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独醒亭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18:06:44
  • 《屈子祠景观》
  • 八景

    屈子祠附近有独醒亭、骚坛、濯缨、桃洞、寿星台、剪刀池、绣花墩、望爷墩等纪念屈原的建筑,俗称玉笥山“八景”。1995年在屈子祠东侧新建占地1.6万平方米的屈原碑林,陈列356块书画作品碑刻。

    屈原祠

    屈原祠包括山门、大殿和左右配殿等建筑。山门为四柱三楼式碑坊,高14米,正中额题“清烈公祠”四字,两侧榜题“孤忠”“流芳”四字。大殿系钢盘混凝土结构,有明清风格,翠瓦飞檐。高耸于崇台之上,益显宏伟壮丽。大殿后的屈原墓,乃人们营建的衣冠冢。今墓前的门阙、石坊等,全是清道光年间原物。

    屈原祠依山面江,景色秀美。由此地南眺,大江南岸诸峰历历在目。每逢端午佳节,这里都举办龙舟竞渡。届时,江上彩舟如梭,岸上游人如织,热闹异常。

    秭归城附近还有屈原故里,这是屈原的出生地,其名气绝不亚于屈原祠,可作为屈原祠的辅游点。

    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右神策将军王茂元出任归州刺史,喟叹屈原“诞灵是所,庙貌无睹”,便在州城东5里的屈沱建了一座屈原祠。“神像章服,悉遵唐制”,并作了一篇《楚三闾大夫屈先生祠堂铭并序》。这大约是秭归最早的一座屈原祠。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宋神宗赵顼封屈原为“清烈公”,归州百姓集资在屈沱修了一座“清烈公祠”。祠宇为硬山顶,四合院式,由山门、配房、大殿、后殿组成,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坐坡朝江,面对楚台山。

    元泰定初年(公元1324年),归州知州王秃哥不花对清烈公祠进行修葺,拖了很久没有完工,祠宇近乎偏废。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知州密儿哈吗提议再修,并将自己的俸银拿出一部分率先倡导,乡绅富户纷纷赞助,于第三年将新祠建成,密儿哈吗提议改为“清烈公庙”,请湖广儒学提举黄清老作了一篇《清烈公庙记》。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知州孙鹤年,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知州王景阳,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湖北学政凌如焕,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知州王沛膏,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知州李火斤相继维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20世纪60年代曾两次维修。后因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兴建,库区水位升高,1976年7月迁建于秭归县城东3里的向家坪,祠宇占地20.7亩。主体工程于1977年2月动工,1982年6月25日建成,更名“屈原祠”。新祠山门保持清烈公祠原貌,扩大规模,有高17米的牌楼,配房向左右扩展7米。牌楼盖琉璃瓦,一级屋角为鳌鱼,二级为卷龙,三级为龙,正中脊饰为宝瓶。牌楼正面,中为天明堂,左右为二龙盘柱,中嵌郭沫若题“屈原祠”三字。额枋为襄阳王人题“孤忠留芳”,门匾为武汉张秀题“光争日月”.祠内塑赵朴初题对联:“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整体建筑气势磅礴,耸立在橘树丛中。一级屋脊正中绘以蓝天、红日、大海、波涛,二级屋脊下塑有变形夔龙,三级屋脊下饰飞凤。天明堂下为松鹤延年,两旁为麒麟吐玉书,墙面花边为卷草、汉纹、回纹等。整个彩绘以红、黄、绿、蓝四色调配,相映生辉。东西配房为硬山顶,滚龙脊,饰龙凤图案。是内可供游人题诗作画,品茗小憩。

    屈原铜像

    屈原祠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庄严的屈原铜像,矗立在祠院正中的草坪上。基座为花岗石,高2.5米。铜像高3.92米,袍袖周长5米。人物造型为“低头沉思,顶风徐步”,着力刻画屈原忧国忧民的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思想境界。形象庄重,主题鲜明。

    祠内还陈列着一尊国内今存最早的屈原石雕像,高103厘米。像座一侧有铭文曰:“荆州府归州桐油沱人曹端福,善同妻朱氏四(子),发心舍造屈原相公一尊,入于白狗峡庙中。永镇四方,保安家犬。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丁酉三月吉旦。同男:田中、执中、秉中、守中立。匠人陈伯伏。”此石像原安放于小青滩屈大夫庙内,当地老人介绍说,曹端福是个船主,带他妻子和四个儿子驾船下宜昌,木船在白狗峡(今兵书宝剑峡)失吉,他全家获救,多亏屈原大夫保佑,于是捐赠了这尊石像。永远寄托着归州百姓对屈原的感情,“家犬”是对他四个儿子的贱称。祠内还建有东西两座碑廓,面积171.5平方米。镌刻着屈原作品与插图,历代名家题咏屈原的诗词

    屈大夫墓

    屈原们内还有一座“屈大夫墓”,是一座衣冠冢。屈原墓位于玉笥山东北5公里的烈女岭。墓为一高大封土堆,矗立于山脊,远望如小阜。有疑冢12,其中一墓有“故楚三闾大夫之墓”碑。

    据北宋邵博《闻见后录》:“归州屈沱,屈原故居也。上有屈原祠、墓。”按邵博生活的年代推算,此墓极有可能与北宋清烈公祠同时修建。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归州知州王景阳重修。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湖北学政吴省钦再修。旧墓建在原清烈公祠左侧。新墓建在今屈原词祠后缘,按清代墓室扩建,外形庄严壮观。墓室二进,青石盖瓦,鳌鱼翘角,青狮白象跃然石面。墓门三层,上嵌墓名横额,中为墓志铭,下为拜台。门前四根立柱,八字开扇,两侧镶对联三副,其一为:“泪水沉冤千古遗憾;归山枕岫万世流芳”。拜台正中陈一“寿”字形石香炉,左右石狮雄踞。墓门后为石砌墓圹,有内外二室。内室设红漆楚棺,置于一巨型莲花台上;外室隔墙中有小孔,可以窥见内室“烛光”融融,“香烟”袅袅。墓志铭为:

    大夫名平,字曰灵均。太岁在寅,诞生乐平。皇考伯庸,帝高阳之苗裔;始祖屈瑕,以封邑而为姓。大夫一生,忧国忧民。内举贤能,外御强泰。适张仪入楚,郑袖弄权。大夫罹难,披发行吟。山河破碎,汨罗冤沉。呜呼!大夫一生,正道直行。逸响伟辞,文苑丰碑;高风亮节,焜焜耀炳燐。怀沙赴渊,鬼哭神惊。传神鱼负尸,归瘗故里,实衣冠之冢,乡里父老之情。而今水回千里,墓室蒙泽。择地迁葬,永慰忠魂。

    与独醒亭有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