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抱香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1 21:17:45
  • 《宁可枝头抱香死读《野菊花之恋》有感700字》
  • 涅槃的根在坚硬的石缝或者如石的冻土中潜滋暗长,有些许已经迫不及待地破土而出,那毛茸茸的小耳朵,仿佛等待倾听春雷隆隆的声音,等待下一个春的来临,等待下一个秋的金黄。这也许就是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倔强与孤傲。

    立冬,大雪纷飞,只有傲霜挺立梅花与四季常青的苍松在大雪中,人们仅仅只看到了表面,但谁也不知道,在这时刻,野菊花亦在生根。人们仅仅只看到野菊花开放与凋谢,可是,有谁又注意到它背后的努力?谁又知道它“永不凋谢”?它在厚积薄发,凋谢是为了更好地怒放。野菊,它是贫贱而不卑贱的花、它是王者之花、它是雅致悲情之花,更是越老越有用的花。

    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点缀着秋,遍地暖暖的金黄,醒目动人,热情而奔放。枯草丛中,田间地头,高山土坡,悬崖峭壁,无论贫瘠,还是肥沃,它无处不在,质朴而又自然。秋风吹过,此起彼伏、浓郁而又微苦的香甜味经久不绝,给它一点阳光,它就洒下满地金黄的灿烂。越是悬崖峭壁之上,它越是努力开放,鲜艳而丰满。它是春雷的信使,是春的使者!它铆足劲,只为更好地生长;它日夜盼,只为了将自己美丽的身影留给大地。这,何止是一朵花,这,更是生命的怒放,更是生命的力量!

    这让我不禁想到东晋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怀才不遇。但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清廉,是陶渊明一生的象征;清廉,亦是菊花的象征,他一生甚爱菊,从他那咏菊之诗中,我们更加了解到菊花生机勃勃。

    清幽的野菊花用心蘸满生命的汁水,在天地间用力书写着一幅巨大的横幅,透过这苍劲有力的笔画,我们读出的是力量,更是智慧。

  • 《菊花赞650字》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说的不正是菊花吗?

    有人爱玫瑰花的凝重热烈;有人爱桂花的芬芳香气;也有人爱牡丹的雍容华贵,而我,却独爱菊花它那种不与群芳争艳、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秋天来临时,百花凋零,菊花却依然绽放枝头。你看!那儿有一朵白色的菊花,洁白的花瓣好似天空飘落的雪花,洁白无瑕;那儿还有一朵粉红的,好似天上的云霞;这儿还有一朵红的,红的似火……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菊花不仅有外在美,还有内在美——它很有药用价值,它虽味甘苦、性微寒,但是它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因此,人们用它来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病症。

    记得在我弟弟两岁的时候,他淘气得很,整天都横冲直撞的。有一天,一不小心,他就被那打碎的瓷碗划破了手掌心,吓得哇哇大哭。奶奶见状,立马跑到后山采了几枝野菊花回来。用清水冲一冲,洗干净后,放在碗里,用勺子压挤出汁液,把花瓣和汁液一起敷在伤口上,奶奶边敷边说:“菊花可真是个宝啊!以前穷人买不起药,就到野外,采几枝菊花,敷在伤口上,有消毒止血的功能。”一会儿,弟弟就不哭了。

    爷爷多年来一直用菊花加枸杞泡茶喝,能够清肝火和明目。有时我有些发热,奶奶也会让我喝加了桑叶的菊花茶,我不禁感叹这大自然竟如何伟大,给了我们这么好的宝贝。后来,我便缠着妈妈,给我泡菊花茶喝。泡好后,尝一口,清清凉凉的,堪比清凉饮料。品着它那淡淡的甘甜,闻着它轻轻飘飘的香气,眼前便浮现满地的菊花。

    菊花生命力顽强,随处可见,花期较长,却低调务实,默默奉献。这不正像在批改一叠又一叠作业的老师吗?他们博学多识,却默默奉献,还有那正在边关,顶着风雪誓死守卫边境的边防战士......

    我爱菊花,不仅爱它的艳丽,更爱它那无私奉献、坚强不屈的精神,我愿做一朵小小的菊花。

  • 《菊,我喜欢》
  •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味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这首诗是爱国诗人郑思肖在南宁也是宋朝灭亡之后所写。以寒菊为题,以寒菊象征着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气节,写出作者心中壮烈激昂。

    菊,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更是九月的花中隐士,超然高洁,它和那些妖艳柔美的花并不一样,他有着陶潜先生的“花之隐者也”,是隐士的象征,有着斗士的为民请命,替天行道,是战士的代表,更是在宋代才女李清照笔下抒发情思的对象,所以她也是思念伤感的象征,在这样说来,她又何尝不是高洁品格的象征呢?

    梅兰菊竹,可是花中的四君子,其中菊是那金秋绽放的美丽,恬然自处的高洁,不趋炎热的勇敢,四君子的介绍说:“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艳于百花凋后,不与群芳争冽,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品格。”是啊,菊确实如此。

    翻阅教材,目光骤然停下,一篇文言文映入我的眼帘: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如爪,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告诉我们菊花淡雅,芳香。在百花凋零、万物枯黄的日子,接受风霜严寒的考验,她的坚强与勇敢,令人钦佩!

    我们又何尝不做一个清洁隐士,勇敢战士呢?菊,我喜欢。

  • 《宁可枝头抱香死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全诗赏析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名句 出自宋代诗 人郑思肖的《画菊》

    画菊

    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赏析: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以自喻,这首《画菊》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它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陆游 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整程度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国”时显得分外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