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八十老人姜子牙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见纣王荒淫无道,便弃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耻笑,所以暂时隐居在渭水河边的小村庄里,以待时机。一天, 他正在渭河边钓鱼解闷,有一樵夫武吉担柴路过,,见他竟用直钩钓鱼,还离着水面三尺远,鱼钩上也没挂香饵,便问长者贵姓。姜尚答道:"姓姜名尚,字子牙,号正熊。"武吉叹了口气说:"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象你这样愚拙的人,还自号正熊,实不相称!"姜尚微微一笑:"老夫钓鱼是假待机进取是真。然而要钓王与侯,宁在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武吉道:"你哪像王侯倒像活猴。"说罢,就担起柴担进城去了。不料武吉进城失手打死了守门的军士招来杀身大祸,巧逢西伯姬昌路过,得知武吉是个孝子,家中有老母无人奉养,便赠与黄金十两,命他回去安顿好老母再来领罪。老母绝望,便带武吉来向姜尚求教解救之法。姜教他如此这般,从此武吉只在乡中干活,不再进城去了。
光阴似箭,不觉又是一个春天。一日,西伯来到渭河边踏青打猎。忽听有人唱道:"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治世有污。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慢惜寻贤路……"姬昌命人将歌者找来,见是武吉,大喝道:"你怎敢欺我,不来领罪,反在此唱歌?"武吉便照实说了,并说这歌也是姜尚所作,姬昌认为姜尚必是贤者,便当即赦免了武吉的死罪,命他带路来河边寻访姜尚。姜尚为试姬昌的诚心,未理采而避入芦苇丛中。姬昌求贤心切,三日后,又封武吉为武德将军,再次带路,亲率百官一同再访姜尚,封为太公。后来太公辅佐文王,随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吴树德——曾任中国体操队高级教练,体操国际级裁判。他有过辉煌的成就,也有多劫的命运和坎坷的经历。他做过学生,当过士兵,做工务农;他,有过成功和失败,也有过欢乐和困苦。这一切构成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十分幸运,在95周年校庆之际,我们采访到了这位传奇式的校友。
初看之下,这位吴老并无什么特出之处:饱经风霜的面孔,斑白的头发,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和他交谈了几句,那里拣的精神,脱俗的气质,飞扬的神采。就凭这些,绝不会让人把他和“人到老年”这四个字联系起来。“我今年62岁”。若不是吴老自报年纪,谁会相信他已年逾花甲呢?
“请谈谈您在附中的运动生涯和学习生涯吧。”采访就从这里开始。“我并没有在附中上完高中”,吴老不无遗撼地说:“我在附中只读到1951年就参军了。那时正值抗美援朝时期,我们这些年轻人就响应号召保家卫国去了。我当时加人的是海军。”回忆起那时的附中,吴老说:“那时附中的校风在全国都是有名的,附中的学生都是全面发展的。我比较喜欢体育,单杠,双杠,跑步,打球,游泳都挺喜欢,也都不错。”“这么说您在学生时代,没有经过体操的专业训练?”我们问到,吴老告诉我们,他当学生时只是喜欢体育,而且是什么项目都喜欢。那时,附中的体育设施还不很完备,他和他的同学们就到学校对面的师大去练。就这样,一转眼就到了1951年,吴老因为游泳不错就加人了海军。成功者总是能把握住每一次转瞬即逝的机会。吴老把握住了机会,因此他是成功者。当我们问到吴老是怎样人选到国家队时,吴老这样形容:“那很凑巧。”吴老在人伍后不久,便参加了一次全军举行的运动会。他报名参加了跑步.游泳,体操等多个项目。最后,在体操的几个小项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被选人“八一”队。1953年可以说是吴老人生的里程碑。那年,吴老才十几岁,便从“八一”体操队入选刚成立的国家体操队,成为首批国家体操队队员。这使我们不禁想到:如果吴老当初在全军运动会上没在体操项目上获奖,而是在其他项目上成绩优异的话,那说不定我们面前的就是位田径或是游泳高级教练了。昊老在人选国家队以后,在1953-1962年期间,参加了所有的国内国际比赛(奥运会除外),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就在1962年,吴老步人了事业的低谷:先是患肺结核,结束了运动员生涯,接着在出国执教三年之后旧病复发,无奈回国休养,而“文革”大潮又无情地袭击了他,曾两次被扣上资产阶级的高帽,下放农村,直至“文革”结束,吴老才又开始了他的教练生涯。
只有不被困难吓倒的人才能成功。吴老是成功者,他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很乐观。在谈到下放农村时,吴老对我们说:“种田确实很苦很累,尸块地种三十种菜,一年四季都特忙。但我会利用时间,我整天拿着个收音机一边干活一边学英语。现在我的英语说的相当标准。说着,他爽朗地笑了起来。“您觉得附中给与了您什么呢?”在听完吴老的生平之后,我们问道。“首先,附中给了我正直的人格。我确实觉得附中学生的素质是很高的。还有,我在附中锻炼出了强健的体魄。另外,在附中学习的文化知识在我后来的生活中也有很大作用。”“最后,请您给现在的附中人提出几点希望吧!”吴老说“我希望你们要保持并发扬原来的校风,要全面发展,提高素质。另外,要适应现在社会的要求,你们要多注意能力的培养。”就这样,我们结束了对吴老的采访。但吴老的话将铭记在我们的心里。
吴树德,他是附中的骄子,是附中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