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烬,总归是要熄灭的,可它毕竟炙热过;流星,总归是要陨落的,可它毕竟闪耀过;落花,总归是要脱离枝头的,可它毕竟芬芳过。那笑,虽只是时间长河的一瞬,可它是世间最美。
夕阳将余晖洒向人间,屋顶上,田野间,给这个乡村带来了安详与宁静。最后,夕阳用它那红扑扑的脸蛋,羞涩地跟人们告了别。这个时候,人们正纷纷赶回家,却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奶奶走到自家院门口,时不时地望向村口。
没错,那就是我的曾祖母。
过了很久,天早已黑透。此时,不远处传来汽笛声,接着一束白色的灯光照亮了院子,那一辆熟悉的车子开了过来。曾祖母看到了,佝偻的身子仿佛一瞬间挺拔了,急忙上前迎接。我蹦下车抱住了曾祖母。妈妈挽着曾祖母的胳膊,搀着她进屋,心疼地说:“奶奶,以后别站在外面等我们,您腰不好,外面风又大,别着凉了。”曾祖母说:“我估摸着你们快到了,出来等等你们。”转过头又对我说:“还没吃饭吧,今天曾祖母煮了你最爱吃的排骨,快来吃,等会菜凉了。”
在饭桌上,曾祖母顾不上自己吃饭,一会给妈妈盛汤,一会给爸爸添饭,一会又给我夹菜……没一会,我碗里的菜就堆成一座小山了,我吃得特别香。一家人就这样其乐融融地吃完了饭。
夜晚,妈妈熟练地拿出工具箱,掏出理发工具。我帮曾祖母系上围布,妈妈开始轻轻地梳理曾祖母花白的头发,一下又一下,温柔又仔细,直到梳得整整齐齐。妈妈用剪刀慢慢将长长了的头发剪掉;我陪在一旁讲着学校的趣事;爸爸拿出指甲剪,细心地给曾祖母剪着指甲。曾祖母握着我的手,那沟壑纵横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正焕发出生机,仿佛年轻了许多。那一双浑浊的眼睛弯得像月牙儿一般,是这黑夜最美的风景。我第一次发现曾祖母笑起来竟是那么恬静、美丽,愿岁月静好。
人间百态,唯有曾祖母的笑是世间最美。
中午,我和哥哥在厨房里炒饭。
首先,切开西红柿,把加热过的饭拿出来,又把鸡蛋拿出来。
然后把火打开来,我因为是未成年人,不可以打开,所以我就对哥哥说:“哥哥你来吧!”哥哥把火打开了,“砰”的一声,把我吓了一大跳。
接着,哥哥小心翼翼的把适量的油倒在了锅里面,把切好的西红柿丶加热的饭和鸡蛋都倒在了锅里面,“砰”的声音一阵阵在我的耳朵边,接着,我出马了,我马上穿上粉红色的围裙,对我的哥哥说:“哥哥,可以让我来了吗?”哥哥就给我让了一个位了,我把那一些东西铲来铲去。
过了一会儿,炒饭热了,哥哥关了炒饭的火,把炒饭铲了出来,我和哥哥闻了一下,垂涎三尺,迫不及待要开动,我们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当我和哥哥一起抬起头的时候,都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哥哥用手指指着我的脸上的饭粒,我用我的手指指着我哥哥脸上的饭粒,然后我们又吃了起来。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早晨,我太开心了!
多少年了,这样那样的书湘、一次次温热过我们的眼睛,但有一种“热”是恒温的,那就是阅读伟人、英雄的故事和传记。
一个伟人就是一本哲学,
一位英雄就是一部启示。
年轻的生命需要以英雄的行为做激励,偏要以伟大的人生为楷模。细细品读一个个卓越而充实的生命,领略并流连于他们浩阔而迂回曲折的景观,我们因此而感到精神变得抖擞、眼前变得明朗,似有,股强大的影响力,正作用于我们的肌肤和心灵,我们喜欢,宁肯把这感觉想象为崇高和力量之手的抚摸。
今天的青年,谁的骚动的心绪不跳动着“英雄愈识玲,谁的鲜活的血管,不曾流动着对英雄的由衷赞叹和升华自我、一展宏图的渴望!
英雄,决不仅仅与战火、硝烟、流血联系在一起,还是说,那些文化的优秀创造者、思想巨匠们……。在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著作《英雄和英雄崇拜》中,英雄不但有运筹帷健的统帅、将军,而且有但丁、莎士比亚等“诗人或文人英雄”。在我们敬抑的英雄谱中:林则徐、居里夫人、刘胡兰、雷锋二,‘二都是不落的星辰。概括地说:英雄是那些具有高尚精神的出类拔萃的人及具备伟大人格的人。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英雄起着极重要作用。毛泽东及其战友,以卓越智慧、英明领导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人们分明听到了,因他们的存在,历史踩动出的特殊脚步声。没有毛泽东,中国革命或许还在黑暗中摸索。保尔·柯察金熏染了几代青年的灵魂。雷锋精神至今在鼓舞着建设“四化”的老老少少。焦裕禄的魅力,使人们禁不住向着他的人格境地靠拢……
近年来,人们为毛泽东高尚博大的胸怀、鲜明的性格、浪漫的气质、深邃的理论、横滋的才华、幽歇的谈吐……以及浓厚的传奇色彩所深深吸引,表现了对毛泽东这位中华民族最伟大英雄的无限崇敬感与希望从他身上获取前行的精神动力的心愿。
如果说,人类向着自己的理想—真、善、美的极拔,在艰险的山峦中一步步跋涉着,那么,英雄,便是闯在最前列的人.从而,他本身就成了人们视野里的烽火台、一段华彩的乐章,成了人们下一行程的目标和理想。自然,他不可避免地成了希望有一个卓越人生的广大青年的目光交点、心之所向。这就使英雄具有了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这力,催动着我们纷纷在憧憬的旗帜上,高悬起他们的微笑,这力,磁石般地影响和牵引着我们对心灵的着色。
所以,一个开明的社会,总是善于将本民族的(也有世界的)英雄,作为向新一代教育的蓝本,让各时期的英雄走向大众。由此,民族的精神和传统,通过英雄们的功德向年轻的生命展示开来,而给成长的心灵铺下永久的基色,让“祖国的花朵”从小就有一种“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志向。“学习王进喜”、“学习朱伯儒”、“学习赖宁”……正是在向一个个英雄的学习中,民族大家庭英雄辈出、华夏长空群星璀璨。
人类需要英雄,‘就宛如行路人需要选定目的地或生命将至的一个’“无限风光”处,又如同需要有一顺精神上的太阳与心为伍。在一个丰产英雄的时代,人们会把火热的目光送给他(们),并学习着他(们)的榜样投身于时代;在一段缺乏英雄的岁月,人们往往回眸身后的历史,寻找骄傲的力量,寻找那些最雄峻的山峰,作为精神的激励。
寻找、尊敬、崇拜英雄.都是为了以之为动力超越它、向着人类追求的极簸更近一步,即使这份超越有时来的那么艰难。
如何对待英雄的巍峨奇观,这是观察一个时代清展的一份过失而深深地内疚……
此时,你是在遗憾,遗憾一份国满的失落.,竺生活就是残缺”,即使此刻想起说过的这话,你会马上停止自己的懊恼和内疚吗?不,你的心会顽强地说:“本来,完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