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家出了件特大新闻——奶奶交“权”了,接任第一把手的则是我那刚过门的嫂嫂。
按理说.奶奶已80高龄了,早就该退居二线。可她老人家至今班脚灵便,头脑清醒。买东置西账头上还真快当,什么一五得五、五七三十五一会儿就报准了数。连我这懂得“X”、“Y”的初中生有时也自叹不如。奶奶当家理财半个多世纪了,可说是滴水不漏。
她老人家不仅持家是把好手,还以做事的干练和为人的大度直得了上辈下辈的赞佩和信任。据说年轻时,炕上灶下,山上泊里,都干得无法挑剔,对亲朋邻里也以豁达为怀。若谁有个三灾八难来求东借西,保证是有求必应。直到年老了也是里里外外事必躬亲。你说这样的奶奶,谁能不刮目相待?
这样也就形成了奶奶的独特性格—说一不二,谁办事也不放心。这不,爸妈都50岁了,家里仍是奶奶大权在握。全家人对奶奶也基本是言听什从。
可近几年来,一些新问题却逐渐地暴露出来——奶奶那口挪肚省落得个吃穿有余的持家之道,不太受欢迎了。你看,商店里处理涤卡,五角钱一尺,奶奶见残,一买两丈多,来家谁也不愿穿。商店的滞销货成了我家的箱子底。和亲朋来往,总要蒸些馒头拐着篮子去,说只有这样才体面,但别人都不愿这样去下礼。还有,前几年别人都买彩电,我奶奶不准买,说那东西费工耗电不能当饭吃。去年妈妈胳臂有病,要买台洗衣机,奶奶也不点头,说那东西把衣服搅烂也洗不干净......在奶奶的阻拦下,80年代过了一半,我家还没尝到多少味道——虽然大家心里不满意,为了维护奶奶的尊严,谁好意思拧着她去办呢?
你可别以为奶奶什么钱都舍不得花,不,有时也大方得很。去年我哥哥和嫂子订婚,她一下给了三千元。我嫂子也真那个,半点没推让全收下了。过门后才知道嫂子这笔钱并没人私房—全部投在家庭建设上了。买了彩电、风扇放在奶奶屋,买了洗衣机留着自己用,买了电冰箱放在厨房里。三千元花了,还贴上娘家的陪送钱。
嫂子过门后,家里可真变了样。大伙儿晚上都凑在奶奶屋里看电视,嫂子还边看边讲给奶奶听。奶奶一些奇怪的问话:“电视上的人看见咱不?”“听见咱说话不?”别人都忍不住笑,嫂嫂却一本正经地给奶奶解释。嫂子工作之余,还包揽了全家的洗衣活,洗净甩干熨平再分发给大家。夏天,嫂子每天都要买些冰糕、西瓜之类的解暑品捎给奶奶,吃后还留些存在冰箱里,等到晚上热时再吃。
逐渐地奶奶对这些“享受”乐不可支,直念叨嫂子会花钱,买的东西奇巧。大家见奶奶这样,也只能愉着笑,只有我这调皮鬼有时愿逗奶奶:“那东西耗工费电能当饭吃?”“死丫头,专找后漏,是不是把你也美的?"奶奶嗔怪地只会说这句话。
今年八月仲秋,全家当月对酒之时,奶奶乐滋滋地向大家宣布了新的施政方针——要嫂嫂掌握家庭大权。我一听举双手赞成。爸妈也笑着投给嫂嫂一缕信任的目光,因为几个月的实践证明,嫂子也像当年奶奶那样的精明强干。况且妈妈身体不好,嫂子继承奶奶的权力是责无旁贷了。不过嫂子一直在谦虚地推让。最后在哥哥的提议下:嫂子在一线;奶奶当顾问,兼任现金保管。
就这样,决议通过了。嫂嫂当上了我家的第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