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别有天地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15:02:30
  • 《读书感悟丨浅寻深探细细品别有天地“心”语文》
  • 曾有幸两次现场聆听肖培东老师的课,《一颗小桃树》和《植树的牧羊人》,深深折服于那样真实、自然、安静而又灵动的课堂,仿若跟随一位明朗儒雅的君子,信步行吟于山泽间,春风徐来,拂面而过,泉水泠泠,入耳入心,确有《论语》中所说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精神愉悦。

    现在,捧读这本《语文:深深浅浅之间》,令人心喜的15+1个课堂实录带我重临听课现场;“浅浅小语”里有深深思考;“教学感言”中呈现出一位名师课前、课中、课后的做法、思维过程和教学感受;“我在现场”和“名师点评”中呈现多种观课角度。这些内容辑录在一起,读之,其意义便不止于观课,更便于我们用研的态度去反复学习深味。

    肖老师在后记中说,教语文,要像农民凝视他的土地一样好好“凝视”语文,要用心去看,要看到“心”。而我观肖老师的课堂,读他的《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和眼前这本《语文:深深浅浅之间》,深敬肖老师用心“凝视”的语文厚土开出了如此纯澈美妙的花朵。

    我看到真!

    语文应该教什么?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比怎么教更重要。肖老师的语文课,立足于教材本身和学生生活,用清澈明亮的语言引孩子走一条清晰悠远的路,在路上寻花摘叶,探幽揽胜,不知不觉地把读书的“登山杖”给到孩子们的手里,“老老实实地教会学生读书”。也许,这是他用“浅浅”来阐述他的教学理念的原因吧,他曾用诗一般的语言阐述过这个理念:“我想浅浅地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心里的肤浅,我相信,浅到心底的文字,纯净地堆积起来,就是高度。我想浅浅地教语文,甚至教成你们眼里的低矮,我相信,矮到能扎根的思想,真切地凝聚起来,就是厚度。”所以,这本书中,肖老师的每一堂课,没有刻意设计的“导入”,没有区分明显的环节,没有有意拔高的拓展,也没有花哨的各种学生活动。有的是什么呢?

    有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堂的每一个问题设计几乎都在触发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开关。如《猫》课例中,看图猜猫是引领,引领学生扣住文本来概括三只猫的特点;问三次养猫的共同点扣住了“亡失”和“难过”;品“我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比第一第二只猫更难过”,抓住“比”“更”两字确定品读的重点是第三只猫;在品读第三只猫时,问题的提出和一般老师差不多,问题是:我为什么一口咬定“一定是它”?“我”断案的根据是什么?但是,品读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抓手真的是特别丰富,主要的抓手有:关键人物的对话;标点符号的情绪传达;关键词语的品读(如常常凝望、特别注意);倒装句式的强调意味;反复使用的词语(以为、认为、似乎、好像)。这是“品”。还有“用”,肖老师课堂的活动大部分是引导学生用语言的,你看:《走一步 再走一步》中的身份转换“如果你是他的爸爸,你是怎么提醒自己的”;《猫》中仿照“那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说说“那不知名的,夺去猫所爱的东西”;《老王》中补充老王送鸡蛋香油时与“我”对话时我们的“未竟之语”;《外国诗两首》中“七月,你要把这首诗送给谁”的语言表达等等,在更深入地探入文本更深处的同时也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更好表达。这种对文字和语言的细细探寻、反复训练真是引领着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习语文。

    有信手拈来的真实情境。语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语文的学习与真实生活的联接度做得如何,往往能够决定学生在一堂课上的收获值。肖老师的课堂在这一点上真是达到了妙入无痕的境界。比如那自然而然的、随着情境不同而变化的谈话式导入:《老王》中随着一声课前问候“老师好”,顺势辨析“老师”和“老王”之“老”有什么区别,从而引出对主要内容的梳理;整本书阅读《傅雷家书》一开始的与父母相处的小故事讲述,在心理上消除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畏难情绪。还比如那些因巧合而自然生成的绝妙设计:《孔乙己》中由上一堂学生学过的《幽径悲剧》中古藤萝的悲剧谈到孔乙己的悲剧;《外国诗歌两首》中的“这个七月,你想把这首诗歌送给谁”的巧妙激发;借窗外的一场暴雨自然设问:“如果把'相信吧,美好的日子将会来临'做一下改动,以形象来阐明,托物言志,表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你会怎么说?听听外面的雨声,你能不能获得诗的灵感?”这特殊的时期和特殊的天气,唤起了学生内心的共鸣,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望,从孩子的回答中,我们能清楚地感知——他们获得了生命的感动和成长;还有那些巧妙运用学生课堂的“意外”表现而出彩的智慧应变也令人叹为观止,如《伟大的悲剧》课堂中一个孩子“顽固”地认为茨威格是在“胡编乱造”,肖老师从容和煦,不但用辩论的方式探讨出了茨威格传记的特点,让学生懂得艺术的创作中依照情境和人物个性合理想象、丰富细节的重要性,而且肯定了孩子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优点。这种时时刻刻都把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想提升放在心上,并春风化雨般细致无声地融入教学中的智慧,应是有一颗最真挚真纯的师者之心的人才能做得到。

    我想用肖老师书中的浅浅小语作结,勉励我自己,向前辈看齐,在语文的未来之路上,“把一朵花的微笑读成祝福,把一声羊的"咩"叫读成警醒,让每一粒葡萄都能背诵夏日时光的名字。浅浅的,让最真诚的你走向最清纯的眼睛。”用全部的真心,保持初心,培养诗心,去语文的浩渺海洋中守护浅浅的一汪澄澈。

  •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 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文] 桃花随着流水深深地远去,这碧山之中别有一种境界,不是凡俗的人间所能比拟的。

    [出自] 李白 《山中问答》(一作《山中答俗人》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鉴赏

    注释:

    余:我。

    栖:居住。

    碧山:在湖北省安陆县内,山下桃花岩是李白读书处。

    闲:安然,泰然。

    窅(yǎo)然:深远的样子。

    别:另外。

    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

    译文1:

    有人问我为什么住在碧山上,我笑而不答,心中却闲适自乐。山上的桃花随着流水悠悠地向远方流去,这里就像别有天地的桃花源一样,不是凡尘世界所能比拟的。

    译文2:

    问我为何隐居在碧山,笑而不答内心一片安闲。桃花片片随着流水远去,真是另有一番美好不是烦恼的人间所能比及。

    译文3:

    有人问我为什么独自居住在这偏僻幽静的山林中,我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因为我喜欢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的世外桃源,你看那片片桃花瓣随着潺潺的流水漂向远方,我真疑似来到了人间仙境。

    赏析: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

    诗的第一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起得突兀,后句接得迷离。这首诗的诗题一作《山中答俗人》,那么“问”的主语即所谓“俗人”;“余”,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碧山”即指山色的青翠苍绿。诗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突出题旨,唤起读者的注意,当人们正要倾听答案时,诗人笔锋却故意一晃,“笑而不答”。“笑”字值得玩味,它不仅表现出诗人喜悦而矜持的神态,造成了轻松愉快的气氛;而且这“笑而不答”,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悬念,以诱发读者思索的兴味。“心自闲”三个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写照,更表明这“何意栖碧山”的问题,对于诗人来说,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第二句接得迷离,妙在不答,使诗增添了变幻曲折,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

    第二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写“碧山”之景,其实也就是“何意栖碧山”的答案。这种“不答”而答、似断实连的结构,加深了诗的韵味。诗虽写花随溪水,窅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飒情调,而是把它当作令人神往的美来渲染、来赞叹。因为上面写的“笑而不答”的神态,以及末句的议论都流露出这种感情。“山花如绣颊”固然是美的,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它们都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出不同的美,这不同的美却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天然”二字。这种美学观点反映了诗人酷自由、天真开朗的性格。“碧山”之中这种没有名利,又不冷落荒凉的环境,充满着天然、宁静之美的“天地”,不是“人间”所能比。而“人间”究竟怎样,诗人没有明说。只要读者了解当时黑暗的现实和李白的不幸遭遇,诗人“栖碧山”、爱“碧山”便不难理解了。这“别有天地非人间”,隐含了诗人心中许许多多的伤和恨。所以,这首诗并不完全是抒写李白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诗中用一“闲”字,就是要暗示出“碧山”之“美”,并以此与“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因而诗在风格上有一种“寓庄于谐”的味道,不过这并非“超脱”。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往往能奇妙地统一在他的作品之中。

    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是有问、有答,有叙述、有描绘、有议论,其间转接轻灵,活泼流利。用笔有虚有实,实处的描写很形象,虚处的用笔一触即止,虚实对比,蕴意幽邃。明代李东阳曾说:“诗贵意,意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浓而近者易识,淡而远者难知。如……李太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皆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这段话对于读者理解这首诗是很有启发的。诗押平声韵,采用不拘格律的古绝形式,显得质朴自然,悠然舒缓,更有助于传达出诗的情韵。

    赏析二:

    这是一首诗意淡远的七言绝句,表现了诗人淡薄名利、超脱世俗的闲适恬淡心境与钟情自然的情趣。

    “问余何意栖碧山”。“问余”,即有人问我。“余”,此处是诗人自指,相当与现代汉语中的“我”。“何意”,也有的版本写作“何事”,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因为什么或者是为什么。“碧山”,不仅仅是山的名字,也指山色的青翠苍绿,指环境的幽静深远。作品开篇以提问的形式领起,直接触及诗题,突出题旨,起到了很好的唤起读者注意作用。

    “笑而不答心自闲”。前句以问句的形式突兀领起,而此处又并未作答,而是绕开问题从另一个角度续上了一句“笑而不答心自闲”,委实接得蹊跷,令人感到迷离。“笑而不答”,形象地再现了诗人当时憨态可掬的情态;“心自闲”,既写出了诗人隐居山水之中的心境,也写出了诗人对“何意栖碧山”的司空见惯与不以为奇的常态心理。正如前面欣赏家赵其钧说的那样:“对于诗人来说,正如既不觉得新鲜,也不感到困惑,只不过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罢了。本句妙在不答,这‘笑而不答’不仅使作品‘增添了变幻曲折,有摇曳生姿、引人入胜的魅力’,更为读者设置了诸多疑惑与想象的空间,加大了诗意的内涵。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两句既是写碧山景致之美,也是对开篇“问余何意栖碧山”的巧妙作答,诗人此时的心境可见一斑。据说诗人李白当年隐居碧山时常坐在溪边的一处平坦的大山石上读书,面对的正是穿行于山间林荫之中淙淙作响的小溪。春日,陶林与青山相伴,落英与流水同归。缤纷的桃花随着清澈的溪水悠然飘向远方,已然晋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两句诗体现了幽静的环境与诗人的心境的物我合一。这一令诗人物我两忘的幽静之所绝非“人间”任何美景所能比拟的。从这两句诗中我们清晰可见的是诗人酷爱自由、天真、开朗、乐观的性格和钟情山水、淡薄名利的人生观。

    这首诗融叙述、描绘、议论、抒情于一炉,统愤世嫉俗与乐观浪漫于一篇,结构转接灵活,描写虚实并举,词句自然质朴,语势舒缓悠然,意蕴深厚,心境淡然,小篇幅,大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