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送春归,槐花带雨俏。只见满树的槐花盛开,怒放的生命仿佛要开个演唱会,才能释放其能量,才能心满意足。
一个周末,陪同爱人开车回到了她的老家,一个足以令人生发感慨的小村落。
车,左拐,下道。一条不足二百米的林荫道,十余年树龄的槐树伫立两旁,光线立马暗淡下来。迫不及待的她,连忙摇下车窗,顿时,一股清香弥漫开来,令我们悸动不已,仿佛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特地以它富有的独一无二的礼节,欢迎我们回家。
下了车,脱下外衣,哪顾得与人寒暄,就朝它直奔而去。
凝视着,槐花满树,如雪洁白、如玉无瑕;形似蝴蝶,翩翩欲舞;一串一串,团结和谐;虽长势耀眼,但知绿叶深情;虽著花短暂,但知责任重托。虽……
于此,我感慨万千,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爱人,捅了捅我的手,才幡然从想象的世界里抽出神来,才知道午饭时间到了,才知道忘了拿长长的竹竿……
揉了揉发麻的大腿,回到家里,桌上框子里盛满了刚刚出锅的各式槐花食品,有槐花饼、槐花糕、槐花窝窝头……槐花的馨香溢满全屋,弥漫在空气中,弥散在整个村庄。唯如此,才好让故乡人都陶醉在美好的生活里。
咬一口,嚼在嘴里,微甜,那滋味,真得胜过满汉全席,真得不是我的城里同学能用想象臆造出来的。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啊。
今又周末,爱人催我去吃槐花糕,我的心早已饥渴难耐,出发。
又闻槐花香。
碎碎的阳光,像顽皮的金娃娃,在雪白的窗台上流连。我正伏案写作,一股淡淡的幽香透过窗缝儿,悄悄地溜进了我的房间,袅袅地钻进我的鼻子。非梅非兰,虽看不见,但我却分辨出这是桂花。我使劲吸了吸着鼻子,任这香,在我的五脏六腑里穿梭,这是金秋十月的礼物。 我打开窗子向屋后张望,那棵桂花树亭亭玉立,独有一番韵味。
桂花树的叶子是那么绿,似比最上等的翡翠还要绿,那绿色浓得几乎要滴出来了。桂花只有米粒那般大小,小小的黄,精致的黄,看一眼就让你陶醉的黄,小蜂子似的,热热闹闹地、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在绿叶中隐隐约约地向外张望着,在人的心坎上扇出热忱和温暖来。 看着这满树金桂,我不禁想起了树下的故事,想起了她…… 她,是我童年的玩伴。那年,也是金桂飘香的季节,我俩在这棵桂花树下铺满了白纸。我敏捷得像只猴子,攀着枝枝叉叉,爬上桂花树,疯狂地摇着。桂花像金色的雨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到白纸上,雪一样的白,金一样的黄,交织着,映衬着……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在树上放声大笑,她在树下轻盈地旋转着,似酒醉的蝴蝶,那一刻,我俩的快乐就像这满目的金黄熠熠生辉。
我们将摇下的桂花装入一个精致的铁盒,可在分享收获时却发生了争执。 “我要三分之二!” “凭什么?” “我铺纸、爬树、摇花、干的事儿最多,我要三分之二!” “我没闲着,也干了不少事儿!我还要做桂花糕,要很多桂花呢!”“不行,我要三分之二。” “不行!” …… 铁盒在争执中,“哐啷”一声,掉在了地上,桂花撒了一地,它们七零八落地散落在黝黑的泥土上,颜色暗淡,失去了先前的光彩,花瓣蜷曲,不再意气风发,香味也不知怎的,瞬间消失殆尽。我们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从那以后,我们见面,只是生硬地微微点一下头,后来连点头都省了,只是互相用余光瞥一眼,形同陌路。 我一直等待着她来找我,等待着那一声“对不起”。可她没有来。或许,她一定也在等我去做同样的事,但我憋着一股子气,始终不愿低头。
那些日子,我对屋后的那棵桂花树再也提不起兴趣,从不正眼去看它。 一阵清风拂过,又是一阵缕缕幽香袭来,将我从幽幽的思绪中唤醒。或许是我已经长大,心智逐渐成熟,这一刻,我不由地想:我为什么要这么固执?为什么不去找她?为了友谊,主动低头,不是认怂,不是懦弱,而是宽阔的胸襟,大度的气量…… 想到这儿,我心头豁然开朗,风风火火地提着塑料袋,来到桂花树下,像当初那样,铺纸、爬树、摇花…… 春天赠予的蜂蜜,夏天留下的果干,秋天给予的桂花,冬天珍藏的面粉,加上友谊的调和剂。“叮”的一声,香甜的桂花糕出炉了,散发这热气,也散发着友情。我用保鲜膜小心翼翼地将它包好,向她家跑去。 吱呀——”是她开的门。看到我,她的嘴惊讶地张着,继而露出甜甜的微笑,一如往日的灿烂。我将桂花糕递给她,她久久地望着,抿了抿嘴,似乎在克制什么,眼角有几滴晶莹在闪烁。 “对不起!”我俩异口同声,又相视一笑,她的笑容里盛着满满的美好,我想:我的也是。 她转过身,拿来一个铁盒:“我原本这几天就送给你的……” 怎么那么香?一股淡淡的桂花香从铁盒缝里溢出来,袅袅地钻进了我的鼻腔……
有人喜欢热闹非凡的春节,有人喜欢张灯结彩得元宵节,还有人喜欢象征团圆得中秋节。而我独爱粽香四溢的端午节。
端午节到了,奶奶带我和妹妹一起包粽子。
奶奶先准备好了粽叶、糯米、白糖、红枣和绳子。奶奶边将干粽叶放入水中边对我们语重心长地说:“选粽叶要选均匀得长椭圆型的干粽叶,这样包出来得粽子才均匀漂亮。”紧接着,奶奶边将糯米放入水中浸泡又边对我们说:“选糯米得时候要选圆润的,这样包出来得粽子口感更软糯可口。”
我们在等待泡糯米的时候奶奶给我们讲了端午节的来历。奶奶说:“这个节日是为了爱国诗人屈原。”妹妹眨巴着疑惑的大眼睛盯着奶奶问:“屈原是谁?”奶奶和蔼地摸摸妹妹的头,温柔地说:“屈原是楚国的爱国诗人,很多年前,秦军攻破楚国都城,他见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五月初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据说当时楚国人民非常伤心,渔夫纷纷去打捞他的真身;为防止屈原饿,用楠树叶包饭缠上彩线,放入江中;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下午,终于等到激动人心的包粽子时刻了。奶奶说:“首先拿出粽叶,把粽叶做成圆锥型,再在底部放一颗枣,然后放上糯米,最后压紧。”说着她的一个粽子就快完成了。她看了看我和妹妹接着说:“再把绳子绑上,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我们照着奶奶的步骤开始慢慢尝试包粽子,第一次我放了过多的糯米,结果一绑线粽叶裂开了,糯米撒了一桌。我看着手里得粽叶和桌上的糯米,沮丧的说:”太难了,我不包了。“奶奶走过来温柔地说:”不要放弃,别心急,再试一次。”说着又示范起来,我紧跟着奶奶的步骤.奶奶还说:“包粽子要有耐心,把叶子上下叠好,注意别拿反了,粽子尖要先用红枣堵住。”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我开心的手舞足蹈,马上跟奶奶说:”可以先煮两个给我们尝尝吗?”奶奶答应了。打开煮好的粽子,一股粽香扑面而来,我满足的尝了一口,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我爱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今年我体会到了坚持就能胜利的喜悦。期待又闻粽香……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琵琶行》,其全诗文如下: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注释】
1、重唧唧:叹息的样子,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用法是一样的
【译文】
我听了琵琶声已经叹息,又听了这番话更加歔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