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 节日作文 写人作文 动物作文 作文体载 作文素材 作文技巧
50字 | 100字 | 150字 | 200字 | 250字 | 300字 | 350字 | 400字 | 450字 | 500字 | 550字 | 600字 | 650字 | 700字 | 750字 | 800字 | 850字 | 900字 | 更多

“ 惟见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18 01:45:40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意思及全诗欣赏》
  •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一片孤帆在碧空的尽头消失不见了,只见滚滚的长江流向天边。

    [出自]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注释:

    1、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雄伟壮观。

    2、之:往,去。

    3、广陵:扬州的旧名。

    4、故人:老朋友。(指孟浩然)

    5、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6、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7、下:沿江顺流而下。

    8、尽:消失。

    9、唯见:只能见到。

    10、天际:天边。

    译文1:

    春光灿烂,知心朋友扬帆启程,诗人站在楼上,凝望孤帆渐渐远去,直到它完全隐没在青天绿水之中。最后只见滚滚江水流向天边,诗人的感情也随着江流而起伏。

    【译文】

    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翻译二]

    知心朋友孟浩然辞别了黄鹤楼,

    在这暮春三月时他要东去扬州。

    他乘着一叶小舟影子随碧空而尽,

    只见那滚滚长江向天边奔流。

    【评点】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春,李白正游历于汉口一带,恰逢落第而归的孟浩然要东游吴越,李白为之送行。而两位风流潇洒的伟大诗人之间的离别,无疑是一种诗意的离别。李白作为一位浪漫诗人,在写下本诗时自然充满浓郁的畅想。本诗为送别诗的经典名篇。诗人把对友人无限眷恋难舍难离的惜别深情,借孤帆渐渐在碧空消失,唯见长江水在天际流的场景,含蓄生动地表现出来,情景交融,余味不尽,给人无限的美感享受。广陵,今江苏扬州市。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黄鹤楼。唐代黄鹤楼处于武昌西黄鹤矶上,踞山临江,得形势之要,登楼八面来风,凭栏可极目千里,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登临送客,诗人自然诗兴大发,文思泉涌。友人要走了,还是在曾经共游的胜地分手,诗人心中的惋惜、不舍之情自是不用言说。

    次句写明送别的时间——阳春三月和友人的去处——扬州。诗人在“三月”前加上“烟花”二字,将送别的环境描绘得诗意十足,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开元盛世的时代气氛。“下扬州”之扬州,更是当时最繁华的都会。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老朋友要去那繁华的大都市扬州,诗人不禁心生羡慕。

    但最妙的还是后两句以景写离情,表现了老朋友离去之后诗人的惆怅。诗人伫立江边,目送孤帆远去。直到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翘首凝望的诗人才注意到“唯见长江天际流”,足可见他目送时间之长。这两句实写的是眼前景象,可是谁又能说这是单纯地写景呢?诗人对老朋友的一片深情,还有无限的向往之情,不正像这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吗?

    寓离情于写景中,以景物写出离愁,是本诗的最大特色。诗人将当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文字绮丽,意境优美,为千古丽句。

    [赏析]

    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阳春三月,友人孟浩然与诗人挥别于“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乘棹东行。友人的孤帆已消失于碧水蓝天之际,诗人却仍久久伫立,似乎渴望东流的江水能载着他的深情,伴友人远行。全诗意境阔大,情深意挚,不愧为一首传诵千古的杰作。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和不愉快,相反地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他向往扬州,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有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的后两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表现出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但又不是单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浩浩东去的一江春水。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 《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描写月亮的诗句古诗》
  •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王维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陶渊明

    大漠沙如,燕山月似钩。 ——李贺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刘禹锡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萧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张惠言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杜甫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梁章钜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唐·李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宿池边,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刘方平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杜甫)

    咏月名句积累:

    1、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蟾兔:月亮。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3、月皎疑非夜,林疏似更秋 南朝梁?庚肩吾《奉和春夜应令》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6、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10、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唐?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

    12、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13、月色醉远客,山花开欲燃 唐?李白《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

    14、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唐?李白《忆山东二首》

    15、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

    16、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

    17、斫(zhuó)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

    1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唐?杜甫《漫成一首》

    19、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 唐?岑参《敷水歌送窦渐入京》

    20. 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唐 贾至 《别裴九弟》

    2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 白居易 《暮江吟》

    22.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唐 白居易 《琵琶行》

    23.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唐 白居易 《春题湖上》

    24. 万影皆因月,千生各为秋。 唐 刘方平 《秋夜泛舟》

    25.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唐 刘方平 《月夜》

    26.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唐 韩愈 《山石》

    27. 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28.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唐 徐凝 《忆扬州》

    29.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 晏殊 《寓意》

    30.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 宋 张先 《菩萨蛮》

    31. 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 张先 《天仙子?送春》

    32.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33.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宋 苏轼 《西江月》

    34.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宋 苏轼 《前赤壁赋》

    35.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宋 苏轼 《中秋月》

    36.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

    37.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清 袁枚 《春日杂诗》

    38.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更霜落万家钟。 清 濮淙 《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 《赞美荷花的诗句》
  • 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3、石涛荷叶五寸荷娇,贴波不碍画船摇;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4、水陆草木之花,可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宋·周敦颐《爱莲说》

    5、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唐)王驾《雨晴》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京》

    7、《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8、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郑板桥《芙蓉》

    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北宋。李清照【一剪梅】

    10、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