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径向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3 09:19:21
  • 《线索:文章的思路径向》
  • 文章无论大小—大到长篇小说,小到一篇散文,都应当有作者构思成文的思路径向所在,都有穿结全部材料、内容发展的“筋节”所在,这“思路”、“筋节”就是文章的线索。在不同的文章中,这种筋节、脉络虽然表现不同〔或明或暗、或隐或显、或断或续),但只要抓住它,就能对文章有清晰的理解。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这就说明了作者或读者把握线索的重要性。是的,思路清晰,线索清楚,文章才会写得有条有理。反之,如果文章头绪紊乱,线索如同乱爬无序的爬山虎,那就是思路不清,构思无力的表现。由此可见线索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在具体的写作中,一般文章的线索有这么几种——

    1.以人、事为线这两类文章通篇将笔力集中于所写的人或事身上。前者以人物和身世经历、言行活动为脉络,突出刻画人物形象和精神品质。如鲁迅小说《阿Q正传》、《祝福》,胡适散文《我的母亲》,冰心散文《我的三个弟弟》等。后者以事(或事件)为中心,为线索脉络,突现某一事(或事件)的思想含义、或其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如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英雄登上地球之颠》,蔡元培散文《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萧乾的《往事三瞥》等。

    “以人为线”和“以事为线”其实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在写人时离不开事,在写事时又离不开人,人与事如同一棵上的枝干和树叶。不同的是,在以人为线的文中,强调的是人,人是主千,事为枝叶,写作的宗旨是“因人附攀”;而在以事为线的文中,强调的是事,事是主干,人是枝叶,写作的宗旨是“因事附人”。

    2.以情、理为线这多出现于散文和议论文中。文章的线索或是作者感情的流动线—作者的激情、悲情如行云流水,贯穿全文冲击人心,如一r玲散文《诗人应当歌颂您》、曹靖华散文《三五年是多久》、黄宗英的《星》、三毛的《梦里落知多少》等;或者是作者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一种观念、思想、见解,它不仅是文章的线索,同时也可视为文青的“筋骨”、“中心”所在,如李大钊的《今》、丰子恺的《渐》等。

    3.以物、景为线这类文章是以“一物”或“一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它们不仅是生发为文的基础,而且也是全文的“轴心”,通过物、景起着联级全篇的粘合作用,这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如莫泊桑的《项链)、蒲松龄的《促织》、沃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戏剧《十五贯》、《桃花扇》等。在散文中作家也常常以一物一景托物言志,抒发情感,凸现思想,如袁鹰的《并冈翠竹)、秦牧的《土地》、《社樱坛抒情》,曹靖华的《小米的回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将散文中的这些物、景视为线索,并不排斥其中蕴含的“感情”、“思想”的线索,可以这么讲,那些贯穿于文中的物、景可视之为“外线索”,而文章内潜在的感情、思想可视为“内线索”。

    4.以题眼(文眼)为线常言道: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以题眼为线,即是整篇文章始终扣住题目的“一点”为文,突现这“眼睛”中的“瞳孔”,并以此关照全文。如李密的《陈情表》,以“情”为线,表达自己与祖母的难分难舍之情;贾平凹的《丑石》全文重在述石头这“丑”,而文尾来了一个逆转。郁达夫的《仙霞记险》,以“险”为线,焦距集中,行文紧凑。柳宗元的《愚溪诗序》更突现文中的一个“愚”字,处处凸现之—

    一个“愚”字,贯穿全文,处处以题眼行文,文章写得生动感人。当然,我们表面看到的是以“愚”为线的景色,但细细咀嚼,实可感触作者的郁抑之气和自嘲心态,这其实是真正的内在线索。

    以上情况的归纳,只是文章线索中的“单线”,其实,在不少文章中,线索还以“复线”形式出现。如鲁迅小说《药》中,就有革命者夏渝英勇就义和华老栓买人血馒头两条线索交织而写,一暗一明,通过“刑场”和“坟地”为双线的“交叉点”。同样,何为的散文(第二次考试》也有“考场”与“考场外”的两条线索,只不过作者略写了后者而已。在长篇小说和戏剧中,作家们为了展现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单线式写法就常常显得不够用,因而要采取“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写法,然后将单线连在一起形成复线甚至成网状。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就有安娜—握伦斯基和列文—吉提的“线索”平行推进。李英儒在(野火春风斗古城》的创作体会中谈到:他之所以要变地下的单线为整个斗争的内线外线相配合的复线,是为了更真实地表现当时严酷的斗争实际,以增强艺术效果和说服力。同样,在梁信的《红色娘子军》中,作家为了更好地塑造吴琼花这个艺术形象,也着重在敌我矛盾和自我教育这两条情节发展线索中“找戏”,而不只局限于一条线索,因而舍去了许多只能表现“自我教育”(单线)的情节(如参军路上强迫敬神群众“破除迷信”),而设计了侦察中突遇南霸天,始起复仇烈焰而违纪开枪的情节,这是突现“敌我矛盾”的另一条线。这仍然是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圆形”、丰富之故。

    与径向有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