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尤其是健康长寿,人皆好之。但是要达到长寿,尤其是百岁之寿,绝非易事。古人说:“仁者寿”,看来长寿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求,也有精神和品德方面的因素.试想,一个不关心大局,成天斤斤计较于个人得失,平生专爱算计别人的心脚狭窄者,哪里会有健康长寿之可言呢?友所以说,健康长寿是和宽宏大度不计小利紧密相联的。
当然,美好的事物,是离不开经济基础的.长寿,既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也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大家知道,一个贫穷落后的民族,是奉养不出长寿老者的。回顾解放前,在吃糠咽菜、衣不蔽体的穷苦百姓中,曾有$,VF长寿老翁呢?许多人只要年过花甲就求之不得了,哪里还敢奢望“古来稀”与“雏鑫”之年呢?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人均寿命已从过去的40岁左右,上升到70岁以上,增长幅度是可观的,其中范盆之年也不鲜见,堪称登上了新台阶.如前所述,凡能超出平均寿命者,大都具备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重优越条件.
我国人均寿命虽已大大提高,但纵观世界,天外有天,日本国的人均寿命,比我国高出五六岁之多,特别是百岁寿星,在日本、新加坡都为数不少,就连我国的台湾省也有相当数量,相比之下,在我们大陆上却不多见。人到百岁被誉为“人瑞”,可见其难度之大。既然四小龙的国家与地区能够达到的,生活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大地上的人们,就应该当仁不让,努力设法去争取,一来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来也可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茸老敬贤之美德。如何巩固并发展我国在人均寿命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看来,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目前,在落老敬贤方面,是不尽如人惫的,千百年来封建的愚忠愚孝,被破除之后,新型的亲慈子孝还未牢固树立起来.老一辈的过分溺爱,子女们随弯就弯,结果.已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仍不独立挑起生活的担子,老人们甘当儿孙的奴仆,子女们依赖老人的思想严重,不论在经济上、在体力上,“啃老”现象已不是个别的,致使不少老人工作了大半生,离退休以后,不但得不到休整,反而加重了负担.从社会风气看,尊老敬贤,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公共场所以及公共汽车上,随处可见老少位置颠倒,甚至歧视老者的现象.如何消除这些社会污垢?除全社会公民共同努力.提高尊老敬贤的意识外,专业部门的工作,无疑会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人们的观念更新之后,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便会受到尊重。不久前,民间流传着一首“老来难”的顺口溜,虽然有些消极之笔,但为了提醒全社会对老年人多一分理解.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人到老年有如临秋风之枝叶,需要更多的阳光和水分,只要具备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就不会凋零;反之,一且失去了生活的保障,随时都有枯干之可能。方方面面为老年人的服务工作,正如源源供给阳光和水分之举。例如,老人有病需要及时治疗;生活环境需要安适;购物需要方便;经济条件需要宽松;保持健康需要文体活动。
总之,为老年人创造必要的生活条件,乃是专业人员的份内之事.在皇姑区辽河街及“五一委”的殷切关照下,“五一”委高干大院的老人们,基本具备了长寿的愿望。他(她)们有较强的健康长寿意识,在大院自管委员会的管理与服务下,人们共同创造了较安适的环境:绿化工作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科普活A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每日不可缺少的鲜牛奶,常年不断保证供应;报纸、信件及时送到信箱;文体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并能坚持经常。这些都是健康长寿所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在我们大院里,六七十岁的身心健康老人已是平常之事,近之年的老者更是不乏其人,他(她)们都想看到我国进入发达行列的壮举,都想为祖国的经济建设,默默地做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