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12、言极则怒,怒极说危。

    13、以私胜公,衰国之政。

    14、至长反短,至短反长。

    15、甘露时雨,不私一物。

    16、将失一令而军破身死。

    17、天下之治赖纪纲。

    18、事师之犹事父也。

    19、言之易,行之难。

    20、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21、天锨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22、善学者,借人之长以补其短。

    23、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

    24、败莫败于不自知。

    25、苦之,以验其志。

    26、得十良马,不如得一伯乐。

    27、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28、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

    29、乐之务在于心和,和心在于行之适。

    30、目之见也借于照,心之智也借于理。

    【吕不韦简介及名言警句精选】

  • 《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300字》
  •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3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149774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300字1

    提起刘邦,大家肯定并不陌生。每当我阅读《史记》,读到关于他的事迹时,总是不禁赞叹道:“他真不愧是一代枭雄!”

    刘邦心胸宽广,宽厚待人。《史记》里记载,当时,农民起义,反叛秦朝,需要一个人先打入关中瓦解秦朝。众将领闭口不谈实力雄厚的项羽,却一致推荐刘邦,因为他们认为刘邦是宽厚长者,只有他能使百姓信服。刘邦借此树立威信,充实军队,赢得民心,为后面的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深知,唯有不欺凌,不暴虐,宽厚待人,才能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刘邦知人善任,任才唯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比不上张良;安抚百姓,镇守国家,他比不上萧何;连兵百万,百战百胜,他比不上韩信,但是他却能充分地任用他们,并且亲之信之,他的成功与这是分不开的。若不是刘邦的知人善任,一代奇才陈平就不会投奔他;若不是刘邦的任才唯贤,著名说客郦食其也不会依附他。他深知,唯有广招人才,举贤使能,团结一心,才能共同推翻强大的秦朝。

    刘邦广开言路,虚心接受。刘邦并不是神人,于是他便广开言路,察纳雅言。别人提出的建议,他总是虚心接受,思虑再三后决定是否听从。《史记》记载,刘邦与项羽对战时,楚军把汉军围困在荥阳。正在刘邦犯愁的时候,一个小官陈平献计:离间项羽和他的部下。刘邦并没因为陈平出身卑微,而对他的计策不屑一顾,而是加以分析,肯定了这条计策。陈平还需要四万斤黄金,刘邦也不因为他是小官而不同意。就这样,刘邦成功削弱了对手,壮大了自己。他深知,唯有多倾听别人的意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统一天下,实现霸业,成为枭雄!

    从一个平民百姓,到一代伟大枭雄,是刘邦的点点滴滴改变了这一切!

    #404865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300字2

    鲁迅先生对司马迁的《史记》有着极高的评价,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看出《史记》是多么的出色。

    但是,《史记》是文言文,像我这样大的孩子,有点看不明白。However,令人高兴的是,青岛出版社出版了《少年读史记》这一系列书籍,把文言文翻译成了简明易懂的白话文,让我们能够轻松的读懂《史记》。

    这本书的主题是绝世英才的风范,里面有一个个战国时期的小故事,比如有:应侯范雎的故事、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田单复国的故事……

    这一个个小故事,都表明在战国时期,只要有才能的人,都可以被君王重用。为了让我们悟出更多的隐藏含义或道理,《少年读史记》每个章节都会有"三分钟读懂历史关键"这一栏。用一些古人对人物的评价,透析人物形象,并且根据各种史料记载,告诉大家关键点,对故事进行解读。最后,还会告诉大家通过这件事得到的道理。

    每个章节还会有史记原典精选,就是用《史记》中这章的一些原话,让我们读到原汁原味的古籍,其中较难理解的词语会有注释,后面还有这段话的翻译。每一章最后一栏,就是词语收藏夹,有的是文章中出现的词语,有的是对文章事例总结的词语,紧随的有这些词语的例句,让我们学习掌握好词好句,希望我们能够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289863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300字3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史记让我了解到了许多故事,如:为人们尝百草的神农氏(炎帝)、平定天下大乱的轩辕氏(黄帝);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射伤齐桓公,但还被齐桓公重用,完成了齐桓公当时的春秋霸业,这体现出了齐桓公的大度,才让诸侯臣服他;廉颇与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故事,蔺相如在渑池相会上维护了赵惠文王的尊严,赵王让他当了大官,他也明白廉颇嫉妒,但为了国家利益忍气吞声,最终竟让廉颇主动负荆请罪。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大将军韩信在少年时因别人威胁,忍受了胯下之辱,也受过一位漂母的恩惠,当上大将军后不忘报恩,送了那位漂母许多酒菜,还赏给她一千两黄金

    看完《史记》就仿佛看了一步宏伟的历史巨片,深深的被其中的人物所吸引了,也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不愧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49775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300字4

    中国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寒假里,我读了史记,仿佛看到了野心未泯的庞涓,乐于助人的信陵君,百步穿杨的李广……

    《史记》中有一个故事让我非常喜爱。那是项羽的故事。项羽他十分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自以为可以取代秦始皇,而且他总是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死在了东城。他还不知道他错在哪儿,仍给自己找借口:这是天意,并不是自己用兵的失误。但项羽身上有一种精神值得我学习:他在东城决战的时候,宁可死在战场上,也绝不当逃兵溜回江东。李清照曾经说过:“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读完《史记》,我懂了许多,从信陵君的故事中让我懂了: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同伴,就必须乐于助人,待人温和,当朋友有危险的时候会为同伴出谋划

    策。从项羽的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有好几次我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碰到了一些拦路虎,我并没有绞尽脑汁去思考,而是当个可耻的逃兵,直接跳过去了,甚至可能我连题目也没读清。读了项羽的故事后,我回想起来,真愧疚呀!

    《史记》中有许多爱国的伟人,每个人的爱国方式都不一样。我们既不能像屈原那样国亡就投江自尽,也不能像子贡那样凭着三寸不烂金舌影响七国的发展然后以此拯救鲁国,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譬如: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少用一次性筷子,少用餐巾纸,建议随身携带手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这些看起来像是小事,但如果大家都做到的话,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们国家也会因此变得更加强大。

    读了《史记》,不仅丰富了我的视野,还拓展了我的课外知识,更让我对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这可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

    #404951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300字5

    读了司马迁的《史记故事》,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发达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对我们炎黄子孙的坚毅和智慧崇拜的五体投地,对我国自古以来朝代的兴替有了比较清晰、深刻的了解,特别是《五帝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浅。

    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他们都生活在远古时代,那时既没有文字符号记载他们的故事,也没有安定的生活,人们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植物果实为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后来炎帝发现许多小鸟在地上啄食细小的植物种子。他就把这些植物种子收集起来,种在地里,收获之后,煮熟食用,味道香甜可口,又饱肚子。于是,炎帝向人们介绍这种谷物,推广种植这种谷物的方法。为了耕种方便,炎帝又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了一些农具。从此,这种谷物,也就是粟子开始了大面积种植,人们能够获取较充足的食物。为了感谢炎帝对农业的生产发展的贡献,人们尊称他为神农氏。

    神农氏尝遍百草,多次误食有毒的食物,几乎丧命,幸亏他又找到了解毒的草药,挣脱了死神的魔掌。为了不让人们重蹈覆辙,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仍然去尝试各种植物。最后,他尝到了一种名叫断肠草的绿叶黄花植物。这种剧毒植物无药可救,神农氏不幸去世了。

    炎氏之后,有一段时期非常混乱,各地诸侯乘机而起。轩辕氏决心消除战祸。他修行德政,安抚百姓,整顿军旅,收复了各地的诸侯。他又在逐鹿擒杀了南方诸侯首领蚩尤,统一了天下。后来,人们称他为黄帝。

    黄帝执政后,仍然不忘天下的百姓,只要发生战乱,黄帝就去征讨,扫平判乱,安抚百姓,帮助百姓解决各种困难。他制定历法,让百姓按季节播种收获;劈山开道,方便天下人往来。他成年辛勤地奔波劳碌,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的居住过。

    这就是我们的祖先,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创造,他们的无私奉献,是我们世世代代的楷模。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正是因为他们这种无私精神的普照。他们的精神将永世长存,我们也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我们还要把他们的精神世代传承下去,让我们的中华民族永远发达,永远年青,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史记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 史记读书笔记500字8篇

    ★ 史记读书笔记300字5篇

    ★ 《史记》读书笔记名著书评五篇

    ★ 名著史记读书笔记600字5篇

    ★ 史记诸侯读书笔记5篇

    ★ 史记周本纪读书笔记两百字5篇

    ★ 阅读史记读书笔记范文

    ★ 初中史记读书笔记作文五篇

    ★ 史记读后感500字5篇

    ★ 史记读书笔记1500字5篇

  • 《秦始皇赶走吕不韦》
  • 人物介绍

    战国后期,秦国的势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经过十年的战争,终于灭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

    秦始皇叫嬴政(嬴yíng,公元前259年~公元前 210年)。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当了秦国的国君。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坚决反对分裂,把全国的行政、文字、货币、道路和度量衡等都统一起来,并积极抵御外族的入侵。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故事二

    赶走吕不韦

    嬴政平定了嫪毐的叛乱,下令追查,发现这次叛乱跟相国吕不韦(wéi)有关系,实际上是他支持的。

    吕不韦本来是个做买卖的商人,仗着曾经帮助赢政的父亲当上国君,被封为相国,掌握了秦国的大权。赢政当上国君以后,对吕不韦很尊重,叫他“仲父”(相当于叔父)。秦国的大事,都是吕不韦说了算,他也根本不把赢政放在眼里。吕不韦有很大一块封地,养了一万多亲兵,没人敢惹他。赢政一天天地长大了,对吕不韦渐渐不满起来。吕不韦发觉赢政聪明果敢,心里很害怕,就又和宦官嫪毐勾结在一起,打算共同对付赢政。他万万没想到,赢政这么快就把嫪毒的叛乱平定了。赢政虽然查出吕不韦在背后支持嫪毒,还是给他留点面子,只免了他的职,让他回封地洛阳去。

    赢政罢了吕不韦的官,还不放心,又派人去打听他的动静。结果,赢政接二连三地得到报告说,吕不韦到了洛阳,各国的使者都去看他,打探秦国的情况。赢政气得咬牙切齿,马上给吕不韦写了封信,说:“您到底为秦国立了什么功劳,值得我们这么看重,让您做高官,还给了一大块封地。您又到底跟秦国是什么亲戚,让我叫您仲父!这些,您心里都明白。您还是离开洛阳到蜀地(在现在四川省一带)去吧!”

    吕不韦看完信又气又恼,蜀地当时又偏僻又穷困,他实在不愿意去。想来想去,无路可走,他只好喝毒酒自杀了。

    赢政除掉了吕不韦和嫪寿,亲自掌了权,开始施展自己的才能,雄心勃勃地要把全国统一起来。

    每日小练

    1. 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坚决反对分裂,把全国哪些方面都统一起来,并积极抵御外族的入侵?

    2. 赢政除掉谁后,亲自掌了权?

    上期答案

    1、秦始皇

    2、秦朝

  • 《成语故事奇货可居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成功之路》
  • 奇货可居的典故。奇货可居解释: 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战国时候,有个大商人吕不韦到赵国的京城邯郸做生意。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路上他发现一个气度不凡的年轻人。有人告诉他说:这个年轻人是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名叫异人,正在赵国当人质。

    当时,秦赵两国经常交战,赵国有意降低异人的生活标准,弄得他非常贫苦,甚至天冷时连御寒的衣服都没有。吕不韦知道这个情况,立刻想到,在异人的身上投资会换来难以计算的利润。他不禁自言自语说:此奇货可居也。意思是把异人当作珍奇的物品贮藏起来,等候机会,卖个大价钱。

    吕不韦回到寓所,问他父亲:种地能获多少利?他父亲回答说:十倍。

    吕不韦又问:“贩运珠宝呢?”他父亲又答说:“百倍。”吕不韦接着问:“那么把一个失意的人扶植成国君,掌管天下钱财,会获利多少呢?”他父亲吃惊地摇摇头,说:“那可没办法计算了”。

    奇货可居的典故

    吕不韦听了他父亲的话,决定做这笔大生意。他首先拿出一大笔钱,买通监视异人的赵国官员,结识了异人。他对异人说:我想办法,让秦国把你赎回去,然后立为太子,那么,你就是未来的秦国国君。你意下如何?

    异人又惊又喜地说: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真有那一天,我一定重重报答你。

    吕不韦立即到秦国,用重金贿赂安国君左右的亲,把异人赎回秦国。

    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但他最宠的华阳夫人却没有儿子。吕不韦给华阳夫人送去大量奇珍异宝,让华阳夫人收异人为嗣子。

    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史称孝文王,立异人为太子。孝文王在位不久即死去,太子异人即位为王,即庄襄王。

    庄襄王非常感激吕不韦拥立之恩,拜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并把河南洛阳一代的十二个县作为封地,以十万户的租税作为俸禄。庄襄王死后,太子政即位,即秦始皇,称吕不韦为仲父。吕不韦权倾天下。

  • 《一字千金的典故战国时期吕不韦一字千金的故事》
  • 一字千金的典故:《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期的一部政治理论散文的汇编,共26卷,160篇,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为秦相吕不韦及其门人集体编纂而成。其内容涉及甚广,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名、法、墨、农和阴阳各派言论,是杂家的代表作。

    全书共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每篇又有一些子篇。十二纪按四季、十二月份排列,每一纪有纪首一篇和论文四篇共五篇,十二纪共计60子篇。八览各览有论文8篇,《有始览》缺一篇,共计63子篇。六论每论有6篇,共计36子篇。加上十二纪末的《序意》一篇,全书计有子篇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言。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一字千金的典故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 《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谁》
  • 吕不韦

    一字千金的来历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 《秦王政诛嫪毐》
  • 秦王政母赵太后私通吕不韦。随着秦王政逐渐长大,吕不韦恐事泄被诛,于是将门下舍人嫪毐推荐给太后以代替自己。经事先买通主事者,嫪毐得以不受腐刑,只拔去须眉而入宫侍奉太后,后与太后私通。太后非常喜欢他,赏赐了丰厚的财物。秦王政八年(前239)封为长侯,嫪毐与太后私生有二子,因此以秦王“假父”自居。秦王政九年(前238),秦王政22岁,亲自主持国政。有人告嫪毐并非宦官及太后奸情。嫪毐见事不妙,与是盗用秦王御玺和太后玺,发兵攻打秦王政所住的雍都蕲年宫。秦王得知,便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领兵攻击嫪毐,战于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斩首数百,嫪毐极其党羽全部被抓获。秦王将协同嫪毐作乱的官吏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20人枭首,车裂嫪毐,灭其三族,杀死与太后所生二子,迁太后于故都雍(今陕西凤翔南)别宫,嫪毐的门客舍人或罚徒役3年,或夺爵迁蜀。免吕不韦相国。嫪毐之乱平息。

  • 《关于失败的名言警句》
  • ●败莫败于不自知。——吕不韦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司马光

    ●人的聪明和自己的明智及道路的选择,往往在失败以后。——贾曦光

    ●一个人的希望越大,他的遭遇失败的机会也许就越多,就跟一个人走的路越长,踢着的石子会越多一样。——黄茵

    ●我主要关心的,不是你是不是失败了,而是你对失败是不是甘心。——林肯

    ●想匆匆忙忙地去完成一件事以期达到加快速度的目的,结果总是要失败的。——伊索

    ●多数人的失败,都始于怀疑他们自己在想做的事情上的能力。——司各特

    ●失败对我们是有好处的,我们得祝福灾难,我们是灾难之子。——罗曼·罗兰

    ●死的伟大的人,永远没有失败。——拜伦

    ●人们常以为犯小过无伤大雅,哪知更大的失败常是有小过导引而来的。——

    ●人生求胜的秘诀,只有那些失败过的人才了若指掌。——威·柯林斯

    ●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发而获得的。——戴维

    ●在我年轻时,我所做的事,十中有九都是失败的,为了不甘于失败,我便十倍努力于工作。——萧伯纳

    ●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毛姆

    ●最容易通向惨败之路的莫过于模仿以往英雄们的计划,把它用于新的情况中。——丘吉尔

    ●许多赛跑的人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苏格拉底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它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黑格尔

    ●无数人的失败,都是失败于做事情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只差一步就停下来。——莎士比亚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泰戈尔

    ●失败之前无所谓高手,在失败的面前,谁都是凡人。——普希金

    ●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的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富兰克林

    ●当失败不可避免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惠特曼

    ●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