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女歌唱家,名叫韩娥,韩国人。有一次,她经过齐国,因为路费用完了,曾在齐国都城(临淄〔Zī〕,属今山东)的雍门,举行过一次歌唱演出,给齐国人民享了一次大大的耳福。
韩娥的歌喉,确实与众不同,声音清脆嘹亮,十分动人,听的人没有一个不赞叹的。这次演唱,轰动了全城。当时唱完以后,听众还聚集在雍门,徘徊留恋,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韩娥,请她再来演唱一次。
可是旅店老板却对韩娥很不礼貌,韩娥忍不住放声大哭。那哭声悲伤凄楚,附近居民,都被感动得流下泪来,一连三天,大家都难过得吃不下饭。当人们听说韩娥已经出城离去的时候,他们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韩娥不便违拗群众的要求,便回来为大家继续演唱了一次。听众髙兴得跳起来,几天来的悲伤情绪,一扫而空。
由于韩娥的歌声,婉转悠扬,唱完以后两三天,似乎还有遗留的歌声,在屋梁间缭绕回荡。《列子•汤问》在描写这一情况时,就说是“余音绕梁枥,三日不绝”。从此人们称赞歌声或音乐的美妙,形容它给人以极深的印象,就常常用“绕梁三日”这样的成语。
上述故事,也见于晋人张华的《博物志》。但是有人认为:韩娥当时举行歌唱演出的地点雍门,不在齐国的国都,而在秦国的国都(今陕西咸阳) 并且认为:韩娥在雍门演唱的事,是在她去齐国之前,不是在到了齐国之后,是因为她要到齐国去,缺乏路费,于是演唱筹款。后来有人还因此给韩娥的姓名添一“秦”字而称为韩秦娥。(例如元人燕南芝庵《论曲》《“古善唱者五人:秦青、薛谭、韩秦娥、沈右之、李存符。”)
关于韩娥的故事,本来不过是传说而已,现在很难查考。
豫剧的美,在于唱腔——穿云裂帛,绕梁三日。唱得你泪眼婆娑,唱得你热血沸腾,唱得你如痴如醉,唱得你柔肠百转。
豫剧的美,在于念白——抑扬顿挫,波澜起伏。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软语绵绵。
豫剧的美,在于做功——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做个纺纱织布,犹如身临其境;做个翻江倒海,但见波涛汹涌;做个杀人放火,令人胆战心惊;做个含羞带怯,叫人顿生怜爱。
豫剧的美,在于武打——驰魂夺魄,荡气回肠。刀枪剑戟,舞枪弄棒,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高来低去,左冲右突,七十二般变化丝丝入扣。配上锣,加上鼓,热热闹闹引人入胜。有道是:
走一步王侯将相成群,
唱两句生旦净丑闺门。
丝竹风流婉转声声奏,
迎风流水惊醒梦中人。
“哆落”一声,“慢板”奏起。俏花旦莲步轻移,水袖微抖,“板”里动,“眼”里静,楚楚动人,脉脉传情,恰如三月春风拂杨柳;细腰稍动,二目含春。“强”中走,“弱”中退,捧心西子,出水芙蓉,却似山涧溪水响叮咚。
要说热闹,还得是武打戏。《三请樊梨花》、《对花枪》、《南阳关》、《辕门斩子》、《七奶奶》《秦琼观阵》等都是很精彩的武戏,有些剧团甚至没办法演。这不是拍电视剧,不行了就重拍,舞台上都是真功夫,容不得半点儿差错。且听那锣鼓叮叮咣咣响连天,演员爬桌子、上板凳、翻跟头、下大腰。“马上将”你追我逃,回马三刀,逃的没死追的报销;你拿俩大锤,我带俩板斧,一个“哇哇哇”乱叫:“来将通名,爷爷刀下不杀无名之鬼!”一个“呀呀呀”乱喊:“兀那小辈,识相的下马受死!”下面的人看得热闹,又是一通鼓掌叫,至于是黑脸杀了红脸,还是花脸杀了白脸,大部分人是不管的。
大唢呐“呜呜啦啦”一吹,年轻人一哄而散。小孩子拉着大人的手,顺带着往嘴里再塞一口好吃的。老爷爷老奶奶们慢慢起身,马扎先拎到手里,拍拍土,咳嗽两声,这个说:“‘跟头将’一下子能翻八个跟头,真厉害,我年轻那会儿也才翻六个。“嘿,这老头儿可真能吹!”那个说: “‘大青衣’'唱得我光想掉泪……”引来老头儿们一片笑:骂:“你是想老伴儿了吧!”你一言,他一语,夸夸“黑脸包公”,骂骂“白脸奸臣”,倒背着手,一路说说笑笑、慢慢吞吞地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