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天涯咫尺初二作文
前些天,有位朋友欣喜若狂地告诉我,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追到了他暗恋了将近两年的一个女生一一他原本以为,他和她只是一场有缘无份的错误遇见而已,这一生都不会再有任何的进展,更别痴心妄想什么花开结果了。
也许身为万人迷的你对此只是呵呵一笑,不以为然。
用一个月追求一个女生,一个男的只要不是比马云还不堪入目三分,然后再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敢于表达心声的勇气,再那么一点点厚脸皮、死缠烂打,要追一个女生,应该不是什么难于登天的事吧。
如果你真是这么想,那只能说,你不懂女人心。
如果你又正好是一个男生,那我就祝贺你,活该你单身至今,预祝你注孤生。
女人不是百货商场里面明码标价的货品,不是随随便便用钱就可以衡量的。
如果我告诉你,他所追的女生是一个美若天仙的女神,身边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美貌和追求者。而他却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男生而已,如果按达尔文进化论里“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原则来解释就是,这种几乎等同于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美味佳肴哪怕是排队上都轮不到他的,就算是上天掉金子,他最多也只有被砸死的份罢了。
而我想要说的,不是他追到女神用了多短的时间,而恰恰是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用了什么样的追求方法,这才是他的值得学习的优秀之处。
请相信,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便宜事,谁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到某些事,不代表他每次都可以如此做到,别人也未必能复制,之所以所用的时间短,主要归功于遇上了一个好得机遇,这就好比于水滴石穿,如果没有前面数千万滴水所累计下的功劳,就算是用决堤般的洪水,也不可能把石头洞穿。
在特殊时候,一个男的不敢心血来潮、一鼓作气地做一些见缝插针、乘人之危的`事,基本上是没什么出头之日了,他这样跟我炫耀。
他说,他对她深思熟虑、步步为营的追求攻势,始于一次偶然的机遇一一某天下午,在一个讲座会上,他们不期而遇,她专注听讲,他专注看她,猛然间他想到,如果他不再努力试着接近她,恐怕这一次离开后彼此又是擦肩而过的陌路人。
可是,如果就这样饿狼般地贸贸然冲上去,人家肯定是犹如碰见疯子、瘟疫一般,唯恐避之不及,跟别说哪怕是正眼瞧你几下了。
没有几个好的女孩子,会对突如其来的男生有什么好感的,最多只会敬而远之,无论他是谁。
当时,他心血来潮,灵感如潮水般汹涌袭来,瞬间他就拟定好了五个向她一步步靠近的措施:
1.想办法跟她混熟,哪怕是混个脸熟也好,因为不熟悉就不可能聊的来,任何的真心交流都从彼此的熟悉中开始;
2.大概了解她的日常性活动,从接触中给她以熟悉感;
3.找准机会加到她qq微信,不能给她明显地唐突之感,然后关注她的朋友圈,留意她的生活状况;
4.用欲擒故纵的方式跟她进行互动,步步走进她的感情世界,打开她的心灵之窗;
5.等到她对你熟悉后,交情基础建立了,然后准备进行表白,进入最后的阶段。
从那以后,他就频频制造与她不期而遇的碰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次志愿者活动里,他与她邂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顺理成章地,他以同伴的身份加了她微信,然后他把她近一年的朋友圈浏览个遍,大概知道了她的情绪、性格和生活状况,然后有的放矢地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话题是那么的随意而又别出心裁——从志愿者心得聊到台风天气,从网络偶像剧聊到彼此的童年经历,就这样,他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地向她靠近,而她却对他渐渐放开放线,最后,他把她约出来,展开了终极的表白。
结果,不出意外,她就像猎物一样掉进了他处心积虑编织的网中。
在这一过程,他告诉我,最难的一步其实就是如何开始跟她聊天,他怕话题一旦不合她心意,就会被她冷落甚至是拉黑,所幸,她在朋友圈所分享的点点滴滴,让他抓到了她的喜好和敏感点。
而我最感兴趣的一点是,他说他只计划好用三个月的时间来追求他,如果不能成功,他就知难而退,不再做无谓地牺牲,所幸,他成了。
我深有感触,有些人,有些事,不是你主动就可以的,给自己一个有限的时间去努力,就像食品的保质期一样,然后在规定的时间里想方设法地去拼搏奋斗,也许这就是生命中最好的进取之路。
我反复在想,一个人,耐心如此之久,心思如此之密,斗志如此之坚,应该是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吧。
而我想提醒你的是,小心你的朋友圈,说不定里面就藏着这么一个精灵,正在给你酿造生命里最意外的邂逅。
【爱在天涯咫尺初二作文】
可以说,没有先进的科技为他血液透析,史铁生的生命或许无法延续到他参悟宗教的一刻;然而没有残缺身躯里始终坚守的仁念,也不会有昼信基督夜信佛的箴言,在他仙逝后依然温暖世间。
在我看来,科技与人文的关系,恰应似史铁生笔下的基督与佛。如基督般乐观向生,以科技建起人间的伊甸园;也要如佛悲天悯人,关注弱势群体,或许不在于对死的猜想与安慰,却该是慈悲为怀,普渡众生。这大概是科技与人文,在同一片屋檐下,所能做到的最和睦的相处了吧?
是这样。又不是这样。两者兼顾,或许是我们面对冲突时坚守中庸之道最易作出的选择,然而它未必能够真正化解冲突。以我之见,无论基督与佛,它们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以仁济世,而发展科技所必须做到的,最重要的亦在于坚守人文关怀,坚守仁念。
不秉仁念,科技发展便不能真正造福人类,再发达的水平,再先进的成果,也不过是对人类文明的冰冷的敷衍。当我偶然看到我国待移植器官与库存器官数目的对比时,我不禁愣住了。几十万比几千,那悬殊的对比让我瞠目结舌。科技发展了,人们治疗的需求在增长,可能够有效满足需求的能力却依然十分有限。而这种能力的缺乏,已不在于科技水平的低下,反倒暴露了人们爱心的缺失。科技固然要发展,可更重要的是要唤醒人们潜藏心灵深处的爱心。否则,在一个没有仁念的世界里,再充足的医药,再先进的设备,再高端的科技,又能将人类文明推进多远?
缺失仁念,科技已寸步难行。
科技在进步,在发展,可人们本真的善良,却似乎走向了科技前行的反方向。人们加深了对艾滋病的了解,却不减对艾滋病人的歧视;乙肝疫苗得到普及,而有些单位宁愿违反法规也在体检中增设乙肝检测……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仁念本该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体现,更充分的发扬,却不知为何反而被一点一滴地销蚀。不由苦笑,难道这就是发展科技的初衷?难道这就是改善了生活,造福了人类?若仁念已然消减,那么发展科技的意义又在于何处呢?
发展科技、规划未来的宏伟蓝图,究竟能否真正为我们带来一个更好的明天?薛勤曾质问陈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面对如今科技与人文的冲突,我不禁想问,如果人们无法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待身旁,对待生活,对待科技,又何谈以科技的力量改变整个世界?施图林格博士讲述的故事,自然显示了科技的巨大力量,但前提是故事中的伯爵承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资助科研的同时,帮助镇里受苦的人们。科技的发展自然有人文关怀的体现,但我们是不是该明白,人文关怀不能单单体现在对全社会的关注,它更应该深入到对每个人的生活的关注中。没有对个体在微观上的关爱,科技的效益对整个宏观社会的益处便脆弱不堪,没有仁念的支撑,科技看似造福了社会,却无法真正造福社会中生活的人。科技改造世界的初衷是好的,但它必须与人与人的关爱相连接。仁念起,天涯咫尺,只有每一个个体都发自内心地愿意帮助别人,再借助科技的力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改变生活。想要科技之光普照人间,必须有自下而上的仁念作为稳定的光源,科技成果才能真正惠及人类。
科技的触角伸向了显微世界,伸向了浩渺太空,都展示了人类文明的高度。而能否让人们攀上已伸向远方的科技触角,到达美好生活的云端,将取决于人类能否用仁念为自己打造一架坚韧牢固的天梯。
我相信,当仁念的天梯牢牢搭上了科技的触角,远如天涯的距离也成咫尺之遥。
我相信,今天的人们已经开始了这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