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土崩瓦解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0-18 12:05:31
  • 《土崩瓦解的意思和造句、成语典故、近义词和反义词》
  • 【成语】

    土崩瓦解

    【拼音】

    tǔ bēng wǎ jiě

    【释义】

    瓦解:制瓦时先把陶土制成圆筒形,分解为四,即成瓦。原义是如土之崩坠、瓦之破碎;比喻象土崩塌,瓦破碎一样彻底崩溃、不可收拾。也比喻彻底垮台。

    【出处】

    春秋·鬼谷子《鬼谷子·抵山戏》: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

    解释:君臣都互相不信任对方,双方关系土崩瓦解而互相攻伐。

    【近义词】

    风声鹤唳 瓦解冰消 豆剖瓜分 分崩离析 溃不成军 支离破碎 一触即溃 危如累卵 地崩山摧 冰解冻释 落花流水 一败涂地 冰消瓦解 危于累卵 一蹶不振

    【反义词】

    众望所归 安如泰山 坚如磐石 精诚所至 精诚团结 固若金汤

    【用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故事】

    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相传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他贪恋酒色、荒淫无度,整日花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他听信谗言,重用奸臣,残害忠良,戮杀无辜,他强征暴敛,动用巨资,强迫百姓为自己修建宫苑,他惨无人道,制造种种酷刑,以观看人受刑后的痛苦为乐。

    在他暗无天日的统治下,百姓无不怨声载道,苦不堪言。虽说商朝的疆土辽阔广袤,东起东海,西至杳无人烟的沙漠,南从五岭以南的交趾,北至遥远的幽州,军队从容关一直驻扎到蒲水。士兵不下数万,但打起仗来,因为兵士不愿意为纣王战死,所以“倒矢而射”把兵器扔在一边。商朝军队士气如此低落,商朝的政权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所以,当周武王左手擎着用黄金作装饰的大钺,右手节用牦牛尾装饰的白色旌旗、坐着战车,势不可挡地杀来时,所到之处,无不披靡。纣王军队的溃败,商纣王政权的垮台,就如瓦片的碎裂,泥上倒塌,迅速而无法挽救。

    纣王见大势尽去,在当天晚上仓皇逃到朝歌,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前进,攻占朝歌。接着,周武王分兵四路,征伐商朝的各地诸侯,肃清商朝的残余势力。商朝至此灭亡。

    【造句举例】

    尽管敌人防守严密,但我们的小部队早已潜入了敌后,按约定日期,里应外合,一个冲锋便把敌人打得土崩瓦解了。

    在我军的攻心战术下,敌人苦心经营的阵线终于土崩瓦解。

  • 《土崩瓦解的典故、意思解释》
  • 土崩瓦解的典故、意思解释

    “土崩瓦解”,或“瓦解土崩”,形容溃败的迅速、彻底、无法挽救。此语始见于《春秋考•异邮》。《鬼谷子•抵巇〔xí〕》也有:“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史记•秦始皇本纪》也有:“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

    据《汉书•徐乐〔yùe〕传》载,徐乐认为:“土崩”和“瓦解”是有区别的。徐乐,曾上书汉武帝,提出了关于政策方面的一些建议,汉武帝表示很高兴,召见了他,并任命他为“郎中”(官名)。徐乐所上的书中写道:“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何谓土崩?秦之末世是也。……”他举了秦末的局势为例,说:因为那时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朝廷根本不闻不问,社会秩序混乱,政治极为腐败,这样,国家的基础就很不稳固,所以,即使像陈涉 (即陈胜)那样一个普通农民的一声号召,就各地响应,纷纷起义,终于灭亡了秦朝。“此之谓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于土崩。”至于“何谓瓦解?吴、楚、齐、赵之兵是也。……”

    他举了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之乱为例,说:当时七国联合反叛朝廷,兵力、财力、权力,各方面条件都相当强,可是他们却终于没有得逞,这是因为民心还向着朝廷,中央的统治还是巩固的,所以不怕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述徐乐的事迹时,也转载了他向汉武帝上书的全文。但是,对于国家、政权或军队来说,不论是“土崩”或是“瓦解”,都只能是败亡的意思,两者其实没有多大区別。例如《淮南子•泰族训》说到商纣王〔纣zhòu〕虽然地广人众,只因失去民心,终被周武王所灭亡时,说:“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蒲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矢而射,傍戟而战,武王左操黄钺〔yùe〕,右执白旄〔máo〕以麾〔huī〕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这里的“瓦解”和“土崩”,形容纣的军队迅速溃败、纣的政权迅速垮台,二者含义都很明确,哪还有什么区别呢?此外,《三国志•吴志•陆逊传》:“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北史•齐纪》总论:“于楚土崩瓦解,众叛亲离。”都是形容军队和政权的彻底败亡,不可收拾。

    “土崩”和“瓦解”,连结在一起作为一句成语来使用时,它们之间确实没有多大区别,可是“瓦解”一语,单独用作动词时,例如说,“我们要设法瓦解敌军”,或“敌军想要瓦解我们”,这个“瓦解”,却不能用“土崩”代替。

    “瓦解”,还有彻底消失的意思,和“冰消”连用而为“瓦解冰消”或“冰消瓦解”,可形容成见、疑虑等等的完全消除,例如明人冯梦龙的小说《醒世恒言》第十三卷:“韩火人喜不自胜,将一天愁闷,已冰消瓦解了。”这句成语,本来也形容敌人的溃亡、消灭。例如三国时,曹操大举伐吴,命陈琳写的《檄吴文》中,有“七国之军,瓦解冰泮〔pàn〕”之句。(泮,消解的意思。)又例如北齐魏收的《魏书•出帝平阳王纪》中也有“神武之所牢笼,威风之所凌厉,莫不云彻雾卷,瓦解冰消”等语。还有,隋炀帝曾在慰劳他的功臣杨素的手诏中写道:“公以深谋,出其不意, 雾廓云除,冰消瓦解。”隋末,李密声讨炀帝的檄〔xí〕文中有这样的几句:“因其倒戈之心,乘我破竹之势;曾未旋踵,瓦解冰销。”(销,同“消”。)

  • 《土崩瓦解的故事》
  • 出处: 《淮南子·泰族训》纣之地,左东海,右流沙,前交趾,后幽都,师起容关,至蒲水;士亿有余万,然皆倒失而射,傍栽而战。武王左操黄戟,右执白旄以麾之,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

    释义: “崩”,倒塌。“解”破裂。像泥土倒塌瓦片破裂。比喻彻底垮台或溃败。

    故事: 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君主,是一个暴虐无道的昏君。他贪恋酒色、荒淫无度,整日天酒地,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他听谗言,重用奸臣,残害忠良,戮杀无辜,他强征暴敛,动用巨资,强迫百姓为自己修建宫苑,他惨无人道,制造种种酷刑,以观看人受刑后的痛苦为乐。在他暗无天日的统治下,百姓无不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虽说商朝的疆土辽阔广袤,左起东海,右至杳无人烟的沙漠,南从五岭以南的交趾,北至遥远的幽州,军队从容关一直驻扎到蒲水。士兵不下数万,但打起仗来,因为兵士不愿意为纣王战死,所以“倒矢而射”把兵器扔在一边。商朝军队士气如此低落,商朝的政权自然是岌岌可危了。

    所以,当周武王左手擎着用黄金作装饰的大戟,右手节用牦牛尾装饰的白色旌旗、坐着战车,势不可挡地杀来时,所到之处,无不披靡,讷纣王军队的溃败,商纣王政权的垮台,就如瓦片的碎裂,泥上倒塌,迅速而无法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