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李商隐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02:30:52
  • 《赞美老师群体700字》
  • 李商隐曾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您不正像一支红烛,点亮别人,燃烧自已;老师您不正像一只春蚕,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我们;老师您不正像一位园丁,为我们修枝剪叶。而我却要把你比作那一阵阵春雨!

    你像一阵阵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您那爱,像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那爱,比父爱更严厉,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你像一阵阵春雨灌溉我们那心中的种子。每当深夜你的房间灯火通明,不用说,就知道,您又在熬夜为我们批改试卷。我多么想为您端上一杯香喷喷的热茶, 给您提提神,暖暖心啊!可是我不敢!那时我多么想走进去对您说:“老师,天黑了,您该睡了,您瞧!星星都回家了!”可是我不敢!怪不得妈妈说我嘴笨!第二 天,您又拖着疲惫的身子,又给我们上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阻!教师节到了,我要送您一句温馨的话语;我要送您一束沁人心脾的花; 我还要送您一张,写满我对您无数关爱的小卡片;我还要……您为我们付出了太多了!您叫我们怎样回报您呢?

    老师您的身体好些了吗?听说您的肝上好像生病了!就怪任性又不懂事的我们净惹您生气!您好些了吗?您从不正面指责我们,只是从侧面教导我们!老师您 多么伟大呀!您的身上寄托着我们八十七个希望,您从不休息,周末,您也不放过这个教育我们的良机!您带着我们十几个人去登山并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道理。

    六年级了,我们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也即将离开您,将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新的老师。您也将面对下一个六班,我体会得出,您对我们是多么的不舍呀!为了让我们进入好的中学,您牺牲了中午的时间无偿地为我们补习。

    春雨下着,它滋润着麦苗。春雨下着,它灌溉了树木。春雨下着,它奏出了一首歌,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 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春蚕一生没有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即将会闻到桃李的芳香!

  • 《我的青春有梦想》
  • 唐代的诗人李商隐说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韩愈也说过,自问颖诗弹,起坐在一旁。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是白居易对教师的评价,从古至今,教师在人们眼里都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我的梦想就是当一位这样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个无比崇高的职业,回想起我刚上一年级的情景,我还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子,短短几年,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我也是能看懂《水浒传》这类大书的读书人了!每当我看见老师微笑在讲台前绘声绘色地讲着课文时,我想当教师的愿望就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心中悄悄发芽了,我要当一名人民教师.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更加努力地学习了,我像一颗嫩芽一样吸收老师播撒给我们的甘露。因为我想当一名有责任、博学多才的好老师.我要声情并茂地讲课,让同学们喜欢我的课堂;我会鼓励同学们多看课外书,开阔他们的视野;我会耐心地处理同学们的各种事件,不让他们受到一点伤害;我会把我的知识全部告诉同学们,让祖国的花朵努力绽放,老师是无私的,他们照亮了同学前进的路,他们为了同学花费了时间,却不求回报。

    我是渺小的,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星空中的尘埃,花海里的一颗草,人没有目标不能前进,正如轮船没有舵手不能航行;人生没有理想不能向上;正如飞机没有双翼不能翱翔,所以我们从小就要为自己美好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让我们坚持不懈的学习吧!

  •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微雨》李商隐原文赏析和翻译》
  • 微雨

    李商隐 〔唐代〕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必考名句】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译文】

    微雨初起时,只觉它像林中雾气一样浮动;逐渐地,伴随着夜幕降临,它分得了夜的丝丝凉意。

    那寒气仿佛透窗入户让灯火闪烁不定,离窗很远也能感觉到它的凉意;仔细听还能感觉到从空旷的院子里传来的轻微淅沥声。

    【注释】

    林霭:林中的云气。霭,雾气。

    稍:渐渐。共:与,跟。

    迥:远。一作“逼”。

    虚:这里是空旷的意思。

    【赏析】

    李商隐写了不少咏物诗,不仅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物象的内在神韵。这首《微雨》就是这样的一首作品。此诗前两句写傍晚前后微雨刚落不久的情景,后两句写夜深后微雨落久的情景。全诗摹写入微,绘形绘声,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微雨的内在神韵,其妙处在于从虚处着笔,避免从正面铺写雨的形态,只是借人的感受作侧面烘托,显得非常灵活而新鲜。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两句从傍晚时分写起,这时微雨刚下,视觉上像看到它随着树林中的雾气一起浮动,根本分不清是雾还是雨;逐渐地,微雨伴同夜幕降临,它分得了晚间的丝丝凉意。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两句续写下去,写的是夜已深,而微雨下了很久仍没有停的情景。夜间微雨久久不停,气温随之下降,人在屋内,即使远离窗子,仍然感到有点冷,而那寒气仿佛还侵逼到那闪摇不定的灯火上。久雨后的空气也变得潮湿了,雨点也增加了些重量,在空空的庭院中,可以听到近处水面传来的微弱的淅沥声。四句诗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间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过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觉,而后渐能察觉,写得十分细腻而熨贴,但又没有一个字直接刻画到微雨本身,仅是从林霭、夜凉、灯光、水声诸物象来反映微雨带给人的各种感觉,显示了作者写景状物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底。用字也极有分寸,“初随”“稍共”“侵”“冷”“虚”“近”,处处扣住微雨的特点,一丝不苟。

    这首诗体物传神,刻画入微,虚处着笔,雨中有人。朦胧,迷离,似愁绪,可意会不可言传。全诗不着一个雨字,只是借助周遭相关的事物以及人的主观感受来表现微雨的形态,却是很成功的。

    【作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为有》李商隐原文和翻译》
  • 为有

    【唐】李商隐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注释

    云屏:雕饰着云母图案的屏风,古代皇家或富贵人家所用。

    凤城:此指京城。

    无端:没来由。

    金龟婿:佩带金龟(即作官)的丈夫。

    译文

    云母屏风后面的美人格外娇,京城寒冬已过却怕短暂春宵。

    无端地嫁了个做高官的丈夫,不恋温暖香衾只想去上早朝。

    赏析

    诗的一、二句“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描述一对宦家夫妇的怨情。开头用“为有”二字把怨苦的缘由提示出来。“云屏”,云母屏风,指闺房陈设富丽,“无限娇”称代娇媚无比的少妇。金屋藏娇,两情缱绻,当春风送暖,京城寒尽之时,便双双地怕起春宵来了。丈夫既富且贵,妻子年轻貌美,两人处在云屏环列的闺房之中,更兼暖香暗送,气候宜人,理应有春宵苦短之感,应该不会产生“怕”的心情。首句的“因”和次句的“果”有抵牾之处,这就造成一种悬念引人追询答案。

    三、四句“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通过少妇的口说出“怕春宵”的原因。冬寒已尽,衾枕香暖,两口子情意款洽,本应日晏方起,可是偏偏嫁了你这个身佩金龟的作官夫婿,天不亮就要起身去早朝,害得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守在闺房里,实在不是滋味。这些似是枕畔之言,当丈夫正欲起身离去时,妻子对他说了这番话,又好象是埋怨自己,流露出类似“悔教夫婿觅封侯”那样一种痴情;或是责怪丈夫,向他倾诉“孤鹤从来不得眠”的苦衷。“无端”二字活画出这位少妇娇嗔的口吻,表达了她对丈夫、对春宵爱恋的深情。其实,妻子的苦恼也是丈夫的苦恼。

    前面的“为有”和“凤城”二句就正面描述了丈夫的怨情。应当说他“怕春宵”比妻子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留恋香衾,不愿过早地离去,撇下娇媚多情的妻子,让她忍受春宵独卧的痛苦;还怕听妻子嗔怪的话,她那充满柔情而又浸透泪水的怨言,听了叫人不禁为之心碎。不愿早起离去,又不得不早起离去。对于娇妻,有内疚之意;对于早朝,有怨恨之情;对于爱情生活的受到损害,则有惋惜之感。“辜负”云云,出自妻子之口,同时也表达了丈夫的心意,显得含蓄深婉,耐人寻味。

    这首诗的中心字眼是第二句里的“怕”,关于怕什么的问题,三、四两句的解答是“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仅仅因为丈夫要早起上朝,就产生这么大的怨气,似乎有点不近情理。总之读完全诗,读者由“怕”字造成的悬念并未完全消除,诗有言外之还意,弦外之音。

    屈复的《玉溪生诗意》分析说:“玉溪以绝世香艳之才,终老幕职,晨入暮出,簿书无暇,与嫁贵婿、负香衾何异?其怨也宜。”李商隐一生长期沉沦幕府,落魄江湖,不是他没有才能,或有才能得不到赏识,而是不幸卷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成了朋党之争的受害者。当他认识到这一点时,已为时太晚,不可自拔。“无端嫁得金龟婿”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悔恨莫及的痛苦心情。

    这首绝句含蓄深沉而又富于变幻。前两句一起一承,一因一果,好像比较平直。但着一“怕”字,风波顿起,情趣横生。后面两句围绕着“怕”字作进一步的解说,使意境更加开拓明朗。这样写,前后连贯,浑然一体。其中“为有”“无端”等语委婉尽情,极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难以精确考证,朱世英推测此诗大约写作于公元846年(会昌六年)至851年(大中五年)之间,即李德裕罢相以后,诗人之妻王氏去世之前。这段时间李商隐个人和家庭的处境都十分艰难。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夜雨寄北》李商隐原文和翻译》
  •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首诗即兴写来,写出了诗人刹那间情感的曲折变化。语言朴实,在遣词、造句上看不出修饰的痕迹。与李商隐的大部分诗词表现出来的的辞藻华美,用典精巧,长于象征、暗示的风格不同,这首诗却质朴、自然,同样也具有“寄托深而措辞婉”的艺术特色。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首句流露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滞留巴蜀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从诗歌的内容和所表现的情感来看,被怀念的当是与作者关系非常亲密的人。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王晏媄的。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晏媄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经典古诗词佳句》
  • 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2、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3、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李商隐《锦瑟》

    5、他年回首,秉烛西窗如梦否?惟愿相知,长似人生初见时。

    6、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唐·杜牧

    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1、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12、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13、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4、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崔涂《七夕》

    15、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1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

    17、执手看歌敲金钗,笑语落珠明眸睐。

    18、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唐)李商隐《无题》

    19、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佚名《菩萨蛮》

    2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21、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2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3、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苏轼《南乡子》

    24、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25、琴声依旧,妾心已冷,漫漫长夜,君已入梦?

    26、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雍裕之《自君之出矣》

    27、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采葛》

    28、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9、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30、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31、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3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宋)苏轼《江城子》

    33、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唐·李白《清平调之二》

    3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35、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36、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37、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乐婉《卜算子·答施》

    38、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9、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宋)张先《千秋岁》

    40、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温庭筠《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41、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42、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秦风·小戎》

    43、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44、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45、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4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唐)张籍《节妇吟》

    47、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48、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49、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50、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云《送沈记室夜别》

  • 《《韩碑》李商隐原文和翻译》
  • 韩碑

    【唐】李商隐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

    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

    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

    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

    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澹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

    行军司马智且勇,十四万众犹虎貔。

    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

    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

    公退斋戒坐小阁,濡染大笔何淋漓。

    点窜《尧典》《舜典》字,

    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

    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

    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

    长绳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

    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遍,口角流沫右手胝。

    传之七十有二代,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注释

    元和:唐宪宗年号。

    轩、羲:轩辕、伏羲氏,代表三皇五帝。

    列圣:前几位皇帝。

    法宫:君王主事的正殿。

    四夷:泛指四方边地。

    淮西有贼:指盘踞蔡州的藩镇势力。

    封狼:大狼。

    貙、罴:野兽,喻指叛将。

    都统:招讨藩镇的军事统帅。

    天王旗:皇帝仪仗的旗帜。

    愬武古通:愬,李愬;武,韩公武;古,李道古;通,李文通,四人皆裴度手下大将。

    仪曹外郎:礼部员外郎李宗闵。

    行军司马:指韩愈。

    虎貔:猛兽。喻勇猛善战。

    蔡:蔡州。

    贼:指叛将吴元济。

    无与让:即无人可及。

    不訾:即“不赀”,不可估量。

    日可麾:用鲁阳公与韩人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此喻反叛作乱。麾通“挥”。

    度:裴度。

    从事:州郡官自举的僚属。

    愈:韩愈。

    为辞:指撰《平淮西碑》。

    稽首:叩头。

    蹈且舞:指古代臣子朝拜皇帝时手舞足蹈的一种礼节。

    金石刻画:指为钟鼎石碑撰写铭文。

    大手笔:指撰写国家重要文告的名家。

    职司:指掌管文笔的翰林院。

    屡颔天子颐:使皇帝多次点头称赞。颐,指面颊。

    公:指韩愈。

    斋戒:沐浴更衣。

    濡染:浸沾。

    点窜、涂改:运用的意思。

    尧典、舜典:《尚书》中篇名。

    清庙、生民:《诗经》中篇名。

    破体:指文能改变旧体,另一说为行书的一种。

    丹墀:宫中红色台阶。

    昧死:冒死,上书用谦语。

    圣功:指平定淮西的战功。

    灵鳌:驭负石碑的,形似大龟。

    蟠以螭:碑上所刻盘绕的龙类饰纹。

    喻:领悟,理解。

    谗:进言诋毁。

    拽:用力拉。

    磨治:指磨去碑上的刻文。

    斯文:此文。

    若:像。

    元气:无法消毁的正气。

    汤盘:商汤浴盆,《史记正义》:“商汤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

    孔鼎:孔子先祖正考夫鼎。此以汤盘、孔鼎喻韩碑。

    相与:相互。

    赫:显耀。

    淳熙:鲜明的光泽。

    书:抄写。

    胝:因磨擦而生厚皮,俗称老茧。

    明堂基:明堂的基石

    曷:何,怎么。

    译文

    元和天子禀赋神武英姿,可比古来的轩辕、伏羲。他立誓要洗雪历代圣王的耻辱,坐镇皇宫接受四夷的贡礼。淮西逆贼为祸五十年,割据一方世代绵延。自恃强大,不去占山河却来割据平地;梦想挥戈退日,胆敢反叛作乱。

    圣君得到贤相名叫裴度,逆贼暗杀未成,自有神灵卫护。他腰悬相印,统兵上战场,天子的军旗在寒风中飘扬。得力的将官有、武、古、通,仪曹外郎任书记随军出征;还有那智勇双全的行军司马韩愈,十四万大军,龙腾虎跃陷阵冲锋。攻下了蔡州,擒住叛贼献俘太庙,功业盖世皇上加恩无限;天子宣布裴度功劳第一,命令韩愈撰写赞辞。

    韩愈在朝堂拜舞行礼接受诏命说歌功的文章他能够胜任。从来撰述都推崇大手笔,此事本不属佐吏的职司;既然自古有当仁不让的箴言,韩愈欣然领受圣上的旨意。天子听完这番言辞,频频点头大加赞许。韩公退朝后斋戒沐浴坐于小阁,笔蘸饱墨挥洒淋漓。推敲《尧典》《舜典》的古奥文字,化用《清庙》《生民》的庄严笔意。一纸雄文,别具一格,朝拜时铺展在玉陛丹墀。上表说“臣韩愈冒死呈览”,歌颂圣君贤相的功业,刻写在石碑之上。

    碑高三丈字大如斗,灵鳌驼负,螭龙盘围。文句奇特语意深长,世俗难以理解;有人便向皇上进谗,诬蔑此文偏私失实。百尺长绳把韩碑拽倒,粗砂大石磨去了字迹。韩公此文浩浩真气却无法磨灭,已经深入众人的肝脾;正象那汤盘孔鼎的铭文,古器虽早就荡然无存,世间却永远流传着文辞。啊,圣王与贤相的不朽功勋,显耀人寰辉煌无比。韩公碑文倘不能昭示百代,宪宗的帝业,又怎得与三皇五帝遥相承继!我甘愿抄写一万本、吟诵一万遍,哪怕是我口角流沫,右手磨出茧皮!让它流传千秋万代,好作封禅的祭天玉检、明堂的万世基石。

    赏析

    全诗意在记叙韩愈撰写“平淮西碑”碑文的始末,竭力推崇韩碑的典雅及其价值。情意深厚,笔力矫健。韩碑既未抹煞李愬雪夜破城的丰功,也未特别铺张裴度的伟绩,态度比较公允。李商隐极力推崇韩碑,也就是同意韩氏的观点。叙议相兼,在艺术风格上受到韩愈《石鼓歌》的影响。清人屈复《玉溪生诗意》中说:“生硬中饶有古意,甚似昌黎而清新过之。

    本诗基本上是叙述性的,但笔力矫健,很有感情,诗中一些名句也一直为人传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一则历史。公元817年(宪宗元和十二年),宰相裴度率兵平定淮西,但首先破蔡州生擒叛者吴元济的是大将李愬。宪宗命韩愈撰《平淮西碑》时,韩主要是突出了裴度在执行宪宗旨意后的运筹帷幄,引起李愬不满。愬妻(唐安公主之女)进宫诉说碑文不实,宪宗就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文勒石,观点迥然不同。李商隐是完全赞同韩愈观点的,诗中强烈地表达以对《韩碑》被磨去的愤慨,更热情地歌颂了这篇碑文。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李商隐原文和翻译》
  •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李商隐 〔唐代〕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必考名句】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

    【译文】

    陶渊明诗中只是采黄菊的黄精。郢都歌曲中新传唱阳春白雪的白雪花英。

    白色不同于黄在篱笆墙下发展,繁盛的白花繁白好像从月亮银水中出生。

    分开来仔细观看,它晶莹剔透,如同云母一样玲珑。从整体上观察,那洁白纯净的花瓣上带着一串串透明的露珠,如水晶般明亮。

    偏偏称心的五字诗人客对您含着鸡舌香的郎官来称赞,您如这白菊花从此得地就开始欣欣向荣了!

    【注释】

    马郎中:即前水部马郎中。

    陶诗:东晋诗人陶渊明之诗。

    黄金实:指菊花。

    郢曲:郢是战国时楚国都城。

    素:白。

    素色:白色。

    小摘:喻花未盛开。

    云母:谓花似白云母。

    水精:即石英。

    称:适合。

    含香:鸡舌香,即丁香。

    得地:犹得所。

    【赏析】

    菊花历来是诗人笔下的爱物。东晋陶洲明就以爱菊闻名。尤其他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更抬高了菊花的“身价”。不过人们赏菊,多数人喜欢黄色的金菊。而不大喜欢寒素的白菊。而李商隐这首诗则专为白菊写照,极言其美。

    诗一开头便写道:“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实”即花。晋代潘尼《秋菊赋》中就有“真人采其实花”之句。“英”也指菊花。屈原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的诗句。“郢曲”与“白雪”都是用典。宋玉《砖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楚国都城)中者,……其为《阳春白雪》,园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诗人觉得东晋陶渊明在他有关菊花的诗作中只写黄菊,不写白菊,似乎不大公平(其实不是不写白菊,我国汉魏及两晋还没有培育出白菊),所以马郎中移栽白菊,并以白菊赋诗,真是难能可贵,其诗作如同《阳春白雪》之曲那般高雅,和者盖寡啊!

    接下去,诗人便着力刻画白菊之美。三、四两句:“素色不同篱下发,繁花疑自月中生”,主要刻画白菊之色,而“移”字也随手带出。就色而言,白菊冰肌雪骨,如白玉琢成,似秋霜初降,确实不同于篱下生长出来的黄菊。它那晶莹洁白、玲珑剔透的花朵似乎是从月宫生长出寿的,哪是人世间的凡花俗卉呢?

    五、六两句又一分一合更细致地描写白菊:“浮杯小摘开云母,部露全移缀水晶。”“小摘”是分开来看,“全移”是合观一体。此处诗人采取他贯用的写作手法,绕开描至对象本身,别出心裁,以他物出之因为“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舛巧”。(《文心雕龙·神思》),如果直相描写白菊本身容易直白无味,所以诗人便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物之亡者以喻白菊,浮杯小摘,即分开来帝细观看,它晶莹剔透。如同云母一样玲珑。再“带露全移”,从整体上观察,那洁白纯净的花瓣上带着一串串透明的露珠,真如水晶一般明亮这一联笔法精妙,极尽白菊之态。

    七、八两句:“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方荣。”着重赞扬马郎中其人及其移植白菊之事。清人陆昆曾评论这两句诗的时候就说:“含香句,谓花与人称。一经郎中移植,便庆得地。而芳荣自此始矣。”(《李义山诗集注》)。“含香”与“五字客”都是用典。《汉旧仪》中说:在汉代,尚书郎奏事于光明殿。而殿中用胡粉涂墙壁,尚书郎“趋走丹墀。含鸡舌香(即今丁香),伏其下奏事。”另据《世说新语》所载,魏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作表,虞松写完后上呈,却不合景王之意,让他再行决定。但虞松思路枯竭,半天不能更改,心想此事,面带难色,当时钟会见之便拿过来看,为他改定了五个字,虞松心悦诚服。再送景王之时,景王惊问虞松,虞松吐实之后,景王叹道:“如此大才,应予重用。”此处“含香”与“五字客”是赞扬马郎中其人。白菊为大多数人所不赏,却遇到马郎中这样如钟会一样文采风流的知音,生得其地,也可以一显芳荣了。

    这首诗句新意关。表现在:诗人写白菊之色不从白菊本身着笔,而是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恰当的比喻来形容之。先是疑白菊生自月中。后又用云母水晶来比方。新颖别致,翻空出奇,同时本诗又使用了一些典故,美不胜收。

    【作者】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春雨》李商隐原文和翻译》
  • 春雨

    【唐】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注释

    白袷衣:即白夹衣,唐人以白衫为闲居便服。

    白门:金陵的别称,即现南京。南朝乐府民歌《杨叛儿》说:“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沉水香,侬作博山炉”,讲的是男女欢会。后人常用“白门”指代男女幽会之地。

    红楼:华美的楼房,多指女子的住处。

    珠箔:珠帘,此处比喻春雨细密。

    晼晚:夕阳西下的光景,此处还蕴涵年复一年、人老珠黄之意。

    依稀,形容梦境的忧伤迷离。

    玉珰:是用玉做的耳坠,古代常用环佩、玉珰一类的饰物作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缄札:指书信。

    云罗:像螺纹般的云片,阴云密布如罗网,比喻路途艰难。

    译文

    新春时节,我身披白衫怅然地卧在床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令我万分感伤。

    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红楼更觉凄凉,只好顶着珠帘般的细雨,在依稀闪烁的灯光中黯然归来。

    凄楚的暮春,遥远的路途,哪里可以寄托我的悲凄伤感?只有在残宵梦中才能与你相见。

    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赏析

    《春雨》抒写了诗人与情人相见时的欢乐,离别后的怀思和失恋中强烈的痛苦。此诗开头先点明时令,再写旧地重寻之凄怆,继而写隔雨望楼,寻访落空之迷茫,终而只有相思相梦,缄札寄情。一步紧逼一步,怅念之情恰似雨丝不绝如缕。诗的意境、感情、色调、气氛都是十分清晰明丽,优美动人。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于飘洒天空的春雨 ,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晼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深挚,构成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一联,前一句色彩(红)和感觉(冷)互相比照。红的色彩本来是温暖的,但隔雨怅望反觉其冷;后一句珠箔本来是明丽的,却出之于灯影前对雨帘的幻觉,极细微地写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他想象着 ,在远方的那人也应为春之将暮而伤感吧?如今蓬山远隔,只有在残宵的短梦中依稀可以相会了。

    末联“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也富于象征色彩。特别有创造性地借助于自然景,把“锦书难托”的预感形象化了,并把忧郁怅惘的情绪与广阔的云天,融为一体。凡此,都成功地表现出了主人公的生活、处境和感情,情景、色调和气氛都令人久久难忘。这种真挚动人的感情和优美生动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一种艺术魅力,在它面前,人们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创作背景

    《春雨》是作者于公元850年(大中四年),初到徐幕雨夜思家所作,题作《春雨》,却并非直接写春雨,而是抒写在春夜雨中的相思之情。也有人说这是诗人客居长安的忆家之作,有人说这是李商隐期盼他人提拔的寄托之作。大多数人认为这就是一首爱情诗。但对于诗人所思为何人又有较大的争议。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蝉》李商隐原文和翻译》
  •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注释

    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

    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五更(gēng):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

    碧:绿。

    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土偶人对桃梗说:“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

    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

    君:指蝉。警:提醒。

    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赏析

    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一,是托物咏怀的佳作。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联以蝉的生活习性起兴。“高”以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的“难饱”又与作者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又有“恨”。但这样的鸣声却是徒劳,并不能使它摆脱难饱的困境。这是说,作者由于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虽然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最终却是徒劳的。这样结合作者自己的感受来咏物,看似把物的本来面貌歪曲,因为蝉本来没有“难饱”和“恨”。作者这样说,看似不真实了,但咏物诗的真实,是作者感情的真实。作者确实有这种感受,借蝉来写,只要“高”和“声”是和蝉符合的,作者可以写出他对“高”和“声”的独特感受来,可以写“居高声自远”(虞世南《咏蝉》),也可以写“本以高难饱”,这两者对两位不同的作者都是真实的。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颔联是说,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快要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还是那样碧绿,并不为它的“疏欲断”而悲伤憔悴,显得那样冷酷无情。这里接触到咏物诗的另一特色,即无理得妙。蝉声的“疏欲断”,与树叶的“碧”两者本无关涉,可是作者却怪树的无动于衷。这看似毫无道理,但无理处正见出作者的真实感情。“疏欲断”既是写蝉,也是寄托自己的身世遭遇。就蝉说,责怪树的“无情”是无理;就寄托身世遭遇来说,责怪有力者本可以依托荫庇而却“无情”,是有理的。咏物诗既以抒情为主,所以这种无理在抒情上就成了有理了。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颈联是说,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颈联来一个转折,抛开咏蝉,转到自己身上,这一转就打破了咏蝉的限制,扩大了诗的内容。作者在各地当幕僚,是个小官,所以称“薄宦”。经常在各地流转,好像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这种不安定的生活,使他怀念家乡,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作者思归就更加迫切。这两句好像和上文的咏蝉无关,暗中还是有联系的。“薄宦”同“高难饱”、“恨费声”联系,小官微禄,所以“难饱”、“费声”。经过这一转折,上文咏蝉的抒情意味就更明白了。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又回到咏蝉上来,用拟人法写蝉。“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密切结合,而又呼应开头,首尾圆合。蝉的难饱正与我也举家清贫相应;蝉的鸣叫声,又提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想到“故园芜已平”,不免勾起赋归之念。钱钟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油然自绿是对“碧”字的很好说明)。树无情而人(‘我’)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犹淡忘)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先生指出不仅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进一步说明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

    咏物诗,贵在“体物为妙,功在密附”。这首咏蝉诗,“传神空际,超超玄著”,被朱彝尊誉为“咏物最上乘”。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创作背景

    本诗的具体创作不详。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