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子祠占地约七八亩,正屋三进,中、后进之间有过亭,前年以上的桂花。祠的建筑为砖木结构,庄严古朴,肃穆幽雅。在过道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石碑,镌刻着后人凭吊屈原的诗文祠赋。后、左右两侧有天井。天井里各栽有两株200
屈子祠为砖木结构,坐北向南,三进,祠正面为三孔大门,中门为牌坊式,下面镶嵌五龙捧白垂石雕刻,镌“屈子祠”三字。门坊和山墙上有17幅关于屈原的浮雕,如渔父谈心图、怀沙投江图等。由正门入中殿,可见巨幅雕屏,上刻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全文,其上梁则悬一幅“光争日明”横匾。厅中木柱上有清郭嵩焘、李元度撰写的楹联。中进有董必武撰写的联语。后进中厅置屈原镀金塑像,像高3米。两旁柱上有于立群书郭沫若集《离骚》句:“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东西厢房为展览室。由厅侧后行可见丹池,池中两花台内各植金桂一棵。丹池后行至二进,中殿为祭祀厅,设神龛,供“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神位”牌。过神龛出拱门可见过亭,亭侧天井植300年树龄之上金、银桂。再后行即至三进,中殿立有屈原手抚佩剑之塑像。中殿两侧之厢房现辟为介绍屈原生平的展室,陈列有历代牌本的屈原著作。
屈子祠整个建筑系砖木结构,由五十六根木柱支撑。整个建筑厅、堂、池、廊、楼、阁浑然一体,结构严谨,雕花精细。屈子祠内现辟八个陈列室,对屈原的生平、著作,屈原在汨罗江一带的遗迹以及后人纪念屈原的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
屈子祠前有宽阔的石坪,石坪南侧有石阶梯119级直通汨罗江边。屈子祠周围还有独醒亭、骚坛、桃花洞、招屈亭等纪念性的建筑。祠东的屈原碑林嵌当代名家书法碑刻356块。
我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进人师大附中学习的。怀着喜悦的心情结束了亡国奴的日子,谁又想到迎来的却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当时,我校对门就是师范大学。师大同学要求“复大”的斗争,遭到国民党的镇压,游行队伍被堵在校内,不准上街。我们隔墙看到军警如临大敌,棍棒相加,围堵游行队伍的情况,感到十分气愤,激起对国民党统治的严重不满。
物价一日三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部分同学住在成方街师大附中宿舍,自己办伙食,深受物价飞涨的影响。北平学生掀起“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美国大兵污辱中国女大学生的事件、镇压东北流亡学生的惨案,激起同学们极大义愤。有正义感的广大同学积极参加由地下党组织的读书会和各种社团活动,参加在北大民主广场举行的各种抗议活动。一次,我和几个同学去北大民主广场参加“千人黄河大合唱”晚会,回到成方街宿舍,大门关了,没办法,跳墙而入,受到训育员的严厉批评。
1948年我初中毕业,被保送升人本校高中。当时,由莆骏麟发展我参加了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联盟。接受组织上给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帮其他同学复习功课、报考高校和办好伙食,以便让大家在高考期间吃得好、吃得饱,好有充足的精力参加考试。不久解放军围住北平,组织上要求我们护校,于是我们动员住在成方街的同学们搬到学校来住,增加了护校的力量。护校的重点是图书馆、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以避免在国民党军队撤退时遭到破坏。民联还组织同学们散发传单,在国民党军警背着大刀片巡逻的情况下,同学们巧妙地借上街卖报的方式,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庆祝五一”口号等夹在报纸中,送给住户。
解放军进城的那一天,领导我校民联的负责人,正在北京大学三院(北河沿)开会,听到这一消息,立即赶到大街上去欢迎解放军。记得我们贴标语.、喊口号,压抑在心中的喜悦一下进发出来,有的同学还爬到坦克上,摇旗欢呼!
北平解放不久,师大男女附中的同学们组成宜传队,下乡宜传,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1949年2月市里召开学生代表大会。会上彭真同志做了报告,接见代表们。我曾有幸代表师大附中参加了这次会议,还请彭真同志签了名,我一直珍藏在笔记本中,可惜在“文革”中遗失了。会后成立了“北平学生联合会”。北大、清华、师大、男附中、女附中、女二中等学校被选为学联的执委单位。我作为附中的代表也成了北平学联的执行委员。办公地点在沙滩北京大学的院内。一直工作了半年多。署假期间,我作为学联的工作人员,参加了西南区暑期青年学园的工作,组织同学们听讲座和搞各种文体活动。讲座主要是宣传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和介绍英雄事迹。署期结束后,我才回校继续学习。
回校后,又担任了学生会和团总支的工作。1950年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爆发,曾数次要求参加军事干部学校,但都未获批准。1951年高中毕业,被选送去前苏联念大学,学水利。
回忆在附中读书的岁月,正是我们国家社会大变革时期。对我个人来说,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党组织的培养,师长们的教诲,同学们的帮助,使我按校训“诚爱勤勇”的要求,沿着为人民服务的道路走过了50年。
感谢母校给我打下的坚实基础。在边学俄语、边学正课的情况下,用五年时间顺利完成学习任务。1956年毕业回国后,立即投身到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中去,参加了位于辽宁省抚顺市的大伙房水库和开原县的清河水库的施工,搞了十多年的基本建设管理,1978年调回北京,参加了北京地区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移划、管理工作。1993年离休后,又被聘为《北京水利》《双月刊》和《北京地方志·水利志》的主编,一直工作到现在。
50年来,一直忙忙碌碌,虽没有什么突出成绩可言,但一直勤勤恳恳为党、为人民工作。因为我始终坚持一个信念,那就是用自己的劳动、用自己的贡献,使人民获得幸福,使祖国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