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游广济桥啦!
我们来到广济桥边,哇,广济桥可真壮观呀!它横跨在江面上,就像一条巨龙卧在那里。桥面上有很多人来来往往,可热闹了。
我们走上广济桥,桥身有点摇晃,我有点害怕,紧紧地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桥的两边有栏杆,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龙,有凤,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美不胜收。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桥中间的一个亭子里。亭子里面有很多人在休息,我也坐下来休息了一会儿。从亭子往外看,江面上的风景真美呀!江水波光粼粼,江面上有几艘小船在慢慢地行驶着。我们继续往前走,还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有一些人在卖小吃,有香喷喷的烤鸡翅,有甜甜的棉花糖,我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还有一些人在卖纪念品,我买了一个广济桥的模型,我要把它带回家留作纪念。
不知不觉,天就快黑了,我们要回家了。我有点舍不得离开广济桥,我对爸爸妈妈说:“下次我还要来游广济桥。”“好呀!”爸爸妈妈爽快地答应着。
坐在回程的车上,我们一路欢歌,广济桥的美景始终在脑中萦绕。
无法忘却的美好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斜阳挂在巷口,缤纷的晚霞照在小巷口那位画糖人身上,照在他创造的精彩糖画上,显得格外美好。
画糖人在巷口的右侧,摆放着一张半米高的小木台桌,旁边燃烧着的小火炉,上面架着一口不大的铁锅,铁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糖汁,空气中弥漫着糖汁的香甜。火炉另一侧摆放着一根圆木棒,上面插着各式各样的糖人,让人仿佛置身于缤纷的童话世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挥舞着一把长勺,从铁锅中盛起糖汁,盛起时还不忘在锅边把勺子外的糖稀蹭干净,他先把勺子放在桌上,一两秒后在轻轻敲几下,接着抬起勺子,在桌台铺好的糖纸上飞舞,我要了只蝴蝶状的,他先勾勒出蝴蝶的外形,再小心翼翼地用横竖交叉的细线画出蝴蝶翅膀的花纹,根根流畅,丝丝纤细。
在人来人往的小巷中,老人的摊位显得有些冷清,安静的摊位与热闹的街巷似乎格格不入。我在摊位旁观看老人制作糖画,他的手尽显粗糙,看似粗笨,手法却很灵活。他潇洒自如,拿在他手里的哪是勺子呀,分明就是画笔呀。他并不吆喝,只专心制作,我看得入迷,和老人闲聊。老人说他在这里制作糖画已经十几年了,除了天气不好,他都会来。我好奇地问:“坚持这么多年,生意一定很不错吧?”老人笑着摇摇头:“不赚钱!这手艺需要平心静气才能做好。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大愿意学习制作糖画呦,我是舍不得这门手艺失传……”听了老人的话,我心中五味杂陈,看似平凡的老人,却心系传统手工业的传承,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只因喜欢和热爱。我为自己的莽撞感到羞愧,但仍不解地问:“爷爷,您十几年做同样的事情,不会觉得太枯燥乏味吗?”老人说:“糖画制作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研究哦,我呢,没有什么大志向了,只想学会更多的图形,让大家既能保眼福,又能保嘴福!”说话间,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完成了,他拿出长签,放在蝴蝶的脊背上,用平铲把它压实,再用平铲小心地把蝴蝶翻个身,继续压一会儿,最后老人把木签的尖头剪掉,不让它戳到人,可真是个细心的人!
糖画老人使我明白了,心中有热爱又怎会觉得枯燥乏味呢?但我同时又感到难过和失望,妈妈说在她儿时,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画糖人的身影,感觉空气中都弥漫着糖浆的香甜。但糖画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甚至出现在博物馆中,即使只隔了一层薄薄的玻璃,但却感觉相隔万里,这是一种空间上的疏远。有些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洪流中走着走着便被淹没在记忆深处,回首再寻,已隔山河。
我边走边品尝蝴蝶糖画,品到了老人对生活的积极乐观,也品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珍惜。这将永远封存在我的内心深处,成为无法忘却的美好。
在我的家乡,有一座古老的水泥桥,水泥桥边,有一片竹林,桥下边有一条小河,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时不时有一两只小鸟会在那里,等待鱼儿浮出水面。
春天,村民们忙急了,他们挑着秧苗,走过水泥桥,来到那一片片积雪融化的田野里,辛勤耕种。连那些小娃娃也跟了上去,想到天地里去捉泥鳅。
夏天,天气热了起来,小娃娃们穿着短袖,纷纷跑进水泥桥边的小商店里买冰棒,大人们却拿来小商店的椅子,坐在河边,把鱼竿架在栏杆上,等着鱼儿上钩,这就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秋天,河里的鱼儿长肥了,大人们不再用鱼竿了,从小商店里拿出鱼网,放在河里,让鱼儿自投罗网。不一会儿,一条条色彩艳丽的大鱼被大人们捉上了岸。而 村民们搬着笨重的打谷机,高高兴兴地去打谷子。这时的稻田已经是金黄金黄的,风一吹,金黄的稻子像起伏的海浪。
冬天,天气渐渐冷下来,小娃娃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在桥上放鞭炮。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时不时也会来到水泥桥上,和那些小娃一起快乐地嬉戏玩耍。穿着各色衣服的村民们,蹬着三轮车,过了桥,准备到集市上买年货,水泥桥上热闹非凡。
啊!我爱我的家乡,但最爱的还是我家乡的水泥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