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记事以来,我对父亲似就怀有某种无处发泄的不满。
我年幼时,他尚是半个青年,逗顽,愚耍,乐此不疲,每每父女相处,十之八九是以我号啕大哭,母亲抚着我的背嗔视嬉皮笑脸的父亲告终。“你是我从垃圾桶里捡的”“半夜不睡觉有老巫婆来捉你”等荒唐的话从他嘴里一本正经地倒出,也成了我睡觉时眼角还噙着泪的理由。
等我做了少年,他又是半个中年人了,但似乎仍是青年的脾性。他懂了一些权威的滋味,急不可耐地也将权力带到家里,对母亲尝试,对妻子尝试,对女儿尝试。我又怎可能受得了他忽晴忽阴的心情,趾高气昂的架势,翻我我偷偷写的小说,不由纷说便闯进门的蛮横。一开始的不满变成打心底的憎恶,时间磨不平心上的疙瘩,争吵成了一年到头说不上几句话中的主戏。下跪在大理石上的冰冷感,被按着头道歉的屈辱感,车子停在马路中央,而他涨红了脸对我破口大骂,不顾四周鸣笛的麻木感,灰黑色的剪影不断地与他背手教训人,浓眉紧拧,神色狰狞的印象交错重叠。不知何时就已被越推越远的父女,见面甚至用不上点头寒暄,冷笑与鼻子的出气声成了惯常的回复。一开始被他因为“不礼貌,没教养”而攒起的眼泪不知何时已被蒸干在岁月中,他的恶语相向我只抱以横眉冷对,钝刀砍在心窝里,日子一久,疼痛已成了理所当然。“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叫我嗤之以鼻,情人,假若真是情人,那么上世爱的多深重,下世也应抱以同等的恨意。
今日中秋,团圆佳节,阖家幸福,重晚接夜阑,飞鸟倦知还。我、父亲、母亲走在小道上,其乐融融一家三口。我高谈阔论,突然扯到一个最近相处不好的人,于是千般挖苦,万般数落,自以发泄为由,实为无理之事。母亲则一向最从我,只是微微颔首,耐心倾听。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常,纵使它已上演千次百次,此次仍未重演,一个可称得上是讨厌的男声冷不丁地插入----------
“这个问题你怎么能这么看呢?”
哦,又自不量力地来了。我这样想着,然后接下来发生的一切脱离了我的控制。
他先谈到我认为的友人的背德。那人将已答应之事再三抛诸脑后,借出的书经年累月亦不见还,我于是口诛笔伐,笑盈盈的皮囊下包裹的是如何一颗心啊,这总不能概而论之是健忘一事吧?可父亲却告诉我,答应了,如何,口头上的话都是忽悠人的,或许此人有意为之,也或许于其只是一句轻飘飘的承诺,天真执拗的明明是我自己。
后来我从母亲口中得知,父亲年轻时也曾有不可一世的张扬于锐意年少气盛,参与公司高层竞选,他也得票第一,理所当然应是荣光加冕。可几位资历深的老人却闷声颠黑白,倒是非,演讲成了“非法拉票”“勾结选民”,父亲不得已闷声吃下一计冷刃,在往后的岁月中也愈发内敛。
这都是后话,此刻父亲忽然将矛头指向我——你那不讲理的宣泄又是怎么回事?遇上问题,第一反应竟是大肆抱怨,未免格局过小,儿女情长、意气用事!你的母亲向着你,不知是好还是不好!遇事难为,即便出策无绪,为应积极应对,即使一时束手,搁置一旁,改日再议,也未尝不是一种方法。
父亲的语气由怒中含威,到平和冷静,以致后来竟还带上几分柔情,我却控制不住地蹲下身,把头深深、深深地埋入臂膀里,做一只沙坑里埋头的鸵鸟,涕泗横流,颤抖难已。
心中的墙倒塌了,我难以接受这样的吉光片羽竟由父亲告知,更难以接受,自己竟然是这样一个情感用事,精虫上脑的弱小的人。可当我竭力搜刮脑中回忆时,我又悲哀地发现,自己没有底气对父亲说的任何一句话,哪怕一个字驳论出任何一点东西。因为自己突然与心中一直标榜要成为的“冷静、理智、沉着”的人,走在了两个鲜明的极端而无力发觉的愚蠢而感到愤怒,此刻,除了眼泪,似乎没什么可以承载这样强烈、尖锐、鲜明、厚重的情感。
像是童年来一直把玩于手心的精美包装盒忽然被磕破一个角,落出一点不算美好的颜色,但我也想,或许我才刚刚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呢?
偶然读到一句“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鲁迅先生真是批得贴切。我是躲进小楼的人,我在象牙塔,在空中楼阁,一统则是我的傲慢、自满、尖酸、偏颇。不知今世是何世,不识今夕是何年。皆以我之观于物,物皆着我之色影是我的春夏秋冬,人生险些与四季擦肩而过,如今何其幸!
至于父亲,我如今终于明了,我不是他的受害者,他却是我的受害者。作为一名男性,作为一位上司,他无法做到如母亲那样爱我、护我、疼我、很多时候,恰恰相反,他要恶我、踩我、怨我。他由最初剑光指天下到如今归剑入鞘,由不知世故到知世故而不世故,黑暗、流言、刀光剑影无法压垮他的刚毅,抹去他的桀骜,拔光他的爪牙,抽空他的脊髓,他是天地间遗世独立的一根正骨。他非哲人,做不到舍其事而成其心,却也绝不是庸人,方不愿其子女舍其心而成其事。
因此,我与父亲那些叫我此生不忘的厌恶、憎恶、相看两厌,于他而言,从一开始就不成立。自始至终,闹别扭,寻龃龉的,仅我一人而已。
如今,我又该“躲进小楼成一统”,楼是新楼,大了不少,还开出一扇颇有雅致的窗,以便暇余时乐赏四季良辰。此一生不知还要换多少幢楼,只望越换越大,越换越开阔,最终弥散天地之间吧。
春秋战国,群雄并起。秦国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一统江山是因其君雄才大略;赤壁之战蜀吴两军能在敌众我寡的险恶之势逆天改命,这离不开众将的集思广益运筹帷幄。胜败乃兵家常事,即便在差距悬条件下,深谋远虑之人总能以道相战化腐朽为神奇,兵家之道便由此应运而生。
历史长河中从不乏将兵法运用的出神入化之人,可是在兵圣孙武面前屈尊称敬都不为过。兵家的开山之作《孙子兵法》便是出自孙武之手。初读孙子兵法之人,一定会被这一本大气磅礴之作所折服,但他们始终认为,身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并没机会去运用这一些变化莫测的兵家之法。其实不然,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经历世纪更迭而完完整整地流传下来,必然有着其受人推崇的地方所在,其所蕴含的兵家之道加以变通,同样能为我们所用。
在当今的现代化企业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这与《孙子兵法》的《始计篇》如出一辙,同样十分重视管理者的作用。孔子曾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战争中,作为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一方将军,若是毫无威信,失掉了大将之质,想必这一场战争敌军步兵血刃便能使战果尘埃落定。外国盛行的猎头公司,会替一些世界知名的企业在各大名校中招聘新鲜血液,其中的佼佼者更是能直接平步青云,跃上管理层的高官职位。由此可见,管理者的作用,永远是一只团队的核心所在。
深谋远虑的军师运筹帷幄能起逆转坤的奇效,而天时地利人和更是能左右战局的后手。又如《军事篇》所讲的那般,“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草船借箭的奇招之效不言而喻,若是没有天时相助,即便诸葛亮神机妙算也无济于事。正如企业一般,若是不紧随时代的潮流,终究会被紧跟时势的先进企业所取缔。前不久的国产手机企业小米华为头三星苹果公司都推出了全面屏手机,这意味着全面屏手机时代即将到来,而这些企业对于商机的判断,这一份大局观和先发制人终是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一将功成万骨枯,能让士兵们舍生取义而战斗,敌军必然是十恶不赦之人。这与“上下同欲者胜”为同理。只有有一个共同坚定的信仰和执着的信念才能胜利。好比一头无心恋战的狮王,即便对手是豹子输的彻头彻尾也于情于理。十万行尸走肉在兵家眼中,也不敌一千有血有肉的精兵。 世间没有万古不易的真理,孙子兵法亦是如此,对面一些商业的竞争,这些道理是作用无穷的;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一些实实在在的为人处世的经验,也同样受用。从年少轻狂蜕变成一个有自知之明的青年,孙子兵法带给我的,更像是一份灵魂的升华。 三十六计早已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但是由其衍生的人生之理更使我在意,不念过往,下好人生的每一步棋,我确信这是孙子兵法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魅力所在。
“一字写来一道梁,天下一统秦始皇··”隐隐约约传来唱一书的声音,我连忙关掉正收看的电视动画片《机器猫》,拿起一张板凳,向唱书王家中奔去。唱书王姓王,名字不清楚,今年七十多岁了,头发胡子都白了,但眼睛明壳,脸色红润。听奶奶说,这唱书王年轻的时候是个私塾先生,他有一肚子的古“又有一副好嗓子,闲时常常拉着二胡唱古书,久而久之,他n的书在当地首屈一指,成了无人不晓的唱书王。唱书王唱的书真是绝了,那抑扬顿挫的声调,富于变化的表情,婉转悠扬的二胡伴奏都令人折服。有一次,我去他家听《岳飞传》,当听到风波亭岳飞被害那一段,一屋子的人都随着那凄婉的唱腔抽泣起来,我伏在奶奶的怀里,把她的衣襟都哭湿了……我还听奶奶说,唱书王他能把不和睦的家庭唱和睦了,还能把周围的好人好事、乡村的变化编成唱段唱给大家听,难·怪大家这么喜欢听他唱书。
令人不解的是唱书王那把二胡的竖柄上贴着一块胶布,他的额上明显有一块伤疤。有一次听完书,我问他:“爷爷,你额上的那块伤疤是怎么来的?”唱书王抚摸着我的头,说道:“孩子,那时你还没出世呢!文化大革命时,造反派硬说我唱书是搞‘四旧’,把我狠狠地打了一顿,我额上的伤疤也就是他们打出来的,我一气之下摔坏了二胡,以后就不唱了。”我又间道:“你摔坏了二胡,不唱了,怎么现在又唱呢?”唱书王微笑说:“后来,国家发生了许多变化。乡亲们生活富裕了,都想娱乐娱乐,就请我在闲日子里唱书听听,我就又开始唱书了。”正想着,耳边传来悦耳的唱书声:“十字写成十堵墙,十里伏击楚霸王……”我三步并作两步向唱书王家走去……
【点评】文章虽短,却足以传情达意。这篇习作以其清新流畅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唱书王”的崇敬热爱之情。小作者首先从“听扔扔说”的角度介绍了“唱书王”的身世,进而又着力描绘了“唱书王”唱书的魅力,然后通过作者与“唱书王”之间的对话反映出“唱书王”在社会动荡中的磨难,使人物形象逐渐丰满、深刻起来。全篇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前后呼应,中间擂叙,把“唱书王”刻画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