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萧规曹随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3 09:06:06
  • 《萧规曹随的意思和造句、故事、近义词和反义词》
  • 【成语】

    萧规曹随

    【拼音】

    xiāo guī cáo suí

    【释义】

    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出处】

    《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却。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

    解释: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向孝惠皇帝刘盈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有三年时间。

    【近义词】

    固步自封 一如既往 安常习故 一成不变 因循守旧 率由旧章 如法炮制 故步自封 陈陈相因 刻舟求剑 依样葫芦

    【反义词】

    言出法随 朝令夕改 标新立异 破旧立新 兴利除弊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汉惠帝即位后不久,看到曹丞相(曹参)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纳闷,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是曹相国嫌他太年轻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愿意尽心尽力来辅佐他。惠帝左想右想总感到心里没底,有些着急。

    曹参知道惠帝对自己有了嫌隙,就找机会跟惠帝说:“请问皇上,您和先帝相比,哪一个更英明?”汉惠帝说:“当然是先帝,这不是一目了然嘛。我怎么能比得上先帝呢?”曹参又问:“那我和萧何哪一个更能干?”汉惠帝很坦率地回答道:“好像不如萧相国。”曹参于是说,确实不错,陛下不如先帝,我又不如萧相国。那么,他们平定了天下,又根据社会现实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我们既然无法超越他们,那么就按照他们的规定制度去治理国家。只要不失职就可以了,汉惠帝听了曹参此言,明白了他的用心良苦。

    曹参用他持有的方法,沿着萧何制定的规章制度,有条不絮地治理着国家,没有出过偏差,从而更加巩固加和稳定了汉朝的政治格局。而且由于汉惠帝时期正处于长期动乱之后,百姓特别需要国家的安定和政策的稳定。所以,曹参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合乎民心,并没有给百姓带来更多的负担。因此,当时的人民还编了歌谣,称颂萧何和曹参。他们敬重开国功臣丞相萧何,更感激在萧何去世后,继任者曹参没有让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发生变动,保持了汉初以来原有的设置,使百姓更加适应汉朝的统治了。

    可见,萧规曹随,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曹参的做法也不等同于墨守成规,他是在认真分析,研究了社会状况后,做出了按照萧何制定的规章制度处理一切事务的决定的。他的这一决定,是符合当时汉朝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状况的,是事实求是的做法。曹参有很准确的判断力,也很识时务,他知道,只要不失职,就已经是完成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了,也算是对得住高祖刘邦和前任相国萧何了,更是对汉惠帝负责任的行为。

    【造句举例】

    社会的发展就是要依靠改革,那种萧规曹随的态度是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的。

    我决定今后公司的政策不再萧规曹随,而是全盘创新。

  • 《萧规曹随(曹参酒)》
  • 【原文·出处】

    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去,属其后相曰:“以齐狱市为寄,慎勿扰也。”后相曰:“治无大于此者乎?”参曰:“不然。夫狱市者,所以并容也,今君扰之,奸人安所容也?吾是以先之。”

    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择郡国吏木诎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闲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

    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按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以为岂少朕与?乃谓窋曰:“若归,试私从容问而父曰:‘高帝新弃群臣,帝富于春秋,君为相,日饮,无所请事,何以忧天下乎?’然无言吾告若也。”窋既洗沐归,窋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参为汉相国,出入三年。卒,谥懿侯。子窋代侯。百姓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节选

    【译文·故事】

    (汉)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到这个消息,就告诉门客赶快整理行装,“我就要入朝当相国了。”过了不久,朝廷派来的人果然来召曹参。曹参离开时,嘱咐后任齐国丞相说:“把齐国的狱市作为安集百姓的所在,千万谨慎不要轻易干涉。”后任丞相说:“治理政事没有比这事更重要的吗?”曹参说:“不是这样。狱市是善恶并容的,现在您严加干涉,坏人在哪里容身呢?我因此把这件事摆在前面。”

    曹参起初卑贱的时候,跟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军、相国,便有了隔阂。到萧何临终时,萧何推荐的贤臣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做事情没有任何变更,一概遵循萧何制定的法度。

    曹参从各郡和诸侯国中挑选一些质朴而不善文辞的厚道人,立即召来任命为丞相的属官。对官吏中那些言语文字严峻刻薄,想一味追求声名的人,就斥退辞去他们。曹参白天晚上痛饮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上门的人都有话说想规劝他。到来后,曹参就让他们喝好酒。过了一会儿,有人想说什么,曹参又让他们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去,始终没能够开口劝说,如此就习以为常了。

    相府的后园靠近官吏的房舍,官吏的房舍里整天饮酒歌唱喊叫。随从官吏很厌恶这件事,但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曹参到后园中游玩,听到那些官吏们喝醉后唱歌呼叫的声音,随从官吏希望相国把他们召来加以制止。曹参反而叫人取酒陈设座席也坐下痛饮起来,也高歌呼叫与那些官吏们相应和。

    曹参见别人有细小的过失,总是隐瞒遮盖,因此相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zhuó)做中大夫。汉惠帝奇怪曹相国不理政事,认为难道看不起朕吗?于是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随便问问你父亲,说:‘高皇帝刚刚离开群臣撒手而去,新皇帝很年轻,您身为相国,成天喝酒,也没什么事情向皇帝请示,拿什么来考虑国家大事呢?’但不要说是我告诉你的。”曹窋假日休息回家,侍奉父亲,把惠帝的意思变成自己的话规劝曹参。曹参非常生气,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赶紧进宫侍奉皇上,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先前是我让他规劝您的。”曹参脱帽谢罪说:“陛下自己审视您和高皇帝谁更圣明英武?”惠帝说:“朕怎么敢跟先帝相比呢!”曹参说:“陛下看臣和萧何谁更贤能?”惠帝说:“您好像不如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很对。高皇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已经明确,如今陛下垂衣拱手,我等谨守各自的职责,遵循原有的法度不出偏差,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您休息休息吧!”

    曹参任汉朝相国,前后三年。死后,被谥为懿侯。儿子曹窋接替了他父亲的侯位。百姓们歌颂曹参的事迹说:“萧何制定法令,严明一致;曹参接替萧何,遵守而不走样。施行清净无为,百姓安定统一。”

    【释义·点评

    告舍人趣治行:舍人,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趣,急、赶快。

    属其后相:属,同嘱;后相,后任齐国丞相。

    狱市:指具有司法权的市场管理机构;或说指狱讼以及市集交易。

    有郤:郤,同“隙”,裂痕。感情上有了裂痕。

    不事事:不做事情。前一“事”为动词,是“做”的意思。

    闲之:闲,同“间”。过了一会儿。

    岂少朕与:少,轻视、看不起;与,疑问助词。

    洗沐:借指休假。

    自从其所:犹言自出其意。

    乃者:从前,往日。

    顜(jiǎng):公正严明。

    曹参是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开国将领,戎马一生,“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但曹参在谋略上却略逊一筹,因此刘邦把他归入了“功狗”一类,也就是说他的功绩是在别人的指挥下取得的。但曹参并不是“笨狗”,他既有自知之明,也有洞察之能。他与萧何当初起事时,关系很好。后来各自为将为相,就有了矛盾。可是萧何在临死时却推荐了曹参;曹参听到萧何的死讯,也告诉下人赶紧整理行装,自己将入朝为相。可见,萧何和曹参他们彼此是多么相知和了解。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萧何的高尚品德,他以国家利益为重,不把个人恩怨放在心上,推荐了跟自己感情不和的人。而曹参同样没有辜负萧何的厚望,他严谨遵守着萧何制定的法令行事,并没有因萧何和自己感情不和,上台后就妄加篡改。曹参同样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没有感情用事。

    曹参实行的是“无为而治”,他这一套之所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当然和他处的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当时开国皇帝刘邦刚去世不久,萧何作为相国将国家的规章制度已制定得相当完备。国家安定,人民乐业。所以这时国家的领导者,只要按照先前的规章制度办事就可以了,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如果时逢“乱世”,这样的“无为而治”恐怕就行不通了,那就必须得有所变革,推行“法治”,也就是所谓的“乱世用重典”。

    将曹参入相后的做法,归结为“萧规曹随”最早出现在扬雄的《解嘲》里:“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阺颓,唯其人之赡知哉,亦会其时之可为也。”后遂成为成语。意思是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曹参做宰相后,仍照着实行。用来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运用举例——孙中山《自传》:“丙辰之役,以为但使袁世凯取消帝制,则民国依然无恙,其他袁世凯所遗留之制度,不妨萧规而曹随,以袁世凯所为,除帝制外,无不宜于民国者。”

    “曹参酒”就成了表示官吏无为而治的典故,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偶有运用。例如——唐·李商隐《五百述德抒情诗一百四十韵》:“后饮曹参酒,先和傅说羹。”唐·贯休《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之五》:“西伯最怜耕让畔,曹参空酒盈樽。”唐·齐己《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之四》:“尊罍岂识曹参酒,宾客还亲宋玉风。”宋·李洪《陈丞相诞日》:“细斟静治曹参酒,重放和羹傅说梅。”

  • 《萧规曹随的主人公是谁》
  • 萧何 曹参

    就是说曹参接任萧何之后保持政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