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领导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学校党委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深人贯彻第15次、16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学校教育事业建设发展中的重要性。学校党委明确提出了“固本强基,构建和谐”的党建工作理念,强调以“组织坚强有力、党员作用突出、工作得到促进、师生员工满意”为目标,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增强工作实效为抓手,切实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组织保障。
(二)健全领导机制.明确工作责任
学校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格局,明确了党委书记是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工作任务要求,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切实N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职责,保证基层党组织建设任务和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坚强的阵地和堡垒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长效机制
党委在坚持执行“党员学习教育”、“党员联系群众”、“民主评议党员”、“创优争先活动”及“党支部书记岗位责任制”等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吸纳先进性教育的实践成果,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基层组织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这一核心,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关于健全党组织考核评估,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建设等八个方面的保持基层党组织先进性长效机制的文件,其中重点制定完善了基层党组织考核制度,出台了《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及考核办法》、《党支部建设目标管理及考核办法》等配套性制度文件,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实践证明,这些制度的制定实施,促进了基层党组织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二)夯实组织基础、完善设置形式
党委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坚持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有利于不断扩大党的工作斑盖面的原则,主动适应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和党员队伍构成的新变化,进一步改进和调整党支部的设形式,做到教学、科研、行政工作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立到哪里,尽可能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组织相对应,保证党的组织建设与学院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步进行。2006年,党委将全校27个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和48个党支部调整为24个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和61个党支部,进一步活化单元,增设了党支部、党小组。目前,学校教职工党组织基本形成了“规模适度、构成合理、便于活动、作用发挥”的格局,学生党组织实现了“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支部、跨校区有党小组”的目标。
(三)配强基层班子,完善工作机制
党委坚持把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热爱党务工作、业务能力过硬、善于做群众工作等作为配备党务干部的基本条件,通过公开选拔、交流轮岗、岗位培训等,选好配强院(部)党组织领导班子,提高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使党的工作能够真正有机、有效地渗透、结合到院(部)的各项工作中去。目前,全校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中54%具有博士、硕士学位,86%具有高级职称,45岁以下的占63%。与此同时,学校积极点推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倡导学校各院(部)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要经过党政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强调党政之间既要明确职责,又要协同合作;既要合理分工,又要形成合力,有效形成院(部)党政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
(四)落实经费阵地,完善保障机制
学校除党费返还外,还按照全校学生数每人每年不少于5元,教职工党员每人每年不少于50元的标准设立了党建工作专项费用,纳人学校财政预算,下拨到各基层党组织,保障经常性党员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和院(部)不断整合党建资源,积极为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备。目前,学校各基层党组织都建有党员活动室,在萦江、秀山等地建有多个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基地.并积极推进学生党建进社区工作,建立社区学生党员学习室和活动室,不断拓展党员活动阵地。
三、规范党员发展工作,在确保党员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壮大基层党组织队伍
(一)坚持执行制度,规范发展程序
学校党委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发展实施细则》,严格执行发展党员七项制度,即推优制、预审制、公示制、政审制、座谈考察制、审批制、工作失误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和纪律。
(二)严格把握标准,确保党员质量
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积极吸收符合党员条件的大学生和青年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人党,改善和优化党员队的结构,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党和学校发展的事业中来。增强党在高知识群体中的彩响力和凝聚力,确保党员发展质量。仅2007年,全校提交入党申请书3 300多人,参加党校人党积极分子培训2070人,发展党员793名,其中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教师近10名。目前,在校本科学生党员比例约9% , 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党员占教师党员比例43.5%,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党员比例达40%。
四、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功能,促使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严格教育制度,加强党员教育
学校作为全市经常性党员教育试点单位,拟定了学校经常性党员教育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安排学校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内容、形式、载体、目标等,积极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内谈心制度和党员思想汇报制度,以及校、处级领导干部及党员“四位一体”理论学习制度等,把经常性的党内生活作为教育党员的主要手段抓紧抓实。各基层党组织通过上党课、听报告、主题实践活动、参观学习、收看反腐倡廉录像等多种有效的教育措施和途径,深人开展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和党的纪律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休系融入党员教育的全过程。2007年11月,学校召开了全校经常性党员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组织全校24个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到六个经常性党员教育试点单位进行了现场交流学习,全面促进基层党组织相互间的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二)创新活动方式,增强教育实效
党委针对学校党员特点,不断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一是坚持载体上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网上党组织生活;材料学院党总支创建了红色网站“青年红色根据地”,为广大党员和积极追求思想进步的同学搭建了一个党组织活动和党员教育的网络学习交流和管理平台;工商管理学院党总支学生党员自发捐资创建“学生党员活动室”,开辟党员学习新天地,掀起学生党员自我教育学习热潮。二是坚持形式上创新。汽车学院党总支主动走出去.与秀山县清溪场镇党委结成对子,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基地;后勤党总支等利用假期组织党员到遵义会议遗址、邓小平故居等地学习参观;发扬党员先进性教育期间好的教育形式,积极推行“党员导读制”,增强学习教育实效。三是坚持内容上的创新。人文学院党总支在教师党员中开展“学榜样,促教学”主题实践活动.学习孟二冬、方永刚先进事迹,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生物学院党总支围绕学校评建开展“精彩一堂课,我为评建作贡献”主题实践活动,在教师中产生较好反响。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方式,使党的活动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贴近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受到党员的普遍欢迎。
(三)明确形象要求,注重作用发挥
校党委坚持在实践中培养教育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好他们学校各项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委制定了56个不同单位党员先进性的具体标准,作为新时期我校党员教育的新要求统一印发给每位党员,并要求全体党员认真践行,真正做到“平时能看得出,关键时刻能站得出,危险时刻能冲得上”。学校各基层党组织深人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者、党员公开承诺等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和经济困难大学生制度,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搭建平台,促使党员在服务群众中团结和凝聚群众,让被联系和服务群众切实感受党组织的关心和温暖,激发他们努力工作和认真学习的热情。同时学校坚持每年一次的党员民主评议活动和两年一次的优秀党员评选表彰活动,号召全休党员积极投身学校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新校区建设与搬迁等重要工作,着力宣传和学习校内和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氛围。近年来,学校先后有16人次被市委、市委教育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78人次被学校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五、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在联系和服务师生中增进校园和谐
(一)坚持深入基层,联系服务师生
学校建立了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制、听课制、接待制、联系党外人士制,设立了校长书记信箱,坚持了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各院(部)党组织也实施了听课制,巡考制,深人学生宿舍、课堂和实验室制以及重大节假日活动值班等制度,强化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听取和采纳各种建议意见。学校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发挥引导、组织和推动作用,开展“凝聚力工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近年来,基层党组织围绕学校办学定位,新校区建设,“三大工程”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建设),校区土地置换等重大问题,下情上达广大教职工意见1 000余条,并及时上情下达,做好信息反馈。
(二)坚持服务师生,办实事办好事
校党委把解决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纳人每年的年度工作安排。近年来,学校先后办理了职工免费体检、网络进公寓、社区,为教职工提供经济实用房700多套等10余项实事、好事。同时学校各基层党组织大力实施助学工程,推进“奖、贷、补、助、减”的资助服务体系的完善。近三年,学校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达4 000余人;发放各类奖学金18 084人次,总金额641.82万元;发放校内贷款155人次,共计15.38万元;发放困难补助及各类临时困难补助约3 700人次,补助金额280余万元,学生覆盖面达到40%左右。通过主动关爱群众,贴近群众,增进了广大师生员工与党组织的感情,更好地凝聚了人心,服务了学校中心工作,增进了校园和谐。
(三)坚持党务公开,接受师生监督
学校各党组织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书记信箱等,及时反映学校或部门党建工作动态,做到党务工作透明化、规范化,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学校的团结稳定畅通了问题发现、利益协调、危机处理及矛盾化解的渠道。同时,学校党组织坚持在选聘干部时,把群众民主推荐、评议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在2006年的新一届中层领导班子换届中,参与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和测评的教职工就有2000多人次,占教职工的95%。近几年,群众对校领导的满意度均在98%以上,处级干部评议中优秀和称职率平均在96%以上。近年来,学校无一例重大上访和恶性群体事件发生。
学校党委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学校党委领导班子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导航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凝心聚力作用更加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休现。学校呈现了“党风正、人心齐、干劲足、事业兴”的良好发展态势,形成了政通人和、政令畅通、和衷共济的和谐局面。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员工负重自强、顽强拼搏下,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2007年,市委副书记、市长王鸿举视察我校时认为“(重庆工学院)是我市变化最大、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高校之一”。2007年8月在我校举行的全市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高校(重庆工学院)现场交流会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何事忠高度评价我校党建工作,认为“学校党委和各级党组织真正把党建工作作为了‘主业’来抓,抓到了实处,抓出了实效”,“学校党建工作有创新、有特色、有经验、有成果”。
目前,学校党委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创建高水平大学为奋斗目标,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奏响和谐校园新旋律,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