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好问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1 12:03:24
  • 《勤思好问议论文》
  • 勤思好问议论文

    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我想要学好知识,一要靠勤思,二要靠好问。

    众所周知,许多大科学家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与他们的`勤思好问是分不开的。就拿牛顿来说。他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中后,对苹果为什么往下掉产生了疑问,经过不断思考,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

    俗话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拿我来说吧,上课时,我会积极思考每一道题,在平时,对于一些不懂的题目,我直到]把它弄懂才罢休。以前的我可不是这样的,遇到难题,我会回避它,当爸爸妈妈为了锻炼我的能力,让我去问老师。那是一个下午,我却坐立不安,希望时间快快过去。好不容易到了放学,我怀着一颗紧张不安的心,拿着题目,偷偷来到讲台旁,鼓起勇气问老师题目。没想到老师和颜悦色地耐心为我讲解,一下子让我尝到“甜头”,我一颗如释重负的心放下了。学问学问,好学好问,打那以后,“好问”的种子在我心中发了芽,遇到不懂时,我总是自己先试着思考,实在想不出来再去问老师,问老师时,我总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再耐心听老师讲解。我时常会对一些问题的解法争论不休。每当我弄懂一道题时,我都会很开心,因为我又增长了知识。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学好问提高了我对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我的学习能力,它必将使我一生受用。

    【勤思好问议论文】

  • 《好问的弟弟400字》
  • 弟弟今年五岁了,长得可爱极了:胖胖的脸蛋,小小的嘴,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弟弟很爱问问题,老缠着妈妈不是问这就是问那。比如说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呀?金鱼谁不睡觉啦?问个没完没了,有时问得妈妈也张口结舌,答不出来。 一天,妈妈要带弟弟去姥姥家玩。妈妈真有点儿怕弟弟那没完没了的问题,便告诫他不要再问了,弟弟满口答应。可不到二十分钟,当妈妈去给外婆买蛋糕时,弟弟又问开了:“妈妈!这是什么” 妈妈说:“这是蛋糕,用鸡蛋和面粉作的。” 弟弟又问:“为什么要用鸡蛋做蛋糕?” 妈妈 烦了:“我的小祖宗,你能不能别问了?” 弟弟老大不高兴地跟着妈妈不说话了。 妈妈为了堵住弟弟的嘴,决定去给弟弟买玩具。刚走进玩具店里,弟弟又指着一把玩具冲锋枪问:“妈妈, 这枪会打人吗?” “不会。”妈妈回答。

    弟弟又问:“那为什么电视里的会打人?”

    妈妈说:“那是真的。”

    到了外婆家,小弟弟看见一头猪,又问开了:“妈妈,这是什么?”

    “是猪。”

    “猪是用来干什么的?”

    “用来吃的。”

    “它不是会跑吗?怎么吃。”

    “呃——”

    外婆见女儿被小外孙问的张口结舌,便拿出一块儿糖,抱起弟弟放入弟弟口中说:“我的小乖乖,别问了,快吃糖。”

    要不是外婆,妈妈又要被问倒了。

  • 《《京都元夕》元好问原文和翻译》
  • 京都元夕

    【金】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注释】

    京都:指汴京。今属河南开封。

    元夕:元宵,正月十五日晚上。

    袨(xuàn)服:盛服,艳服,漂亮的衣服。

    华妆:华贵的妆容。

    着处:到处。

    闹:玩耍嬉闹。

    长衫:读书人多穿着长衫。

    何为:为何,做什么。

    【译文】

    元宵时节,到处都能碰到盛装打扮的游人,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孩童们互相追逐打闹。

    我这个穿着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赏析】

    诗中描写了金代京都元宵佳节人山人海,人们盛装出游的欢快气氛。全诗浅白如话却富有情趣,用短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节日的欢乐之情。

    开头两句写京都元夕的热闹场面,“袨服华妆”写出了游人们穿着鲜明华丽,“六街灯火”写出了大街小巷到处在舞弄着花灯的景象,前两句用元夕日,街上的人们的装束和举动反衬了汴京一派繁华、升平的气象,也为下文诗人这个穿着长衫的读书人都外出游玩,沉醉在游人的欢声笑语,抒发情感作铺垫。

    而三句一转,用“长衫”对“炫服华妆”,写到自己竟然也随游人追欢逐乐。一个隐晦的发问,包含着辛酸的自嘲,严峻的自责,同时也是对前面所铺叙的场景的否定。表现了诗人对此时金朝的偏安处境的嘲讽,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危机的担忧。

    此诗展现了游人在元宵节游玩的景象,写出了元夕夜的盛世繁华,手法上,用乐景抒哀愤之情,长衫和炫服华妆的对比,含蓄动人,意味深长。

    【创作背景】

    公元1225年,即金哀宗正大二年,当时诗人家住登封县,他自己在汴京任国史院编修官,来往于汴京与登封之间。这年他在汴京度元夕,看到元夕之时京都的繁华,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元好问原文和翻译》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金】元好问

    其一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其二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古 诗

    【注释】

    赋:吟咏。

    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诗。

    笼:笼罩。

    豆颗:形容海棠花苞一颗一颗像豆子一样。

    胭脂:指红色。

    蜡痕新:谓花苞光泽娇嫩。

    殷勤:情意深切。花梢:花蕾的尖端。

    生红:深红,指花瓣。

    一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

    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

    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

    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

    且教:还是让。

    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译文】

    其一

    被翠叶笼罩着的海棠花苞一颗一颗像豆子一样,是那么均匀;颜色就好像被涂抹上浓浓的胭脂,光泽娇嫩。

    我怀着满腔的情意,再三要留住花梢的露水;只怕它滴下花蕾的红艳,可惜了这片明媚的阳春。

    其二

    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

    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赏析】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是金代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两首七言绝句。这组首诗描写海棠含苞待放时清新可人的风姿,文字浅易,含意隽永,构思精巧,耐人寻味,彩笔精绘,典丽朗润,纹理细密,色泽鲜艳,光采灿然,格调高雅,韵味醇厚。

    第一首诗,“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写“未开海棠”的形态色泽。“豆颗”,豆子,此处借指花蕾。海棠花未开时,花瓣对合如豆状。像豆颗一样饱满的、小小的花蕾匀称地点缀在护惜着它们的翠叶之中。“轻笼”的“轻”,状写翠叶的欲笼未笼的情态,贯注了诗人对未开海棠的轻怜蜜爱。“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常用来形容花的颜色。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落”。此处以“胭脂浓抹”来形容海棠花蕾的红艳。恰如浓施胭脂的美人那样娇艳可爱,光采夺目。“蜡痕”,指海棠的花蒂,其状如蜡。梅尧臣《海棠》诗有“胭脂色欲滴,紫蜡蒂何长。”这里以“蜡痕新”来突出海棠花蒂的光泽,就像上过了蜡那样光泽闪烁。“轻笼”“浓抹”相对照,一写情,一描色,使未开海棠不仅有了人的感情,而且有了浓妆艳抹的美人的容颜。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转而抒情。诗人殷勤地嘱咐新生的海棠一定要把花梢上的露珠留住。倘若把那美丽的红色滴下来,就真要为春天而感到可惜了。“生红”,指花朵鲜活的红色。王安石《咏秘诗》“一撮生红慰不平”,元好问也常用“生红”来指代花,如“一树生红锦不如”,“生红点点弄娇妍”等。此处,以“生红”来呼应“胭脂”。诗人害怕晶莹欲滴的露水溶解了花上的胭脂,表现了诗人爱美的心情,同时把海棠花苞那红艳欲滴的景象写得十分生动传神。元好问还有一首《清平乐·杏花》说:“生红闹簇枯枝,只愁吹破胭脂。”和这首诗的用词相类,意旨相似。“殷勤”“可惜”,抒情色彩浓烈,充分表达了诗人珍爱美好事物,惟恐芳菲易尽,“惜春只恐春归去”的深挚情感。

    这首诗用笔细腻独到,写景设色富有情韵;抒发了作者惜春的情怀,不仅包含着对含苞欲放的海棠花蕾的怜爱,更隐含着对岁月倏忽、青春易逝的人生感叹。

    第二首诗,“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意思是说,此时的海棠树已是枝叶茂盛了,可是还没有开花,这时不仔细观察是不会发现有花开放的,可是诗人驻足细看,发现这小小的、可爱的花蕾全都悄悄的“藏”起来了,并且是藏在枝叶茂盛的地方。作者这里用一个“深”字,表明海棠花的小,如不细心是不会被人发现的。这小小的花蕾好比青春少女,悄悄地来到这个世界,成长并且日益成熟,越长越娇美,惹人喜爱。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由作者有这句诗来看,写海棠,观赏海棠花时,它的身旁可能有桃树、梨树或李树。和熙的春风中,它们竞相开放,争奇斗妍,但这热闹毕竟是短暂的,几度风雨之后,它们也就都纷纷坠落、凋零了。海棠花却不同了,无意争春,谦虚地躲在一旁,待群芳落尽后,才绽开她美丽的容颜,这也应合了“最后的笑,才是胜利的笑”这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诗人深爱这春天里的花朵。正是由于深爱,才会珍惜花的开放,希望它们开得时间长。这里借花的开放,表达自己渴望美好的生活。从诗人所处的时代,以及对花开花落的感触,可以体会到诗人年迈而不能报国的惆怅心情。

    【创作背景】

    嘉熙四年(1240年)前后,诗人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已的故乡,抱定了与世无争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在这时,诗人创作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摸鱼儿·雁丘词》元好问原文和翻译》
  • 摸鱼儿·雁丘词

    【金】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古 词

    【注释】

    《摸鱼儿》: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等。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宋词以晁补之《琴趣外篇》所收为最早。双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双结倒数第三句第一字皆领格,宜用去声。

    乙丑岁: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天干地支纪年为乙丑年,当时元好问年仅十六岁。

    赴试并州:《金史·选举志》载:金代选举之制,由乡至府,由府至省及殿试,凡四试。明昌元年罢免乡试。府试试期在秋八月。府试处所承安四年赠太原,共为十处。

    识(zhì):标志。

    雁丘:嘉庆《大清一统志》:雁丘在阳曲县西汾水旁。金元好问赴府试……累土为丘,作《雁丘词》。

    无宫商:不协音律。

    直教:竟使。许:随从。

    双飞客:大雁双宿双飞,秋去春来,故云。

    “就中”句:这雁群中更有痴迷于爱情的。

    “君应”四句:万里长途,层云迷漫,千山暮景,处境凄凉,形影孤单为谁奔波呢?

    “横汾”三句:这葬雁的汾水,当年汉武帝横渡时何等热闹,如今寂寞凄凉。

    平楚:楚指丛木。远望树梢齐平,故称平楚。

    “招魂”二句:我欲为死雁招魂又有何用,雁魂也在风雨中啼哭。

    招魂楚些(suò):《楚辞·招魂》句尾皆有“些”字。

    何嗟及:悲叹无济于事。山鬼:《楚辞·九歌·山鬼》篇指山神,此指雁魂。

    暗啼:一作“自啼”。

    “天也”二句:不信殉情的雁子与普通莺燕一样都寂灭无闻变为黄土,它将声名远播,使天地忌妒。

    骚人:诗人。

    【译文】

    我于乙丑年去往并州赴试,路上碰到了捕雁人说:“今天抓到了一只雁,把它杀了。从网中脱逃的另一只没有飞离,一直在天空中(看到同伴被杀)悲鸣,最后竟从天上飞堕于地自杀。”我因此埋这只大雁,葬在汾水,垒起石头作为标志,取名为“雁丘”。和我同行的人大多为此赋诗,我也作了《雁丘词》。从前所作不谐音律,现在我修改定下了它。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

    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

    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

    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

    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

    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赏析】

    此词名为咏物,实在抒情。词人驰骋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以健笔写柔情,对大雁殉情而死的故事,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描绘,再烘托以充满悲剧气氛的环境描写,塑造了忠于爱情、生死相许的大雁的艺术形象,谱写了一曲凄婉缠绵的爱情悲歌。

    上片起句陡然发问,先声夺人,似雷霆万钧,破空而来;如熔岩沸腾,奔涌而出。通过诘问引起读者深思,引发出对世间生死不渝真情的热情讴歌,为下文描写大雁的殉情蓄足了笔势,也使大雁殉情的内在意义得以升华。接着一句在“生死相许”之前加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的力量之奇伟。再接着二句则称大雁为“双飞客”,赋予大雁的比翼双飞以世间夫妻相爱的理想色彩。其中,“天南地北”从空间落笔,“几回寒暑”从时间着墨,用高度的艺术概括,写出了大雁相依为命、相濡以沫的生活历程,为下文的“殉情”作出铺垫。之后三句由殉情大雁而及人间的痴情男女,其中的“痴儿女”三字饱含着词人的哀婉与同情。结拍四句对大雁殉情前的心理活动进行细致入微的揣摩描写。当网罗惊破双栖梦之后,词人认为孤雁心中必然会进行生与死、殉情与偷生的矛盾斗争。但这种犹豫与抉择的过程并未影响大雁殉情的挚诚。相反,更足以表明以死殉情是大雁深入思索后的理性抉择,从而揭示了殉情的真正原因。其中,“万里”和“千山”写征途之遥远,“层云”与“暮雪”状前景之艰难。

    下片开头三句借对历史胜迹的追忆与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绘,渲染了大雁殉情的不朽意义。前一句暗含汉武帝率文武百官至汾水边巡祭后土时的煊赫,后二句则写汉武帝巡幸处如今的萧条冷落景象。古与今,盛与衰,喧嚣与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二句借《楚辞》之典反衬了殉情大雁真情的永垂不朽。之后二句写殉情大雁不会与莺儿、燕子一样化为黄土,强调殉情大雁忠于爱情的精神不朽,反衬出大雁殉情的崇高价值,为下文的“来访雁丘”作出铺垫。最后四句从正面称赞殉情大雁,寄寓了词人对殉情大雁的深切哀思,延伸了全词的历史跨度,使主题得以升华。其中,“狂歌痛饮”生动地写出了殉情大雁给人的感动之深。

    全词围绕着开头的发问,层层深入地描绘铺叙,有大雁生前的欢乐,也有死后的凄苦,有对往事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前后照应,上下勾连,情节并不复杂,行文却腾挪多变,寓缠绵之情于蒙宕之中,寄人生哲理于情语之外,熔沉雄之气韵与柔婉之情肠于一炉,柔婉之极而又沉雄之至。

    【创作背景】

    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这首著名的《摸鱼儿· 雁丘词》。

    作者简介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元好问原文和翻译》
  • 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金】元好问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

    凭君莫问:清泾浊渭,去马来牛。

    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

    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

    注释

    卜居:择定居所。外家:母亲的娘家。

    “玄都”句:唐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玄都观,唐代长安城郊的一所道观。

    凭:请。

    “清泾”二句:语本杜甫《秋雨叹》:“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清泾浊渭,泾、渭皆水名,在陕西高陵县境汇合,泾流清而渭流浊。

    谢公:谢安(320—385),东晋政治家。在桓温谋篡及苻坚南侵的历史关头制乱御侮,成为保全东晋王朝的柱石。孝武帝太元年间,琅琊王司马道擅政,谢安因抑郁成疾,不久病故。

    羊昙:谢安之甥,东晋名士。

    译文

    玄都观里曾有无数株桃花烂漫盛开,而今早已水流花谢,不复存在。请您不必去寻求明白:奔流着的是清泾还是浊渭,苍茫之中是马去还是牛来。谢安重回故地已经带上了病态,羊昙为他的下世流泪痛哀。这样的存殁之感,在我酩酊一醉之后便淡然忘怀。要知道古往今来有多少同样的感慨:活着时身居高厦大宅,到头来免不了要在荒凉的山丘中把尸骨掩埋。

    赏析

    第一句引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成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刘禹锡于元和十年(815)春,由朗州贬所召回京城,见京城人争相去玄都观赏花,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以讽刺当朝新贵的暴富:“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这正是他离京十年、旧地重回的感受。因为这四句诗“语涉讥刺”,引起执政者的不满,刘禹锡再度远贬为连州刺史。十四年后刘禹锡再度回到京城重游玄都观,又写下《再游玄都观》:“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元好问这里是以玄都观的盛衰和桃花流水暗示着人世的起伏变迁和时光对一个人的消磨。

    而第二句“花落水空流”的景象正说明了作者怅惘的心境。一个“空”字,无限悲凉。接着“凭君莫问:清泾浊渭”二句用泾流清而渭水浊的传说;“去马来牛”化用《庄子·秋水》“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之意。杜甫《秋雨叹》中有“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之句。作者将其从杜诗中游离出来,借以表现世事纷纭难辨、是非扰杂不清的象征意义。所谓“莫问”,其实就是不想说,也说不清楚,可见其中必有难言之痛。这里以退为进,愈扫愈生,传达了作者沉重的失落感,和无可言说的悲哀。最后“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古今几度:生存华屋,零落山丘”几句用的都是《晋书·谢安传》的典故。谢安晚年受到司马道子的排挤,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出镇广陵。太元十年(385),谢安扶病还京,经过西州门,对左右说:“吾病殆不起乎!”不久果然病逝。他的外甥羊昙素受谢安恩重,从此悲戚辍乐,不忍心再行经西州门。后来因为喝醉了酒,误入这一禁区,发现时已经过晚。他日诵曹植《箜篌引》的诗句,恸哭而去。元好问既以谢安的“扶病”借喻自己重回故园的衰残,又以羊昙的“挥涕”来代表自己对外家人物殁亡的哀悼,所谓“一醉都休”,不过是强行自我麻醉而已。这显示了作者历经国变之后,万念俱灰、苟延残喘的沉重心情。结尾的“生存华屋,零落山丘”二句,则正是羊昙所诵曹植诗句的内容。这是对“一醉都休”的事实上的否定。“生存”与“卜居”又建立了想象间的联系,也就是所谓“扣题”。

    整首小令蕴涵着作者极为丰富的述意:刘郎去后重来,犹见“玄都观里桃千树”,而如今连片花也没有,说明诗人所重见的故乡,面目全非;“清泾浊渭,去马来牛”,非不可辨,作者却“凭君莫问”,不愿意再细详世事,显示了国变之后的万念俱灰;羊昙恸哭谢安的存殁深情,作者宁可付之醉忘,反映了“旧家人物今谁在”(作者《东园晚眺》诗句)的严酷事实;而“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引曹植诗句,作为古今至理,则是对人生有限、世事无常的深沉慨叹。小令字面意思若潦倒颓伤,而神州陆沉之痛、荆棘铜驼之悲,见于言外。

    这首曲子典重蕴深,带有较重的词味。这一来是因为“人月圆”本属词牌,后因合于北曲宫调的缘故才转为小曲;二来是由于散曲初创时期,词、曲界限并无明显分野,这是散曲在草创时期文人作品的特点。日后的散曲也用典故或引前人诗句,但援例和用意都要尖新显豁得多。

    元好问这首曲子语句中都隐约透出闲居后无所作为的无奈,这从结煞几句有意所作的豁达语中便可以看出。全曲应用了移情效果,化用前人成句,意辞俱到,含蕴深远。

    创作背景

    元太宗十一年(1239),元好问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故乡秀容(今山西沂县)。其时金朝已亡,生母张氏已久故,“外家”人物零落殆尽。《人月圆》小令即作于此时。

    作者简介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元好问原文和翻译》
  • 骤雨打新荷·绿叶阴浓

    【金】元好问

    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

    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

    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

    骤雨过,似琼珠乱撒,打遍新荷。

    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

    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

    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

    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注释

    海榴:即石榴。

    撒:撒落。

    几:几许,此处指多长时间。

    穷通前定:意为失意得意命运的好坏由前生而定。

    命友:邀请朋友。

    芳尊:美酒。尊,即樽,酒杯。

    译文

    绿叶繁茂一片浓阴,绿荫布满池塘中的水阁,这里最凉快。石榴花刚开,妖娆艳丽散发扑鼻的香气。雏燕幼莺叽叽地说着话,高高的柳枝上有蝉鸣相和。骤雨刹时飞来,像珍珠一般乱洒,打遍池塘里一片片新荷。

    人生能有多长时间,想想那良辰美景,好像刚刚做了一场梦一样。命运的好坏是由前生而定的,何必要自己苦苦操劳呢。邀请宾客朋友玩赏,喝酒唱歌,暂且喝个酩酊大醉,任凭它日月轮转,来往像穿梭。

    赏析

    上片写盛夏纳凉,流连光景的赏心乐事,主写景。看作者铺叙的层次,可说是渐入佳境:作者先用大笔着色,铺写出池塘水阁的一片绿荫,并以“偏趁凉多”四字,轻轻点出夏令。然后,在此万绿丛中,点染上朵朵鲜红如罗的石榴花,令读者顿觉其景照眼欲明,进而,写鸟语蝉鸣。而这鸟儿,专指“乳燕雏莺”,是在春天诞生、此时刚刚孵出的新雏,其声稚嫩娇软而可喜。那蝉儿也是刚出虫蜕,踞高柳而长鸣,“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在这一片新生命的合唱中,池塘水阁平添生趣。到此,作者妙笔生花,在热烈、喧闹的气氛中特别叙写了一场骤雨。这雨决非煞风景,它是过路的阵雨,既给盛夏带来凉意,又替画面作了润色。骤雨持续时间不长,却刚好“打遍新荷”,引人联想到“琼珠乱撒”的景照,真是“人在画图中”。此乃曲中一段绝妙好辞,无怪“一时传播”(《雨村曲话》卷上)。

    下曲即景抒怀,宣扬浅斟低唱,及时行乐的思想。主调既是低沉的,又是旷达的。在用笔上,作者一洗上片的丹青色彩,换作白描抒写。“良辰美景”句总括前文,言如此好景,应尽情欣赏,不使虚过。“穷通前定”(命运的好坏乃前世注定)是一种宿命论的说法,作者这样说,旨在“何苦用张罗”,即反对费尽心机的钻营。这种旷达的外表,仍掩饰不住作者内心的苦闷,“命友邀宾玩赏”二句,谓人生乐趣在流连光景、杯酒,这是从六朝以来,封建士大夫在无所作用之际典型的人生态度。因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会使他们感到心惊,而沉浸在“酩酊”大醉中,庶几可以忘怀一时,取得片刻的麻醉。

    应该指出,下曲表现的思想,即使在封建时代,也是并不高明的。然而在对于自然美的发现和再造上,作者却是做得相当出色和成功。数百年来读者津津乐道的,不是曲中论道之语,而是那“骤雨打新荷”的生机盎然的夏令境界,以及其中流露的浓厚的生活情趣。

    此曲写法与词相近,这是因为在宋元之交,词、曲均称乐府,都是被诸管弦,传于歌筵的,所以早期的词曲分疆并不甚严。《莲子居词话》认为此曲作词调,就是这个缘故。具有词味,也可算是此曲的一个特点。

    创作背景

    此篇作于元初,正是作者失意落拓之时,所以曲子在下半阙抒发了作者深深的苦闷。

    作者简介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 《问世间情为何物下一句元好问《雁丘辞》全诗欣赏》
  • 问世间情为何物下一句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出自《雁丘辞 》

    作者:元好问

    问世间情为何物全文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 《好问的好处》
  •     我满脑袋都是疑问,因为我要的是生活。 没有任何人是全知全能的,对于那些你不擅长却需要去学习、厂解和掌握的,你就要敢于“问”,哪怕是“不耻下问”。尤其是当你刚进入一个新环境的时候,倾听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你对这里的不境与规则都不是很熟悉,只有通过倾听,你才能尽快地熟悉环竟,进人角色。 刚刚进人北大的时候,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对于大学生活硅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基本上也停留在一厢情愿的猜想阶段,对于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惶惑。 每个人都有一些师兄师姐什么的,我自然也有,就去问问他日:师姐,你们那个时候是怎么过来的,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介绍沟?

        师兄,我现在对这件事情比较难下决定,你看看我该怎么办?这们讨候这些师兄师姐们就会过来给你介绍介绍经验。如果你不问反正你不问我我是不会说的。这些经验很重要,现在我已经毕了,回首自己四年来所走过的大学之路,之所以会比较顺利,对。辈师兄师姐的经验教训的借鉴是很有关系的。而在感谢所有的介予我帮助的师兄师姐老师同学以外,还要感谢我自己,我习惯去想到了要问,敢于去问。如果我当初没有去问他们,一味的依靠己去尝试,那今天不知道要走多少的弯路了。 那个时一候考试是一件头疼的事情,虽然关于考试我们每个走吐北大的人都可以说是“身经百战”,但是在心里总是觉得大学的 放开胆量去问,不用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其实大家还是很愿意帮忙的,人与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一种交流,问也是一种交流的方式。我经常向别人做一些咨询,他们从来都没有什么厌烦,相反,因为如此,在大学里边,在我们系,我成为仅有的几个和女同学关系比较融洽的男生,因为我们之间的交流交往与认识较多,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的多“问”。 至于不会问问题的人,不是说他真的就没有了问题,而是他虽然自己出了问题却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可以说是一种不智6在大学里边老师最强调的也是个“问”字。有时候老师会感到很奇怪。“你们都明白了?怎么一个问题也没有?”

        可是每次考试你看看,问题还是一大堆。不问,未必就代表明白,而问了也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对于那些你不擅长却需要去学习、了解和掌握的,你就要敢于“间”,哪怕是“不耻下问”。 我始终是相在北大里面每个人的能力都是很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虚心向学,不耻下问。学问,学问,要学也要问,不仅要问,还要不耻下问。问了才有问题,有了问题才有了思考和学习的方向,而问题只有被提出,刁一能借助众人的力量、集合众人的智慧在更广泛的范围里面得到解决。

  • 《好问的婷婷》
  •     婷婷今儿个5岁了,长得可极了,胖胖的脸蛋,小小的嘴,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婷婷很爱问,老缠着妈妈不是问这个就是问那个。比如说,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呀?金鱼睡不睡觉啦?问个没完没了。有时间得妈妈张口结舌,答也答不出来。 一天,妈妈带婷婷到乡下外婆家去玩。妈妈真有点怕婷婷那没完没了的提问,于是在路上妈妈总是说:“婷婷,你不要问这问那的。看妈妈已经够累的了。”小婷婷满口答应。可是不到二分钟,当她们走到副食店里要给外婆买蛋糕时,婷婷又问开了;“妈妈,这是什么?为什么有这种香味?”妈妈说:“这是蛋糕,是用鸡蛋和面粉做的。”婷婷又说:“鸡蛋是很好吃很好吃的,为什么拿来做蛋糕呀?”

        妈妈被问得有些心烦了:“啊呀,我的小祖宗,你也问累了,等会儿再问吧了”小婷婷撅着小嘴,老大不高兴。妈妈为了堵堵小婷婷的嘴,想买件玩具给她玩,于是又走到玩具商店里。妈妈正准备给婷婷买玩具,婷婷看见一支冲锋枪玩具就间:“妈妈,这是什么东西了为什么会这么长这么长?”妈妈说:“这是冲锋枪。”婷婷又问:“冲锋枪拿来干什么?”妈妈说:“是玩的。”婷婷又问:“冲锋枪会打死人吗?”妈妈回答说:“不会。”婷婷接着又问:“为什么电影上解放军叔叔的冲锋枪会打死人?”妈妈回答说:“这是假的,那是真的。”婷婷连忙说:“我要真的。”妈妈无可奈何地摇着头。

        到外婆家了,小婷婷看见一头又肥又胖的猪,又问开了: “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说:“是猪。”婷婷又问:“猪拿来干什么?”妈妈说:“拿来吃。”小婷婷怀疑了,刁老地问“‘猪会跑,会走,怎么吃呀!”外婆见女儿被小外孙女问得面有难色,忙走过来,拿起一颗糖往小婷婷嘴里塞;抱着小婷婷一边亲,一边说:“我的小乖乖,现在该吃糖了,别叽叽喳喳地叫个没完。” 要不是外婆往婷婷嘴里塞糖,婷婷的妈妈一定又一次被小婷婷问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