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历代诗歌选》,我不禁回味柳永的f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二”想着,我恍惚觉得那清嘉秀丽的西湖风光.那波澜壮阔的钱塘怒潮,那繁华豪奢的杭州闹市,如真似幻,尽现服前。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尤其传神,难怪许多人都把它看做一首难得的好词。
但令人吃惊的是,我在《鹤林玉露》中竟发现了一段对此词的异议.罗大经对此词深为不满,‘指责说:“至于荷艳桂香,妆点湖山之清丽.使士大夫流连于歌舞嬉游之乐,遂忘中原,是则深可恨耳几’,在生活中耽花恋酒,终日秦楼楚馆,歌舞不休,却不以天下为己任,不把国事萦心怀,在创作(特别是词的创作)上,流于华词艳曲,甚至于淫俗不堪,这在北宋士大夫中不乏其人,而柳永便是其中之一‘这种风气的形成.’再加上朝廷政治腐败,不仅直接导致了北宋的亡国,而且使得南宋士大夫师承此风,不思兴邦复国.却长期偏安江左,终于重蹈北宋理辙.其间,起很坏媒介作用的,不正是这种诗歌吗?想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思想性不高,或者很差的诗歌往往会把人引入歧途,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害处。《望海潮》正是这样一首诗歌,它不用壮丽的山河去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反而用欣赏的笔调“市列珠现,户盈罗绮,竞豪奢”描写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豪华生活。罗大经的指责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不由地想起了唐代大诗人杜甫,他的诗沉郁顿挫,被誉为“诗史”。读着他的诗,我似乎走进了一条多彩的画廊。时而,我仿佛目睹那“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场惨景:时而,我又仿佛看到了他那.白日放歌须纵酒”的欣喜狂态;时而,我仿佛置身于“尘埃不见咸阳桥”的大道两旁;时而,我又仿佛行进在“中兴诸将收山东”的行列之中。他的诗充满了对人民艰苦生活的同情,洋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读他的诗,怎能不叫人心潮起伏,产生强烈的共鸣?因此,他的诗给后代许多爱国志士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北宋抗金名臣李纲一生屡受挫折,但其素志从未更变,始终在为抗金救国而努力。他在《读杜诗》一诗中这样写道:“黄土一丘随处是,故乡归骨任磋陀”。他之所以能够百折不挠,从杜诗中得到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便是原因之一古人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不同的诗歌却往往把人引入不同的道路,也会给国家带来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就也不妨说“国家兴亡,诗歌有责。”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上两种诗歌引出两种结果的例子多得不胜枚举,直到今天的社会上仍然流行着两种不同的歌曲。抚今追昔,到底哪一种诗更值得我们引吭高歌,这准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