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题记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了回忆鸦片战争,这一周我来到了威名远扬的虎门炮台,以及林则徐销烟池旧址纪念公园。
首先,我们来到销烟池景点,一个林则徐林公纪念碑矗立在海边,显得威风凛凛,眼前顿时浮现出林则徐指挥千军万马抵抗侵略的豪迈景象!纪念碑的后面,是防空洞,走进去凉飕飕的,还带着一阵潮湿的感觉,弯弯曲曲的路径伸向前方。隔壁的旁边有三个歪歪扭扭的大池子,想必就是硝烟池了,里面灰沉沉的,白色的壁上有很多黑色污迹,显示出年代的沧桑。销烟池烧掉的不仅仅是鸦片,还烧掉了中国以前那个黑暗的年代。
接着我们来到了靠岸的炮台,只见一门大炮平放在基座上,炮口对着西方,正对着海面,显得庄严雄伟。此时我仿佛能看到了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将士们正在挥汗如雨,不怕牺牲,英勇战斗。阳光照射的大炮身上熠熠发光,仿佛正在述说昔日英雄们的丰功伟绩。
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正是因为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新一代的少年,要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我们的贡献。
战马飞奔猛如虎
一心卫国持枪舞
孤身奋勇战沙场
击退金兵凯旋归
镇西疆,守东辽
自古良将逞英豪
驰骋沙场,看刀剑翻飞,长枪如林
决战塞外,闻马挂銮铃,声震云霄
功名远扬,还刀斩猛禽,箭射走蛟
卫河山,大将功绩多如毛
保北国,护南邦
自古良将更无双
汗马功劳,享富贵荣华,门客似潮
人前显贵,着金带紫袍,功积凌霄
坐南朝北,便殿下称臣,誓保王朝
忠君主,流芳百世人皆赞
只可叹
代代良将
不允人间白头
“沙场秋点兵”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的古诗词作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第一段,其全文如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1、沙场:战场
2、点兵:检阅部队
【译文】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睡梦里仿佛听到军营里号角声不断响起。官兵在军营里分食煮熟的牛肉,各种军乐奏出悲壮粗犷的战歌,深秋在战场检阅兵队。
【年代】:唐
【作者】:李白——《从军行》
【内容】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赏析】:
这首诗以短短四句,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将军形象。首句写将军过去的戎马生涯。伴随他出征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以见他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这句虽是从铁衣着笔,却等于从总的方面对诗中的主人公作了最简要的交待。有了这一句作垫,紧接着写他面临一场新的严酷考验──“城南已合数重围”。战争在塞外进行,城南是退路。但连城南也被敌人设下了重围,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写被围虽只此一句,但却如千钧一发,使人为之悬心吊胆。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呼延,是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我方这位身经百战的英雄,正是选中他作为目标,在突营闯阵的时候,首先将他射杀,使敌军陷于慌乱,乘机杀开重围,独领残兵,夺路而出。
诗所要表现的是一位勇武过人的英雄,而所写的战争从全局上看,是一场败仗。但虽败却并不令人丧气,而是败中见出了豪气。“独领残兵千骑归”,“独”字几乎有千斤之力,压倒了敌方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诗没有对这位将军进行肖像描写,但通过紧张的战斗场景,把英雄的精神与气概表现得异常鲜明而突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将这场惊心动魄的突围战和首句“百战沙场碎铁衣”相对照,让人想到这不过是他“百战沙场”中的一仗。这样,就把刚才这一场突围战,以及英雄的整个战斗历程,渲染得格外威武壮烈,完全传奇化了。诗让人不觉得出现在眼前的是一批残兵败将,而让人感到这些血泊中拚杀出来的英雄凛然可敬。象这样在一首小诗里敢于去写严酷的斗争,甚至敢于去写败仗,而又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象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