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到端午节,妈妈都会提前一天包好粽子,然后一家人围坐在桌旁幸福地吃起来。在这一天,喝雄黄酒,门前插艾叶,这些习俗是少不了的。
说起端午节的历史,还要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爱国诗人屈原,遭到小人的污陷和迫害,而被流放他乡,宁愿跳江,也不受世俗污垢所浸染。人们听说屈原跳进汨罗江,就奋力划船到江河寻找尸体,最终没有找到,为纪念屈原,后来赛龙舟活动流传了下来。
这不,我们南湖公园的赛龙舟比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每个运动员装束整齐,在龙舟最前方的是一个打鼓手,正拿着鼓锤,在那面大鼓上奋力地敲着,那鼓声响彻,实在是鼓足了队员们的士气,而后面一长排的队员们,握着手里的木桨,不停地向前划看,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水花和鼓声一齐奏乐。只见船飞快地向终点驶去,留下了一道道白条,让人激动不已。
在不远处,可以看到一场热闹的包粽子比赛,一个个精巧玲珑的粽子在阿姨们的手里迅速成型。粽子的形状多种多样,阿姨们的手法也是那样灵活多变,在包扎粽子的线上也是别有讲究的,大多数都是红线,红色的讲究也许是为了能辟邪吧。
端午节的祥庆在每个人的手里,在每个爱国人的心里。
当阳光悄无声息地爬上书桌时,我才意识到已经看了两个小时的书了,是时候出去活动活动了。我大摇大摆地走出房间,看见妈妈在包饺子,我忙洗了洗手,跑到妈妈跟前,说:“我也要包饺子!”
妈妈打量了我一会:“把饺子皮的一角对准掌心,放适量的肉,用水将上面的皮和下面的皮粘在一起,抓住靠右边的角,翻转一下和左边的角粘在一起,懂了么?”
“嗯。”我怀着十足的信心,把一个饺子皮放在掌心里,然后就胡乱包了起来。结果,我包出了一个饺子皮“炸”开了的“四不像”。我看了看妈妈,哇!她包的饺子怎么又快又好?再看看我,将近三分钟了,才勉强包出了一个算是可以吃的东西。
“唉,我不包了!”我丢下饺子就想走。
“万事开头难,”妈妈拉住了我的胳膊,“坐下来,好好看我怎么包。”
我无可奈何地坐下来,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可妈妈的头上却没有一丝有汗珠流动过的痕迹。看看妈妈的手,哇,太厉害了!那动作真是娴熟得不能再娴熟,可谓是“熟能生巧”啊!
我又拾起了刚刚失去的信心,开始一个个包了起来。嘿!其实我也不错嘛!在我的帮助下妈妈做事也轻松我了。
晚上,吃着我自己包的饺子,心里甜丝丝的,因为包好饺子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