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洞穿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1 22:07:01
  • 《那不灭的光》
  • 大地一片阗静的漆黑。混沌中,偶现一缕光,洞穿千年,与您眼中的光交织。——题记

    秋风飒飒,路灯忽明忽暗,无月,天幕皆掩。我打了个长长的哈欠,揉了揉疲惫的眼睛,精神已有些紊乱。

    “去睡觉吧。”妈妈手里拿着笔,正在批改着我的作业,眼中毫无疲惫之色,闪烁着异样的光。我迅速翻身上床,拥起被子就睡。不一会儿,美梦便袭来,估计厚重的憨声从我房间里传出很远。

    翌日,我起了个大早,推窗远眺,天际掺杂了艳红,鹅黄,鱼肚白。也不知道是谁用彩笔渲染成形,又被风吹散在天上。“吃早饭了,杰宝”楼下传来妈妈的叫喊,不时传来锅铲碰撞发出的“叮咚”声。

    我狼吞虎咽完后,奋笔疾书,思如泉涌,不一会就涮完了一章题。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被一个大BOSS 打败了。在一阵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之后,我便用了“作业帮”。

    我正看着解题思路,不知怎地,突然弹回了主页面。我懒得重拍了,点开了作业记录。那一幕,我至今记犹新:

    “23点37分,题目……”

    “0点39分,题目……”

    我慌乱着,战栗着,不断划动着,额头上渗出了密密的汗珠。翻开作业本,笔画不规范,错别字,少单位……那么多批注!纤细的字迹氤氲着一股芳香——是妈妈!我仿佛看见夜阑灯尽之时,妈妈拿着铅笔,对着答案,打了一个个呵欠,一次次揉着疲倦的眼睛,但仍然坚持着。我也明白了为什么妈妈总是等着我写完作业,为什么客厅里总是会有若有若无的光。那盏灯,照耀着妈妈的一片苦心。无论多累,她的眼中总是投射出一道光,温暖明亮;无论多久,那盏灯也总是亮着,照亮整个夜晚。

    一笔一画道真情,深夜无人批改疾。灯下沥血为抚子,思儿困意顿扫无。

    “哐……”门开了,妈妈走了进来。她的眼睛肿胀着,一个个黑眼圈似乎包住了整个眼睛。她那凌乱的头发中不知觉又多了几根银丝,想必是熬夜熬的吧。但是她的瞳孔中还散发着熠熠的光,仿佛能融化千年的冰霜。作业本上,有两点湿迹……

    从那以后,我每次都会迅速完成作业,因为我知道爱我的妈妈在等我,还有她火炬般的目光,点燃着我的前进的动力,照亮着我前进的方向……

  • 《感悟:对现实生活的实质性洞穿》
  • 什么是感悟?简言之,即是作者在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中有所悟,悟出了其中之“理”,悟出了其中之“道”,它其实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深刻感受。一般的文章,对人有益的无非为三点:一为文章中有新鲜的息,让人读之有所知,扩大了知识面;二为文章有浓郁真攀的情感,让人读之有所感,感到心灵的展动,获得审美的愉悦;三为文章蕴含着作者对时代、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让人读之有所悟,思想为之豁然开朗,认识亦提升至新的境界,这当然为文章写作的上乘之境。

    关于感悟,佘森先生解释得很准确,感受得很深刻,他认为:悟,乃是一种自由的、内动的、深层的思维活动,是一个知觉融于感觉的思维世界——外界种种信息、浑然于心,自我酝酿,顿然妙悟,如云破日出,而又淡烟轻笼,似明非明,美绝妙绝,可惫会而难言传,散文之理想境界亦如此。因而他指出:人无深悟,文无深味,古今妙文,皆出自妙悟。

    感悟对于写作的成功如此重要,但我们不能把感悟看得那么神秘,感悟力每个人都有,只是程度的深浅而已。诚如林语堂先生所言,“宛如天地间有此一句话,只是被你说出而已”,所以我们一旦有感悟,只要把它及时抓住,就能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佳作。

    感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一个人处于什么生活层面,当下的环境就必然影响他的心理情绪思想,感悟也就由此而生。比如说生病,一个人生病后是健康的突然失落,他的感受就很多,而思想深邃的人就能抓住这种深刻的感受写成妙文,比如周涛的《游牧长城·甘肃篇》中有一段他在旅途中生病的心理活动——

    无事可做,我就开始研究病态,品味病感。我觉得,一个长期健康的人突然进入病境,有助于反观和领悟很多东西。病情使人换了一种眼光,一副心态,病情使人暂时脱离现实、与世无争,因而有了“超现实”的条件。所有的病人住在病院里,都像是从现实战场上退下来的伤兵和级了械的俘虏,他们眼下不具有战斗力,因而较大程度地受到了人道的待遇,被人惊解和关怀。他们一般也由于自己的病况而悲天悯人,变得比平常善良一些;互相之间由于没有利害,同在受难而变得容易倾吐心曲,真诚了好几倍;再加上病体一般减却了性的冲动,他们往往平静了,自我表现的行为减少,不再狂妄浮跳,眼神里有一种哀伤的美……峨,病人原来就是圣人!集真善美于一身!难怪人们称医生护士是天使,原来他们的职业是围绕在这类圣人之间!

    原来知此,怎么今天才明白呢?

    “圣”的代价就是丧失健康,使充满活力的生命要求降到最低限度。

    所谓圣人,原来正是病人!

    读了这段文字,只要是生过病住过院的人都会获得一种共鸣:丧失了健康,失去了竞争资格,“生命要求降到最低限度”的人,更容易显现人性真善美的一面。这种感受人人皆有,但能写到笔下的就不多。而且,作者将病人提升至“圣人”的感悟,却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正是作者这种主观的妙悟,使文章显出新鲜感和深刻性。

    由此可见,感悟是作者思想的辨析力对事物外壳的洞穿,对现实生活的本质的“核”的揭示,这样的文章才显出思想的底蕴和内在的力最。所以,聪明的作家,他们常常能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真切细腻的感受,又能将它上升至感悟的层面,使文章给人一种如嚼橄枝,余味无穷的感觉。如牛汉的《父亲树林和》——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滩沱河岸上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弃于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父亲喃喃道。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然地望着宁神静气的像树一样兀立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裸树的一根树枝片我说:

    “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了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味的革木气,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语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味舒杨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唱歌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刘,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一瞬,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父亲树林和鸟》这篇含蓄而清新的散文诗,没有多少悄节和细节的描绘,也没有多少“父亲”形象的勾勒,全篇几乎由父子对话组成,简约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在这个春天的宁静的早晨,“父亲”将“我”带进了一个有着诗一般意境的树林,让我感受到父亲、树林和鸟浑然一体的氛围。“父亲”是那么平凡,但他的感觉如此灵敏,感受如此的细腻:在静静的没有鸟飞,没有叶动的树林里,“父亲”却发现了一个鸟的世界,看到了树叶在抖动,闻到了鸟的气味,听到了鸟的舒杨的呼吸,并且知道鸟将歌唱了。这一切,对于童年的“我”来说,简直是个谜。“父亲”为什么能这样呢?这除了他年长有经验外,恐怕还因为这位熟知鸟性的农民有一颗鸟的慈善心和童心。他是用全身心去感受这片树林的,他的心灵已进入了这个鸟的天堂,所以他的嗅觉、视觉、感觉都比“我”敏感。从某种意义上说,“父亲”具备了诗人的素质。“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细腻深切感受,不正是诗人对生活感受的一个缩影呜?

    《父亲树林和鸟》给我们十分有益的启示:你要从平凡的“树林”发现一个鸟的世界,就得具备“父亲”那样敏锐的感觉和细腻的感受,就得有“父亲,’那样的对生活永远充满新鲜感的“童心”。只有这样,才不致于望着“树林”而茫然无知觉,或者身临其境而心游于物外,感受不到内中的真味。事实上,“发现”就常常源于我们的感受,使我们从平凡中看到不平凡,从静中看到动,从表象肴到内蕴。

    一个西方记者说过:作者不仅要以孩童般的眼光看世界,而且要以哲人般的眼光看世界。《父亲树林和鸟》可谓是孩童眼光和哲人眼光相结合的世界。文章不仅揭示了“父亲”热爱生活的“童心”和视野,不仅凸现了他感觉的细腻灵敏,而且还写出了他哲人的眼光,写出了他感受的深刻性。文章最后写道:“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向天空飞离树枝的那一瞬,最容易被猎人打中’。‘为什么?’我惊愕地问。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感受上升至感悟,文章就有了深藏的内蕴和深刻的哲理:美好的早晨潜藏着杀机,鸟最快活的时刻常常是最危险的时刻。父亲的话,充满启人心智的哲理,令人沉思而替醒。这篇优美的散文诗,可以说作者是得益于感受感悟之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