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蝉噪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1 21:16:12
  • 《拥抱自然·拥抱森林》
  •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听着不绝于耳的绵绵蝉鸣,聆着优美动听的窃窃鸟语,闻着清新的、泥土特有的自然气息。不觉阳的光耀,不觉雨的袭人,只沉浸在那森林之中……

    桐庐,我们来啦!

    疯狂攀岩崖降

    我们怀揣着无限的激情,登上了一次新的征程——攀岩。我们穿戴好重如岩石的装备,看他人攀登。只看见头顶上峭壁耸立,十二分的高大,真是直冲云霄!看上去非常刺激。这使得一些勇敢的同学捷足先登,第一个冲上前去。每当有人成功抓住最高点,都传来一声声喝彩。看似很简单呀。可是,观归观,听归听。终于轮到五班时,本来灿烂的阳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雨落峭崖,愈下愈大。岩石上充满积水,滑溜溜得似涂了油那般光滑;岩石上的片片青苔斑驳,好似油中的污渍。我们泥鳅般地在岩石上,举步维艰。我先一踩,呀,根本踩不上去,然后缓缓地举起一只手,抓住了一个攀岩物。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就这样蜗牛般慢条斯理地爬,有时候,还是老师硬把我拉上去的。突然,一滴水珠精灵般落入我的眼眶,我难受极了,再抬头望望顶端:也许不可能了。于是我放弃了挣扎,而后落在地上。老师指指我攀爬的高度,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接着老师带领我们爬台阶,踩泥巴,拉树枝,历经一番艰辛之后来到了山顶。真是“一览众山小” 呀,一种美的境界,一种“诗和远方”啊。我暗自感叹道。一路谈笑风生,可一到崖降时,欢笑哑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怨天载地的悲叹。大家两腿发抖,有的人胆小如鼠,放弃了;有的人,坚定地一跺脚,继续排队;有的人虽怕,但还是没逃避。我喘着粗气,迈出了稳如泰山的步伐下去了。我先卧在空中呈60度,一步步向下移,慢慢地动,但是我心急了,到了平坦的峭壁上,绳子飞快地向下落。我害怕极了,忍不住大叫起来。随着害怕,更多的还是刺激。到地上,还是意犹未尽呢!

    瑶琳仙境

    瑶琳仙境,顾名思义,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十分美妙、神奇,就如同菩提祖师住的斜月三星洞一般。一进去就突觉飘飘欲仙,似乎陶醉在这美丽的仙地之中无法自拔。坐着古老的小舟,轻轻俯下身体,望着这波光粼粼的水面,油然而生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境界之中,似乎一伸手,就能碰到这潺潺动人的水。观四周,犹如繁星闪烁,扑朔迷离的世界里,形态各异的钟乳石似仙女般在水面上悠扬舞蹈,又似镇海神针坚如磐石的屹立在地下河与地面之间,又似恐龙庞大的身躯耀武扬威地站在岩石上…… 让人浮想联翩。再加上如梦如幻的灯光,使得这瑶琳洞中的峭壁更加的瑰丽多姿,我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赞叹。地下河河道曲折幽静,空气凉爽,真是“天然空调”啊!洞内有石钟乳垂下,在灯光的照应下变得银光闪闪;有石笋探出身子,在洞中玲珑万分;也有石柱撑起地面,使船只躲闪不及。终于到了岸,我们下去体验“地下河”。挽起袖子,提起裤脚,拿着我的雨伞,开始啦!一路上崎岖不平,经常会有河水跑上来,我一踏入水中,就觉冰冷刺骨,但兴致勃勃,这一下可激起了我的顽劣之心,大呼小叫:“再深点儿!”玩够水了,还是兴致十足。

    穿越溯溪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澈见底的小溪,因昨日下雨,变得更湍急,我们的穿越之旅将会变得更加刺激。一踏进水,一阵透心凉的感觉向我袭来。慢慢地,水越来越深,脚下的鹅卵石,也变得越来越模糊,每当脚踩一下总会溅起石子般大小的水珠,错乱有致。每当这时,同学们总会互帮互住一下,手拉手,还会为对方加油鼓劲。溪的中间舞蹈着一层又一层的浪花,一浪比一浪高,像小孩跳跃玩耍,这声音悦耳动听,仿佛是小孩们嬉戏玩耍的笑声。这小溪虽不像水立方那般奇妙,但也别有一番韵味。它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眺望远处,就像置身于一条奇丽的玻璃带子一样。我玩耍起来,有时候故意把身子浸没在水中享受水的惬意;有时候随意捡起一颗石子打水漂,看到石头先脱离了水,再回到水母亲怀抱的过程……最引人入胜的就是捉鱼啦!鱼儿像泥鳅一样滑溜,在水里运转自如,我一个人很难抓到,于是寻求他人帮助。我们直勾勾地盯紧水面,寻找鱼儿的身影。终于,找到了一条又大又肥的鱼儿,我们迅速向它靠拢,在我们的包围下无处可逃,它看上去非常焦急,机会来了,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双手像夹子一样,狠狠地抓住了它。我们举着“战利品”兴奋地开怀大笑起来,而后又把它放生了。望着奔腾不息的溪流,它迈着轻盈的步伐,哼着动人的歌,奔向未知的远方。我们也开始了新的征程......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们的森林探险之旅还未结束,丰富的活动还有很多,有待你们自己去探索啰!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 〔今译〕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解释:

    ①本写泛溪景象,并寓久客思归之念。《梁书·文学传》:"(籍)除轻车湘东王咨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其略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南若耶山下。

    ②艅艎(yúhuáng于黄):舟名。泛泛:船随波荡漾貌。

    ③岫(xiù秀):山峦。

    ④阳景:日影。景,同"影"。

    ⑤逾(yú愚):更加。

    〔赏析〕

    《入若邪溪》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南朝诗人王籍所作的一首诗。是一首寓情于景的诗,诗中借描写泛溪景象,寓久客思归之念。

    动与静在生活中是相对立的,但在艺术作品中有时却相辅相成。这里是远离尘世、人迹罕至之地,对厌烦了尘世纷扰的人来说,显然有着无比的幽静。但是,山林如果真的沉寂无声,那只会使人觉得死气沉沉。而这两句写山林之幽静,却不失大自然生动活泼的情趣。因而,当时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据载,梁简文帝、梁元帝曾反复讽咏此联,认为不可复得。宋人王安石也此诗,但却有意做了反而文章,说是“一鸟不鸣山更幽”,真是见仁见智。

    〔原作〕舱舶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轴,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远游。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本篇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如同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创新。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 蝉噪林逾静下一句鸣山更幽出自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

    入若邪溪诗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今译〕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

    解释:

    ①本写泛溪景象,并寓久客思归之念。《梁书·文学传》:"(籍)除轻车湘东王咨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耶溪赋诗,其略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南若耶山下。

    ②艅艎(yúhuáng于黄):舟名。泛泛:船随波荡漾貌。

    ③岫(xiù秀):山峦。

    ④阳景:日影。景,同"影"。

    ⑤逾(yú愚):更加。

    〔赏析〕

    《入若邪溪》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南朝诗人王籍所作的一首诗。是一首寓情于景的诗,诗中借描写泛溪景象,寓久客思归之念。

    动与静在生活中是相对立的,但在艺术作品中有时却相辅相成。这里是远离尘世、人迹罕至之地,对厌烦了尘世纷扰的人来说,显然有着无比的幽静。但是,山林如果真的沉寂无声,那只会使人觉得死气沉沉。而这两句写山林之幽静,却不失大自然生动活泼的情趣。因而,当时成为传诵一时的名句。据载,梁简文帝、梁元帝曾反复讽咏此联,认为不可复得。宋人王安石也此诗,但却有意做了反而文章,说是“一鸟不鸣山更幽”,真是见仁见智。

    〔原作〕舱舶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轴,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远游。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本篇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用一“何”字写出满怀的喜悦之情,用“悠悠”一词写出“空水”寥远之态,极有情致。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诗人用一“生”字写云霞,赋予其动态,用一“逐”字写阳光,仿佛阳光有意地追逐着清澈曲折的溪流。把无生命的云霞阳光写得有知有情,诗意盎然。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蝉噪”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如同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而这种表现手法正是王籍的创新。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 我为弦狂
  • 雨落,日暝,风过,月升。鸣,蝉噪,鱼游,开。灯曳,帘卷,画毕,诗成。万物有声,或磅礴或细微,或宏大或低回;万声有弦,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缠或卷。

    第一次接触弦论的时候,我便为之所深深吸引。这一切是多么的理所当然啊,天地万物都是由微小的弦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振动或缠绕而形成的,与经典的粒子学说相比,弦论显得如此浪漫,如此美妙。

    何谓天籁?那便是来自于万物本源的旋律啊,怎能不引起我们发自内心的共鸣与感动?陶潜采菊东篱,王维松林听舟,大自然的琴弦没有世俗浊气的污染,在自然之中,人便分解成了无数的弦,每一根琴弦都在无拘无束地振荡,缠卷,于是我们的四肢百骸便充盈着明净的气息。这气息以一种超然的姿态,将我们的欲望、嗔念、骄矜,怨憎会、别离、求不得……通通消弭,吸收,融合,最后还原为这气息本身。因而最终物我两忘,而心清如水,明如镜,又安如山。

    然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又该在哪里找寻这最初的音符呢?原始森林被钢筋水泥的丛林所取代,旅游胜地攒动的人头隐天蔽日。我们习惯了夜幕下的灯红酒绿,习惯了忸怩作态、故作煽情的“流行音乐”,习惯了一路追赶,一路拥挤,一路紧绷的快节奏的生活。而在这一切的习惯背后,我们已然遗失了太多太多。我们的琴弦仍在,但绷得太紧,故而鸣奏不出清越的乐章,只能传出弹棉花一般的闷响。我们用自己的弦给自己编织着囚笼,又为此捏造出滚球一般越来越多的谎言来进行欺骗和自我欺骗。我们口口声声说“这是梦想”“这是追求”,但就连找个借口我们也都是人云亦云,当然与那宇宙的琴弦越来越远。面对这样一种浮躁、狂热的社会风景,佩索阿选择了蜗居斗室,在自己的“第八大洲”中神游;韩少功则选择与大众背道而驰,远离声名赫赫的名胜古迹,在自己身边的一一木中寻找另一片天空。但这些充其量也只是一种逃避。

    古人与今人一样在逃避。但古人的逃避可以有真正的闲适,于是逃避便不成其为逃避。而现代人欲逃避而无处可逃,周围的空气凝聚实体,将逃离的每一点奢望都逼仄在局促的空间里,成为沉重的镣铐和枷锁。这逃避注定无法成功,因而“逃避”的名头就无法摆脱,反过来加重了我们身上的桎梏。

    于是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去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可以穿过数百亿光年的遥远距离,难道说古人听过的旋律才数千年就会完全湮没?只是我们不愿意去听而已。眼睛无法选择性地过滤所见的图像,只能通过焦点的改变进行一定程度的虚化处理;而耳朵却可以从无数嘈杂的背景声中准确地找出目标的声音,其他的声音有如不存在一般。这一体验,人人都曾有过。而这之中似乎已经隐隐暗含了什么。诚然,万物有弦,万物有音,但惟有可听声,会让人最自觉地以一种聆听的姿态去接收。有谁用耳朵去看,去闻,去品?在缺乏对声音的自觉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听,大量地听,才能扫除我们琴弦上的斑斑锈迹,点点灰尘,让琴弦恢复最佳的状态。

    有一段时间,我坐在靠窗口的座位。这扇窗户很特别,因为上面有一个小洞。于是从早到晚,我可以听到风的声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间长了,我仿佛能感觉到窗外的风是有生命的。我可以想到她,看到她,并藉由我的想和看,想到她所想,看到她所看。这样的一种感觉极为微妙,后来调了位置,便再没有过。想来,我的后来的联想,追根溯源是来自于风吟,即声音。所有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感觉的产生,无一不是来自于听。正是因为在听的时候,我把自己当作了弦,便真切地感受到了风的存在。

    如此看来,想要听到真正的声音,首先要知道一点儿弦论。从弦论的角度出发,把自己当成弦不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境界,相反,它甚至显得有些可笑,因为一个人作为一个物质的存在,本就是由弦构成的。我们与天地本为一体。我们感觉受到了束缚,其实这束缚只是我们的感觉,从来没有真实地存在过。因为弦是自由的。我们可以用回旋加速器控制着粒子的运动,但作为粒子的构成基元的弦,依然在自由地缠绕,振动着。

    想到这儿,不觉释然。我们一方面总是在怨天尤人,埋怨着是这个社会让我们变成了现在这般模样,另一方面又逆来顺受地将这社会给予我们的一切甘之如饴地全盘接受。其实我们的一切烦恼最终来自于我们自己,来自于对自我本质的疏离。

    我们都是弦。我们振动。我们缠绕。我们的运动永远无法确定,因为波函数给出的只是概率。薛定谔的箱子里有无数只猫,而我们的人生有着无数种可能。可能所在,便有希望。希望所在,便有曙光。曙光所在,便可飞翔。这样,我们所强加给自己的用于欺骗自己和他人的双重谎言便无处藏身。于是我们终于回到了天地的怀抱。

    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可以睥睨古人。他们只是偶然撞到了世界的真谛,而我们是有目标有方向的追寻。

    我为弦狂。在弦中我找回了自己。我就是弦。弦就是我。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     蝉噪秋枝槐叶黄, 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包染紫鹦粟, 黄蜡纸裹红瓠房。 玉刻冰壶含露湿, 斓斑似带湘娥泣。 萧娘初嫁嗜甘醉, 嚼破水精千万粒。 好一首脍炙人口的石榴歌,抬头一看,诗中的石榴树近在眼前:枝干向四面八方舒展开来,或许它总想变得粗壮结实吧,可它总是显得那么小巧玲珑.黑色的枝干上,长满了细细长长的叶子,柔韧厚实,青翠欲滴.可谓是” 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记得夏季,那绿叶丛中,总是藏着那么几朵娇艳欲滴的石榴花,却那么引人注目,一瓣瓣是那么分明, 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 而现在,代替他们的便是那一个个鲜红的石榴.秋风吹过,他们一个个笑开了花,脸红扑扑的,多么像一群天真的孩子啊! 石榴可谓全身是宝,果皮、根、花皆可入药。其果皮中含有苹果酸、鞣质、生物碱等成分,据有关实验表明,石榴皮有明显的抑菌和收敛功能,能使肠黏膜收敛,使肠黏腊的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症,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另外,石榴的果皮中含有碱性物质,有驱虫功效;石榴花则有止血功能,且石榴花泡水洗眼,还有明目的效果。这么好的一份自然之礼,谁不想尝尝? 啪,熟透的石榴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笑得咧开了嘴.闪了一丝晶莹之光. 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挨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呵,这莫非就是石榴闪光的智慧?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啊,好一份自然之礼-----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