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阳照射下的午后,慵懒的闲适,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我安静地品味着初春的气息——青草气息中隐隐夹杂着一丝丝芳香。我向小路尽头望去,有一对母女安然地坐在草坪上。孩子的手中似乎拿着一块拼图,正犹豫不决地向地上放着,而母亲则是满脸微笑,等着孩子下手。我一怔,春阳微晃。
“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龙应台的话回荡在我的耳边,猛得想起那本令我心灵震撼的书——《孩子,你慢慢来》。
初识这本书,是在我读完龙应台的《目送》后。当时我心情迫切地想再品读她的作品,于是我读起了《孩子,你慢慢来》。在我的记忆中,龙应台的语言应是犀利、率性的,直射人心的,但我没有想到,龙应台还会有如此深情而温柔的语言。一打开书,我就被华安那调皮可爱的事迹所吸引,例如把小汽车一辆辆放入马桶中再捞出来,缠着妈妈讲故事,装作强盗“打劫”老太太的糖等等。每当华安在做这些调皮的事情时,背后总有一双眼睛含情脉脉地看着他、关心着他,呵护着他,那就是母亲龙应台。
龙应台在照顾华安的事上可谓是煞费苦心。她精心挑选适合孩子看的书,制造孩子喜欢吃的菜,就连“安安”上幼稚园也要大费苦心地寻找一番。字里行间,浓浓的母爱早已透出纸面。
就这样,华安、华飞在龙应台无微不至地照顾下逐渐长大。通读全书,我们也大概可以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母爱。母爱就是背后的那双眼睛,看着你走过大街小巷;母爱就是那精心制作的饭菜,伴着你度过年年岁岁;母爱也是严厉的一番批评,引领你走回正确的道路。母爱啊,就是那一颗充满温情的心,灌溉出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
至此,我不禁想到我的妈妈。记忆中的妈妈总是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风里来,雨里去,在家、我的学校、她的单位之间辗转腾挪。有时夜里归来的妈妈一脸倦容,却还不忘提高声音喊我:“快来,我给你带了好吃的。”每天上学前的一句:“天冷了,加衣服。”或“记得带水杯啊!”……都是我温暖不已。
大抵天下母亲都是这样吧。无私奉献出自己的爱,用爱去呵护、去陪伴、去浇灌那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一天,那些花朵会迎来自己的花期,而那天,也是灌溉者们会心微笑的时候吧。
草坪上的孩子终于放下了一块拼图,旁边的妈妈也展露出了温柔的微笑。春阳抚过大地,一如唤醒孩子的母亲。不过春光不急,她要等这些“孩子”们慢慢地醒来。时光静好,耳畔回响着:“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炽热张扬的少年时代将埋于此处。
一一题记
初阳笼罩着校园,暖阳洒在教室中,微风吹过,留下阵阵清凉,与热浪相撞。匆匆岁月,母校成为我生命绽放之处。将童年的时光埋于尘土,即将奔赴初中,却终究忘不了母校,记忆深处,身处母校时的片段独占一方,这里的景色是我见过最美的。
母校的初夏带有苦涩的味道,人人都在为前程奋斗,窗外的蔷薇变成了可望不可即的一处风景。蔷薇虽由栅栏隔绝,但它的艳丽与清香是挡不住的,虽与平常见的没有区别,它在我的眼中仿佛了滤境,浅粉的色彩十分娇嫩,绿叶衬托着这花朵,花团锦簇。如果是下雨天,被雨水冲刷之后的蔷薇娇艳欲滴,不屈不挠地盛开,从没为此低头,雨后的花香吸引来了蜜蜂,那清香的味道,不论是谁都会为之陶醉。
到了盛夏,让树荫处变成了不可多得的地方,天气炎热,教室的风扇已经失去了作用,太阳直晒得人大汗淋漓,这时,那树荫成为了人人向往的地方,因那里凉快,但因人多,每次树荫处人满为患,燥热的风吹过,树“沙沙”作响,为这夏日添一份色彩。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人人为抢夺一块树荫,不惜“大打出手”,喧闹声一层盖过一层。
黄昏时的校园更显唯美。没有了喧闹声,夕阳临窗,余晖洒在地面,成为校园的点缀,落日的余晖透过枝桠洒在校园,一切自由且张扬,这时的校园十分宁静,此处只有光与希望。华丽的金色笼罩着,教学楼中无任何吵闹。
不知为何,这普通的景色成为了我一生也忘不掉的地方,或许是因为此处有着我六年的时光的任何片段,有着同学的嬉笑,是传递知识的地方,母校成为了我忘不了的地方。
早晨,初阳缓缓升起,撒下万丈光芒,给美丽的校园穿上了金色的新衣。同学们都迈着轻快的脚步走进了学校的大门。“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也收获了一场拔河比赛。
随着学校广播声响起,拔河比赛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我们的对手是六(4)班,只见他们摩拳擦掌,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但是我们六(2)也不甘示弱,开始做比赛前的准备运动,也自信满满。
大家都站好位置,拔河比赛开始了,随着张老师的哨声响起,做足准备的大家都开始拉了起来,(四)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先发力,我们稍微慢了一拍,导致我们班大伤士气,即使参赛的同学们都鼓着腮帮子,使劲往后拉,也无动于衷,绳子最终还是无情得被四班的同学们拉了过去。这时,大家可能在问,我在哪里?像我这样细胳膊细腿的,当然是啦啦队必选人物,作为啦啦队队长的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带领啦啦队喊加油给大家打气。
唉,刚刚开始,我们班就首先失败了,但是我们不能垂头丧气,好戏还在后头,等着瞧吧!
第一场比赛结束了,第二场比赛又即将开始,虽然我们第一场输了,但第二场我们绝对不能再输。这次经过老师的指点后,我们又重拾了信心,我们班的小沈作为这次的比赛军师(号称诸葛亮再世),把其他参赛的同学都召集过来,围成一个圈,大家一起讨论拔河比赛的方案。
这次是友谊之赛,虽然名次已经出来固定了,但我们对友谊之赛依然不放弃,不灰心。大家都在准备着,只见我们班拔河队站在绳子旁,大家齐齐拿起绳子,做好倾斜状态,最后一个拔河队同学小徐甚至把绳子提起来,绕过手臂搭在身上,扛着绳子,用身体的重量来做最后的力量。
张老师调整好红线以后,拿起口哨一吹,激烈的战斗再次打响了,只见拔河队都使出了浑身力气,我们班‘大块头’小潘这次是打头阵,只见小潘双手握紧绳子,手上暴出一根根青筋,脸涨地通红,全身力气全部集中手上,使劲地往后拉,好像恨不得把对方打得屁滚尿流不可。小胡也跟小潘一样,脸通红通红的,大声喊着,身体尽量往后倒,能倒多少就倒多少,卯足了劲在拉。最后的重量级加力量级选手小徐用他的身体斜扛着绳子,用身体重量使劲拉,口中大吼着,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腿膀子由当初的倾斜变为强有力的弓步状态。突然,绳子被猛地往后拉,红线马上就要到六(五)班那儿,眼看就要被六(五)班拉过去了,我们班拔河队也快体力透支了,这时作为啦啦队的我们十分紧张,头上紧皱眉梢,我带领啦啦队队员声音更响了,不停的为自己班加油助威,从内心呐喊出来,加油、加油、加油……一浪高过一浪,使场上的队员们振作起来,个个精神抖擞。
随着呐喊声,大家鼓足力量做最后的拼搏,红线一点一点地朝我们微笑移动,最终,经过我们班的努力,我们获胜了!虽然这次比赛没能进前三,但是我们心里始终流露出胜利的喜悦,这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努力付出就有希望,没有到最后一刻,绝不能灰心,绝不丧气,重视信心,团结一致,希望就在前方。
团结就是力量,“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努力、团结永不放弃,就一定会有收获。(作者系嘉兴市南湖区东栅小学六(2)班学生)
鸟鸣啾啾,时光好快;初阳暖暖,梦儿好甜。你好,八月。
一年的最后四分之一开始了,三十一天的倒计时,十三岁的最后一个八月,从今天开始渐渐地从时光老人的年轮中一笔一划地褪色。
十三岁的人儿,想念六岁的人儿了。
“八月,帮我看看六岁时的你。”
“好的,主人。”我带上八月的眼睛到了逝去的六岁的八月里。
“你好,八月。”六岁的八月说;
“你好,”八月回答。六岁的时光是黑白的,等到明年它就会变成透明的,再也寻不着了。
我看到了,六岁时,八月那个时刻。我正在山东的姥爷姥姥家玩儿。那有颗山楂树。在一旁还有一颗依着竹竿生长的紫葡萄。地下是肥沃的一小片土,和大片用砖块铺垫的地板。
瞧,六岁的我牵着姥爷的手出来了,她抱着一张小板凳,灵光的小眼神左右看了看,将板凳放在一串大葡萄下。突然,一下站了上去,还指挥着姥爷说:“你扶着我,然后帮我收着葡萄。”哈,那时的我是个活生生的小公主。
她开始摘,起初是一颗一颗摘,摘一颗,吃一颗。姥爷笑笑:“被你吃完啦。”她也笑了,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好不可爱。
“哎呀!”
她叫一声,原来是葡萄掉了!从高高的空中直坠下来。我激动了,从角落跑过去接。快呀,快要掉了!快,快!可,在伸手的那一刻:那个葡萄眼睁睁地从我手中硬生生地穿过,掉在了地上,映出一个个紫色的光圈。她和姥爷笑了,我也笑了,笑出了心酸的眼泪……“六岁……过了……”我躲在角落呻吟。
那天,六岁的她还捉了小鸡和家人散步。我几次想与她一起,却什么也感觉不到。我也想捉一只小鸡,可在伸手的那一刻,可就要在抓住它的那一刻,它跑来了,却从我的手掌心硬生生的穿过去,悠闲地走了……为什么?
原来,它是六岁的,而我是十三岁的,我已经不曾拥有它了……毫无知觉,是痛苦的,我蓦然,只好静静地爬到屋顶。看那久违多年的夕阳红,不,它是黑白的……
一切都过去了。在他们眼里我才是透明的;可是在我眼里,马上他们都要走了……
“主人,我们该走了。”八月说。
“哦。”
夜晚,突然一场大雨,打在我的身上。冰凉,冰凉,是刺骨的寒冷。冻得我的脊背,冻得我的脸颊,冻得我的脚趾,冻得我的每一寸肌肤都打着哆嗦。那是噬血一般的寒冷。从来没有淋过这么冷的雨……这使我的泪水和雨水交杂在一块儿,好难受。此时此刻我竟不知从眼下留下的,到底是情,还是恨?
这是六岁的八月送给我的,一场唯一有感觉的洗礼。我亲吻了山楂,分别了葡萄。并且在那个用石板铺的屋顶上,透过清亮的玻璃,看了看倦在父母怀中的自己。她正打着呼噜,笑着。
我走了。
清晨的阳光很暖。我回到了13岁。不禁写下了:
时光就像倒在手心里的水,无论你张开或是紧握,它终会一滴一滴地流淌干净。
过完这三十一天,我的六岁的八月,也该流去了。
八月,再见。
我不可能再奢求多留你一秒,我只能把握好这个13岁的八月。在未来,当它快消逝时,我会像六岁那年一样不舍,留恋。
我握紧八月的手。
“八月,你好,我们一起加油!”想着这个八月过后,是另一年,另一个八月,以及接下来的九月,接下来的一个新学期。我有点不知所措。
“我相信你,主人。”
八月,你好。
水月匆匆,万物尽碎,唯有你依然如旧。——题记
初阳中,挺立着嫩绿、纤若、茁壮的毕业树。
可恨!那娇弱的身躯却代表着六年依依不舍的小学时光即将结束,我们即将和母校分离。可怜,那嫩绿纤细的绿枝绿叶是多么叫人为它担心,仿佛下一秒就会弱不禁风地“叭——”一声折断,可它在初阳中,仍然打着哈欠,露出顽皮的笑脸,在微风中天真无邪地摇摆着。啊!这不就是刚入小学的我们么!
朗朗的宣誓声响起。随着宣誓完毕,我心里仍不能平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真是体会到了。一转眼,我们都已从那株毕业树——莞香一般天真无邪的一年级小朋友蜕变成了六年级大哥哥大姐姐了。
马上要面临人生中第一大难关——小升初。这无疑于是鲤鱼跃龙门一般,跳上去了,便能化身成雄壮,但这样的机会何等少啊!大部分鲤鱼都是尸骨无存,在小升初便和其十分类似,考上了公费生,无疑是跳入龙门,定会一夜未眠;没考好,考砸了,无疑也会一夜未眠。我的眉头越来越紧,就算小升初考好了,人生的坎依然没过。高考,上大学,找工作等等等等。谁能说自已能万无一失?我脑海一片空白。
一抹阳光照在额头上,我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那颗莞香上。突然,我感到我受到那颗莞香的启示,那毕业树的启示,那腾格里(天)的启示,它与我同样,从一颗幼小的雏苗开始成长,它不仅要吸收阳光雨露,同时也要接受风雨雷电的考验,它多可怜,挪,挪不了半尺;跑,跑不出半步。它是大自然中最可怜也是最坚强的物种,莞香将可怕的暴风雨视为新的救命稻草,吸取每一颗水分,强将苦难视为上天给予的幸福。
在初阳的照耀下,稚嫩的莞香,显得神圣无比。我抬起头,仰望天空,腾格里,我明白了。
初阳中,挺立着嫩绿、纤弱、茁壮的毕业树。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译文] 初升的阳光洒满荷塘,荷上已不见夜雨的痕迹。水面圆圆的荷叶那样清润,一张张在风中摇曳高举。
[出自] 周邦彦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注释
①燎:烧。
②沈香:沈,现写作沉。沈(沉)香,一种名贵香料,置水中则下沉,故又名沉水香,其香味可辟恶气。
③溽暑:潮湿的暑气。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溽,湿润潮湿。
④侵晓:快天亮的时候。侵,渐近。
⑤宿雨:昨夜下的雨。
⑥风荷举:司空图《王官二首》诗:“风荷似醉和花舞,沙鸟无情伴客闲。”
⑦吴门:古吴县城亦称吴门,即今之江苏苏州,此处以吴门泛指江南一带。作者乃江南钱塘人。
⑧长安:原指今西安,唐以前此地久作都城,故后世每借指京都。词中借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⑨芙蓉浦:有溪涧可通地荷花塘。唐张宗昌《太平公主山亭侍宴》诗:“折桂芙蓉浦,吹萧明月湾。” 浦,水边。
译文1:
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译文2:
室内燃烧着沉香来消解湿热,鸟雀在欢呼晴天,头伸到屋檐下叽叽喳喳地叫着。初升在太阳把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珠慢慢晒干,水面上荷叶清新圆润,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遥远的故乡啊!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家在吴门,人却久居长安。五月家乡的渔郎是否还记得我。梦中驾着小舟,慢慢地划入了荷花深处。
【赏析】
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与风物,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思乡的情怀往往借助作家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乡景物来表达,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正如此,它以荷为媒介,表达对故乡杭州的深深眷念。
此词上片描写盛夏早晨的风景:词人一早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依旧弥漫在空气中,令人烦闷的暑热也已退去。窗外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欢叫声,据说鸟鸣声能预测晴雨,莫非天已放晴?词人抬头朝窗外望去,只见天色才微微放亮,鸟雀在屋檐上跳来跳去,晃动着头脑争噪不停,似乎也在为雨后新晴而喜悦。盛夏酷暑时节,难得有这样一个清爽的早晨,词人漫步荷塘边,只见荷叶上的雨珠在朝阳下渐渐变干,看上去更加碧绿净洁,一张张圆圆的荷叶铺满水面。一株株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叶间,微风吹过,微微颤动着更显丰姿绰约。“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被誉为写荷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此语“真能得荷之神理”,寥寥几笔,将荷的摇曳多姿、神清骨秀写尽,营造出一种清新恬静的境界,
下片转入思乡的愁怀与回忆。眼前的荷塘,勾起了词人的乡愁:故乡遥遥,就在那莲叶田田的江南,羁旅京师已经很久,何时才能归去?汴京(今河南开封)的荷塘唤起了词人的思乡浓情,思绪飞回故乡,不知儿时的玩伴是否还记得五月同游西湖的情景?多少次梦回故乡,依然是划着轻巧的小船驶向荷塘。杭州西湖上的“十里荷花”闻名天下,杨万里曾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词人生长于斯,他对荷花的记忆是与童年的水乡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京城夏日雨后荷塘的景致牵动了词人对故乡最亲切的回忆,荷花成了词人思乡的媒介,同时将这首词的上下片联成一气,成为一篇写荷绝唱。
这首词天然真美,不事雕饰,它以质朴无华的语言,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与词人的乡愁,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这在周邦彦以雕饰取胜的词作中当为别具一格之作,陈延焯称赞此词“风致绝佳,亦见先生胸襟恬淡。”词人这份恬淡的胸襟不正是故乡“天然去雕饰”的荷花所赋予的吗?
赏析二:
此词由眼前的荷花想到故乡的荷花。游子浓浓的思乡情,向荷花娓娓道来,构思尤为巧妙别致。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这里写的是一个夏日的清晨,词人点燃了沉香以驱散潮湿闷热的暑气。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爱。这几句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作者是在为下面写荷花的美丽做感情上的铺垫。“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国学大师王国维评:“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先不说神理如何,但是字句的圆润,就足以流传千古。至于神理或说神韵,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可把这三句译成白话:“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花的叶子上,昨夜花叶上积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红的荷花在春风中轻轻颤动,一一举起了晶莹剔透的绿盖。远远望去,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词人之所以睹荷生情,把荷花写的如此逼真形象,玲珑可爱,因为他的故乡江南就是芙蓉遍地。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下片开头他就扪心自问,何时才能重归故里呢,那美丽的吴门,苏小小居住的地方。“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结尾三句,词人恍惚间飞到了五月的江南,熟悉的渔郎正在河上摇着小船,穿梭于层层叠叠的莲叶……这时词人忍不住喊道:打鱼的大哥 ,还记得我吗?我是美成啊!情到深处意转痴,词人用一个白日梦结尾,给人留下无限的情思和遐想。
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通过对清圆的荷叶、五月的江南、渔郎的轻舟这些情景进行虚实变幻的描写,思乡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有几个人还记得初阳
还有那天,薄而明丽的晨光
雪地上倒映着
一千个烟青色的月亮
凝视着旧日
浅黄的底片,流过
回风舞柳,柳不在
就连最后的我也不再等待
故事里,似乎总会动人
似乎总有一颦一笑
朱笔漫抹着消逝的华年
再多宛转
不过是故事
惹沧桑一声轻叹
最终的最终
我手里的笔却还没停
只是这段属于现实的沉重与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