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之邀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3 17:27:49
  • 《第一次走玻璃桥》
  • 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爸爸应朋友之邀带着我和妈妈去太湖源吃饭,途中经过了玻璃桥的介绍图片,我非常好奇,特别想玩。爸爸看了时间后,同意去玻璃桥上玩一下。

    在山下买好票后,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的手爬上山腰,因玻璃桥在两座大山腰处,所以我们必须爬上山,才能去玻璃桥上玩。走上玻璃桥之前,工作人员给我们每人分发了鞋套,才让我们去向玻璃桥处,刚踏上第一块玻璃时,两眼向下一望,只见玻璃桥下万丈深渊,我的两腿瞬间不由自主地抖动了起来,这时爸爸也停了下来,只有妈妈昂首挺胸地走了过去,我心想,既然已经上玻璃桥了,再回去不就是逃兵吗?不行,我可不能当逃兵。于是我鼓起勇气,拉着爸爸的手,一起往前走,每走一步都暗暗告诉自己:“褚宇宸,加油,不要怕,你一定能走完玻璃桥的”。

    一步一步地走到玻璃桥中间时,爸爸停了下来,我也跟着停了下来,朝着爸爸手指方向看了过去,哇!好壮观啊!只见连绵起伏的群山郁郁葱葱,我紧张的心情也瞬时放松下来。可好景不长,当眼睛再一次往脚下瞟去时,“我的妈呀!” 双腿情不自禁地抖成了筛子,迎面吹来的风呼呼的,就像我现在的心脏“咚,咚,咚” 响,爸爸又一次握紧我的手说:“没事吧,我们可是男子汉哦!加油!”我摇摇头咬咬牙说:“没事!”稍作停留,调整心态 ,站稳脚跟,昂首阔步坚定地往前走去,这时,远处的妈妈摇了摇手,乐呵呵地喊道“快过来,这里风景太美了!”终于历尽千辛万苦,打了一场心理大战,我战战兢兢地走完了玻璃桥。

    一趟玻璃桥之行,让我明白了凡事要敢于迈开脚步去尝试,前路虽然艰辛,但只要克服恐惧,战胜自我,就能领略别样胜景。

  • 《这一次我真棒初中作文》
  • 八月的一天,我应小姑之邀,前往武汉旅游。

    天气闷热,让人直喘不过气来。坐在长途客车上等待发车还真是难熬。旁边一位穿着时尚t恤的青年已满头大汗,大口的灌着饮料。一位女士正专心致志的玩着手机,可她早已汗流浃背。现在的环境就像一个大熔炉一样,让人十分难受。

    经过半个小时的焦急等待,客车终于启动了发动机。车旁的人听见发动机的声音,疯狂的向车里涌进来,我先前以为坐车的只有车上的几人,现在才知道人们都在外面等。我真不该在车里傻等。正当我懊恼时,却发现后来上来的人都占不到座位,心中又不免窃喜。

    车开动了,我打开窗,头上烈日炎炎,有点风还是不错的。正当我享受得正舒服的时候,车慢了下来,原来有人要上车,我心里咒骂着这个耽误我时间的人。不一会儿,车又开动起来。这时我看清了上车的那个人——一个老太太。她穿着一件青色的长衫,一条黑色的长裤,并且身上脏兮兮的,一看就是农村来的。车上的时髦男女一看她上车,都露出了鄙夷的目光,连忙躲开,生怕碰上她。这使这位老妇人在车上不知所措,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样子非常可怜。不禁可怜她起来了。她摇摇晃晃的向车尾走来,看向有座位的男男女女,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希望他们能让座,他们躲都来不及,怎么会让座呢?她向后车厢走,而我就坐在后车厢。我的眼光不敢望向老人,但在我抬头的一刹那,我的恻隐之心油然而生。我站起身来,走到老太太面前,礼貌的说:“老太太,你坐吧!”老太太感激的说:“谢谢你,小同学。”她满怀感激的坐在我的座位上。

    到了武汉,我像小姑说起了这件事,她笑着对我说:“你做的很好,你真棒!”

  • 《茶海揽绿韵诗文》
  • 应凤冈县人民政府、县诗词楹联学会之邀,遵义市诗词学会于十月中旬凤冈进行了采风活动。从茶海采风回到家,历历在目的绿波,一直翻滚在我的心海里。我总是在想除了写诗,还应该写一篇纪实散文来回瞬中国茶海的风韵,因为那里实在是太美了,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印象。

    当接到去凤冈采风的任务,时间定在十月十七至十九日。可是,天公不作美,受寒潮的影响,遵义地区的气温下降了十度左右,本是艳阳高照的晴天一下子变得十分寒冷,并有风雨伴随。当暮秋的寒气袭来,瞬间,贵州下雨像过冬的雾霾日子,让许多老人和孩子们,只好倦缩在家里。

    不变的采风任务,寒冷的气温让我们的身子发冷颤抖,我们还是以火一样的激情,登上了前来接我们的采风大巴车。

    说来也凑巧,我老伴的家乡,就在离茶海不远的凤冈县绥阳镇农村。在这之前,我们已多次去过凤冈的锌硒茶海圣地游玩,但都选择的是晴天出行。那些美不胜收的茶山,一望无际的绿海清波,一直荡漾在我的心湖里。

    这之后,不断有朋友说起,茶海仙人岭上雨天的风景更加迷人,那里是心与梦的天堂;茶海的有机茶叶专供北京中南海用茶。作为一位写作者,我就有一种欲罢不能的冲动,想去饱览那雨中的她。

    十八日,暮秋凛冽的寒风,将我又一次吹到了魂牵梦绕的中国茶海之心田坝。当我们乘坐的车翻过山路十八弯,远处逶迤起伏的群山,那蓬蓬勃勃青翠欲滴的绿啊,真的让我们陶醉。

    按照采风的议事日程安排,第一站是田坝茶海的门户,三片巨大的绿色茶尖模型组成的茶海标志,上面刻有“中国茶海之心·田坝景区”十个大字。尔后是毛泽东主席的题字,其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都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一边听解说员讲解,又迫不及待地留影纪念。

    随后,我们乘坐的小车陆续进入田坝茶海,放眼望去,绿波翻滚,滔滔的绿浪一望无际,绿波犹如浪朵朵层层叠叠。下了车,心驰神往的我,立即打开相机,将这心与梦的天堂尽收了眼底。接着一次高规格的品茗就此拉开,茶道小姐在《高山流水》的轻音乐背景中,给我们演绎茶道,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观赏茶尖在晶莹剔透的茶具里轻歌曼舞,这时谭必章先生高举着相机,给我留下了甜甜的古典女人倩影的品茶照。

    观赏茶海、品茶结束后,就是参观茶海的“贵州贵茶有限公司”茶叶加工生产车间。据有关专家介绍,从茶叶采摘下来后,摊青、分筛、揉捻、烘干、品评、包装,都是由一台硕大的,从国外进口的机器完成,负责人告诉我们它是全世界仅有的一台大型茶叶制作机器,仅这一台机器就可以减少很多的生产成本。田坝采风结束后我有感而发,赋诗一首:

    绿波碧海漫无边,田坝茶姑美若仙。

    雅桂娇花连夜绽,香茗玉露共秋妍。

    青松揽月枫争霸,翠岭含窗风赶前。

    摄取锌硒神更爽,邀君喜唱彩云间。

    转眼间到了中午时分,我们又来到仙人岭锌硒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在这里,美丽的花静悄悄地开放在荷塘边,池塘里的少许的荷花、睡莲,在寒风中依然亭亭玉立的相继绽放,只见李传翌先生正在捕捉艳丽的荷塘美景。这时,我用自己的相机偷偷地将他的倩影留在了水天景色中。回过头来,茶荘门户上的一幅对联,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眼球,“阁外池塘临碧天一池春水一池烟 林中茶农耕绿地半是茶农半是仙”。这幅对联确确实实地让我欣赏到了本土诗人的才情,更将茶农们在改革开放后,茶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经济收入而过上富足的神仙日子,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午后一点过钟,我们被带到了别具一格“仙人岭茶海农家乐”就餐。在那里,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浓浓的文化气息,一栋栋两层楼的木板房都挂有著名书画家的大幅字画,“茶酣”,“春满茶园”,“风松揽月”,“品茗论道”,“松风江月”“松月品茗”…… 尔后的油茶汤、农家土鸡、荷塘无污染的鱼、手磨豆花、炸荞皮、刚出炉的热糍粑,让我们大饱了眼福和口福。

    吃过中午饭,已经是下午两点过钟,我们又开始了下一站的采访活动。这时小雨没心没肺地下了起来,我们快速上了车,仅十来分钟时间,就到达了仙人岭,再没有了车道可行。我们只好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行走在全是人工用青砖铺的小道上,这时,山那边,雾在寒风的吹动下滚来滚去,像冰山峰,似蓬莱仙境,如海市蜃楼,使人感到飘然欲仙…… 雨不停的在我们伞面上手舞足蹈。很快我们到达了仙人岭的观景台。登上台顶,从上往下眺望,漫无边际的茶海绿波,在银雾的笼罩下披上了神秘的面纱,丝丝缕缕的细雨在幕帘里穿行。雨越下越大,软绵绵的白雾阵阵地拂面而来,眼前的雾松托起了一颗颗小小的珍珠。心旷神怡的我,伸出暖暖的双手,凉凉的冷雨在我手心产生了一缕缕的烟雾,再用口一吹,那小小的烟雾快速融入到了大自然,美丽极了。

    下了观景台,我们穿行在松林里,淡淡的馨香扑面而来,有桂花香、松柏的香。穿过松树林,我们真的到达了北京中南海用茶的景地。在茶陇边,每隔十步就栽种得有桂花树,成百上千的桂花树像卫士一样,守候在绿茶边。成片的茶海里全是用太阳能除害,科学灭虫,导游告诉我们,采用这样的方式栽种的茶叶,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茶叶了,而且,采摘下来的锌硒茶叶还富含了桂花的馨香。采风仙人岭结束后,我万千感慨的写下了诗一首:

    黛染流云雨雾藤, 仙人岭上聚良朋。

    深秋艳艳春犹在, 翠绿茵茵滴露莹。

    在下山的路边,有一位茶圣屹立在茶海的广场里,他频频挥手向我们致意。我们冒雨来到他的身旁,留下了仙人岭合影。

    快到五点钟,采风车又将我们送到了“龙江陈氏茶莊”,当我们一脚踏进该公司的接待大厅,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就送到了我们手里,电视音响不断播送县委书记覃儒方写的“凤冈赋”。我们一边品茗,一边听“西部茶海,心在凤冈。逶迤百里,碧波荡漾。浩浩兮如明月,荡荡兮似海洋……”心旷神怡的我们真的感受到了,凤冈,茶之海洋,绿之天堂,心之荡漾……

    一天结束了,傍晚,天色暗淡下来,满山满谷全是乳白色的雾气,是那样的深,那样的浓,汹涌着,翻滚着。深深的谷底被填平了,时隐时现的绿圃,彷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茶子仙姑,羞嗒嗒地伴送着我们,行走在下山的幽径里……

  • 《让床的故事》
  •     我应日本北陆书道院之邀,作为“中国少男少女书法代表团”的团员到日本进行访问。一下飞机,前来迎接我们的人群中有一位引人注目的长者,他比众人高,满头的白发,说话时总带着和蔼的微笑,他便是日本北陆书道院德高望重的理事长青柳志郎先生。还在上海时,我们就得悉青柳先生大病初愈,身体非常虚弱,可能不来机场迎接,现在见到真是格外亲切。

        我们原定下榻在东京著名的“银座第一宾馆”,然而青柳先生却执意把我们接到了他的寓所。他要我们一行4人—平均年龄才10岁的孩子睡在他的卧室里,并且一定要躺在他的床上。眼前的这张床非常漂亮、精致。床高不过一尺半,宽五尺有余。床架的边沿雕有朵朵鲜花,有樱花、桃花、玫瑰花等等。花丛之中,飞禽走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床上还铺着厚厚的席梦思……接待人员告诉我们,这张床是青柳先生50多年前拣一个黄道吉日,由一位工艺雕刻大师精工细作而成。50年来,青柳先生无论到哪里都带着它,青柳先生在事业上节节成功,他认定所有的幸运都是这张床带给他的,特地取名为“吉利床”。青柳先生高兴地说:“孩子们,你们远道而来,够辛苦了。今晚就在我的床上休息,一定会像家里一样舒适。”我们连忙推辞说:“不,您身体刚刚康复,还是您睡这张床吧!”旁边的随从人员也连连劝说,而他却一再打断大家说:“孩子是我们邀请来的,如果休息不好,我会不安的。”竟不顾年老体弱,推开大家阻拦的手,亲自起身为我们铺床。只见他在壁橱中拣出一条绣有樱花的洁白的床单,颇巍巍地走到床前,慢慢蹲下,吃力地跪在榻榻米上。他的夫人要上前代劳,青柳先生不肯。他那枯瘦的手在床单上摩擎着,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这张吉利床会给你们带来幸运的……”他在把被褥抱到床上去时,不留神,脚下突然一滑,差点摔倒。这时,他额上渗出点点汗水,脸色显得十分苍白。我连忙上前一把扶住了他。望着他的背影,我的眼前浮现出儿时,每晚我的爷爷为我铺床的情景。他总是一边铺床,一边对我说:“今晚,你一定会睡得很香的。”爷爷—青柳先生,青柳先生—爷爷,我只觉得两个身影在眼前重合起来了……“青柳爷爷,让我来吧!”我脱口叫起爷爷来,语调是那样亲切,那样自然。青柳爷爷楼着我放声大笑,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最后青柳爷爷硬撑着疲惫的身体到客厅去睡他夫人为他铺好的沙发。

        晚上,我睡在青柳爷爷为我们铺好的床上,床是那样暖和,我很快甜甜地进人了梦乡,做了一个好梦,梦里骤然长大了,青柳爷爷的身体也彻底康复了,我和他又说又笑……

        第二天清晨,我被一阵从客厅里传来的轻轻的咳嗽声惊醒了。在早餐桌上我没有见到青柳爷爷,方知他得了感冒,旧病复发了。我一惊:青柳爷爷或许是因为昨晚让床才着了风寒吧!我心中好不安啊……

        早饭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青柳爷爷,按原定计划登机离开了东京,前往大阪继续访问。途中,随行人员又与我们讲了青柳先生的“吉利床”50多年来,他曾让过三次床。第一次,他老母亲生病,他把吉利床让给她养病,以求老母亲早日康复;第二次,在他儿子工作的前一夜,他让儿子睡在“吉利床”上,以求儿子工作顺利。这一次青柳爷爷竟不顾大病初愈,执意把只让给亲人的床让给了我们,青柳爷爷分明把我们—中国的孩子看作了自己的亲人。这是多么珍贵的深情厚谊啊!

        我们乘坐的飞机徐徐上升,穿人云层。我望着机外汹涌澎湃的云浪,心潮滚滚,中日两国友谊真是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的“情比肺肝,形同辱齿”“不同寻常”啊!我默默祈祷:愿青柳爷爷健康长寿。

  • 《孔林游记》
  •     一九九O年秋的一天,应朋友之邀去山东曲阜旅游。曲阜是中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更主要的是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生息的地方。

        曲阜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春秋时代是鲁国的领地。至今还可见到古城的残痕,现在成了旅游胜地之一。不管是平时还是节日,来往的人相当多,再加上我们去的时候这里正在举行国际孔子文化研讨会和纪念孔子诞生二千五百四十一周年,因此显得更加热闹。

        在曲阜市内没有见到公共汽车,有的只是马车。我想大概是为了远道来的旅游客人能体验古代风情的原因吧?我们也就乘坐马车,先游玩孔林。沿着曲阜城门北走,就见到夹道而立的苍松翠柏,这就是孔林神道。道中看到刻着“万古长春”四字的石坊,整个石坊气势宏伟,造型优美。我想停一下,但由于马车夫的匆忙,不愿意停留,没有办法,我只好在车上拍了一张照片。我没有仔细看,不过那石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马车在孔林大门前停下,这是一个多层斗拱的木制牌坊,正中有“至圣林”三个金字。进入孔林大门,经过一条长约四百米的雨道,就可见到拱门,上有高大的“观楼”。跨入此门就到了孔家墓地了。从游览图上可看到,整个孔林很壮观,总面积达两平方公里,比今天的曲阜城要大得多。孔林的规模也随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而越来越大。

        由“至圣林”门西行约二百米,路边有一座雕刻着云龙的石坊。上面刻有“侏水”三个字。过侏水桥再经过供奉孔子木主的享殿,就到了孔子墓。这种墓是一种特殊尊贵的筑墓形式。墓周围环以红色的墙,墓前有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宜王墓”,又个大字。我们在孔子墓前拍照留念,但这里人很多,拍照片也很不容易。看完后,我们就去孔林的其他墓地参观.沿途到处可见碑石林立,大大小小,都是历经了几十代的风雨,很多已经出现了风化,不过还大体上可以看出上面的字:“第多少多少代……某某某……”

        由于比较疲劳,我们在路边找到一处墓地坐下来休息,与朋友谈话。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两千多年来埋葬从未间断,而且规模巨大,令人吃惊。为什么能在中国从古代到现在保留一个家族的墓地?这个问题是我不能回答的。但是由此也可以知道孔子对中国影响的巨大。时间己经晚了,我们也该走了。那些问题还是留给那些思想家、历史学者去思考探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