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隐士”二字,人们都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古道仙风、看破红尘的高人形象。然而对于社会来说,我们真的需要那些隐士吗?他们又为这个社会、国家做了什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堪称隐士之中的代表人物。陶渊明外出为官,后因厌恶官场的险恶,于是解印辞官,回乡隐居。他走的洒脱,但是他回乡之后除了饮酒采菊之外,又为国家做了什么?他一走了之,但是百姓还在继续受苦。他看似洒脱的背后,有着消极避世的心理。
同样的看破红尘,同样的厌恶官场,但苏东坡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苏轼满腔的报效祖国的热血被一群小人破坏。他被一贬再贬。从京城到黄州、到密州、到杭州、到惠州,甚至是遥远的海南。而他却在贬谪之路上感受了百姓生活的不易,于是被贬何处,何处的百姓就会受益。他在位兴修水利,抗灾救民。杭州有苏堤,惠州有苏公祠。他的爱民之心会用被世人所铭记心间。
我认为一个人即使如何遭受打击,都不应该被打倒。真正的强者就如同苏轼一般,尽管上天待他不公,他也不会消极避世,反而以更热情的为一地之官,护一地之民。如果世人都如渊明一样,你也隐居,我也隐居,那当天下有危难之时,何人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我们可以看破红尘,看淡名利,但一定要去做一个对集体有用的人。尽管我们不在乎那些名利,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才是真的值得我们去高兴的。如范仲淹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
隐居不应该被当今社会所提倡,我大中华儿女都应是心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让我们共同构建一个强生的国家,以吾辈之青春,换万世国泰民安。
陶渊明,是个向往田园生活的隐士。他的诗词总有种朴素自然的美,那菊,那溪,那桃花源……我为之心醉……
生于这个喧嚣的都市,我何曾不想回归大自然,因在那深山幽谷中。怡然于那份落英缤纷,流连于那份芳草鲜美,对鸟吟作,与水共唱。倚窗侧想,心弦也微微颤动了。
我总想寻找“隐隐飞桥隔野烟”的缥缈;总想寻找“桃花尽日随流水”的写意;总想寻找“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清新……于是,我踏上了寂寂雪地路。噢!清荣峻茂的地方,在这里;如桃花源般的仙境,在这里;星光闪闪的天空,在这里;人间的天堂,在这里。我用手比划着,指了指心的位置。
我想像陶渊明那样悠悠然地做一位隐士,我只需与山水共眠,和菊竹为伴。可是现在会有这样的桃花源么?周围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繁华之景。何来的桃源?怎样去隐?应该是“心远地自偏”吧!的确是这样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潜退之,于闹市居。独恋菊,在园子里边饮酒边赏菊。外面是日阿熙熙攘攘的街市。潜忘乎所以,禁不住走到篱下拂袖采菊了。几朵高洁的菊花在一张俊脸前,被仔细端详。日薄西山,将一抹余晖柔和地洒在秋芳上,展开了明朗的笑靥。黄昏时分,潜在东篱之下,望着南山,微微含笑,更是醉人心弦;悠然自得,更是引人敬佩。我也忘了,忘了外面的车水马龙,稳拿勾了都市的人声喧嚣。山中的落日,归巢的倦鸟,萧然的南山,总有那么一股莫名的静。是我追求的隐……心中的隐居梦悄然萌生……
夜,仍然是霓灯闪烁的夜;路,还是熙熙攘攘的路。我,月下的我,静静的伫立在树下,心如止水,“隐”字的真谛悄然蔓延……
我是个隐士,居住在这个远离尘嚣的山谷里,白天拥抱蓝天白云,晚上星辰作伴,这样的逍遥自在,就算拿全世界来跟我交换,我也不愿意。
我最喜欢在静谧的夜晚,趟在草地上,谛听虫鸣鸟叫,仰望满天星斗,眼睛追逐着一闪一亮在我眼前飞来飞去的小小灯笼,它们是我最好的伙伴:“萤火虫”
静的跟萤火虫们诉说着自己的心事,把我的孤寂,把我曾有的快乐,一吐为快的倾诉出来。
它们永远都是我最好的听众,不跟我抢白,不跟我争执,只是安静的陪着我。
夜,在这个山谷里越来越深,而我,也满足的沉沉睡去。
隐士
竹林日暮钟声晚,古刹风宁江湖远。
中军骑马射白鹿,高人驾鹤隐仙山。
风荷晓梦
竹石斑影月过窗,曲院管弦风拂觞。
流水湉湉清荷醉,落花瓣瓣梦魂香。
忆长安
深林古木影斑阑,月下扶琴闻管弦。
细聆一曲悲切切,犹忆长安丽人颜。
醉江南
笑看江南草长天,包罗万象水生烟。
古越青山醉眼看,瑶池玉水在人间。
征大漠戈壁
大漠狂风白日斜,边城险塞誓征伐。
黄沙漫漫行军路,烽火绵绵朝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