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那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1 12:02:18
  • 《那山那水那人那回忆的初二作文》
  • 那山那水那人那回忆的初二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那山那水那人那回忆的初二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这世间,值得你回忆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是挥之不去的'事却寥寥无几。

    在上小学的时光里,每到一个学期的暑假,父母都会送我到桐柏,那是姥姥的家,也是我的乐园。姥姥的家,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从白天到晚上,每一天的生活充实快乐。早上,陪姥爷一起去山上砍柴,下午,小河里抓鱼戏耍,渴的时候喝井里的水,那水又清又凉又甜,只因一直跟着姥姥住一块儿,所以每天都能吃到最好吃的食物。

    我,活脱脱的乡村少年。

    那天,姥姥从厨房里出来,看见在门口玩耍的我,便走向我说:“孙儿,来,快尝一尝,姥姥新做的食物,瞧!还热乎着呢!”我闻了闻,挺香的,于是就吃了一口,刚咬下去没什么感觉,可是后来越嚼越香,姥姥看我吃得这么香,问:“你猜猜,它叫什么名字?”当时我故作玄虚:“我知道,这个东西的名字叫做香饼。”姥姥听到我的回答,哈哈地笑了。最后姥姥告诉了我它真实的名字:“它叫葱油饼,这个东西是我从邻居家学来的,你如果喜欢吃的话,我可以天天给你做呦!”“太棒了,每天能吃到姥姥做的美食,我好开心啊!”我兴高采烈地说。

    唉!可是好景不长,爸妈从外面打工回来,要把我接走,于是过了两三天,我被强行带走了。临走时,姥姥给我做了一袋子的葱油饼,让我在路上吃……

    现在的我已经上初中了,学习任务比较重,很少回乡下。

    虽然现在满大街的小吃美食,但总感觉没有姥姥做的葱油饼好吃。至今还能回忆起与姥姥一起的点点滴滴,闻到葱油饼的味道,感受梦中的亲情,如此种种如电影历历在目。真的是好怀念呀!

    时光流逝,只有珍惜眼前,才能不留遗憾!

    【那山那水那人那回忆的初二作文】

  • 《那人那田那水初二作文》
  • 那人那田那水初二作文

    手表上的秒针一格一格的爬过去,窗外的天空也就一点一点儿亮起来。汽车颠簸着。我靠着车窗,很困。

    今天,我起得很早,是因为我要去看生病了的奶奶。

    窗外,晨雾似如白色的薄纱,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斩不断,挡住了我的视线。这座偌大的城市还在沉睡当中,没有苏醒过来。我侧头靠着窗户,一阵困意袭来,眼皮沉重地合了下去。

    碧蓝碧蓝的天空,碧绿碧绿的田地。朵朵白云飘散着,一簇簇,犹如一群群绵羊。远处的山层峦叠峰,近处的江水滚滚向东流。风带着泥土的清香扑鼻而来。田地中,一个“健壮”的老人握着锄头耕着地,那正是我的奶奶。

    “奶奶,你还好吗?我好想你!”我一路小跑到奶奶面前,抱住了奶奶,撒娇的说。“好,好,好!奶奶有了你这宝贝孙女啊,什么都好!”奶奶脸上浮现了久违的笑容。“奶奶,你累吗?为什么要在这里干活却不愿意跟我们去上海度过幸福、安逸的晚年呢?”我瞪大了眼睛,一脸天真地问,“上海多漂亮啊!有……”我情不自禁地向奶奶介绍起了繁华的大都市——上海。奶奶也努力想象,想象大都市的模样,但却一脸茫然。待我说完以后,奶奶说:“我很舍不得这个我住了大半辈子的地方,再说,下田去干干活也能算是累吗?而且如果让我离开这个老窝,我会很想它的,就像你也会想我一样。”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可是心里还是不服气。

    真是这样?不,不可能,您每天起早摸黑,确实很累。岁月已经过早的在你额前踏出一道道轨迹,头发也慢慢显出苍白。

    一滴泪水滑落在手上,回过神来,汽车还在缓缓行驶着,我急忙揾去泪水竭力忍住啜泣,但大颗大颗的.热泪依旧不断地灼痛我的双颊。

    “你怎么了?奶奶只是……”妈妈担心的问。“没事。”还没等妈妈讲完,我就只好从喉咙里挤出几丝笑声含混的回答道,但这一出口,才发现自己的声音像是被砂纸磨过,前所未有的嘶哑干涩。以前都没多去看看奶奶,现在等到奶奶生病了,才想到去看看奶奶但已是无补于时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快到医院了吧?我眺望远处,灰蒙蒙的天空好随时会滚过惊雷,头上的乌云也仿佛会轰然倾泻。

    隐约中,我看到了那栋奶奶的茅屋。只可惜“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啊!

    【那人那田那水初二作文】

  • 《那山,那水,那鸡》
  • 我的老家在乡下,虽然不经常回老家,但老家的山山水水和那里的鸡及主人让我难以忘怀。

    乡下老家那里有两处独特迷人的风景,那就是山和水,我最喜欢享受那里的山山水水。

    山,到处可见,我感觉这里的山是最美的。站在远处,抬头一望,就会看见群山连绵起伏,郁郁葱葱。早晨,旭日东升,金光照在绿油油的山上,群山绿得发亮。有时山上会有点雾,极目远眺,群山如同仙境一般。

    水,也是那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它是从山脚中流出,顺着小渠缓缓地往下流。这种水叫泉水,人们烧饭靠它,洗衣服靠它,连农田里的稻田也喝过这甘甜的泉水。

    每天天一亮,鸡就会用它那洪亮的嗓子打鸣,乡下人家一听到鸡叫,就会立刻穿起衣服,拿着锄头出去干农活。鸡饿的时候,就会自己去寻找食物,只要一看到“大餐”,就会“嗖”的一下,用嘴巴把“大餐”吞进肚里。我老家有的鸡还会防小偷呢!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有小偷来到农民家里,鸡就会“咯咯咯”不停地叫,如同“拉响警报”一样,把贼吓跑。

    啊!老家的山山水水,还有那勤劳、聪明的鸡让我彻夜思念。

  • 《流向远方的水》
  • 看着那水,不断地从桥下涌来,不紧不慢。在岸的那头,分成了两半,被船只托着带走,打起一个个波浪……

    记得曾经向谁问过,那水悠悠地是要到哪儿?那人告诉我,它要去大海。我问大海在哪里,他说,在远方……

    远方,一直是一个模糊地概念,没有人能给固定的形式一个完整的答案,所以,追问是无用的。明明看到,那水在流,在颤抖,但是,我听不见它的声音。城市的喧嚣,是不属于水的,就算是在农村,他们的呼唤也是被静音了的,渐渐地,那声音便只成为了大自然独有的秘语。

    一直都没有发现,流向远方的不仅仅是水,还有时间。一天天的变化,人是感觉不到的,就像水,一天天地在流,谁也感觉不到今天的水比昨天的清了,今天站在岸边,水竟然能够浸没鞋底了。直到有一天,在桥上走过,不经意的发现,早年的那棵树不知是什么时候被砍倒了,那条运河的对岸不知何时已栽了那么多树,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它们却真实的存在着;直到有一天,自己的亲人离开了,才发现在也回不来了,才感觉到,时间的确是流到不知名的地方去了……回过头来才看到,亲人的头上,俨然有了好多白发……

    于是,人在失去中看到了流逝,又常常自私地想,希望可以回到从前,贪婪地乞求上天在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再来。所以,人们便学会了发表“早知道”的感慨,殊不知,流向远方的水,流逝了就在也不会倒回,有些东西失去了可以在找回来,而更多的,则随着流水被带向了远方……

    人生不是水,可以不停地流,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还会有人选择浪费,将自己的少年花费在仅仅对自己所谓的自由的追求,把自己的青年投入到甜言蜜语的漩涡,更甚者,将自己的成年寄托于侥幸或犯罪。我不知道那些骗子,小偷,是如何做到,看着自己的“战利品”,说服自己那是我的财产,然后若无其事的抬头走在街上,竟不知道自己已是没有影子的存在。

    人是脆弱的,所以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居动物,无论是谁都没有权利将别人强行拉出集体,哪怕那个人是自己,所以自杀和杀人时同等的犯罪,就算是罪大恶极的人,也没有权利自行了断,罪犯,是连死的权利都不属于自己的。于是,监狱便诞生了,用时间来冲刷,来改造,将罪恶流诸于水,带向远方,还有的——便是自己的年华。

    桥下的水依旧在流,时间在走,有限的生命不会停留。但是能有几个所谓的智者,会将生命看当生成财富来消费?生命不是自己的,是属于那些赋予我们生命的人的。但是我们将责任和过错都推到年龄上,自己还小,孩子是不用承担的,孩子犯错是理所当然的。于是我们拼命拼命地消费别人给予自己的爱,等到自己意识到了,才发现自己的时间还在流,而他们的却已要停留……人说,人生最大的悲剧是“欲尽孝而人不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世间竟已开始流行起了于自己的至亲,“生前薄待,死后厚葬”的风俗。而那又是做给谁看的呢?倘若真的有灵魂存在,逝去的亡灵难道会因为只在死后有人为自己哭两声,烧一摞纸钱就得以超脱而飞向极乐世界吗?……

    风拂过发丝,水随着风起伏,带着飘落的叶片流走,我看不到它的归宿——远方飞过一群候鸟,轻声歌唱,“我想……”

  • 《流向远方的水》
  • 看着那水,不断地从桥下涌来,不紧不慢。在岸的那头,分成了两半,被船只托着带走,打起一个个波浪……

    记得曾经向谁问过,那水悠悠地是要到哪儿?那人告诉我,它要去大海。我问大海在哪里,他说,在远方……

    远方,一直是一个模糊地概念,没有人能给固定的形式一个完整的答案,所以,追问是无用的。明明看到,那水在流,在颤抖,但是,我听不见它的声音。城市的喧嚣,是不属于水的,就算是在农村,他们的呼唤也是被静音了的,渐渐地,那声音便只成为了大自然独有的秘语。

    一直都没有发现,流向远方的不仅仅是水,还有时间。一天天的变化,人是感觉不到的,就像水,一天天地在流,谁也感觉不到今天的水比昨天的清了,今天站在岸边,水竟然能够浸没鞋底了。直到有一天,在桥上走过,不经意的发现,早年的那棵树不知是什么时候被砍倒了,那条运河的对岸不知何时已栽了那么多树,我叫不出它们的名字,但它们却真实的存在着;直到有一天,自己的亲人离开了,才发现在也回不来了,才感觉到,时间的确是流到不知名的地方去了……回过头来才看到,亲人的头上,俨然有了好多白发……

    于是,人在失去中看到了流逝,又常常自私地想,希望可以回到从前,贪婪地乞求上天在给自己一个机会,重新再来。所以,人们便学会了发表“早知道”的感慨,殊不知,流向远方的水,流逝了就在也不会倒回,有些东西失去了可以在找回来,而更多的,则随着流水被带向了远方……

    人生不是水,可以不停地流,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还会有人选择浪费,将自己的少年花费在仅仅对自己所谓的自由的追求,把自己的青年投入到甜言蜜语的漩涡,更甚者,将自己的成年寄托于侥幸或犯罪。我不知道那些骗子,小偷,是如何做到,看着自己的“战利品”,说服自己那是我的财产,然后若无其事的抬头走在街上,竟不知道自己已是没有影子的存在。

    人是脆弱的,所以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居动物,无论是谁都没有权利将别人强行拉出集体,哪怕那个人是自己,所以自杀和杀人时同等的犯罪,就算是罪大恶极的人,也没有权利自行了断,罪犯,是连死的权利都不属于自己的。于是,监狱便诞生了,用时间来冲刷,来改造,将罪恶流诸于水,带向远方,还有的——便是自己的年华。

    桥下的水依旧在流,时间在走,有限的生命不会停留。但是能有几个所谓的智者,会将生命看当生成财富来消费?生命不是自己的,是属于那些赋予我们生命的人的。但是我们将责任和过错都推到年龄上,自己还小,孩子是不用承担的,孩子犯错是理所当然的。于是我们拼命拼命地消费别人给予自己的爱,等到自己意识到了,才发现自己的时间还在流,而他们的却已要停留……人说,人生最大的悲剧是“欲尽孝而人不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世间竟已开始流行起了于自己的至亲,“生前薄待,死后厚葬”的风俗。而那又是做给谁看的呢?倘若真的有灵魂存在,逝去的亡灵难道会因为只在死后有人为自己哭两声,烧一摞纸钱就得以超脱而飞向极乐世界吗?……

    风拂过发丝,水随着风起伏,带着飘落的叶片流走,我看不到它的归宿——远方飞过一群候鸟,轻声歌唱,“我想……”

  • 《那山那水500字》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这形容南国山水真是再贴切不过:驾一叶轻舟,行与碧波之上。近看,船行过处漾开一片微波,绿水逶迤似乎溶尽了柔美之情;远望,两岸青螺绵延,树木葱茏。山顶像用刀削出了一定弧度,又像国画中苍劲笔触,多出几分凌厉之感。

    若逢薄雾,朦胧水汽氤氲水面之上,只得看清身后激起的白浪,使山水平添神秘。

    年少时看厌了此类景象,总是期盼异乡风景。某日与朋友作伴,赴外地旅行,终于得以一睹他乡风貌。

    是初春,乍暖还寒。枝头几个零星的花苞摇曳,更无一绽放。虽是临海,却无想象中广袤的蔚蓝:一片灰白,不时传来海鸟孤寂的啼鸣。山直耸云霄,一片荒芜让人想起积在顶端的那层火山灰。寒风刺入身体,我不禁发抖。

    旅程以“没选好时节”告终,在山水之间坐车来往跋涉最后郁郁回家。

    又是一个假期,就近出游,却意外收获了不一样的经历。仍是两岸青山的景象,当地渔人说不同的方言,听起来却那样亲切。夕阳西下,滚烫通红的火球点燃了半边天空。阳光把水面浸染了,粼粼水面泛起一阵橙红。我们在渔人家留宿,看一轮圆月从山的另一边悄然而至,听草木间虫豸的低鸣。

    我知道,明天一早渔人就要登船撒网,裤腿上湿润的露珠和网袋里沉甸甸的鱼就是山水送给他的礼物。

    不知从何时发现了旅行的爱好,学会了用心体会旅程中恬然美好,抑或是辛劳奔波。

    行别。渔人的小儿子刚学会几首诗,正咿咿呀呀地背诵。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 《那山那水500字》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这形容南国山水真是再贴切不过:驾一叶轻舟,行与碧波之上。近看,船行过处漾开一片微波,绿水逶迤似乎溶尽了柔美之情;远望,两岸青螺绵延,树木葱茏。山顶像用刀削出了一定弧度,又像国画中苍劲笔触,多出几分凌厉之感。

    若逢薄雾,朦胧水汽氤氲水面之上,只得看清身后激起的白浪,使山水平添神秘。

    年少时看厌了此类景象,总是期盼异乡风景。某日与朋友作伴,赴外地旅行,终于得以一睹他乡风貌。

    是初春,乍暖还寒。枝头几个零星的花苞摇曳,更无一绽放。虽是临海,却无想象中广袤的蔚蓝:一片灰白,不时传来海鸟孤寂的啼鸣。山直耸云霄,一片荒芜让人想起积在顶端的那层火山灰。寒风刺入身体,我不禁发抖。

    旅程以“没选好时节”告终,在山水之间坐车来往跋涉最后郁郁回家。

    又是一个假期,就近出游,却意外收获了不一样的经历。仍是两岸青山的景象,当地渔人说不同的方言,听起来却那样亲切。夕阳西下,滚烫通红的火球点燃了半边天空。阳光把水面浸染了,粼粼水面泛起一阵橙红。我们在渔人家留宿,看一轮圆月从山的另一边悄然而至,听草木间虫豸的低鸣。

    我知道,明天一早渔人就要登船撒网,裤腿上湿润的露珠和网袋里沉甸甸的鱼就是山水送给他的礼物。

    不知从何时发现了旅行的爱好,学会了用心体会旅程中恬然美好,抑或是辛劳奔波。

    行别。渔人的小儿子刚学会几首诗,正咿咿呀呀地背诵。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 《游九寨沟》
  • 走进九寨沟,我一下子就被那里的水迷住了。那水的颜色不像是我平时看到的那种,而是那么的清,清的见底,能看到水下的植物,连他们的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那么的清,清的把旁边的山都拍下来了。那么的清,清的比我们喝的矿泉水鲜活多了。看得我都不忍心去触碰她啦,让我呆呆的站在那里陶醉其中。

    绕过一棵树,我就来到了池边,我发现九寨沟的池子有大有小,有深有浅,颜色也就五花八门,红的像火,粉的似霞,蓝的像天,绿的比三月的柳树的小绿叶还要嫩上五分,再加上太阳照下来的明媚的光,就变得更加美丽啦,这场景真的是让我赞叹不已啊!

    看完这些小湖小池之后,我就来到了声势浩大的诺日郎瀑布身边。它是我国最宽的高山瀑布,有320余米宽,水帘凌空倾泻,像一颗颗微微发蓝的珍珠从仙女手中撒落下来,壮观极了。他还作为九寨沟的标志和象征印在各种宣传画册中呢。九寨沟的熊猫海、箭竹海、老虎海、镜海也都具有特色。即使水都是宝蓝色的,却也保持着一份独特的魅力。

    九寨沟的水真美啊!

  • 《那山,那水,那路我的家乡》
  •     那山,那水,那路我的家乡,位于贵州中部的清镇县境一内,离贵阳很近,离红枫湖更近。这儿山峦连绵不断,各种矿产资源丰富。天气四季温和,冬天不少植物还呈现着绿色。红枫湖是贵州第一大自然湖,风景秀丽,山围绕着水,水倒映着山,湖水静如一面平镜。一到夏日或金秋,游泳、观光、赏红叶的游人络绎不绝,这平静就被打破了。那湖水又变得喧闹了。红枫湖不但给人们带来欢乐,还供给家乡以及四周的水和电,养育着我们。

        家乡是山的世界,站在龙头山山顶放眼四望,群山起伏,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因为星星与星星之间还有一些距离,而家乡的山,多得一座接一座,似乎没有空隙。有句话叫“开门见山”,而我的家乡,不用开门,透过窗户就可见山。贵州是高原山区,公路自然是弯弯曲曲的,但很有特色。公路起伏不平,转弯曲折,除了上坡,就是下坡,不是转弯,就是过,有的盘山路急转弯处,对面来车都看不见。汽车在这种公路上行驶,有时像小船在水中飘荡,这使我想起范仲淹《江上渔者》诗的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怪不得过去人们说贵州“地无三里平”呢1平原一带有许多平直的公路,汽车在上面跑得飞快,贵州公路不平,汽车大多都是慢速度开。可我还是喜欢贵州的公路,摇来摇去,转来转去,倒也有趣。不过遗憾得很,在老公路上的那种乐趣即将结束,一条贵阳通黄果的贵黄高速公路建成了,我们以后就在新公路上奔驰了……

        贵黄公路是双车道,中间有条绿化带,种着灌木丛,两侧分别有护路栏杆。为了把路拉直,碍路的山都给挖开了,有的山搬了半边,有的山整座都搬走了,还有凹下去的地方修了桥。汽车旋风似的行进在上面,耳边只听呼呼的风声,周围景物一晃而过,路边的小茅屋,小树苗,都来不及看清楚,仿佛坐火车一般。夜幕降临,车灯一开,护路栏杆上伸出的小方板上的反光漆发出红光,随着汽车灯光伸向前方,红光也一排儿延伸向前方,还有许多标志牌则发着绿光。红绿相间,加上黑夜背景的衬托,美丽极了。只消20来分钟,就从贵阳到了清镇。要是原来的公路,不堵车也得用1个来小时。在贵州,能在这样的公路上飞驰,真像在梦中,可这梦毕竟实现了,谁还能说贵州“地无三里平”?我家乡!家乡的山留给我一片绿意,家乡的水带给我童年的欢乐,家乡的路带我走向明天

  • 《那山·那水·那人》
  •     第一次,远离深圳,别离亲人。第一次,走向深山,走进农家。为让我们深入生活,老师精心安排了这次井冈山之行的访农家活动。

        一路上,伴我左右的是金黄的稻秘,清澈的流水,还有弯弯垂柳,青青翠竹。都说青山绿水处有好人家,是的,看,村口那出来远迎的人群,他们热情温暖的笑脸让人如见亲人般倍感亲切。

        主人把我们迎进里屋,举目四望,屋内没有几件象样的现代化家器,取而代之的是一件件钝重的、还混有泥土气味的农具,正中摆着一张方桌,残旧却被擦拭得很干净。偶尔,也会发现几只飞蝇在屋内嬉戏。大约是我们的到来为它们平添了喜气……

        一阵忙碌之后,主人讲述了他们心酸的故事:孩子爸常年卧病在床,全家里里外外都是自己一人操持,一堆孩子自小哇啦哇啦,好不容易抚养长大,却又要为昂贵的读书费用奔劳不已……主人的眼圈微红,嘴边却总也留着不变的、自的笑意。这微乎的变化让我相信。她定是一个坚强的母亲,一个可的女人。是的,用她们自己的话说“命不好”,生活在如此艰辛的环境里,家里别人有的自己没有,别人没有的自己更不用说。每天起早摸黑,劳作于农田和家之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此艰辛的生活却没有压倒一个柔弱的女人。确实,是环境逼得她走投无路,也是环境让她坚强,必须坚强地面对生活。因了这美好的心态,她在这如白开水式的日子里找到了做农人的乐趣与希望,即无论家里多困难。也绝不让孩子失学。这样的愿望对于我们的家庭,应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作为这样一位母亲,那是她能力的极限啊。所以,她说:“无论自己多么辛苦,也就值得了—无愧于家庭、孩子。更不疚于自己。”

        许久,我说不出一句话,我被这位母亲深深地感动着。她不仅再一次证明了母亲的无私和伟大,更让我们明白,母爱就像是山间的竹笋,剥开它的层层外壳,露出来的就是最纯最嫩最美的佳肴—而母亲。被青衫布衣裹着的,就是一颗耀眼的心。

        在这贫困的农村中,在这青山秀水里,这样的人家数也数不清。也正应了那句话,是好山好水造就了这千千万万的纯朴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