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的烟云,过眼的瞬间,又有什么能被永恒铭记呢?
——题记
在历史的浩渺长河中,生活是这世间万物生存状态的体现。多少年的风雨兼程,人随事迁,都被它深深地烙印在了时光中。它也记录着人类心智,科技等方面的发展。
每个人都有一颗想要追求更高品质,更幸福的生活的心。在人类所追求的这条满是荆棘的道路上,上帝也为他们派来了两个助手。一个是可让人们心灵相通,世界更加和谐美好的人文情怀,另一个则是让严谨,务实,创新之风长存于世间的科学精神。它们都因生活而产生,为生活而服务,相辅相成,不可互缺。
家门前的那棵老树,大概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时光的年轮深刻在它那满是沧桑的树干上。不知是因新建的楼房挡住了它向太阳吸收光热的途径,还是周围的杂木吸收了本应属于它的养分,这树上的叶子落得一日快比一日,枝干也日渐枯朽。住在这周围的人都感觉它年事已高,哀叹着生命的脆弱。然而,在这其中,也有些好心人不忍看到它的衰落,时常在低矮处给它剪剪枝,浇浇水。而这些举措也只是起到了一时的功效,日复一日,仍没能抵挡住它自然的衰退。不知是哪日,政府园林工作者注意到了这个日渐衰败的生命,时不时地来帮它修剪枝叶,并在它的枝干上挂了些吊瓶似的东西。这科学的玩意还真是神奇,随着又一个春日的来临,这棵老木又一次焕发出生机与希望。
人的爱心固然是好,但起到的只是一时的作用,并不能完全帮树走出困境。反而是园林工作者那些不知名的液体和系统科学的方法使树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而这高科技的产生也更提高了人们对树木的关怀,对自然的重视。
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是如此,人类的生活也亦是如此。随着世界人口的剧增,生产力发展的相对滞后,世界上也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现实问题。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世界范围内,吃不饱,穿不暖,枯瘦如柴的还是大有人在。虽说世界各地的慈善人士都尽自己的能力,积极地为他们捐款捐物。但这也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解决得了今日的问题,明日的又没了着落。唯有袁隆平,这早已是个享誉世界的名字。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从而也进一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正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才使人有着更高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两者同存在与生活的驿站中,伴随着生命的产生与消亡。
这世间善良的人纵然很多,有胆识有创新精神的也不占少数,而这两种品质在当今社会都是尤为珍贵的。就如人们在地下通道里看到了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善良的人给他几枚硬币以示关怀怜悯,而另一类人则是帮他找一份足以让他自食其力的工作,从此再也不用以乞讨为生。人文是从人的潜意识里散发出的一种情怀,而科学创新则更需要胆识,勇气和毅力。
当然,也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在心灵上的沟通变少了。“苹果”产业的迅猛发展更使亲朋好友在一起其乐融融地吃苹果的机会变少了。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人情也变慢慢地被淡化了,人们只是一有时间就盯着手中那个或大或小的屏幕。但我想对存在这类观点的人说不,虽然科技在不断发展,但这只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科技的发展不仅可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更可缩短交流的距离,使人在最少的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交往。
二十一世纪,强国,高人才比的是什么?当下?不!是未来。寻找最美之风在当代中国盛行,而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也被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只有当一颗细腻的,可以洞察这世间人情世故的心与开拓创新,勇攀高峰的勇气结合时,这个民族才是最有活力与机遇的。
走在未来的道路上,含着一颗关注民生,坚守责任的心,带上先进的科技与创新精神出发,不仅成为一时的风景,更是一世的经典。
同许多昙花一现、过眼流云式的企业相比,海尔总给人一种常音树的感觉。而这种持久的魅力,不能不归源于海尔人有一种非同一般的梢神追求。由本台记者陈静、王文科采制的系列报道:《人才铸就海尔魂》,今天请听第三篇:“追求卓越海尔人”。
如今在国内,提起海尔不知道的人不多。大到跨地区、跨行业的低成本扩张,有章有法令业内人士刮目相看;小到挨家逐户、走街串巷的星级服务,有板有眼让老百姓没有不翘大拇指的。海尔人干什么像什么,干什么成什么,海尔的确与众不同。当记者带粉这种强烈的感受,来到海尔各事业部探寻究竟时,海尔空调电子事业本部副本部长喻子达的一番话,让人听来意味深长。
【录音】喻子达:“张总曾经要求说,所有的干部,你可以不知过下属的短处,但你不能不知道下属的长处。意思就是说,你用人所长。从这个角度上说,就是人人是人才。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人才。”
“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但是你不可以不知道下属的长处。”这个听来简单,却往往被人们忽略的道理,在海尔深深扎下根。海尔围绕着人才开发理念,创建了旨在提高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仅以职工名字命名的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少说也有几百个。不少无名小卒,稍动脑筋就成了全集团的明星。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海尔人对工作的那份投入与忘我令人感动。
海尔研究所的王建军以工作拼命著称。结婚第二天,王建军并没有和妻子去度蜜月,而是换上工作服回到岗位;96年开发单冷一拖二空调时,王建军与同事们在实验室一呆就是三十多个小时。就在这时,妻子又生大病生活不能自理。在“大家”和“小家”面前,王建军忍着心疼选择了“白天工作,晚上陪床”。
在海尔工作很辛苦,可就是这样,许多人却死心眼地不愿离开海尔。这几年来,海尔的名气大了,以高薪来海尔挖人才的事很多,特别是中层以上的干部,都曾面临这样的问题,集团营销中心主任解居志,曾为海尔打开上海市场立下战功,他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
【录音】解居志:“这个人哪,不能光为了钱。要于出点事业来。集团有一个很高的发展目标,有个很好的发展前途。”
海尔人似乎不可思议。像王建军、解居志这样,在某些人眼中看似有些“傻”的人,在海尔却有很多。他们让人看到的是海尔人非同寻常的人格形象,让人领略的是海尔令人赞叹的精神理念,这就是海尔人引以自豪的、独特的企业文化,集团副总裁杨绵绵认为。
【录音】杨纬纬:“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我们是敬业报国,追求率越。这个企业有思怒,有追求,有目标的话,这个企业就会有成就。”
当“敬业报国、追求卓越”,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每一个员工喷薄的动力源泉,组合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脉搏时,那么,我们就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海尔能始终保持一种蓬勃向上的激情;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才、精英纷至沓来,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海尔的事业中,创造出海尔日新月异的辉煌!
各位听众,由本台记者陈静、王文科采制的系列报道:《人才铸就海尔魂》,今天就播送完了。如何用人,古往今来,都是个不容回避的间题,但是,海尔“赛马不相马,人人是人才”的独到的用人机制,能否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