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防疫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范本五篇
致敬防疫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范本怎么写?战“疫”路上你的平凡行动是抗“疫”的初始线和出发点,释放正能量,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一起来看看致敬防疫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范本五篇,欢迎查阅!
致敬防疫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范本篇1
“不聚集、不聚餐、禁红事、简白事,不串门、不打牌、互提醒、共监督……”2月16日一早,潜江市高石碑镇来麟村纪检委员孔祥海拿着小喇叭,走村入户宣传疫情防控。连日来,孔祥海带着2名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张贴疫情期间村规民约600余份。
孔祥海不仅是村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还是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在潜江,像他这样在一线战“疫”的乡村纪检干部有424名。
疫情防控,乡村是前沿阵地。去年来,该市纪委监委在高石碑、杨市等镇(处)探索实行纪检委员、监察信息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三合一”。如今疫情当前,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村级“三合一”人员的作用,引导其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监督员、劝导员、信息员”,第一时间监督、发现、汇报基层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成为乡村抗疫一线的“哨兵”。
2月12日,周矶办事处荆桥村纪检委员陈睿在巡逻中发现有村民聚集打牌,随即上门耐心劝导,并及时疏散。陈睿说:“疫情期间,一些地方出现群众聚集打牌现象,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隐患,必须坚决制止。”
与陈睿一样,该办事处21名村级“三合一”人员主动深入村组、塆台、楼栋,对群众扎堆聊天、打牌、举办红白喜事等聚集性行为进行劝导。
据统计,自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潜江424名村级“三合一”人员累计劝阻红白喜事800余起、串门人员5000余人次,积极配合村“两委”对返乡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及登记3万余人次。
致敬防疫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范本篇2
“姚大爷,辛苦了哈,为了我们村民的平安,你这么大的岁数还要来守卡点。”
“我在这里坐阵,看你们那个娃儿敢乱跑,如果你们不听话到处乱跑,大爷我就几拐棍。”
2月4日,笔者来到__苗族乡大树寨村高寨组疫情检查点,此时一名戴着口罩、红袖标的老党员正对出入本寨车辆及人员进行登记、劝返。
“不敢、不敢,我们保证听话,在家窝到起,大爷你注意点身体。”村民回答道。
__是大树寨村的老党员,今年已经93岁高龄的他虽然腿脚行动也有些不便,却在各级党组织的发动下,主动请缨,挺身而出,参与战“疫”。
1面党旗1张桌子,2张板凳1笼柴火,1个帐篷1块牌子,成了__与其他4个党员坚守本寨卡点防控一线的阵地,简易的棚子遮不住刺骨的阵阵寒风,__却笑着说:
“我们村叫大树寨村,大树可以给我们挡风挡雨,作为党员,我们就要给村民挡风挡雨。”93岁的__还风趣幽默地调侃道,“现在疫情严重,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国家需要,就要带头,冲在前面,我们高寨设了卡点,虽然年纪大了,趁我这把老骨头还动得到,或多或少尽份力量。”
自__投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来后,他与村工作人员一道,每天坚守在高寨组卡点值守,对进出车辆、人员进行检查、劝返;发挥他在村里、邻居、亲友中德高望重、有较强的号召力、凝聚力的作用,动员村民、亲友居家不出,排班带领群众设卡值守、开展巡逻……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当先锋作表率,为守护村寨的安宁和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村民们很感动,更加支持和配合!
在__苗族乡,像__一样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参与战“疫”的老党员还有很多,比如上街村73岁老党员李龙发、腰岩村79岁老党员李从林等,他们不分年龄、职位,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守护着村寨的安宁、群众的安全和家人的健康。
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__苗族乡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泛动员广大农村党员投身抗击疫情行动,全乡930名党员积极响应号召,成立了225支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宣传、卡点值守、排查监测等各项工作。随处可见,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名名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坚强有力,一面面鲜红党旗在防疫一线飘扬。
截至目前,在__苗族乡党委的指导下,各村党员先锋队累计劝说延迟办理婚宴24户,从快从简从短办理丧事6户,参与卡点值守300余人(次),组织开展巡逻500余人(次),检查进入车辆700余车(次),驾乘人员1000余人,体温测量1000余人,全乡党员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致敬防疫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范本篇3
2020爱你,爱你的意思。但是这个子鼠年一点都不圆满,她欠我们一个大团圆,旅行的计划取消了,景区的大门关闭了,游乐场的设备按下了暂停键,回乡的道路封锁了,我们只能呆在家里,不能踏出半步。这都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来者不善来势凶猛。正当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时候,出现了一批最美逆行者。
其中有一位医学界盖世英雄,他就是03年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钟南山爷爷。在关键时刻,钟南山爷爷对大家说武汉危险,请大家不要到武汉去。转过身84岁的他却毅然决然的坐上了通往武汉的高铁。到了武汉,他镇定自若,经过实地考查,制定方案,得出预防结论,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没事不要往外跑,宅在家。”这种舍己为人、悬壶济世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吗?
还有一位我们十分戴爱的李兰娟奶奶,她是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她曾经也在抗击非典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次为了研究出测试新型冠状病毒的测试盒,73岁的她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因此网上流传一句话“国内捐”,“海外捐”,“李兰娟”。
武汉金银潭院长张定宇,不只是渐冻症患者,更是传染病狙击手。他的妻子是一名医护人员,在接诊时不幸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他虽然心中牵挂,但仍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与病毒厮杀。好人有好报,他的妻子幸运的被治愈了。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医生王涛,下夜班时脱下重重的防护服,摘下厚厚的手套,双手早已经被汗水浸泡的皱巴巴的了,这是一双全力以赴的手啊!湖南儿童医院感染科护士胡配,从3点进入病房到10点,脱下三层护目镜和防护服,脸上留下深深的泪痕,他却说这是“天使的印记”。支援武汉的各大医院医疗队,为了方便穿防护服,减少感染风险,无论男女,都毅然剃了光头,大家嬉称这是“卤蛋头”。我确认为,这是2020最美发型。
还有许许多多的逆行者,医生、护士、警察、军人......他们逆行而上,保卫着大家的安全……
被困在家里,我们吃着零食、看着电视、刷着抖音,却抱怨着:“好无聊啊!”殊不知,这正是逆行者们的孩子可望不可求的日子。因为寒假延长,国家开展“停课不听学,网络教学”,我们却在抱怨:“好多作业呀!”却不知,逆行者们的孩子都是独自停课独自完成作业,独自入眠。疫情刚刚好转,就有人憋不住,不带口罩,到处闲逛,不珍惜逆行者的战果,这些人是可耻的。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2020爱你爱你,致敬最美逆行者。2020欠我们一个大团圆,只要大家共同抗击病毒,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致敬防疫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范本篇4
原本是一个难得的阖家欢乐的日子,殊不知却撞上了天灾,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使神州大地一片沉寂。这位不速之客,在华夏之地猖狂肆虐,听者闻风丧胆,触者闻风丧胆,鹦鹉洲畔,黄鹤楼下,游人绝迹。疾风知劲草,大浪知英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数医护人员前继后扑奔驰一线,只为托起生命的明天。
“__,你平安回来,平安回来,我包一个月的家务”,这是__的丈夫送妻驰援__时喊的一句令人动容的话。其实,在这场大战中,__并不是唯一的“逆行者”。除夕,在这个本该与家人团圆的日子,各地医疗队伍纷纷向祖国递上了“请战书”,请求祖国批准驰援__,一份份“请战书”上按下的鲜红指印,代表着他们战胜病魔的坚定意志。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退役军人孙会贤在大年三十得知__发生疫情后毅然决定请战加入__火神山医院的建设。建筑工人宫达飞远从山西来到__,只为加入火神山医院建设大军中,在拿到工资后,他四处打听军款渠道,毫不犹豫把工资全部捐献,用于火神山医院建设。非典时期北京小汤山医院设计师黄锡璆,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名年近八旬的老将主动请缨,再度披挂上阵,为医院设计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逆行者”们,他们是医护人员,是建设者,是军人,但他们也是普通的一员,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是为人子、为人妻、为人父母,年三十,谁不想与家人团圆,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在危难时刻,他们挺身而出,毅然在人群中选择负重前行。
大义担当,无私无畏。“逆行者”是今天中国社会最值得尊敬的人。尊敬首先要学会尊重,尊重他们的牺牲付出,以做好自我的行动回报他们,每个人确保自身健康不添乱,就是对“逆行者”们最好的尊敬。同时,我们也要向他们看齐,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给社会添乱,不给国家加重,为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致敬防疫抗疫英雄事迹观后感范本篇5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到春节,全国人民举国欢庆,全家团圆,走亲访友欢聚一堂,热闹非凡。而2020的年春节,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下子打破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这个春节,小区封闭、人们回乡的道路封闭,公交、的士停运,商场关闭,连我们,也必须呆在家里不能出门。但是这个时候,仍旧有一些人放弃假期,背起行囊,逆行而上,奔赴疫情第一线……
他们是不畏危险的医护人员,他们是帮助隔离疫情的公安干警,他们是运送物资的铁路工人,他们是各尽其责的志愿者,是他们主动放弃春节休假,义无反顾地投入防疫战斗,坚守在抗击疫情第一线,他们,都是最美的“逆行者”,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的信心和决心。
84岁的钟南山院士,不惧高龄,奔赴在疫情的第一线。他曾在新闻采访中严厉地提醒老百姓“千万不能去武汉,危险!”可刚一转身,他却奋不顾身地要去武汉。没有飞机,就坐动车,没有坐票,就买站票。我们敬爱的钟爷爷心系疫区,他马不停蹄地在动车的餐车上办公,处理事务,及时掌握一线情况。虽然他年事已高再加上长途的奔波劳累,但他也只是短短的坐在餐椅上小憩一会儿,看着他憔悴的身影,让我们年少的心灵为之动容!
而更让我敬佩的还是我们的“白衣天使”。疫情就是命令,他们来不及吃年夜饭,甚至来不及跟家人告别,以最快的速度奔赴疫区。出发前那气势恢宏的宣誓口号在空中久久回荡:“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不计报酬,不论生死”……那些不约而同在“请战书”上按下的红手印,义无反顾地在阻挡病毒的五指峰间“逆行”。
为了节省时间和精力,为了可以去救治更多的患者,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临行前有很多人都剪掉了自己的一头秀发,医疗队里顿时多了许多“光头女战士”。他们将责任和使命付诸行动,引领了最潮流的发型。
他们在疫情一线,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争分夺秒,日ye奋战。他们有时每天休息仅两个小时,累了,困了,就躺在座椅上或躺在地上休息片刻,连身上的防护服都舍不得脱掉。有时连续12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生怕吃了喝了上厕所,一出病区就浪费掉一套防护服,只好憋着,扛着,熬着。
在一线他们身兼数职,除了是一名医护工作者外,他们还是心理辅导员,开导着患者,鼓舞他们鼓足勇气战胜病毒;他们分析患者需求,在医院组织起让众多患者走下床位跳起了“广场舞”让他们通过运动放下恐惧,来鼓舞患者士气;他们是患者最亲近的人,当病床上的老人因害怕流泪时,他会紧紧拉住老人的手安慰她:“会治愈的,我们一直陪着你”让老人无比安心。
当他们脱下那厚重的防护服、手套、口罩和头套时,看到那一双双被污水浸泡的皱巴巴泛着白光没有血色的双手时,无不让人动容;看到那一张张脸因长时间戴口罩和护目镜而留下的深深的压痕,他们却笑笑说这是“天使印记”,这是他们最美的战绩。
我不知道你们是谁,却知道你们为了谁。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听话“好好呆在家,好好吃饭不生病,不给你们添麻烦。”相比之下,我们的不能出门,是多么的幸福。呆在家里可以读书,可以学习,可以和朋友聊聊天,唯独不能替你去前线。请放心我最尊敬的“逆行者”们,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做一名像你们一样的有热血的、义无反顾的“逆行者”。
致敬我们的最美“逆行者”!愿你们:逆风而行,平安归来。我们期待,不远的将来,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我们将迎接出征的勇士全部平安凯旋。
彭士禄英雄事迹观后感总结(五篇)
上世纪50年代,他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制事业,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彭士禄院士。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彭士禄英雄事迹观后感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彭士禄英雄事迹观后感总结【篇1】
20世纪60年代,潜艇核动力装置研究初期,为了建立反应堆物理的计算公式,在只有手摇计算器和计算尺,彭士禄等科技人员日以继夜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确立了自己的计算公式。为了保证反应堆的绝对安全,彭士禄带领大家做了1:1零功率试验,发现了误差,修正了公式,保证了反应堆在常温下安全可控。
1962年起,彭士禄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和主要设备的论证、设计、试验和运行全过程的前期开发,以及核动力装置的扩初和施工设计,亲自建立了核动力装置静态和动态主参数简易快速计算法。在主参数的选定、系统组成及关键设备的选型等方面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并可推广应用于压水堆核电站,解决了核燃料元件结构型式和控制棒组合型式等重大技术关键。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彭士禄在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期间,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对核潜艇研制、生产中的许多重大技术问题,如惯性导航、水声、武备、造水装置等拍板决定,协调解决,并指导后续艇的研制、生产,参加、组织研制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初,彭士禄从军工转入民用领域,在担任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期间,提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提出了核电站建设的时间价值观念,写出了《关于广东核电站经济效益的汇报提纲》,计算了核电站的主参数及经济计算,为大亚湾核电站的上马打下了良好基础。
1985年,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究设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彭士禄作为第一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证书。
1986年,彭士禄在担任核电秦山二期联营公司董事长期间,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及自主设计、建造2台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机组的方案,亲自计算主参数、进度、投资估算等,提出了同等因子概念与汇率风险的关系,为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依据,期间他还积极推行董事会制度,首次把招投标机制引入核电工程建设。
彭士禄英雄事迹观后感总结【篇2】
1962年2月,当时中国在核潜艇的建造方面所掌握的知识近乎为零,在这种状况下搞核潜艇不得不全靠“自教自学”。除了五六个人是核动力专业之外,其他人都是来自其他学科的科技人员,大部分还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根据原子能研究所党委提出的“坐下来,钻进去,入了迷”的要求,彭士禄针对全室大多数人只会俄语不会英语,而外文资料又大多为英文的状况,组织了英语学习。这样边学英语,边看与各自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室基本上过了英语阅读关,并且摸清了国外核电站、核动力装置的基本情况。
为了让全研究室人员尽快都精通核动力,彭士禄和韩铎、蒋宾森、沈俊雄等人在反应堆研究室内开始系统地讲授反应堆物理、反应堆热工水力、反应堆控制、核动力装置等课程。
彭士禄小时候为了生存他当过乞丐,发高烧导致瘫痪差点丢掉性命;当小游击战士时得过严重疟疾;在延安当护士时得过肺炎。留学期间,彭士禄从没在12点钟以前睡觉。当时苏联教授每教一节课,中方要另付80卢布的报酬,他因此十分努力。30年后,彭士禄忘我工作的精神依然不变,他患胃病20多年,总不舍得花点时间去看病。在一次现场调试的紧要关头终于支撑不住了,经诊断为急性胃穿孔。手术在工地现场紧急施行,他的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
彭士禄开始主持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开发时,物资供应匮乏,生活极其艰苦。那时是吃着窝窝头搞科研,有时甚至挖野菜和白菜根,反应堆研究室不到50个人,每人每月的办公费才5元钱,这还包括出差费、办公用品费。那时没有电脑,数据都是靠仅有的一台手摇计算机、计算尺、算盘这些工具没日没夜地算出来的。彭士禄面对工程技术大事必须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点也不能马虎。对于任何问题都要通过调查研究、收集信息、进行试验等来搞清楚。在领导核电站建设工作时期对工程技术亲自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数据;对工程进度能说出某年某月应办哪几件关键事;对技术攻关能亲自挂帅出征,出主意,给点子。
彭士禄英雄事迹观后感总结【篇3】
传承红色基因,争当合格接班人
“尽管彭士禄院士逝世了,但他的一生对核动力事业和祖国的热爱依旧存在,他所秉持的精神需要新一代的青年人来传承,需要青年人去发扬,彭士禄院士的伟大精神,青年人永远不会忘记。”聿怀中学高一(10)班佘诺珣同学告诉记者,阅读了《汕头日报》刊发的相关报道后她深受感动,“彭士禄院士是‘磨难的孤儿’,是‘革命的勇士’,是‘核能的先锋’,是豁出命干的‘老黄牛’。”佘诺珣说,当看到彭院士在一次现场调试时突然病倒,医生在现场为他做手术,胃部切除了四分之三,住院仅一个月后,他又重新投入超负荷的工作,直到他逝世之前,他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她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百年梦想正青春,让我们重温历史,致敬这位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感受拓荒者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聿怀中学高一(13)班学生余俊彦观看先进事迹报道后表示,彭士禄院士曾说道“我这一生只做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我们所有人的英雄,更是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今年4月,市蓬鸥中学的学生们有幸聆听了彭士禄女儿彭洁老师的讲座。昨晚9时,蓬鸥中学学生谢哲齐在家中,和家人一起观看了央视的专题节目。谢哲齐告诉记者,看了节目后,他更深刻地感受到,正是有了先辈们的艰苦奋斗才有了今日美好的生活。“彭士禄院士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不仅磨炼了不怕艰难困苦的性格,还站在我国科技的前线,像彭士禄院士这样的先辈,正应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偶像。”谢哲齐表示,作为当代青少年,要将“爱国”二字铭记于心,外化于行,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结合起来,不负祖国的大好河山,奋发图强,珍惜青春时光,培养创新能力,争做祖国的创新人才。
“作为新时代接班人,应该向彭士禄院士学习,在科学研究中坚持实事求是、心系祖国。”蓬鸥中学学生许锦霞认为,追溯到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彭湃烈士,青年一代要传承发扬这种红色基因,从现在开始坚定理想与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将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学习“拓荒牛”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昨天晚上9时,在金霞街道书吧,街道党工委领导带领街道干部职工20多人正在收看央视彭院士的专题节目,大家纷纷表示,要学习“时代楷模”彭士禄的光辉事迹,学习他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的精神。据了解,为落实金霞街道工作人员、辖区居委、金霞物业、党群服务中心的干部职工准时收看该节目,金霞街道提前在微信工作群发出通知,落实大家准时收看节目,激励大家从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现代潮剧《百姓之子》是汕头市潮剧团根据彭士禄院士的革命事迹打造而成的红色题材潮剧精品,昨天晚上,剧中执行导演以及男女主演也早早守在电视机前收看央视的报道。谈及观看感受,他们感慨万千。
“当时在整个排练过程中经常被感动流泪。”《百姓之子》执行导演谢继顺表示,在剧中,幼年彭士禄成了孤儿,是金砂古寨二十多位母亲轮流隐藏、尽力抚养。彭院士曾说过“我虽姓彭,但心中永远姓百家姓”,所以该剧就叫《百姓之子》。“择一事,终一生,用一生去坚守,去奋斗。敢为人先,勇于承担,实干担当,永做‘拓荒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看了节目,回忆起当时排练过程中,谢继顺说,大家都为彭士禄院士坚韧的革命精神所感动。
“很荣幸在剧中扮演彭士禄的养父陈阿木这个人物角色,看到彭士禄院士为国家做出伟大贡献的先进事迹报道,感到很欣慰很自豪。”在现代潮剧《百姓之子》中担任男主角的演员李勇强表示,看了先进事迹报道感到万分感动和敬仰,彭士禄院士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在剧中扮演彭士禄的养母潘舜贞的演员黄玲玲告诉记者,该剧描述在彭士禄童年时期,潘舜贞一家冒死救孤,在丈夫和女儿相继牺牲的情况下,她以弱臂担道义,与共产党特派员成功地从监狱送走彭士禄的故事情节。“很荣幸扮演这个角色,观看彭士禄院士的先进事迹报道深受鼓舞,很感动,彭士禄院士敢于担当的精神,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彭士禄英雄事迹观后感总结【篇4】
“中央已决定,选一批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你愿意改行吗?”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时间,上世纪50年代。问话者,是正在前苏联访问的国防部副部长陈赓。回答者,是正在前苏联留学的彭士禄。从此,彭士禄与“核动力”结下了不解之缘。
外号叫“彭大胆”“彭拍板”
1962年,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当时的各种争论实在太多了。我常常对研制人员说,不要吵,做实验,用数据讲话,最后,我来签字。对了,成就归大家;错了,我来负责。”彭士禄说,当时自己有两个外号——一个叫“彭大胆”,一个叫“彭拍板”。
在担任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期间,彭士禄亲自建立了核动力装置静态和动态主参数简易快速计算法,解决了核燃料元件结构等重大技术关键问题。
当指挥长噙着热泪声音颤抖地宣布“主机达到满功率转数,相应的反应堆功率达99%”时,现场沸腾了。“我们成功了!”此时的彭士禄却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连分享成功的力气都没了。
“老彭就像一头垦荒牛”
在彭士禄家中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三件宝”:一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处女航的纪念磁盘;二是友人赠送的核电站模型;三是任大亚湾核电站总指挥时,炊事员送的“垦荒牛”陶瓷塑像。夫人说,她最喜欢第三件,因为“老彭就像一头垦荒牛”。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决定上马秦山一期核电项目。究竟走哪种技术路线?熔盐堆和压水堆两套方案成为争论的焦点。最终,在彭士禄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首台核电机组选择了后者,为以后我国核电走“以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起到了关键作用。
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启动了大亚湾核电项目,彭士禄任总指挥。回首当时的建设经历,彭士禄说自己学到了三点:一是懂得了一些经济,很早就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二是验算了法国核电的主要参数;三是学到了一点管理学——这对今后中国核电项目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986年,彭士禄调任核工业部副部长,负责秦山二期的筹建。他积极推行董事会制度,首次把招投标机制引入核电工程建设。
人生“三张牌”
在工作、生活中,彭士禄擅长打“三张牌”。
先说“简单牌”。彭士禄的座右铭是凡事越简单越好,做事要做“减法”。在吃、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尽量简单,已经成为他的习惯,也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搞科研。
再说“懒汉牌”。彭士禄善于发动团队的力量完成使命,也喜欢培养年轻人。他说,新技术发展快,年轻人思想活跃,要放手让他们干。彭士禄手下出了很多优秀人才,都是他的“懒汉牌”打出来的。
最后看看“糊涂牌”。彭士禄说,做明白人不容易,做糊涂人更难。对公,他总是明明白白;对私,却很糊涂。到现在,他也不知道自己拿多少钱,坐的车是什么牌子,住的房子是多少平方米……
如今,86岁高龄的彭士禄虽然行动不便,却依旧神态安详,谈吐风趣。“我要感谢玛莎(夫人的俄文名字)对我的爱。她比我小9岁,现在已经是老太婆了。在家里,夫人排老大,女儿老二,然后是外孙女、女婿、保姆,我排老六。”言语中透出幽默。
彭士禄英雄事迹观后感总结【篇5】
中宣部近日决定,追授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时代楷模”称号。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到大亚湾核电站,再到秦山二期核电站,彭士禄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被誉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今年3月22日,彭士禄院士因病逝世,他曾说“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彭士禄作为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国第一个核动力装置的主要设计者,一生践行共产党员的承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从零开始摸索起步,克服重重困难,作出了突出贡献,堪称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
彭士禄的父亲是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湃。
彭士禄3岁母亲牺牲,4岁父亲就义,童年两次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先后辗转被送到20多户百姓家里寄养。
“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炼了我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我对人民永远感激,无论我怎样努力,都不足以回报他们给予我的恩情。”回顾过往,彭士禄饱含深情地说。
1940年,15岁的彭士禄来到延安,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学习时,彭士禄常对同学们说:“我们的父母经过残酷的斗争,有的还流血牺牲了,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父母亲,怎么对得起党?”
1951年,品学兼优的彭士禄赴苏联留学,专业是化工机械。他所有的功课成绩全是优秀,毕业时获得了苏联颁发的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证书。
1956年,就在彭士禄即将本科毕业时,中央决定选派一批优秀留学生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彭士禄毫不犹豫地回答。从那一刻起,彭士禄就与共和国的核事业紧紧连在了一起。
1983年,彭士禄再次听从调度,被任命为中国首座大型商业核电站建设总指挥,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直到晚年,彭士禄仍然心系国家发展,他在自述中这样写道:“现如今,老朽已木讷,但有三个心愿:一是盼望祖国早日拥有更加强大的核潜艇力量;二是盼望祖国早日成为核电强国;三是盼望祖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圆了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中国梦!”
“我来签字,我负责”
1962年2月,彭士禄开始主持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和主要设备的前期开发。
当时,无图纸资料,无权威专家,许多人对核动力的了解几乎为零,对某个技术上的问题常常意见不一致,甚至经常发生激烈争论。
1965年,中央决定选择青衣江畔的一片山区作为建造核潜艇陆上模式堆的厂址。1966年2月,来自北京715所和194所的人员组成九〇九基地“工艺队”进驻现场。1967年4月,模式堆主厂房破土动工,建设正式启动,彭士禄任现场副总工程师。
1970年7月,反应堆开始缓缓提升功率。功率每提高一档,出现的险情也越多。问题不断增加,反对继续提升功率的意见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彭士禄力排众议,继续提升功率。8月30日,他决定实现主机“满功率”。
“大胆”并非有勇无谋,“拍板”并非胸中无数。有人问他:为什么敢于拍板?他说:“有个秘诀,一定要用数据说话。”
有人问他,那么多次拍板,有没有拍错的时候?彭士禄毫不掩饰地说:“有啊,怎么可能没有?错了,我就改过来,再继续前进。干事业就要有点冒险精神。只要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就可以干,不然,都准备好了,要我们干什么?”
“我充其量就是一枚螺丝钉”
1970年8月30日,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顺利达到满功率,发出了中国第一度核电。
这一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自主核动力技术的国家。大家欣喜若狂时,总设计师彭士禄却在蒙头大睡,在这之前,他已连续五天五夜没合眼。
为了祖国的核动力事业,彭士禄付出了太多,也从来没顾虑过自己的身体。一次现场调试时,彭士禄突然病倒了,剧烈的胃疼让汗水湿透了他的全身。经医生诊断是急性胃穿孔,若不及时处理就有生命危险。手术立即在工地现场进行,彭士禄四分之三的胃被切除了。
手术时,医生发现,彭士禄的胃上有一个已经穿孔但自愈的疤痕。手术后,彭士禄被接回北京,但他住院仅一个月就又开始了工作。
然而,对于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彭士禄总是轻描淡写。在他看来,恬淡自守就是最大的幸福。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也从来不爱抛头露面。他总说:“中国核潜艇研制成功绝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充其量就是核潜艇上的一枚螺丝钉。”
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壮举,激励和教育了几代人。他那奋不顾身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为人们所敬仰,他的英雄事迹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黄继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1931年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宗三代受尽地主阶级的压迫,父亲很早去世,他10岁就给地主打工。在苦难中挣扎的母亲告诉黄继光,长大后要为穷苦人闹翻身出力。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解放了。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斗争,被选为村儿童团团长,曾带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搜出伪保长私藏的枪支弹药,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3月,他积极响应祖国的召唤,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党组织的培养下,他努力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进步很快,1952年7月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他在某部第6连当通信员,忠于职守,完成任务出色,多次受到部队领导的表扬,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推进到零号阵地半山腰。此时,山顶上敌一个集团火力点,以3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的密集火力,死死地控制着制高点,冲击部队受阻。要夺取阵地,必须拿下这个火力点。营参谋长向6连下达命令,组织爆破组,坚决炸掉敌火力点。第一、第二个爆破组连续冲上去,两组同志全部壮烈牺牲。第三个爆破组又冲上去,全组同志又困在敌人阵地前。参谋长心急如焚。他明白,在天亮前如果攻不下敌阵地,天亮后敌人就会发挥其空中优势及火力优势,反击任务不仅难以完成,而且会使部队遭受重大伤亡。
关键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他掏出早已写好的决心书交给参谋长,恳切地说:“首长,让我去吧!”黄继光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参谋长沉思片刻,当即任命黄继光为6班班长。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申请,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1953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弘扬他的英雄事迹,1962年10月,四川省中江县人民政府建立了“黄继光纪念馆”,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郭沫若为之题词。1982年纪念黄继光英勇牺牲30周年时,邓小平为“黄继光纪念馆”的黄继光塑像基座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黄继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学习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
关于今年高考作文会考非典,最近媒体上充斥着各样的报道。刚刚有媒体报道,非典疫情牵动全国的心,正在着人们的生活,高考试题的性。接着,就有人撰文表示:“从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方向来看,多以话题作文为主。非典是今年的社会热点,但高考作文最好别以非典为话题,而教师在做作文辅导时也不宜将‘押宝’在非典上。”紧接着又是猜测,“假如我们考非典,那么,做老师的眼下应该如何学生作文?将来又应该按标准来给考生阅卷与评分?”……媒体如此莫衷的猜测,使读者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受更多的是那些处在关键时刻的高考考生。如此下去,极有误导高考考生。
笔者,今年高考会不会考非典,是作文会不会考非典,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况且,不管高考作文会考非典,复习接近尾声的高考考生来说,应该是考,都应该胸有成竹。毕竟,在XX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基础等级要求是“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要,靠的是平时的培养和训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基础不,临时抱佛脚又怎么能行?的确,非典是现在的热点问题,但热点年年有。比如去年世界杯,北京考题出了关于规则的问题,并不意味着你非写世界杯,话题不取决于热点。话题作文不是当前社会热点,也不是流行的话题,而是有哲理的问题、有文化内涵的问题。由此就可以看出,要在话题作文中胜出,靠的平时知识的积累,而“把握”的“一时”。
更可怕的是,媒体强调非典疫情高考试题的性,那么考生以非典为话题作,非常容易产生的“克隆作文”。媒体上关于非典的文章千千万万,多得不计其数,是非典的反思,更是层出不穷。按理说,考生起来应该是如鱼得水,但在资源共享度如此高的现代社会,“克隆作文”在所难免。然而,不可的问题是,全国高考作文要求中可是指出“抄袭”,并且在评分标准里规定了处罚措施。如此一来,媒体强调非典疫情高考试题,考生以此,不但在作文时束缚了考生的思维,扼杀了的自由精神,而且“抄袭”,有违高考选拔人才的初衷。
由此看来,关键时刻,媒体管住的“嘴”为妙。关于高考作文,媒体应该慎重行事,绝不可误导考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