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寻章摘句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2 02:55:48
  • 《寻章摘句是贬义词吗》
  • 寻章摘句是贬义词吗

    寻章摘句是贬义词吗?寻章摘句是什么意思?寻章摘句怎么造句?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寻章摘句是贬义词。

    【成语】: 寻章摘句

    【拼音】: xún zhāng zhāi jù

    【解释】: 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成语故事】:

    赵咨是吴王孙权手下有名的官员。他去魏国办事,见到了魏文帝曹丕,曹丕很有才能,他用轻蔑的口气问赵咨说:“你们吴王有学问吗?”

    赵咨回答说:“我们吴王胸中有雄才大略,空闲时,他阅读各种书籍,研究历史经验,可不像那些书生只知抄抄写写、摘记一些词句(原文是‘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曹丕又问道:“你看,我可以征服你们东吴吗?”赵咨回答说:“大国有进攻的力量,小国也有防御的装备啊!”

    曹丕接着问道:“你们东吴害怕我们魏国吗?”赵咨又答道:“我们有雄兵百万,又有长江、汉水的天险作屏障,有什么可怕的呢!”。

    曹丕心想:这人真是能言善辩、对答如流。于是又问道:“你们东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有几个呀?”

    赵咨说:“特别聪明、很有才能的大约有八九十人。至于像我这样的人,那真要用车子来装,要用斗来量,简直是数不清啊(原文是‘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由这个故事后来来演化成两句成语。一个是“寻章摘句”,“寻”是寻找;“摘”是摘录。指读书时只去寻求摘取现成的漂亮词句,不做研究。一般用来形容写作时堆砌、套用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另一个成语是“车载斗量”,“载”,即装运;“斗”是量粮食的'器具;“量”,是计算。这个成语形容数量很多。

    寻章摘句造句

    1、他写作向来喜欢在前人名着中寻章摘句,看似炫耀他的博学,实则拾人牙慧。

    2、这个演讲也许是乔布斯留给世间的最棒的遗产,我们都应该铭记其中的一段:人生有涯,莫亦步亦趋,莫寻章摘句,莫人云亦云。

    3、自那之后,塞林格迷们开始寻章摘句,寻找塞林格隐藏的含义。

    4、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也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聊天的资本;但是对于权衡和考虑。

    5、做学问不能只是寻章摘句,必须潜心研究书中义理,才能确有体会。

    6、这首长诗通篇仅于古诗中寻章摘句,读来生硬绕口,让人感到毫无新意。

    7、何尝有一个不是小学生所能用的字?又何尝有一字夸词浮句?中国人写英文,寻章摘句,多用深句,所以才学不好。

    8、这篇文章词意清新,文句流畅,与一般寻章摘句之作,迥然不同。

    9、读书如果只是寻章摘句,而不能深入体书中精意,那是无法得其神髓的。

    10、寻章摘句、吹毛求疵不是真正的翻译批评。

    11、你可是位有思想的姑娘,我知道的,你经常阅读各种着作,并寻章摘句。

    12、要多读好书,要寻章摘句,要静心思考,要勤记感悟。

    13、写作文章时要别出新裁,只是寻章摘句,东拼西凑,是无法动人心弦的。

    【寻章摘句是贬义词吗】

  • 《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意思》
  • 寻章摘句的成语故事、意思

    三国时,吴主孙权,为了急欲抵挡蜀主刘备的大举进攻,派中大夫赵咨为特使,前往魏都许昌,向魏文帝曹丕求援 。

    据《三国志•吴志•吴主孙权传》南朝宋人斐松之注引《吴书》载,赵咨到了许昌,见了曹丕。曹丕态度傲慢,根本不把吴国放在眼里,谈话间对赵咨很不礼貌,甚至带有明显的侮辱性口气。例如,曹丕问道:“你们吴国的君主也还 知道读点书吗?”赵咨听了当然很气愤,但是为了要完成求援的使命,又要不失国家的体面,只得按捺胸中怒火,采用表而上客气而骨子里强硬的措词,向曹丕“回敬”道:“吴王浮舰万艘,拥兵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稍有空闲, 就要抓紧博览书传历史,取其精华,灵活运用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不象平常的书生那样搜寻几段、照抄几句便算学到手了)。”赵咨的口才和风度,使魏文帝及其一班文臣,都不得不 肃然敬佩。

    “寻章摘句”,指读书时只满足于摘抄一些华丽的词句,而不求深入领会。也指写作时只会套用前人的现成词句来堆砌成篇,而缺乏创造性。《新唐书•段秀实传》作“搜章適句”。(適,通“摘”。)唐朝诗人李贺《歌诗编•南园(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一节:“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

  •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出自

    南园十三首,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昌谷家中所作,南园与《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提到的“北园”同为诗人的家园。这组诗是了解、研究李贺居乡期间的思想和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十分可贵。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鉴赏

    慨叹读书无用、怀才见弃,是这首绝句的命意所在。

    诗的前两句描述艰苦的书斋生活,其中隐隐地流露出怨艾之情。首句说我的青春年华就消磨在这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了。此句诗意,好像有点自卑自贱,颇耐人寻绎。李贺向以文才自负,曾把自己比作“汉剑”,“自言汉剑当飞去”(《出城寄权璩、杨敬之》),抱负远大。可是,现实无情,使他处于“天荒地老无人识”(《致酒行》)的境地。“雕虫”之词出于李贺笔下,显然是愤激之辞。句中的“老”字用作动词,有终老纸笔之间的意思,包含着无限的辛酸。

    次句用白描手法显现自己刻苦读书、发奋写作的情状:一弯残月,低映檐前,抬头望去,象是当帘挂着的玉弓;天将破晓,而自己还在孜孜不倦地琢句谋篇。这里,诗人惨淡苦吟的精神和他那只有残月作伴的落寞悲凉的处境形成鲜明的比照,暗示性很强。

    读书为何无用?有才学为何不能见用于世?三、四句遒劲悲怆,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揭示了造成内心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郁积已久的忧愤情怀。“辽海”指东北边境,即唐河北道属地。从元和四年(809)到元和七年,这一带割据势力先后发生兵变,全然无视朝廷的政令。唐宪宗曾多次派兵讨伐,屡战屡败,弄得天下疲惫,而藩镇割据的局面依然如故。国家多难,民不聊生,这是诗人所以要痛哭流涕的原因之一;由于战乱不已,朝廷重用武士,轻视儒生,以致斯文沦落,这是诗人所以要痛哭流涕的原因之二。末句的“文章”指代文士,实即作者自己。“哭秋风”不是一般的悲秋,而是感伤时事、哀悼穷途的文士之悲。此与屈原的“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九章。悲回风》)颇有相似之处。时暗君昏则文章不显,这正是屈原之所以“悲回风”(按:“回风”即秋风)、李贺之所以“哭秋风”的真正原因。

    这首诗比较含蓄深沉,在表现方法上也显得灵活多变。首句叙事兼言情,满腹牢骚通过一个“老”字倾吐出来,炼字的功夫极深。次句写景,亦即叙事、言情,它与首句相照应,活画出诗人勤奋的书斋生活和苦闷的内心世界。“玉弓”一词,暗点兵象,为“辽海”二句伏线,牵丝带笔,曲曲相关,见出文心之细。第三句只点明时间和地点,不言事(战事)而事自明,颇具含蓄之致。三、四两句若即若离,似断实续,结构得非常精巧;诗人用隐晦曲折的手法揭示了造成斯文沦落的社会根源,从而深化了主题,加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量。(朱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