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开国武将檀道济,曾领兵北伐前秦,颇有功勋。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后,檀道济,被进封为“武陵郡公”,拜征南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在他统帅大军,征讨北魏的那一次战事中,打了三十多仗,连连获胜,曾进攻到历城(在今山东)一带,只因后方军粮接济不上,才不得不退兵。
据《南史•檀道济传》载:檀道济当时军至历城,军粮不足,准备撤退。宋军中有投降魏军的个別士兵,竟把缺粮的事告诉了魏军,并且建议趁机追击。魏军就先派密探到宋军营中来侦察。檀道济料到敌人的这一着,便在晚上故意叫管军粮的人点数军粮,用大批沙子充作米,还故意用斗来量,一边量,一边唱:一斗,两斗,……几石,几十石,……一袋又一袋的沙子,高高地堆放着,而把少数的米散露在上面。魏军的密探,把看见和听见的情况,回去作了报告,魏军以为宋军军粮有余,便不敢追击,而且把投降过去的人处死,说他们是假降谎报的间谍。檀道济于是率领宋军,安全撤回。
这个故事,叫做“唱筹量沙”,可见檀道济打仗是会用计谋的。(筹,计数的用具;唱筹,边唱数边计筹。)
可是,后来有人对于檀道济却加以歪曲,说他计谋虽多,最后还是不免败走。例如王敬则就说过:“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南朝宋亡以后,萧道成称帝,即齐高帝,建立了南齐。
《南史•王敬则传》载:王敬则是南齐的辅国将军,不识字,为人奸猾,野心很大。齐明帝(萧鸾)时,王敬则起兵造反。那时明帝病重垂危,明帝的儿子萧宝卷准备逃走。王敬则听到这个消息,很是得意,带着讥讽的口气说道:“他父子俩谅来没有什么办法了,‘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当然还是趁早逃走的好。”
“三十六策”,本是形容计策很多的意思,不是整整三十六条计策。不过,也真有人收集罗列了民间流传的种种计策,凑成三十六条,例如“瞒天过海”、“借刀杀人”、“金蝉脱壳”、“欲擒故纵”、“调虎离山”……等等,而把“走是上计”列为最后一条。这完全是好事者的附会,没有什么根据的。因此,所谓三十六条计策,说法也各有不同。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亦作“三十六着,走为上着”。北宋僧惠洪《冷斋夜话》作“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后来流传为成语,意思是:事情已至无可奈何的地步,任你有多少计谋也都不中用了,只有一走了之,别无良策。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
刘邦异母弟刘交的后代,后来做了南朝宋武帝的刘裕,北伐到徐州,竟然在戏马台设实为他的军咨议、侍中孔靖送行,借霸王之雄,以壮军威。”高皇帝的龙子龙孙们也不敢小舰了他祖上的手下败将。这至少说明项羽在刘裕的眼中毫不含糊的是一位足以令人敬畏的历史人物,从而也泄露了他寄予项羽的某种同情。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登上了至高的统治者宝座的刘邦,有时被派充了小丑的角色;而身陷四面楚歌重围之中的项羽,直至他砍下了自己的头颅,始终凛凛烈烈,八面威风,不容投予轻蔑的一瞥。人们不但同情项羽,更同情与项羽以死相随的虞姬,于是花儿被唤做“虞美人”,曲儿被唱做“虞美人”,群众说她随着项羽败退途中头上的兰花替子坠落马前,立即有一股清泉涌出的地方就叫做“兰花塘”,至今犹不枯不竭,水波盈盈,仿佛闪动着虞美人的泪光。我非常喜欢《霸王别姬》这出戏,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慷慨悲歌,大彻大悟,充满了严肃的意义。
舞台上的猫王与虞姬,一个叱咤呜暗如黑色雷震,一个低回宛转如月下白莲,两个截然不同的形像,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气质,都获得了连结的契机,互为阴阳,互为消涨,难分难舍,相得益彰。这是珠连璧合的偶式造型,说它代表了中国造型艺术的最高成就,似不为过。我还以为不但不可以成败论英雄,更不可以英雄的成败论文章.即对于《大风歌》和《该下歌》,朱熹是高度评价前者的,说它“居安思危”。《该下歌》不会体现这种“高瞻远瞩”的思想,那时的项羽根本顾不上考虑什么后事了!“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雅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好像满腹话语,说不尽,说不出,也就不想说它,只剩下“奈何奈何”的感叹.这使我想起了汉乐府中的一支短歌:“公勿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将奈公何人生的极致,不就这么回事吗?文学写来写去,不就写了个徒唤“奈何奈何”吗?所以,项羽的《该下歌》倒该评它个奖,他却是付出了丢掉江山的太惨重的代价啊!
话说远了,再回到你的小品上来。我想再说一遍,这类文章很难写,难就难在要把它写成文章。读古人书,觉得他们最大的特点是认真.写大块文章认真,写小块文章同样认真.包括一些实用的书,如《芥子园画谱》上图例的说明,有的可当小品读.《本草》以及一些谈养花、养鸟的书,也都讲究文笔。这方面很可作地方风物小品写作的借鉴.如果你有兴趣,还不妨变小品为小志,如九里山小志之戏马台小志、《大风歌》碑小志,汇诸小志为大观。更扩大范围,凡地方风物,其源远流长,具有特色者无不可作专门的著述,这可能大大有功于地方文化的发扬。徐州这地方至今激荡着楚汉的英风,虽不无粗犷疏放,而虎视鹰扬,生气勃勃,决无一点点顾影自怜的小家子气,这正是应予珍视的。
因读你的风物小品,偶想及这些,随手写出,以求得到你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