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做体检的屋,窗户正对着一片山林,林间松木葱茏。呱啯呱啯,一声清越的鸟鸣让我瞬间惊住:啊!多么久违而亲切的叫声!
不知何故,从去年的暮春至今年的春未,每天清晨,我都在寻找一种声音,嗯,就是那清越的“呱啯呱啯”声。很遗憾,每次听到的都是低沉的“咕咕咕”声。难道一个小县城的嘈杂也足以湮灭这清越的鸣叫声?
中午吃完饭出来,途经一操场,见几个花池里生长了蓬勃的绿藤,上面结满了小小的豆荚。这是让我多么熟悉又亲切的东西啊!忍不住欣喜地伸出手,寻一粒饱满的,从尾端掐去三分之一,顺棱剥开,挖出圆圆的豆米,用拇指甲刮一刮内层的白膜,然后合拢,放嘴里,露出一小段,用力吹,呜……一声脆响从唇边逸出。
我仿佛又看到了我的那个小村庄,在春末夏初的时节。
清晨,有些许的薄雾,天空中还有月亮的影子和一颗最亮的星,几个身穿海军蓝或黄咔叽布罩衫的小少年和小姑娘背着书包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说说笑笑。呱啯呱啯……清脆叫声划破黎明的天空,几个小小的黑影从田野的上空飞向更远处的山林间。“广播广播,那伢放坡……”调皮的小少年应和着清越的鸟鸣声,引得一阵欢笑。“书上说这是布谷鸟,催人割麦插禾呢!”小姑娘很认真地告诉小伙伴。
田畈里的麦子已长出了麦仁儿,绿色的穗大又饱满,麦芒象针样朝天撒着。下午放了学,小伢就是那脱缰的小马驹,甩下书包,捞个篓子就往麦林里冲。这个季节,麦林里有“美食”——野豌豆。顾不得麦芒扎了手脸,捡嫩的尚未长米的豆荚摘一把丢嘴里,边扯豆藤边嚼,嚼一嘴的甜蜜,也嚼一嘴的绿沫。豆藤很容易扯,一会儿就装了一篓。寻一个饱满的去米做成喇叭,一群孩子呜哩哇啦地比谁吹得响,提着竹篓,踏着夕阳归家。
自家小院里,几个人围着把小小的豆荚摘下,冲洗下,装在陶罐子里,加点盐和水,放在妈煮饭的灶里煨着,饭熟了,豆荚也煮好了。
这时节,正是菜园子里断菜时节,一罐煮的豆荚可以当菜,煮得烂熟的豆荚有些甜,又有些粉,小孩子经常拿来当顿。
有一句诗写“物是人非事事休”,再听这布谷声声,看这豆荚饱满,想念我那已经消失了的村庄,有亲切,更多惆怅……
这一周,我们学过的课文很多,有《蝙蝠和雷达》,有《呼风唤雨的世纪》,有《蝴蝶的家》……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这篇课文来自安徒生爷爷的笔下,主要写了一个豆荚里有五粒豌豆成熟了,它们都想要做点儿事情。一个顽皮的男孩把它们当子弹,射了出去。第一粒豌豆渴望飞到广阔的世界里去,却落到水笕里,被鸽子吃掉了;第二粒豌豆渴望直接飞到太阳里去,却落到臭水沟里,胀得大大的;第三粒豌豆和第四粒豌豆希望飞到最远的地方,却也被鸽子吃掉了。只有第五粒豌豆落到了一户人家的窗台裂缝里,顽强地生根发芽,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生机和希望。
读了这篇课文,我不禁感慨万千,几粒豌豆各有自己的心愿和梦想,命运却截然不同:它们有的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下场可悲;有的随遇而安,努力生长,给别人带来了希望。
学完这篇课文,我不禁想到暑假里的一件事,这件事至今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天,我正在专心致志地做奥数题。突然,一道难题挡住了我的思路。这道题可真难呀!无论我怎么绞尽脑汁地想,就是想不出来。就在我要放弃的时候,我抬头一看,一株碧绿的小草竟然从阳台下面的砖头里探出小脑袋。在阳光的照耀下,那株小草格外显眼。我惊奇地想:小草在没有水和土地里生长是多么艰难啊!我面对的这道难题,跟小草的生存环境相比是多么微不足道!怎么能轻易放弃呢?于是,我又重新振作起来,换个思路,继续思考这道难题。在我几个钟头的努力下,这道难题终于向我低下了头。我望向那株小草,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微笑。
我想,世界上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被困难击倒的往往是自己那颗胆怯的心。面对人生无数的困难和坎坷,不要自己吓自己,要有逾越和战胜它的勇气和信心。豌豆、小草尚且如此,我们,不也应该是这样的吗?
话说豆荚里的第五粒豆子长成了一棵豆子树后,繁殖长出了许许多多豆苗,而且枝繁叶茂,都把整一个房子都盖住了。这茂盛的藤蔓上结出子许多豆子。
有一天,那个生病痊愈的小女孩从外地回来了,看到这茂盛的藤蔓,开心得不得了。她对这棵奇异的豌豆藤百般呵护,给它浇水、松土、施肥、除虫。说来也奇怪,这棵豌豆藤结的果实比其他的更多更结实,并且还年年都生长着,这棵豌豆藤就像是吃了长生不老药一般。
后来,女孩长大了,结婚了,还生了一个小男孩。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男孩长大了会玩玩具枪了。妈妈就给他买了一把玩具枪。但是,为了安全,妈妈不给小男孩买子弹。小男孩很不开心,想方设法弄子弹。
院里的豆子树结满了果实,成熟了。小男孩在院子里玩耍时发现豌豆藤上许许多多的豆子,灵机一动,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有子弹啦!
小男孩摘下豆子装入了枪弹匣里,对着鸟窝、河中,田里,吧嗒吧嗒地打。小男孩开心得不得了。现在是小男孩的天下了,他神气地扳动着枪的板机,枪就像马达般整天达达达达的响不停,豆子们也不停地向四面八方打了出去,纷纷落在鸟窝里,田野上,河水中……
妈妈发现小男孩把院子里的豆子摘了当子弹玩,生气极了,板着面孔数落了小男孩一顿。
之后,在鸟窝的豆子变成小鸟们的美味佳肴;掉进河中的豆子呢,小鱼儿吃得可欢了,长得更肥美;落在田野里的豆子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成长出绿油油的幼苗,一片生机勃勃。整个世界变得更有生机了。
这种情况当然不例外地被妈妈发现,这可和往年不一样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妈妈仔细一想,一拍脑门,叫道:“哦,我明白了。”她笑眯眯地对小男孩说:“这世界的变化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劳啊。”小男孩子开心得咧着嘴笑了。
是啊,小男孩开始时被他妈妈数落一番,他怎么会想到现在这个美丽的世界有他的一份功劳呢?
我是一颗夹在豆荚里的豌豆,我有很多少梦想,今天,我决定去实现我的梦想啦!
我溜出菜园,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当小朋友们的弹珠,晶莹剔透,在滑道上飞快地奔驰,超过了所有弹珠,然后小朋友们对我刮目相看。哈!多么有趣,多么开心!
我来到蔚蓝的海洋里。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成为小鱼们的玩具,或是充当贝壳里的珍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大家都没见过绿色的珍珠呢!哈!多么与众不同,多么开心!
我来到玩具制造厂里。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工人把我安装在一辆玩具车上,玩具车“突突突”地往前跑。我充当车轮带着玩具车跑来跑去。哈!多么好玩,多么开心!
我来到运动场上,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当小蚂蚁们的足球,“砰”的一声,我被踢了出去,在空中划出美丽的弧线,飞翔的感觉真是无以伦比!哈!多么自在,多么开心!
我来到军事基地,你知道我要做什么吗?我要做基地的雷达,不断地向四周发射自己来扫描敌情,嘿!有敌机接近!“轰”一枚导弹发射出去,正中敌机要害!多么骄傲,多么开心!
谁知道我一颗豌豆能有这么多梦想?我的梦想就像种子遇到土壤,生根发芽,结出许多童话......
傍晚时分,本应慵懒的像只老猫的天变得阴晴不定,嘴里哼哼着,即将爆发。我走在田垄上,身后的云压在身上,这经久不散的潮气,带来丝丝压抑。
不远处的黄豆田里伫立着一个人影。她佝偻着腰,驮着厚重的云,吃力地劳作,这立不起的腰杆究竟是岁月的无情,还是日夜的操劳?一阵风刮过,撩起她身上的单衣,也掠走了我心里的丝丝压抑,却带来了点点酸楚。咦?这怎么像一幅画,画中的人已如此苍老年迈。
“奶奶!”我呼喊着跑向她。她缓缓的转过头,揉揉眼睛,向我招手。我紧紧地握住奶奶的手臂,她慈爱的捋了捋我的头发,转眼之间就瞪着我说:“你来干什么,这儿多脏啊!”我笑嘻嘻地扶奶奶坐下,转身望向那一堆堆的黄豆。
“奶奶,您快回去吧!这天都快黑了!”奶奶站起来,摇摇手:“不行,现在必须敲完,等着雨一落下来,都没得吃喽!”那一堆堆整齐的黄豆,像一个个沉睡的小宝宝,听着微风唱给他们的摇篮曲。
奶奶拍拍我的肩,示意我回去。我瞥见她浸湿的衣裳,头也不回的跑出了田野,奶奶一直目送到我拐弯。
我拉着妈妈又跑了回来,天已开始飘落小雨,像细丝一样挠人痒痒。我和妈妈打伞,走到奶奶面前,她诧异地抬起头来:“你怎么……”话还没说完,却被妈妈抢先:“妈妈,您就歇歇吧!”“是啊!是啊!”我跟着起哄。我拿起奶奶手中的棒子,扶她坐下,奶奶只得笑了笑,任由我们去。
图片
我和妈妈拿起木棒奋力的敲打。天哭得更凶了,我拿起木棒“咔嚓咔嚓”地挥舞,溅出的水珠落在地上,竟开出一朵美丽的水花。不一会儿,我便精疲力竭,雨水夹杂着汗水淌过脸颊,给发烫的脸带来丝丝凉意。
奶奶站起来揩揩我脸上的汗,叫我去休息,我不肯,她只好拿起木棒与我们一起敲。如大山般的黄豆一点点被消灭,没过多久,我们便大功告成!
雨似乎通人意,在疲惫的我们面前温柔起来。奶奶和妈妈提着农具,我打着伞给她们挡雨,浓浓的暮色成为我们归家的背景图。这真是一幅画,画中的人在爱雨的洗礼下,露出彼此深爱的心。
雨,一直在下。
我们的爱,一直流淌……
点评:本文以“天气变得阴晴不定”为背景,以“奶奶赶着敲黄豆”为主色调,以我和妈妈的掺和为点缀,奏出了一曲动人的“爱之歌”。这份爱不仅在这家三代身上传递,也流淌在了每个读者内心深处。(指导老师:凌献英)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出自唐朝诗人乐雷发的古诗作品《秋日行村路》之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注释】
①篱落:篱笆。
②豆荚:豆类的荚果。
③社肉:社日祭神之牲肉。
④蜻蛉(líng):蜻蜓的别称。一说极似蜻蜓。惟前翅较短,不能远飞。
【翻译】
一道斜阳西照,篱笆边孩子们在欢快地玩耍;农家正烹煮着豆荚姜芽社肉,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浓香。这一路盛开的稻花静悄悄的,谁来作主?只有红的蜻蜓伴随着绿的螳螂。
【赏析】
这首绝句,正如诗题所说,写的是秋天经过郊野的一座小村时的所见所感。诗逐次展开一幅绝妙的田家景物风情图,使人读后为之神往。诗写道:他走近了一个村庄,这时候,天已是黄昏时候,一道金色的斜阳照耀着,农民们劳累了一天,都已回到家中,门外院落的篱笆边,孩子们在快乐地玩耍着。正是烧晚饭的时间,烧煮豆荚、姜芽和社肉的香味,从农舍中飘出。村外的小路旁是连绵不断的稻田,稻谷正在扬花秀穗,这时远远望去,一个人也没有,十分寂静,只见到红色的蜻蜓在低低地飞着,稻叶上爬动着绿色的螳螂。这一派和谐自然的乡村风光,使诗人深深地陶醉了。
诗就眼前所见,精工细描,把农村傍晚的景物一组组摄入诗中,使人应接不暇。诗人没有在诗中倾诉自己的心情,但把自己的情感贯注到了景物的描写中,使整诗洋溢着喜悦欢快的气氛。如诗的第三句由问句形式出现,明知风光无主,偏要问“谁是主”,便突出了眼前的丰收景象带给人的喜悦,也细微地表现黄昏的岑寂。第四句写红蜻蜓与绿螳螂,不仅在色彩上很艳丽,在二者之间加一“伴”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蜓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更突出它们的勃勃生机,使全诗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
这首诗的三、四句是名句,它的好处,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专门作了发挥,对理解诗很有帮助。钱先生说:古人诗里常有这种句法和颜色的对照,例如白居易《寄答周协律》“最忆后庭杯酒散,红屏风掩绿窗眠”,李商隐《日射》“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韩偓《深院》“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映碧芭蕉”,陆游《水亭》“一片风光最画得?红蜻蜓点绿荷心”。乐雷发的第三句比陆游的新鲜具体,全诗也就愈有精彩。
以前,德国小镇上有位伯爵,他把自己收入的一部分捐给镇子上受到瘟疫威胁的人,另一部分资助一个进行某项研究的人。这个人把玻璃片研磨成镜片装到镜筒里,用来观察细小的物件。可是,镇上的人都抱怨伯爵,但是伯爵相信他一定会有所收获。果然,这个人发明出了显微镜。之后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大部分地区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传染性疾病。
显微镜的意外发现和它的运用,就像是科学在生命中不知不觉的发芽,在生活中默默汲取力量。科学如果脱离了生活,科学的产生就一无是处。如果生活无视科学,生活如同一台废旧的机器。科学如果藐视人类,它就会被利益所奴役,凌驾于人类之上。失去尊重的科学将会是人类的一场噩梦,只有以人为本的科学才真正称得上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苹果公司就是将人性化和科学化带入每个产品中的。就像一个小小的Apple Earpods耳机:这款长得像豌豆的耳机,是苹果公司经过各种调查,制作出各种耳型模型,确定适合各种不同人群的通用形状后的产物。这耳机不仅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而且经过百次实验,不易在运动时脱落,更不易进水进尘,而且它的音质也相当的好。
其实,没有任何两只耳朵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设计出一款适合大众使用的耳机,好比制作一双适合所有人脚型的鞋子。但是苹果公司力求突破,投入在产品中的所思所想,岂止于设计,更在于理念。将人放在首位,把科学作为一种高端的服务,让科学重视到人的每一个细节。同时,使科学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把科学的美好让更多人得到分享,让科学和它所带来的舒适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于是人与科学就天衣无缝的结合在了一起,科学不再是冰冷的仪器,而更加充满温情和体贴。
可是,科学的发展一切趋于统一、规范。就像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中:人的性格可以被大量复制,婴儿可以批量生产,甚至每一个人都没必要分出男女,以及对他们居心险恶的思想塑造,人的思想和智慧也被天生注定。这些都是科学带给人们生活的程序化和格式化。科学已经发展到扭曲的阶段,人被科学所奴役,成为了没有尊严的机械产品。那么,我们人类的生命就像奴隶,只是陪葬品,人类的自由被扼杀殆尽了。科学离开了尊重人和重视人,就脱离了人类文明中先进的道德,这样子的科学摧残了人和人类的文明。
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怎么会忽视科学中以人为本的人性光辉呢?也许它们只是一个合适的厚度,一个正好的宽度,但是这些淋漓尽致得展现了人性美。乔布斯曾经说过:“在苹果公司,我们遇到任何事情都会问:它对用户来讲是不是很方便?它对用户来讲是不是很棒?”其实,这就是科学本身:贴合于人。好比豆荚温暖豆子,科学只有温暖了人心,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