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及正方辩友:
听闻贵方辩友坚持“博览群书,涉猎广博观点,我方坚持“读书贵专,精益求深”观点。我谨代表我方发表以下陈词,还望贵方不吝赐教。
首先,郑板桥曾言:“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他博览群书,穷尽一生悟出“泛读之弊”故发出“读易”至韦编三绝,不如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诚如斯言,若泛读至汗牛充栋,但无一所精。一来囫囵吞枣只得大味,但“含英咀华”细品骨髓方能有所收获。二来泛读极易快读至“一目十行,精粹文段还未仔细揣摩便会风驰电闪般翻过。综之两者,既浪费阁下书虫的美名,又添不了肚子里的墨水。虽看上去“广泛涉猎”,但若问上个所以然,仍木讷摇头恍若一梦般。由此可见,读书贵专应取其之神。
其次,博览群书岂能成大事?
众所周知,“半部《论语》治天下”,若能钻研透《论语》大部头恐怕能治世界了,读书如此,做事学如此。曹雪芹耗后半生写中国第一《红楼梦》,宝玉与黛玉的摧肠凄美爱情不知惹多少人心碎;胡适以研究《红学》出名,他可没其他专门研究;蒲老撰妖狐鬼怪成《聊斋志异》一书,神奇魔幻让当代作家毕飞宇称赞不已;一生《白鹿原》垫枕头的陈忠实耗毕生写得白鹿两家的恩仇。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徜若被我们泛泛扫过,我们怎可知其中的肝肠寸断与千年恩?
然后,读书贵专方能寻芳问柳,曲径通幽,观得春意盎然鲜花满楼。只有专注,《楚辞》兮叹繁琐词句的浪漫才会于当代绽放光彩;只有专注,《儒林外史》的辛辣嘲讽,《西游记》的浪漫幽默,《水浒传》的快意恩仇,《三国演义》的烽火战乱才会从纸页中走进心里;只有专注,《傲慢与偏见》的美妙误会、《红与黑》的诡谲现实、《人间喜剧》的现实荒唐、《月亮与六便土》的自由理想可贵才能打动内心,以经典感化鞭策人心,只有专注,文学的魅力才会大放光彩,融入你的呼吸”你的血液,成为你脉络肌体的部分。
最后,于快节奏的读书荒诞中,我们应当持之以恒读同一本书。读书贵专,思想深度需肉时间打磨。浅碎阅读只会削薄人们思想的厚度。
一味追求广泛阅读,虽开拓眼界,但一切事物徜若只注重表面皮相,人类引以为傲的思考力便会褪化为表面工具。书籍是智慧结晶,我们需要怀揣真诚心去认真拜读感悟文字的温度。只有专注读书才会让我们远离俗世喧嚣与人心浅薄无知,才能让自己摆脱愚昧走向聪慧。读书如此,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一而专,便成事。
综之以上四点,我方坚持“读书贵专,求精求深“观点,思想锐度与深度成就我们生命的厚度与长度。还望贵方不吝赐教,谢谢,我的发言完毕。
亲爱的正反方辩友,各位观众:
大家好!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读书,不是为了雄辩与驳斥,而是为了思考与权衡。”今天,正反两方在这里展开的交锋,亦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思考,学会用逻辑只是来权衡“偶像崇拜”这一热点话题对中学生的影响。
少年半月掷万金,日韩潮流盖中国,诚然,如反方所言,在现代社会中,偶像崇拜在青年中引起的经济与文化问题并不鲜见。君不见小学生为购买“握手票”耗尽家财?君不见韩流娘腔损坏价值观与伦理观?他们沉迷于所谓“追偶像”,没有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损失了某些本应有的品质;他们沉迷于所谓“追偶像”,而对正常的伦理标准与合理性视而不见。没有了自控力与价值观,所谓的“偶像”只能成为冰糖里的海洛因,看似白皙诱人,尝辄甜美有加,而实则是将人悖离社会,伤己亦伤家的巨手。
过度追捧偶像有害,此说固无以易也。但我们能否权衡考量其中的那个“度”字,甚至将“偶像”的那个度加以拓展,思考思考这个词是否还有新的学习与打开方式呢?
首先,对第一个“度”的考量,正方的观点不可谓不有理。今天的社会,媒体娱乐力量波及青年、少年等各个年龄层次,偶像的确的影响是很大的。个人层面来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当偶像发挥其正面影响时,应当学会学习与信任。偶像们会做出一个好的模范,引导我们向更好的道路上前行。社会层面上说,偶像所带来的家国情怀与社会关怀的渲染更能沁透青年的思想。李易峰、杨洋等一众流量男生不也在文化部拍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片吗?从这个层次看,把控好了那个“度”字,偶像的影响就无疑是积极而又正面的了。
而对于第二个度,我们真的要将偶像定义为“现代娱乐文化圈的流行人士”这样浅显而狭隘的概念吗?中国诗词大会武亦姝,以陆游为男神;文学“洛神”萧红,以鲁迅先生为偶像。他们为我们揭示了权衡的另一面:权衡偶像的定义与好坏。只有做到这样,所谓“偶像”,便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名词。只要他是好的、是向上的,管他“阿猫阿狗”、现代的古代的、文艺亦或科学,都可以作为我们心间的男神或女神,而这些都需要思考与权衡来为你铺路。
偶像崇拜有利有弊,但是否能发现其中的那个“度”,这需要我们的思考。而我们就不能将它看作一个变化量,然后和光同尘、趋利避害,从而将他的好的坏的都权衡向好的一面吗?
我的陈词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