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徧 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入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这种小恩小惠不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一定按照实情相报。”曹刿回答:“小的信用,不能被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会按照实情处理。”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一点去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从。”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可以。”(等到)齐国的军队三次击鼓进军(后),曹刿说:“可以了。”(于是)齐军大败。庄公将要下令追击,曹刿说:“不可以。”曹刿从车马上下来查看齐国军队车轮辗出的痕迹,登上车马扶着车厢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国军队。
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其中的原因。曹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敌方的勇气竭尽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国军队。齐国这样的大国是难以预测的,(我)担心有埋伏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辗出的痕迹混乱,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曹刿论战注释
1、【曹刿】:又名曹沫。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
4、【伐】:讨伐 ,攻打。
5、【我】: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省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7、【肉食者】:原指吃肉的人。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8、【间(jiàn)】:参与。
9、【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10、【乃】:于是,就。
11、【何以战】:即“以何战”宾语前置,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靠。后文“可以一战”以字同此解。
1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13、【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
14、【徧】:同“遍”,遍及,普遍,普及。
15、【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16、【加】:虚报夸大。
17、【孚(fú)】:信任。
18、【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9、【狱】:诉讼案件。
20、【察】:明察。
21、【情】:(依据)实际判断。
22、【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忠,本职。属,类,一类。
23、【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可:可以;以:凭借。
24、【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
25、【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
26、【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27、【败绩】:大败。
28、【驰】:驾车马(追击)。
29、【辙(zhé)】:车轮辗出的痕迹。
30、【轼】:车厢前的横木,作扶手用。
31、【遂】:于是,就。
32、【逐】:追赶,追击。
33、【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克,战胜,攻下。
34、【夫(fú)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35、【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
36、【再】:第二次。
37、【三】:第三次。
38、【盈】:充满。这里指旺盛。
39、【伏】:有埋伏。
40、【靡(mǐ)】:倒下。
曹刿论战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曹刿(3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说:“这是(对人民)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了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鲁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消失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消失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广西师范学院毛水清副教授谈起梁超然时说:“梁先生思想活跃,不为成见所囿,不因名家而畏,敢于在学术研究中提出新的观点,敢于商榷。他是‘唐诗论战派’。”
梁超然的好论战,乃如孟子云:“非好辩也,不得己也!”他还加入了关于((丑陋的中国人》的论战。
前儿年出版台湾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初衷虽是为了借鉴以繁荣国内杂文创作,加强海峡两岸同胞的联系及文化交流。但由于社会“心理效应”,出版者刘‘此书出版后所产生的不良社会效果并未有足够的估计。现实社会种种腐败现象、丑恶观象以及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促使一些人去探索产生此类现象的民族文化背景,感到传统文化的因袭重负及国民性中的强大惰力,滋长了不安、不满和失望情绪,要借《丑陋的中国人》这杯“酒”浇自己的块垒,抒发心中愤忿之情。这本书一面世就成了全国畅销书并不难理解。同时也提出一个严肃问题:如何正确引导读者?
遗憾的是,连一些资历颇深的文化人也接受了书中偏激、片面的观点,把柏杨抬到鲁迅的高度,说他对中国文化的毛病“观察和剖析得更透彻了”。于是“中国人丑陋”遂成了大学生的口头禅。
梁超然惊愕了。这样一本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民族性的书,怎能不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去分析呢。他在《文艺理论与批评》上发表了《鲁迅、柏杨异同论—评<丑陋的中国人》。《文摘报》、《文论报》、《作品与争鸣》、《中国图书评论》摘发转发了此文,使争鸣掀起了小高潮。湘版《丑陋的中国人》编者认为在所有批评文章中“梁先生的《异同论》是比较严肃的商讨问题的文章”。但还是提出了反批评。梁超然又写了《再论鲁迅与柏杨—兼答<丑陋的中国人的编者》,使论战更深入下去。
梁超然的基本观点是:鲁迅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既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面和国民劣根性,又肯定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的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民族脊梁。鲁迅总是鼓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奋发前进的勇气,有利于建设中国的新文化、新文明。柏杨与鲁迅“差之千里”,他的全面否定民族文化传统的偏激、片而观点,只会使青年读者丧失民族自尊、自信观念,助长弥漫于当前社会上的失望情绪,增加改革和建设的困难。
论战、争鸣不需要谁来作结论,由群众去判别是非。我肯定梁超然的是,他对中国文化有较深研究,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运用辩证法和唯物论把握中华民族命运的进程。他苦心所在是希望区政协召开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理论研讨会”上宣读的《评<河殇》的论文中,剖析了中国大地上从《河殇》热到《河殇》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克服《河殇》现象的措施。他说,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是社会原因;党内产生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脱离群众的现象及经济工作中的失误,使群众中有一种失望情绪在滋生。《河殇》利用了这种情绪。不言而喻,克服《河荡》现象,不是写儿篇批判文章可以奏效的,全社会要在政治思想领域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列主义路线,克服各种腐败现象,恢复和发展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恢复群众的信心、信念。他的论文得到与会者的赞扬和支持。
我问梁教授:“书斋生活够安宁的了,你为何关注当今文艺界,不怕影响科研吗?”他毫不含糊地说:“书斋是联系着社会的。学者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关注当代文艺现象,使我的头脑不至于凝固在古代文献资料上,促使我钻研马列主义,应用马列主义观点去观察、分析、总结古代文学的发展变化。”他还在恬静的书斋告诉我:“我写了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只是微观上的探讨。有余力我还想从宏观上系统地研究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在当代的发展。”
至此,我对‘梁教授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曾任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的莫乃群题写一条条幅赠梁超然,其中“二分梁父一分骚”诗句,最得梁超然喜爱。梁教授并非要从政,而是说学者也要有政治灵魂,要提高政治素质、政治理论素养,要关心政治,关注国计民生,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的学者必定是有政治家的眼光,思想家的头脑。梁超然教授绝不超然政治、超然社会,我真为他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