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一次采访中国先锋派作家余华,问他:“你写了很多西方作家小说的评论,非常精彩,但我在想一个作家这么知道好小说该怎么写,他还能写小说吗?”余华非常坦诚,他直言自己“(懂得好小说的写作方法)已经造成了障碍”,那个时候他努力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努力让自己忘记小说应该怎样写”。从余华的创作经历看来,知道了小说如何去写反倒成了一件坏事,且让自己的写作艰难起来。
写作方法,就是有关写作的各类技巧和规律。有人专门以此为生,综合阅读心理、写作机制、审美原理等各类技术手段,研究文学理论。世上每出版一部小说,文学批评家就会对此做出一些阐释,评说小说的风格、手法和力度等,有的甚至成为小说创作领域的“风向标”。鲁迅不相信《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一类的书籍真能解决问题。“从《小说作法》学出来的作者,我们至今还没有听到过。”他又认为“创作是并没有什么秘诀,能够交头接耳,一句话就传授给别一个的”。
很多时候我们把写作方法奉为圭臬,把评论家的阐释的一些原理当成不二法则,但写作方法最多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和阅读小说的一个侧面,并不能涵盖写作的全部要义。
写作和写作方法不管是从表面上还是从根本上来说都不一回事。对于成熟老练的作家而言,知道了写作方法反而成为他创作的绊脚石。
我们研究写作方法的时间太多,而真正用于写作的时间太少,所以我们写不好作文。
学习写作,首先应该从自我入手。你要了解自己的爱恨情仇,懂得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不要以为你对自己很了解,其实我们的真实想法往往隐藏在潜意识中,有时我们很难发现。
其次,把你喜欢的东西研究得更深入和细致一些,不要停留在表面上。只有深入地研究了,你才能有不同的看法,才有自己个性的观点。就像“红学”一样,全世界的红学家如过江之鲫,但研究得透彻的也就那么几位,而受到大家欢迎的也就是他们个性的研究角度和新颖的阐释。研究透了,同一件事情,你写出来的效果肯定也与别人不一样。正如余华所说“过去我的小说很多地方点到为止就过了,现在就一定要追问下去了,写得越来越细致。这是我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叙述上的一个变化”。
最后,你要学会持续的体验。这个体验包括阅读书本和体验生活。阅读书本也需要取巧,同类的题材要学会对比,看别人是如何写出不一样的。有时候还不妨猜猜小说的结尾,对比和作家的差距,砥砺自己的思维。体验生活是必须的,你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要多观察。有时候乞讨者的面孔和我们的面孔非常相似,对于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乞讨者”,里面埋藏了无奈和辛苦。一个善于观察的人会让自己的内心敏感起来,写出的文字也就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