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子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3 17:35:15
  • 《诫子书优秀读后感》
  • 诫子书优秀读后感五篇

    《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其子诸葛瞻的,全文短短八十六字,虽阐述的是敬业奉献、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诫子书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诫子书读后感】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留芳千古的谋略家。今天爸爸推荐我读他写的《诫子书》,让我从他教育儿子的侧面懂得了他超人的智慧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他修身、立志、勤奋和学习的结果。

    《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章主张通过“静”来个修身,通过“俭”来养德。教育他的儿子要有远大志向,并通过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来实现志向,而要学习好知识就要宁静专一。否则年华将随时光而飞驰,人的斗志也将随岁月而流逝,最终将象枯树一样枯败零落,成为社会无用之材,悲哀地坐守穷困的草舍,到老了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诸葛亮对他儿子这样教育,相信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诫子书》对我也很有教育意义,我生性好动,爱好广泛而难以专心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难就爱打退堂鼓,以至于学习成绩起伏不定,下棋更是大起大落,大概就是因为没有“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之所以年仅二十八岁就当了刘备的军师,谈笑间杀敌于千里之外,并在乱世中为刘备打下蜀国江山,名垂千古,肯定是从小“宁静致远”,博览群书。我想我如果从现在就开始专心学习,“宁静修身”、“勤俭养德”,成不了诸葛亮,也定能比诸葛亮儿子强。

    【篇二:诫子书读后感】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就是东汉末年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以后就成为历代相传的修审理志的名篇,这就是《诫子书》的前世今生了。

    《诫子书》在我们华夏各地都有余音,例如:湖北为了纪念诸葛亮亮举行了万人诵读《诫子书》的活动;我们还看了一段视频是诵读《诫子书》﹑表演《诫子书》﹑歌唱《诫子书》这三种形式;还有在军校的学生们们站得整整齐齐全校诵读《诫子书》。可想而知,人们为了纪念诸葛亮给他的儿子诸葛瞻写的家书,举办的活动是多么隆重啊﹗《诫子书》中的一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至今仍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诸葛亮在家书中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他对儿子的期望,千言万语只化作这五句话,而就在这仅仅的五句话中,是深藏了多少言语啊﹗我们现在又有谁有这么一位品格高尚、才学渊博的父亲呢?

    《诫子书》不仅仅是给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这也是诸葛亮对他自己一生的总结。我们也一起诵读诸葛亮的《诫子书》,细细品味书中所蕴含的道理,也让我们感受一下诸葛亮的一生吧﹗我们以后要做一个君子所拥有的品德的人;要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要依靠简朴的作风培养品德;要看清世俗的名利,才能表明自己的心志;要身心宁静,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标;要学习就要静下心来,专心致志;想要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努力学习才会有广博的才干;有志向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要珍惜时间,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篇三:诫子书读后感作文】

    《诸葛亮集》里有《诫子书》现与大家分享。

    “夫君子之行,静已修身,俭已养德。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阴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弛,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近乎“神人”的一朝宰相,为其儿子不可谓想的不周,教的不严,路不可谓指的不明,利害不可谓分得不清,其结果如何?

    在司马昭灭蜀汉之前,无论史书还是演义,我们基本上没有看到有关诸葛瞻其人其事的些许记载。这或许可以理解为:诸葛亮之子在父亲死后,近似于“隐士”,是“无闻”之“贤达”。直至司马昭派邓艾入川,兵临成都城下,才有诸葛亮之子诸葛瞻等人的出场。而此时的“智慧化身”之后,又是如何展示才华的呢?《三国演义》中的'记载,可用“悲壮”两个字概括。他们先是用“先父的灵牌”吓了敌人一跳,趁乱打个小胜仗。但敌人一缓过神来,便以区区偷渡阴平的几万人马,杀得诸葛瞻全军片甲不留,可叹诸葛瞻这位“战神”之后,血涌战场,马革裹尸!你不能不称其“忠勇”,但又不能不叹其“何其哀也”。

    如若诸葛孔明在天有灵的话还不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再升天。这也是我苦苦思索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现如今我们怎样教育下一代来奋追自己,超越自己?你想想,无论从智力,地位,各方面我们都无法与孔明相比,他都没有造就一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英雄,我们怎么办?有人嗤之以鼻:“都什么社会哦?现在教育战线上师资雄厚,软硬件齐全,非过去可比。”我承认,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你别忘了,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不良网络的泛滥,若隐若现红灯区无穷的诱惑,更使的我们对下一代担心,对他们的教育倍感束手无策。

    “非淡薄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说的好啊,看来我也的先学会“静”,再去教育下一代吧。

    【篇四:诫子书读后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管过了几个朝代,都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希望。

    《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非淡泊无以明志”。他的儿子诸葛瞻谨遵父亲的教诲,也成为了一个淡泊明志的人。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时,诸葛瞻在杀场上不收受敌国的高官诱降,忠心的为自己的国家奋力战斗。最终光荣的战死,年仅37岁。读到这里,我心里感慨万分。想到现在我们有的家长却教育自己的孩子当班长,上名校。真想对他们说,我们上学是吸收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做好准备“接世”,而不是为了这些虚名。

    《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夫学须静也”。就是说:做什么事都安静下来,不要浮躁。我也要学习《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学会静思以修身养性。只有在困难面前,把心静下来,学会思考,才能战胜困难,才能想出更深的学问和道理。

    《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因为只有努力学习,多听、多看、多想才能增长自己的本领。同样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有毅力,只有坚强的毅志力,永不放弃,才能战胜学习中的困难。这一点我是颇有感触的,我平时既要学习学校的各门功课,又要学习钢琴。各种音乐理论知识,长时间的琴键练习有时真是让我想放弃。今天,读了《诫子书》,更让我坚定了“非志无以成学”的道理,今后我要常常用这句话勉励自己。

    流芳百世的《诫子书》中讲了许许多多的道理。这些道理简明易懂,真是我人生的一盏指路明灯!

    【篇五:读《诫子书》有感】

    在寒假里,我做了许多事,也看了许多书。但让我记忆最深、启发最大的是读了《诸葛亮兵法》里的《诫子书》。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留芳千古的谋略家。今天爸爸推荐我读他写的《诫子书》,让我从他教育儿子的侧面懂得了他超人的智慧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他修身、立志、勤奋和学习的结果。

    《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章主张通过“静”来个修身,通过“俭”来养德。教育他的儿子要有远大志向,并通过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来实现志向,而要学习好知识就要宁静专一。否则年华将随时光而飞驰,人的斗志也将随岁月而流逝,最终将象枯树一样枯败零落,成为社会无用之材,悲哀地坐守穷困的草舍,到老了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诸葛亮对他儿子这样教育,相信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诫子书》对我也很有教育意义,我生性好动,爱好广泛而难以专心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难就爱打退堂鼓,以至于学习成绩起伏不定,下棋更是大起大落,大概就是因为没有“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之所以年仅二十八岁就当了刘备的军师,谈笑间杀敌于千里之外,并在乱世中为刘备打下蜀国江山,名垂千古,肯定是从小“宁静致远”,博览群书。我想我如果从现在就开始专心学习,“宁静修身”、“勤俭养德”,成不了诸葛亮,也定能比诸葛亮儿子强。

    【诫子书优秀读后感五篇】

  • 《诫子书的读后感》
  • 关于诫子书的读后感8篇

    【篇一:诫子书读后感】

    诫子书虽然写于两千多年前,但仍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诫子书”强调“静”与“俭”,是学习,才干和志向的基础,是自我修养,自我砥砺,自我提高的关键。那什么是真正的静呢?“静”在身体外部的表现,可以理解为泰然,稳重,礼节,娴静,含蓄等等。“静”在身体内部的表现,可以理解为满足,专注,快乐,充实,激情,乐观,向上等等,凡能够使身心达到积极和谐状态的一切,都应称之为“静”。

    在“小窗幽记”中讲“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多躁,多畏,多欲,多言,多勇都将影响身心达到“静”的最佳状态。

    我认为诸葛亮写的很对,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多读书,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多看书,长大就是一个没用的人。我长大相当老师或医生,要实现目标,只有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通过刻苦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达到。

    【篇二:诫子书读后感】

    昨天我学了初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童趣》,它的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同。我读完后深深体会到了中国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这个令人入迷的文字就是——文言文。我小学的时候受文言文版的《三国》,《水浒》的影响,接触了一篇文言文——诸葛亮的《诫子书》。这篇文章不仅仅只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更是世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这就是《诫子书》的原文。

    这篇文章不长,甚至很短。但只要读懂它的人一定会说“英雄所见略同”,就一定会佩服这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作者诸葛亮。

    诸葛亮就是想告诉我们学习得静下心来,不要浮躁,要珍惜光阴,刻苦学习才会有大作为。这篇文言文的中心句子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让我深刻体会到人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就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如果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就能达到远大目标。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保全性命于乱世,他不求为诸侯做事,放弃了功名利禄。在刘备三顾草庐后,助刘备与东吴联盟共抗曹操,后又辅助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一生都在追求“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

    而我也向往这种生活。

    【篇三:《诫子书》读后感作文】

    诸葛老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留芳千古的谋略家。今天爸爸推荐我读他写的《诫子书》,让我从他教育儿子的侧面懂得了他超人的智慧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他修身、立志、勤奋和学习的结果。

    《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章主张通过“静”来个修身,通过“俭”来养德。教育他的儿子要有远大志向,并通过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来实现志向,而要学习好知识就要宁静专一。否则年华将随时光而飞驰,人的斗志也将随岁月而流逝,最终将象枯树一样枯败零落,成为社会无用之材,悲哀地坐守穷困的草舍,到老了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诸葛老师对他儿子这样教育,相信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诫子书》对我也很有教育意义,我生性好动,爱好广泛而难以专心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难就爱打退堂鼓,以至于学习成绩起伏不定,下棋更是大起大落,大概就是因为没有“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老师之所以年仅二十八岁就当了刘备的军师,谈笑间杀敌于千里之外,并在乱世中为刘备打下蜀国江山,名垂千古,肯定是从小“宁静致远”,博览群书。我想我如果从现在就开始专心学习,“宁静修身”、“勤俭养德”,成不了诸葛老师,也定能比诸葛老师儿子强。

    【篇四:读《诫子书》有感】

    在寒假里,我做了许多事,也看了许多书。但让我记忆最深、启发最大的是读了《诸葛亮兵法》里的《诫子书》。

    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留芳千古的谋略家。今天爸爸推荐我读他写的《诫子书》,让我从他教育儿子的侧面懂得了他超人的智慧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他修身、立志、勤奋和学习的结果。

    《诫子书》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文章主张通过“静”来个修身,通过“俭”来养德。教育他的儿子要有远大志向,并通过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来实现志向,而要学习好知识就要宁静专一。否则年华将随时光而飞驰,人的斗志也将随岁月而流逝,最终将象枯树一样枯败零落,成为社会无用之材,悲哀地坐守穷困的草舍,到老了一事无成,后悔莫及。

    诸葛亮对他儿子这样教育,相信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诫子书》对我也很有教育意义,我生性好动,爱好广泛而难以专心做好一件事,遇到困难就爱打退堂鼓,以至于学习成绩起伏不定,下棋更是大起大落,大概就是因为没有“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之所以年仅二十八岁就当了刘备的军师,谈笑间杀敌于千里之外,并在乱世中为刘备打下蜀国江山,名垂千古,肯定是从小“宁静致远”,博览群书。我想我如果从现在就开始专心学习,“宁静修身”、“勤俭养德”,成不了诸葛亮,也定能比诸葛亮儿子强。

    【篇五:读《诫子书》有感】

    《诫子书》是我国古代三国时期蜀国的著名政治家、谋略家、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的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的《诫子书》短小精悍,区区八十六字,却深刻地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道理,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读来发人深省,使人回味无穷,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

    那个时代正值汉室衰微,诸侯割据,战乱不已,诸葛亮一心为国,光明磊落,为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他人和自己的儿子率先垂范,显现了高尚人格,时至今日仍然让我们肃然起敬。

    斗胆地说时下就算你能写出洋洋洒洒的精美小说未必就能写出上乘的类似于《诫子书》的传世名篇。君不见《诫子书》八十六字,字字珠玑,阐述了敬业精神,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虽说《诫子书》是一千多年前的诸葛亮写给其儿子诸葛瞻的,但其内容流逝至今却也不乏为我们领导干部的座右铭。

    文章开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淡泊才能豁达雅量,内心宁静才能戒骄戒躁,心胸开阔乃能登高,登高方能望远。涵养淡泊,甘守宁静,以超然心态对待眼前一切,少一点计较,多一点包容,多一点公心,少一点私人,这是我们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的,在其位,便要谋其政,不要忘乎所以,不计民生民本,要踏踏实实的干一番事业,才能得到百姓称赞。

    古人都知道以静思来反省使自己尽善尽美,一俭朴来培养自己的高尚品德,而我们现在有些干部却因一时的名利得失满腹牢骚,那些“翻身落马”者就因不善于修身养性,于是乎守不住清贫,耐不住寂寞,让金钱、美色、私利突破了自己的道德防线,成为“糖衣炮弹”的俘虏,沦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社会再发展,时代再变化,人也再变,任何时候,都要静心反思才能保持平和心态是,哪怕你岗位调换,职位升迁,都要做到得意不忘形,失意不泄气,堂堂正正为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踏踏实实学习,恪尽职守,不要满腹牢骚,锱铢必较,与为官之道大相径庭,才能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百姓。

    【篇六:《诫子书》读后感】

    最近,我在背《经典诵读》上的.《诫子书》,感到写的特别好。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54岁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著。

    我觉的文中“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说得特别好。这句话的意思︰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我认为诸葛亮写的很对,我们只有认真学习,多读书,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如果现在不好好学习,多看书,长大就是一个没用的人。我长大相当老师或医生,要实现目标,只有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通过刻苦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达到。作文

    【篇七:《诫子书》读后感】

    《诫子书》是54岁的诸葛亮在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书信。信中诸葛亮谆谆教诲儿子,殷切期望儿子将来能成为一名君子。

    何为君子?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讲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说,既有文采,又具备优秀品质的人才能称得上君子。说白了,君子必须德才兼备,有才无德、有德无才都不算君子。

    怎样才能成为君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志以成学。如果放纵自己、懒散消极、精神不能振奋,轻薄浮躁、性情不能陶冶;那么,大好的年华就会随着时间飞驰,意志愿望一天一天的流逝,最后像枯叶衰落,被社会所抛弃。到那时悲伤地困守在穷家破舍里,后悔就来不及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德才兼备、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呢?但是,教育的方法正确与否值得商榷;更有甚者,相当数量的家长对于怎样教育孩子感到非常迷茫。那么,诸葛亮的《诫子书》无疑是一剂良方!

    【篇八:诫子书读后感】

    儿子上初一年级,周末带回老师大人布置的作业,一张4A纸的正面复印着诸葛亮寥寥百余字的传世之作《诫子书》,背面是儿子歪歪扭扭写上的“感想”两个字。并且特别说明,这是给你的作业,快点写好,我周一要交给老师。

    怎么写呢,这不是出难题吗?我问儿子,幸亏你老爸还看得懂这几个常用字组成的文言文,要是有的家长看不懂,怎么写读后感?儿子说,老师给我们全都讲解了,如果老爸看不懂,可以问我们。

    无言,苦思,老婆在旁边窃笑。

    三国群雄逐鹿,除了曹操及其后人之大名传于后世外,其他好象没几个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例子。随便问一下,诸葛亮的儿子是谁,你知道吗?由此可见诸葛亮的《诫子书》在当世当时也没起到多大作用,千百年后还想教育我的下一代成为风云人物?我看有点悬。

    但文章不能这么做,读后感也不能这样写,何况儿子还眼巴巴的盼着老爸写好一点以便他能够在同学中出点风头挣点面子——俺老爸虽然没钱但还有点文化吧?!嘿嘿。

    于是提起若干年来少有握过的钢笔,郑重写下读后感的标题:

    一纸诫子书,千载为父情。

    然后从做人、立志、治学等几个方面结合现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因素,既深入又浅出的谈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一篇纸写完,居然有意犹未尽的意思。

    儿子拿去看了半天,说我没看懂,不过老师肯定看得懂。

    老婆说,你也应当能看得懂,只是你爸的字写得难看了些。

    我说,老婆,你知不知道我读《诫子书》的真实感想?教育下一代这样伟大的工程,诸葛亮一百多个字就搞定了,就算翻译成白话文宣讲,也不会超过两分钟。所以说,男人一般都比较言简意赅,绝不啰嗦。

    【关于诫子书的读后感8篇】

  • 《子书的故事(七)》
  • 他有一个最爱他、令他动容的人—他的母亲。他的体型应该算是瘦弱的了,个子虽说不算高,二十多的人1米7的个子体重穿着衣服还不到110斤。因此尽管家里再拮据,他的母亲也要给他弄好吃的。他明白,母亲平常是舍不得吃穿的,自己不在家时,日子过得是很清苦的。因此在他无意识地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热腾腾的肉汤后,他会瞅着他母亲问,“锅里还有吗?你们吃了吗?”当然他母亲常常是不会实情相告的。不管他母亲怎样答的,他都会捧着碗急忙跑到厨房,将眼睛瞄到锅里。很多时候,那些好吃的都是为他一个人做的若锅里什么也没有了或者只剩下一些汤水了,他会将自己碗里的汤放一半到锅里,若全家人都在家,他会将碗里的一分为四。他的母亲乐此不疲一遍又一遍,只要他在家。他实在不忍心了,便嘱托他的妹妹。让母亲不要老是为他弄那些好吃的了。他妹妹便答:“有好吃的你还不欢喜。她就是那样,说了也没用的。”他于是亲自去说与他母亲,他的母亲答道:“你看你那么瘦,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哪一个长的不好?你就应该多吃啊!”“一个人心里有事,即使他吃得再好,也是没用,他也不会长好;一个人心里无事,就算他吃得再差,他的身体也会长得好。”他这样答他的母亲,语调甚至带着点儿恼愤。他的母亲没有再说什么了,脸色也变了,越来越没有了光彩。他明白自己的母亲心里是难受的。他的心里也开始变得难受。往后的日子里,她母亲依然会给他弄好吃的,并且津津乐道。

    “静”,他很喜欢这个氛围,一个人的时候,才是最静的时候。也许他真的变得孤僻,他常陶醉在一个人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可以呆呆地。那些悲伤的事,他的前途,他母亲的身影,一下子全涌了出来。他很不甘,却也很无奈。想着想着,想到最后,可以任眼泪流,有时泪流后,反而感到莫大的快慰。

    书籍可以减少那些悲痛吗?未必!但是书籍还算是一剂抚慰心灵的良药。他想到他的母亲,他的前途,他觉得此生终是不可太荒废的。他给自己的业余时间安排了很多书籍。每换一个工作地点,他都会为自己制一个小桌子,上面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一个人的时候也是最好看书的时候,守着那张书桌,他便觉得心安了几分。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他的同事多是不爱好看书的,他能不被打扰打已经很理想了。人一旦离开了学校,参加工作了,还能捧着书的真是越来越少了!他感叹着。

    有一次他看电视,电视里中央电视台一位著名节目主持人说过一句话,他听后很难过。那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今这个时代啊,真正的诗人是越来越少了,甚至是没有了。”那时,他的心很痛。他所难过的,不是诗人越来越少了,而是真性情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在他认为,真正的诗人都是真性情的人。眼看在这个世界物欲横流,而人性多贪麻,也许也包括他自己吧,他只有感叹着。

    每次回到家中,就有年轻小伙子(多是读书的学生)时不时到他家玩。有时大家都各自坐着,都不知说什么话好,气氛是很死的。他为了活跃气氛,就会拉着他们对对子,他们都说不会。他便转了话题说轮流讲故事,由他开始。可故事一直都是由他讲着,他们只是听着,时间长了,真是索然无味。

    管好自己真的很重要,他这么觉得。尽管他身周的人看电视、打牌、聊天…玩得再尽兴,再无忧无虑,他也难轻易受影响。在家时,他不像村里那些小伙子活蹦乱串,常常是宅在家里的,时不时捧捧书。村子里有人说他总呆在屋子,老不出门,说他应该学村里的那些小伙子。他苦笑。也许别人是对的,也许不对,他毕竟是男子。又生在而今这个世界。其实,是没有人真正懂他的心。

    是的,没有人真正懂他的心。他感觉自己是孤寂的,甚至是清高。他与身周的人是很少长谈的,甚至于与他的父母。与同事交往,一般也只谈些关于工作方面的事情。一次,他的一位同事说他话语真的很少。他笑了笑,答道:“这个世界上又三种人话语最少。”“哪三种人?””第一种,心里无话,那么嘴上自然无话;第二种,心里有话,不敢言说;第三种,心里有话,根本不想说。”他接着说道:“那么你觉得我是哪一种呢?”“你嘛,爱好看书,还算是个书生吧,应该是心里有话的。”他点了一下头:“嗯!这个不敢说和不想说是两回事,不敢说,只是没有勇气罢了,是一时之闷,而不想说才是才是最苦的。”他停顿了一下,变的有点激动,不等他同事开口,接着道:“很多时候,我都不屑一顾,话只有说给能听懂那话的人听才有意义,说得再多,若听者听不懂,岂不白说。就好比你弹一曲琴,弹给不识音的人听,你写了一首诗,给不懂韵味的人看,哪怕你琴音再妙,诗作再好,你都是枉然。”说罢,哈哈一笑,然后,一声叹息。

    书籍真是可以养性的好东西。很多时候很多事物他不喜欢太计较,甚至于工作中吃亏,别人占小便宜,他试着对自己说,把心放开吧,把心放开吧!之后,什么事都没有了。有人因此说他老实,他置之一笑。淡泊真的很好,他这么觉得。那么对于金钱呢?

    若用金钱来谈人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无非四种人:有的人心里有钱,手上无钱;有的人心里有钱,手上也有钱;有的人手上有钱,心里却无钱;有的人手上无钱,心里也无钱。人往往是手上越有钱,心里也越有钱。所以说,手上有钱心里无钱,是很难得的,范蠡就是如此,富可敌国,然却其财尽施于民。其实,手上无钱心里也无钱,才是最可贵的,颜回是如此,文天详是如此,他们真的很穷,可是却穷可敌国,有浩然之正气。那么他呢,他属于那一种呢?现在手上是真的无钱,也许会一直无钱。为什么呢?是他没能力挣更多的钱吗?也许是的,也许并不尽然。尽管他真的很穷,也真的很需要钱,然却也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很喜欢一首词—《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杨慎填的《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真是对于是人生的大觉悟!佛教哲学也说人生本空。既然是空的,又何必太过执著。他不好奢侈,不喜浪费。他心想有钱了也未必是件好事。况且就算有一座金山,也有换不来的东西,譬如气节。也许他的心里也会无钱,也许现在不是,以后会是。他或许一辈子都将是个大穷光蛋,并且乐于此道。

    苦恼的人总喜欢问人生的意义。他呢?他也免不了思索。越思索反而越苦恼。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呢?国学大师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说,“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二字”,“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难道人生真是没有意义的?希腊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说:“有一人将一大石头从山坡下往山坡上推,推得满头大汗,最后终于成功,将大石头推到了山坡上。第二天,还是那人,还是那个大石,还是那个山坡,那人又推着大石,从山下推向山坡上,又是满头大汗,又终于成功。第三天,第四天…如此反复。每当那人费尽气力将那大石推到山坡上时,大石就会从山坡上滚到山坡下。那人总是重复着推着那大石。”推石上山的故事里,那推石之人之举真是毫无意义。仔细想想,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就像那推石上山,如此重复着,又有什么意义呢?可是,真是如此吗?再仔细想想,那人不正好是通过推石而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吗?所以,没有意义也就是另一种意义。

    所以,虽然感伤,他却还并不至于颓废。最起码他还是活生生地存在的。他还有爱他的人,令他心动的事迹…这一生真的不可以太荒废,应该走好自己脚下的路,他开始这么觉得。他开始从心底对自己说:虽然迷茫难免,但前面的路总还应该一直走下去,许多年以后,再去回头好好看看那些留下的或深的或浅的脚印,最起码,存在过。

  • 《子书的故事(六)》
  • 关于他和他的母亲

    又是一个暮色时分,屋子里很静,因为此时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他很喜欢这种氛围,或者说很享受这种气氛。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他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时刻了。在这种没有别人干扰的情景里,他可以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了。可以陪着他心爱的书桌,把心留在字里行间;可以望窗,看窗外的世界;可以静静地坐,一动也不动地发呆,好让心潮无限地翻动;甚至还可以流泪,尽情地流。

    他把眼睛凝在了窗外。窗外的天空残红一片,天要黑了。他的身子好久不见动静,他又开始发呆了。而此时,窗外的小树上的叶子在片片地摇动,可以听见丝丝的唦唦声,他的衣裳一皱一皱地。窗外有风,他没有关窗户。不一会儿,他的眼角湿润了。泪水流在脸睱,凉风一拂,一滴去了,又来一滴。泪水肆意地流淌,好久好久他都不曾去擦拭,因为他根本就不曾想过要去拂掉这泪水,因为这是没有旁人干扰的时刻。

    能够让他流泪的,多半是因为一个人,他的母亲。他母亲已上了年纪,日显憔悴了。而此时此景,他又想起了他的母亲。他呆得像个木头,可是他的心里却是不平静的。他的眼前一幕幕地闪现着他母亲的身影,他的耳畔时不时地浮现出他母亲的叮咛……

    贫穷是一根刺,这根刺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家里。为营生计,总得离乡,然而又总牵动着一个人的心肠,这个人无非就是他的母亲。在他在外工作的日子里,几乎是每天晚上的定时定刻,他总会把手机按在耳边。他的同事刚开始还以为他在热恋,后来才知晓这是他母亲打来的电话,是他母亲送来了关怀。又一天,他的电话响起,一番嘘寒问暖,他“嗯”、“知道了”几声后挂断了电话。他的同事马上对他说道:“我真是羡慕你,有这么好的母亲,你真是幸福啊!”他笑了,笑得很甜很甜!

    每每回到家中,他看到的景象是:他的母亲会时常用步行走上一个小时左右的路到小镇上,等到开饭了,饭桌上就会布置好几道好吃的菜。有一次,他正好在家里,正好是开饭的时候,桌子上的菜很好,对他来说已经真的很好。在家里他不喜欢坐桌子,似乎已成了习惯。他夹了一些菜到自己的饭碗里,然后进了自己的小房间。刚吃了几口,他的妹妹随后到了房间。他妹妹的性子可不像他,他的妹妹在家里话是很多的。很快,他妹妹开始说话了:“哥,你知道吗,在你在家的这些日子里几乎每天妈妈都会为你弄好吃的,以前你不在家啊,那些日子总是吃得很苦很苦,你一回家了,我就跟着沾光。”他听到这儿,尽管他母亲饭菜的味道做得很好,尽管很好的菜,他开始难以下咽了,他的心在翻腾。一会儿,他的母亲进到房间了,手里拿着菜盘让他添菜。他的心翻动得更厉害了。

    一年一年,一次一次,回家,外出工作,如此重复着。又一次他从外地回到了家中。在家里小住了几天,又准备去工作地点了。他母亲很不舍,让他在家里多呆几天,还嘱咐他工作累了想回家就回,多回家歇歇。可他却毫不思索地立马答道:“家又不是个好家,看着这个破屋子就不舒坦,我情愿呆在外面。”他这话一说出口,他很快哑然了,屋子里顿时变得很静—他的母亲沉默了。他看了一下他母亲的面容,那张苍老的脸上顿时暗淡了几分。他明白,这话听在父亲的耳里自然没什么,并不会太在意,可母亲却不同,母亲是个非常有心、非常明白的人。是的,他家里真的很穷,“破屋子”就是最好的形容了。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作为大人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什么,他母亲的心里是不好受的。而他这话出口只会加深她的愧疚。他很快就开始后悔他的这话,快步地走进了自己的小房间。屋子里沉静了好久、好久。

    他总是矛盾的。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尽管他的内心的声音一再强烈地喊起,可他表现却是违心的。然后,他的心只有难受了。尤其是在家里的时候。在家里的日子里,他母亲做饭的情景,他时常看在眼里。他的母亲年岁大了,本就憔悴,那柴火从灶口发出通红的光,照得他的母亲面容通红,越发憔悴。从灶口冒出来的烟以及柴火的灰尘一阵一阵扑打着他母亲的眼眶。那眼眶里总是带着晶莹。这些一阵一阵地进入他的眼里,进入他的心里。他很想自己去烧火做饭,可是想着那柴火扬起的灰尘……一个柴火一个柴火地往灶里添,灰尘一点一点地扬起,不一会儿,那衣服上、手上、头发上灰了一截。很脏,很麻烦。他一想到这些,有时就动不了手。毕竟工作在外,受了城里生活的影响。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看到她的样子,心里免不了难受,对自己的放任,更是痛恨。

    因为贫穷,他母亲的命是苦的。尽管很苦,他的母亲憔悴的面容上也会露出笑容,因为有他,他高兴了,她就会跟着高兴。他是她的牵挂。对于这样的母亲,他能不动容吗?他能不去念想吗?念想了,他能不掉泪吗?

    如今,他又工作在外了,他母亲的电话对他来说似乎成了规律。若是破了这规律,他母亲好久没来电话,他的心是不安的,是担忧的。因为他怕,他很怕家里出了什么事。他明白,母亲怕儿子担心家里的情况,即使家里真有个什么事,也是不会轻易实情相告的。所以他很怕,他很想给家里打电话。可是他不敢,举起的手机又终究放下。他在想,即使家里果出了什么事,自己知道了又能如何呢?只会徒增自己的不快。他开始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只希望家里一切如常。然而心里终是忐忑的。“家里怎么会出事呢?我怎么可以乱想呢?家里一定会平平安安的!”他一遍一遍试着安慰着自己。

    而今他已是不小的人了,他明白,父母们并不图他什么,只希望他能够安好。他知道,他不能再让家人为了他而操碎了心了,而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爱护自己,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管好自己的灵魂。

    关于子书

    贫穷是一根刺这跟刺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家里,更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心上。他很想拔去这跟刺,可是奈何这跟刺终是扎在心口上的,并且扎得太深太深。他时常会感到心在痛,隐隐地痛,一阵一阵地。

    八零末的他,如今算来,已是二十出头的人了。对于这个年纪的人,对于农村,相信很大部分已经成婚了,甚至有的已经生子了。最起码他那个村子里的与他年龄相仿的就多是如此。而他呢,结婚这样的事情他不敢去想象,这对他来说甚至是一种奢望。他的母亲是苦的,一辈子都是苦的,一幕幕,他都看在眼里。他害怕,害怕将来在他的身边,在他的眼前,有一个女孩子也像他母亲一样的苦,一直的苦。每每当他感到心在痛,痛到强烈时,他甚至会怨恨一个人—他的父亲。眼睁睁地看着村子里新房一座接着一座地立起,他家的旧屋子从未变个样,下大雨了,雨水从瓦缝里钻下掉在水桶里发出哒哒的声音,一下接着一下。他渴望着旧屋子换个样,可是直到现在也只能眼睁睁地羡着新房。他这么大了,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了什么基业呢?就连最起码的房子都没有留下。对于这个问题,他常是这样认为的。二十多岁了,连房子都没有,又逢这样一个年代,盖房子的任务将由他去完成,从零开始,这对他来说也许真的很悲哀吧!毕竟盖房子得好几个万,而与他年岁相般根本就不用去想这个问题,都由其父一手操办了。

    他终究是不小了,他开始觉得父亲也终究是不容易的。他的父亲是个农民,没有学过什么来钱的手艺,所处的地理位置又差,种点田地只能维持口粮,不至饿着,所以还得卖苦力,才勉强维持家用。他父亲的一幕幕,他也常看在眼里。他的心里也是不好受的。好几次,他父亲干着重活,挑着重担,汗如雨落。他争着要去分担,有时是他父亲不让,有时是被他母亲制止了,他也偶尔地尝试了一下,他感觉真的很累很累。而今,他父亲的年岁终是大了,却依然时不时干着那苦力活,那情景是让人看在眼里心里终不是好滋味的。尤其是大热天,他的父亲挑着担子经过他的眼前。他看到父亲的牙齿是露出来的,上下排的牙是紧紧地咬合着,一颗颗汗珠从额头滑落,后背已经湿透了。他注意到父亲的脊背弯曲着,比寻常弯曲得多,脚步很慢,一小步又一小步,一步一沉重。他细细地注视着,他发现父亲的头发已是白多黑少了,白的要吞噬黑的了。他很快低下了头,不忍心再看了。因为他的父亲是走动的,身影会越来越小,少许的黑发掩饰在大量的白发里,那身影越远,白发就显得越多,少许的黑发也就无存了。那一刻,他发觉地面的东西越来越模糊,眼睛已湿了一片。他有时也从心底怨他的父亲,可父亲毕竟是父亲,毕竟也是不容易的。

    忧伤真的会上瘾吗?他应该算是一个不快乐的人。看着那些八零后、九零后嘻笑玩闹,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悲哀的。毕竟和那些人不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越长大他越觉得身上的压力越大。他试着努力地工作,很少休息,几乎是每天出勤,即使他的同事休息得再多,他也难受影响。他试着节省开支,基本是不特意去吃零食的,即使他身周的人,他的同事花钱花得再大手大脚,穿再好的名牌,他也难受影响。好几个万,好几个万,就算他工作做得再努力,生活上再节俭,盖房的钱,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也得好几个年头。可再过几年,他就而立了。而他的父母呢,都已上了年岁了,终究是去日苦多。他总是想着这些问题,一遍一遍,越想心越痛。再加上贫穷贫穷留给他的诸多遗憾深深地残留来心底(譬如中途辍学。按现在算来,与他同龄的刚好大学毕业),他甚至要崩溃了。他开始变得沉默少言,甚至孤僻,那张面孔很少绽放灿烂的笑容。因为他觉得,与别人一比,最起码与他身周的人一比,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值得开怀的。

    虽说感伤,却还并不至于颓废。

  • 《子书的故事(五)》
  • 又是一个暮色时分,屋子里很静,因为此时屋子里只有他一个人。他很喜欢这种氛围,或者说很享受这种气氛。因为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他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时刻了。在这种没有别人干扰的情景里,他可以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了。可以陪着他心爱的书桌,把心留在字里行间;可以望窗,看窗外的世界;可以静静地坐,一动也不动地发呆,好让心潮无限地翻动;甚至还可以流泪,尽情地流。

    他把眼睛凝在了窗外。窗外的天空残红一片,天要黑了。他的身子好久不见动静,他又开始发呆了。而此时,窗外的小树上的叶子在片片地摇动,可以听见丝丝的唦唦声,他的衣裳一皱一皱地。窗外有风,他没有关窗户。不一会儿,他的眼角湿润了。泪水流在脸睱,凉风一拂,一滴去了,又来一滴。泪水肆意地流淌,好久好久他都不曾去擦拭,因为他根本就不曾想过要去拂掉这泪水,因为这是没有旁人干扰的时刻。

    能够让他流泪的,多半是因为一个人,他的母亲。他母亲已上了年纪,日显憔悴了。而此时此景,他又想起了他的母亲。他呆得像个木头,可是他的心里却是不平静的。他的眼前一幕幕地闪现着他母亲的身影,他的耳畔时不时地浮现出他母亲的叮咛……

    贫穷是一根刺,这根刺深深地扎在了他的家里。为营生计,总得离乡,然而又总牵动着一个人的心肠,这个人无非就是他的母亲。在他在外工作的日子里,几乎是每天晚上的定时定刻,他总会把手机按在耳边。他的同事刚开始还以为他在热恋,后来才知晓这是他母亲打来的电话,是他母亲送来了关怀。又一天,他的电话响起,一番嘘寒问暖,他“嗯”、“知道了”几声后挂断了电话。他的同事马上对他说道:“我真是羡慕你,有这么好的母亲,你真是幸福啊!”他笑了,笑得很甜很甜!

    每每回到家中,他看到的景象是:他的母亲会时常用步行走上一个小时左右的路到小镇上,等到开饭了,饭桌上就会布置好几道好吃的菜。有一次,他正好在家里,正好是开饭的时候,桌子上的菜很好,对他来说已经真的很好。在家里他不喜欢坐桌子,似乎已成了习惯。他夹了一些菜到自己的饭碗里,然后进了自己的小房间。刚吃了几口,他的妹妹随后到了房间。他妹妹的性子可不像他,他的妹妹在家里话是很多的。很快,他妹妹开始说话了:“哥,你知道吗,在你在家的这些日子里几乎每天妈妈都会为你弄好吃的,以前你不在家啊,那些日子总是吃得很苦很苦,你一回家了,我就跟着沾光。”他听到这儿,尽管他母亲饭菜的味道做得很好,尽管很好的菜,他开始难以下咽了,他的心在翻腾。一会儿,他的母亲进到房间了,手里拿着菜盘让他添菜。他的心翻动得更厉害了。

    一年一年,一次一次,回家,外出工作,如此重复着。又一次他从外地回到了家中。在家里小住了几天,又准备去工作地点了。他母亲很不舍,让他在家里多呆几天,还嘱咐他工作累了想回家就回,多回家歇歇。可他却毫不思索地立马答道:“家又不是个好家,看着这个破屋子就不舒坦,我情愿呆在外面。”他这话一说出口,他很快哑然了,屋子里顿时变得很静—他的母亲沉默了。他看了一下他母亲的面容,那张苍老的脸上顿时暗淡了几分。他明白,这话听在父亲的耳里自然没什么,并不会太在意,可母亲却不同,母亲是个非常有心、非常明白的人。是的,他家里真的很穷,“破屋子”就是最好的形容了。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作为大人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什么,他母亲的心里是不好受的。而他这话出口只会加深她的愧疚。他很快就开始后悔他的这话,快步地走进了自己的小房间。屋子里沉静了好久、好久。

    他总是矛盾的。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尽管他的内心的声音一再强烈地喊起,可他表现却是违心的。然后,他的心只有难受了。尤其是在家里的时候。在家里的日子里,他母亲做饭的情景,他时常看在眼里。他的母亲年岁大了,本就憔悴,那柴火从灶口发出通红的光,照得他的母亲面容通红,越发憔悴。从灶口冒出来的烟以及柴火的灰尘一阵一阵扑打着他母亲的眼眶。那眼眶里总是带着晶莹。这些一阵一阵地进入他的眼里,进入他的心里。他很想自己去烧火做饭,可是想着那柴火扬起的灰尘……一个柴火一个柴火地往灶里添,灰尘一点一点地扬起,不一会儿,那衣服上、手上、头发上灰了一截。很脏,很麻烦。他一想到这些,有时就动不了手。毕竟工作在外,受了城里生活的影响。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看到她的样子,心里免不了难受,对自己的放任,更是痛恨。

    因为贫穷,他母亲的命是苦的。尽管很苦,他的母亲憔悴的面容上也会露出笑容,因为有他,他高兴了,她就会跟着高兴。他是她的牵挂。对于这样的母亲,他能不动容吗?他能不去念想吗?念想了,他能不掉泪吗?

    如今,他又工作在外了,他母亲的电话对他来说似乎成了规律。若是破了这规律,他母亲好久没来电话,他的心是不安的,是担忧的。因为他怕,他很怕家里出了什么事。他明白,母亲怕儿子担心家里的情况,即使家里真有个什么事,也是不会轻易实情相告的。所以他很怕,他很想给家里打电话。可是他不敢,举起的手机又终究放下。他在想,即使家里果出了什么事,自己知道了又能如何呢?只会徒增自己的不快。他开始在心里默默祈祷着,只希望家里一切如常。然而心里终是忐忑的。“家里怎么会出事呢?我怎么可以乱想呢?家里一定会平平安安的!”他一遍一遍试着安慰着自己。

    而今他已是不小的人了,他明白,父母们并不图他什么,只希望他能够安好。他知道,他不能再让家人为了他而操碎了心了,而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爱护自己,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应该做的,管好自己的灵魂。

  • 《子书的故事(四)》
  • 就在他极度忧伤的时候,他就用颜回的达观来说服自己。他明白其实很多的不快都源自于他的看不淡、他的放不下。是的,他看不淡的太多,他有太多的放不下,这些放不下可能会一直陪伴着他、一直陪伴着他……庄周的逍遥自在,他渴望着。然而今非昔比,时代不同,他毕竟是再平凡不过的凡人,对于庄子的境界,他也只能是望洋兴叹了。他若放下了他所追求的那些世俗眼里的东西,那么他就会沦为世俗眼里的无能者和庸人。他害怕无能,他更渴望成功。他总是问自己,成功离自己还有多远、还有多远,当他看到残酷现实时,他总是摇头,或许他所谓的成功离他遥不可及、永远也不会属于他。他常常感叹到,那些80后、那些90后,想要翻身真的好难好难,或许这就是历史是时势所赋予的宿命吧。-

    劫难带给他的再现实中更多的是沉默,所以他把网名定为默然,而子书是他阳光一点后的名字。当他遇到相投的话题,他就会滔滔不绝、没完没了。他每每回到家里,他村里的一些大学生,他的同学,就会络绎不绝地直到把他那个小小的房间给挤得满满的、挤得暖暖的,然后他就开始了他的别人所谓的说教。是的,别人都给他加上喜欢说教的头衔。其实,他只是孤独,或者说寂寞。-

    孤独,寂寞,骨子里透着悲凉。听说90后的多如此,90后的真是这样吗?把这些放在一个80末的他的身上倒是恰到好处。在现实中,他不知道他的情该往何处放。渐渐地,他开始喜欢那些忧伤的文字,他开始沉浸于这个叫做网络的虚拟世界,就像那些90后的一样。慢慢的,这个世界成了他的依托。看到别人那些优美的文字,他不断地惭愧,他懊悔当初在学校里注重理科没有把文科学好。对于他的那些网友,他总是害怕失去,他害怕他的网友对他说再见,他担心再见会成为再也不见。在八月份,他的老师消失了半个月,他的心足足难受了半个月。-

    有人劝他要注重现实,他开始忧虑起来,他甚至怀疑他堂堂一个80后会不会或者是不是被那些90后的给潜移默化了,他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因沉迷网络而输掉现实。然而他对这个虚拟世界已经一往而情深了,一往而深就是一往而深,忧虑也不能阻止他的如痴如狂。-

    以上就是那个关于子书的种种。他也希望用明媚的阳光来抹杀忧伤,可命运仿佛注定着他的归宿,更多的时候他只能去面对和接受。对于他的信念和追求,不管能不能达到,他都会用坚强和努力勇敢地迈步。

  • 《子书的故事(三)》
  • 事后,他冷静地想想,劫难都是由他自己而起,他不应该对他的妹妹进行斥责。尽管他有所后悔,尽管他有所愧疚,可是他不会对他的妹妹进行道歉,永远不会。

    他喜欢《中庸》学说。现实中,他总是保持着低调的个性,但更多的是沉默。所谓的沉默其实更多的源自于劫难对他的创击。“做人可以中庸,做事就要极端。”这句话是他工作时的口头语。对于工作他可能配不上“极端”二字,可他一再要求自己要速度和效率。对于他同事的松懈和怠慢,他就会说他的同事你就不能快点吗、你做的事情对得起你拿的薪水吗。因而他常为此与他的同事闹矛盾。

    自从他遭遇劫难后,自从他参加工作后,他开始强烈地要求自己、提醒自己不要懈怠,甚至连他自己都觉得有时有点近乎苛刻。他总是规定自己每天在计划的时间里必须起床,每天不到规定的时间不得入睡。然而,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贪玩的习性,他也有松懈的时候。他常常觉得他的时间不够用,他甚至报怨是他的同事影响到了他。其实更多的时间是被他用在了发呆和贪玩上面。他的同事喜欢打牌、喜欢放大声音听那些所谓的流行歌曲,对此,他一再地反感。因为他害怕,害怕被这样的环境、这些人给潜移默化了。其实,他只是想要一份清静。他每常想要到外面去租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然后再给房子里摆上一张坐着舒适的椅子、一张像样的桌子,然后再在桌子上堆上许多许多自己喜欢的书籍。可是武汉市区的消费与他出生的武汉的那个郊区那就不是一个概念,得用是农村的几倍甚至几十倍来形容。他为了节省开支以及便利工作,因而迟迟没有求得他想要的他所谓的一方静土。

    对于现实,他总是极度的不满。在他的出生的那个村,村里人都称他为帅小伙,都说将来要找个漂亮媳妇。他看着那些后生小辈一个个牵着女孩子的手走街串巷,他羡慕一下也就罢了,也只能是羡慕。因为这些在这么现实的社会,在现实中,他不敢想象,从在学校时一直到他参加工作了他从来都不敢想象。因为他没有房子、没有票子,被世俗列入了穷人的行列。武汉市的房子仿佛永远都是属于有钱人居住的,就连较差的一套也要二三十万,稍微好一点的要一两百万。对于这样的数字他听来就害怕。他总在盘算着以每月三千的收入何时才能挣够这么多钱,算到最后,他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的同事喜欢抽烟、喜欢喝酒,而他呢,他不,他却对白开水情有独钟。当他不停地喝白开水时,那可能就是他烦恼的时候。他喜欢看动画片,并且一直痴迷着。他的同事说他这么大的人了还看动画片,像个小孩。是的,他也觉得自己像个小孩,在不严谨的时候也喜欢嘻嘻哈哈。在面对现实种种压力时,他常常幻想着如果可以不长大,如果还是小孩子,那该多好、那该多好……可是,幻想毕竟是幻想,如果毕竟是如果,现实终归是现实。

  • 《子书的故事(二)》
  • 关于子书,他是一个极度矛盾的人,更多的矛盾是他自己制造的,因而他总是处在矛盾之中。

    就在他正值弱冠之年时,一次命运的戏谑让他几乎崩溃。在他快承受不了的时候,他一次一次让懦弱来主导他自己的思想,他一次一次地选择逃避现实,他一次一次地向着那个叫做没有忧伤没有痛苦的地方靠拢。在他离死亡还差一步之遥时,他停步了,他终究是放不下。他选择了依然与忧伤为伴。

    然而这次命运的戏谑,却给他留下了永远的遗憾。他开始恨自己的愚昧无知,说得好听点就是单纯善良;他开始恨现实世道的邪恶污秽。于是他总是习惯性的在黑夜里找个无人的地方呆呆地坐着,然后在任泪水静静地流淌,静静地流淌……他开始发现自己是这么的脆弱。

    可在现实当中,他把一切不快的情绪尽情地掩藏和伪装,甚至隐瞒得天衣无缝。他面对他的同事上司以及身边的人,他总是一副笑脸,乐呵呵的。(其实这个时候由于一场劫难,他不得不参加工作并且已经参加了工作。)最后旁人都以为他是快乐的,都问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开心,他苦笑。

    他喜欢古典的东西。在他家里,笛子、洞箫、毛笔,这些他都视为宝贝。其实他对音律一窍不通,笛和箫他一样也不会吹,他连硬笔字都写得难看,更别谈什么软笔字了。尽管如此,可他就是喜欢。对于古典乐曲,他每天重复着听,可总也听不厌。

    他喜欢诸子百家的学说,尤其是老庄孔孟的思想。有一次,他的网友娜娜向他提到若一个人同时具备庄子的慧、惠子的智、孟子的仁、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那该多好。娜娜这样的想法让他像寻到知音似的欣喜若狂。“是啊!若一个人同时具备这些,那这个人该是多么完美;若所有人都具备这些,那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理想!”他总是幻想着,他总是沉浸在这些想法中。

    他喜欢购买古书籍,买了也不一定去理会,或许是因为没多少时间,或许是他自己都觉得费解,得完全借助于翻译。他的同事称他为古人,他哈哈大笑,欣然受之。是啊,他想,他就不该生在这个年代里。

    他有一个妹妹,唯一的一个亲妹妹。由于父母的宠惯和迁就,促成了他妹妹的刁蛮和任性,乃至在十几年里他的妹妹不曾叫他哥哥。为了力挽家庭于倾覆的狂澜,他的母亲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这个决定牵连到了他的妹妹,可他的妹妹不从。于是他大声斥责他的妹妹,你的命是父母给的,即使父母要你的命,你也应该毫不犹豫、在所不辞地拿出,更何况现在还不是要你的命。

  • 《子书的故事(一)》
  • 子书,生于80末,生于南国千湖之省百湖之市的江城。

    他喜欢阅读历史,他对自己家乡的发展和演变史一直津津有味。他曾一直为他生在了这个有着荆楚文化有着东方威尼斯之美誉有着九省通衢的优越地理的江畔城市而自豪。

    他从史料和地理中得知武汉的繁华程度和经济实力并不亚于沿海的某些城市。因此他深深地喜欢着这个城市,他常常乐此不疲地在繁华的街道上看车水马龙、看通明灯火。

    有一次他像以前一样在闹市里看人行车流、望商铺高楼。他无意中听到了“乡里伢”(武汉话)三个字。当时,他没在意。在以后的日子里,“乡里伢”三个字再次入了他的耳。他开始感到了刺痛,阵阵的、沉沉的刺痛,痛到了他的心底深处。

    是的,他的确是农村里的孩子。可他却偏偏听不惯“乡里伢”这三字,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说这句话的人的心理以及观念。

    虽然他生在了这个物质极为丰富、条件极为优越的这个叫做奔小康的社会,可他更希望生长在原始的那个大同社会,因为在原始的大同社会里没有贫富的差别,一切都是公平的。他从《中国通史》里得知随着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大同社会退出舞台,阶级制度或者说等级观念开始盛行,私有制取代公有制,贫富开始拉开差距。正是由于阶级制度的出现才有了农村和城市的概念。而农民则主要指的是农奴,因为民的原始本义就是奴隶,农民则是那些贵族和有产阶级(有产权者)的生产工具,是那些人手中的奴隶。农奴是卑贱的,为了划分尊卑的区别以及为了生产的需要,农奴也就不得不定居在远离闹市的郊区。

    对于这个网名叫做子书的男孩很“荣幸”的生在了农村,也很“荣幸”列在了被世俗所称之谓穷人的行列。尽管如此,可他依然痛恨听到“乡里伢”三字,因为这三字透露的是严重的歧视-看不起农村人。

    武汉的市区和郊区,那一个是天,一个就是地,就有这么大的差别。他不再为他生长在武汉而自豪了,因为他是城里人所谓的乡里伢。那些热闹的街道也很少再出现他的身影了,因为那长长的街,他就找不到好玩的地方。最后,他问自己,是真的不好玩吗,他傻傻地笑。

    在学校时,他与同学一起去逛街。他们都空手而去。返校时,同学的手不再是空着的,而他的手依然空着,即使不空,那也是他帮同学提着从商店购买来的东西。

    看着城里的孩子在学校里穿着名牌,然后免不了的在他面前炫耀一番,他只是羡慕,只是羡慕。

    为什么不好玩?他从别人的身上找到了答案,不是不好玩,而是无钱可玩,因为他是世俗眼里的穷人。

    农村和穷人成了他心底的痛,他想摆脱这种局面,他知道或许他永远也摆脱不了。从此,他开始闷闷不乐,他开始忧伤起来,他意识到这种忧伤可能就想影子一样伴随着他直到他的一生,因此在日后的时光里,他总是不快。

  • 《子书的故事(七)》
  • 他有一个最爱他、令他动容的人—他的母亲。他的体型应该算是瘦弱的了,个子虽说不算高,二十多的人1米7的个子体重穿着衣服还不到110斤。因此尽管家里再拮据,他的母亲也要给他弄好吃的。他明白,母亲平常是舍不得吃穿的,自己不在家时,日子过得是很清苦的。因此在他无意识地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热腾腾的肉汤后,他会瞅着他母亲问,“锅里还有吗?你们吃了吗?”当然他母亲常常是不会实情相告的。不管他母亲怎样答的,他都会捧着碗急忙跑到厨房,将眼睛瞄到锅里。很多时候,那些好吃的都是为他一个人做的若锅里什么也没有了或者只剩下一些汤水了,他会将自己碗里的汤放一半到锅里,若全家人都在家,他会将碗里的一分为四。他的母亲乐此不疲一遍又一遍,只要他在家。他实在不忍心了,便嘱托他的妹妹。让母亲不要老是为他弄那些好吃的了。他妹妹便答:“有好吃的你还不欢喜。她就是那样,说了也没用的。”他于是亲自去说与他母亲,他的母亲答道:“你看你那么瘦,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哪一个长的不好?你就应该多吃啊!”“一个人心里有事,即使他吃得再好,也是没用,他也不会长好;一个人心里无事,就算他吃得再差,他的身体也会长得好。”他这样答他的母亲,语调甚至带着点儿恼愤。他的母亲没有再说什么了,脸色也变了,越来越没有了光彩。他明白自己的母亲心里是难受的。他的心里也开始变得难受。往后的日子里,她母亲依然会给他弄好吃的,并且津津乐道。

    “静”,他很喜欢这个氛围,一个人的时候,才是最静的时候。也许他真的变得孤僻,他常陶醉在一个人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可以呆呆地。那些悲伤的事,他的前途,他母亲的身影,一下子全涌了出来。他很不甘,却也很无奈。想着想着,想到最后,可以任眼泪流,有时泪流后,反而感到莫大的快慰。

    书籍可以减少那些悲痛吗?未必!但是书籍还算是一剂抚慰心灵的良药。他想到他的母亲,他的前途,他觉得此生终是不可太荒废的。他给自己的业余时间安排了很多书籍。每换一个工作地点,他都会为自己制一个小桌子,上面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一个人的时候也是最好看书的时候,守着那张书桌,他便觉得心安了几分。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他的同事多是不爱好看书的,他能不被打扰打已经很理想了。人一旦离开了学校,参加工作了,还能捧着书的真是越来越少了!他感叹着。

    有一次他看电视,电视里中央电视台一位著名节目主持人说过一句话,他听后很难过。那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今这个时代啊,真正的诗人是越来越少了,甚至是没有了。”那时,他的心很痛。他所难过的,不是诗人越来越少了,而是真性情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在他认为,真正的诗人都是真性情的人。眼看在这个世界物欲横流,而人性多贪麻,也许也包括他自己吧,他只有感叹着。

    每次回到家中,就有年轻小伙子(多是读书的学生)时不时到他家玩。有时大家都各自坐着,都不知说什么话好,气氛是很死的。他为了活跃气氛,就会拉着他们对对子,他们都说不会。他便转了话题说轮流讲故事,由他开始。可故事一直都是由他讲着,他们只是听着,时间长了,真是索然无味。

    管好自己真的很重要,他这么觉得。尽管他身周的人看电视、打牌、聊天…玩得再尽兴,再无忧无虑,他也难轻易受影响。在家时,他不像村里那些小伙子活蹦乱串,常常是宅在家里的,时不时捧捧书。村子里有人说他总呆在屋子,老不出门,说他应该学村里的那些小伙子。他苦笑。也许别人是对的,也许不对,他毕竟是男子。又生在而今这个世界。其实,是没有人真正懂他的心。

    是的,没有人真正懂他的心。他感觉自己是孤寂的,甚至是清高。他与身周的人是很少长谈的,甚至于与他的父母。与同事交往,一般也只谈些关于工作方面的事情。一次,他的一位同事说他话语真的很少。他笑了笑,答道:“这个世界上又三种人话语最少。”“哪三种人?””第一种,心里无话,那么嘴上自然无话;第二种,心里有话,不敢言说;第三种,心里有话,根本不想说。”他接着说道:“那么你觉得我是哪一种呢?”“你嘛,爱好看书,还算是个书生吧,应该是心里有话的。”他点了一下头:“嗯!这个不敢说和不想说是两回事,不敢说,只是没有勇气罢了,是一时之闷,而不想说才是才是最苦的。”他停顿了一下,变的有点激动,不等他同事开口,接着道:“很多时候,我都不屑一顾,话只有说给能听懂那话的人听才有意义,说得再多,若听者听不懂,岂不白说。就好比你弹一曲琴,弹给不识音的人听,你写了一首诗,给不懂韵味的人看,哪怕你琴音再妙,诗作再好,你都是枉然。”说罢,哈哈一笑,然后,一声叹息。

    书籍真是可以养性的好东西。很多时候很多事物他不喜欢太计较,甚至于工作中吃亏,别人占小便宜,他试着对自己说,把心放开吧,把心放开吧!之后,什么事都没有了。有人因此说他老实,他置之一笑。淡泊真的很好,他这么觉得。那么对于金钱呢?

    若用金钱来谈人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无非四种人:有的人心里有钱,手上无钱;有的人心里有钱,手上也有钱;有的人手上有钱,心里却无钱;有的人手上无钱,心里也无钱。人往往是手上越有钱,心里也越有钱。所以说,手上有钱心里无钱,是很难得的,范蠡就是如此,富可敌国,然却其财尽施于民。其实,手上无钱心里也无钱,才是最可贵的,颜回是如此,文天详是如此,他们真的很穷,可是却穷可敌国,有浩然之正气。那么他呢,他属于那一种呢?现在手上是真的无钱,也许会一直无钱。为什么呢?是他没能力挣更多的钱吗?也许是的,也许并不尽然。尽管他真的很穷,也真的很需要钱,然却也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很喜欢一首词—《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杨慎填的《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真是对于是人生的大觉悟!佛教哲学也说人生本空。既然是空的,又何必太过执著。他不好奢侈,不喜浪费。他心想有钱了也未必是件好事。况且就算有一座金山,也有换不来的东西,譬如气节。也许他的心里也会无钱,也许现在不是,以后会是。他或许一辈子都将是个大穷光蛋,并且乐于此道。

    苦恼的人总喜欢问人生的意义。他呢?他也免不了思索。越思索反而越苦恼。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呢?国学大师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说,“人间事事不堪凭,但除却无凭二字”,“人生苦局促,俯仰多悲悸”,“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难道人生真是没有意义的?希腊有这样一个故事,故事说:“有一人将一大石头从山坡下往山坡上推,推得满头大汗,最后终于成功,将大石头推到了山坡上。第二天,还是那人,还是那个大石,还是那个山坡,那人又推着大石,从山下推向山坡上,又是满头大汗,又终于成功。第三天,第四天…如此反复。每当那人费尽气力将那大石推到山坡上时,大石就会从山坡上滚到山坡下。那人总是重复着推着那大石。”推石上山的故事里,那推石之人之举真是毫无意义。仔细想想,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就像那推石上山,如此重复着,又有什么意义呢?可是,真是如此吗?再仔细想想,那人不正好是通过推石而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吗?所以,没有意义也就是另一种意义。

    所以,虽然感伤,他却还并不至于颓废。最起码他还是活生生地存在的。他还有爱他的人,令他心动的事迹…这一生真的不可以太荒废,应该走好自己脚下的路,他开始这么觉得。他开始从心底对自己说:虽然迷茫难免,但前面的路总还应该一直走下去,许多年以后,再去回头好好看看那些留下的或深的或浅的脚印,最起码,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