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望余雪
祖咏 〔唐代〕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必考名句】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注释】
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
余雪:指未融化之雪。
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林表:林外,林梢。
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赏析】
这首诗的题意是望终南余雪。诗的内容不算很难懂,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和思考。写诗人从北面看终南山,冬天雪后的山峰显得十分秀美,山上的积雪深厚,更增加了山的高峻。当傍晚时分,雪后天晴,林木反射着夕阳的光辉。由于有了厚厚的积雪,小城的人感觉寒冷增加许多。十分简练的四行文字,描写了一副完美的冬雪的自然景色。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中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中“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作者】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终南望余雪
祖咏 〔唐代〕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必考名句】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译文】
终南山的北面山色秀美,山上的皑皑白雪好似与天上的浮云相连。
雪后初晴,林梢之间闪烁着夕阳余晖,傍晚时分,城中又添了几分积寒。
【注释】
终南:山名,在唐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南面六十里处。
余雪:指未融化之雪。
阴岭:北面的山岭,背向太阳,故曰阴。
林表:林外,林梢。
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
【赏析】
这首诗的题意是望终南余雪。诗的内容不算很难懂,说的是诗人的观察和思考。写诗人从北面看终南山,冬天雪后的山峰显得十分秀美,山上的积雪深厚,更增加了山的高峻。当傍晚时分,雪后天晴,林木反射着夕阳的光辉。由于有了厚厚的积雪,小城的人感觉寒冷增加许多。十分简练的四行文字,描写了一副完美的冬雪的自然景色。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中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所见的自然是它的“阴岭”(山北叫做“阴”);而且,惟其“阴”,才有“馀雪”。“阴”字下得很确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赞颂了终南山,又引出下句。“积雪浮云端”,就是“终南阴岭秀”的具体内容。这个“浮”字下得十分生动。自然,积雪不可能浮在云端。这是说:终南山的阴岭高出云端,积雪未化。云,总是流动的;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照耀下寒光闪闪,正给人以“浮”的感觉。或许有的读者要说:“这里并没有提到阳光呀!”这里是没有提,但下句却作了补充。“林表明霁色”中的“霁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时的阳光给“林表”涂上的色彩。同时,“积雪浮云端”一句写出了终南山高耸入云,表达了作者的凌云壮志。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中“明”字当然下得好,但“霁”字更重要。作者写的是从长安遥望终南余雪的情景。终南山距长安城南约六十华里,从长安城中遥望终南山,阴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笼罩终南山的蒙蒙雾霭;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时,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祖咏不仅用了“霁”,而且选择的是夕阳西下之时的“霁”。他说“林表明霁色”,而不说山脚、山腰或林下“明霁色”,这是很费推敲的。“林表”承“终南阴岭”而来,自然在终南高处。只有终南高处的林表才明霁色,表明西山已衔半边日,落日的余光平射过来,染红了林表,不用说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而结句的“暮”字,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写“望”中所见;末一句,写“望”中所感。俗谚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场雪后,只有终南阴岭尚余积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热,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时,又比白天寒;望终南余雪,寒光闪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终南余雪的题目,写到因望余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觉,意思的确完满了,就不必死守清规戎律,再凑几句了。
王士禛在《渔洋诗话》卷上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等并列,称为咏雪的“最佳”之作。诗中的霁色、阴岭等词烘托出了诗题中余字的精神。
【作者】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 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终南山中,呼啸的北风卷着枯枝败叶漫天飞舞。被残暴的冬之神夺去青春的草木在寒风中瑟缩着。以往清澈的溪水也被厚厚的冰层覆盖着。好一个隆冬啊!
就在终南山中的一个背风处、有一座破烂的炭窑。滚滚的黑烟夹杂着剧烈的咳嗽声冲出炭窝,和寒风混合起来。炭窑里是一位正在烧炭的老人。他满脸是烟熏火烤的痕迹,浓密的皱纹堆集在苍老的脸上.眼里被烟熏得不断流泪。此刻,他正把冒着寒风从山上砍来的木柴烧成木炭。他那颤颤巍巍的漆黑的十指仿佛是摇晃着的干枯的树枝。
木炭烧好了,老人把它拉回家—一间破茅房。他坐在床上,看看早已空空如洗的米缸,摸摸自己不遮体的单衣,心里默默地祷告着:“老天爷啊,你再冷些吧,可怜可怜我,让我卖个好炭价。饱饱肚子,暖暖身体吧……
一夜醒来,老人见地上铺了一层白雪,他欣喜若狂,于是,赶紧驾车向集市走去。来到集市,日头已经升起来了。老人腹中饥饿一看牛也很疲倦。就只好在南门外集市的泥土地上歇息。
不一会,两匹骏马从远处飞驰而来。街上的行人个个惊慌失措地向两旁躲闪。老人一看,原来是两名太监。他们来到集市上,停下马来。一个太监大声吃喝着:“皇宫需炭,谁有,快拿来!”集市上的人们知道他们不讲理,纷纷收摊。老人也想先躲一躲,谁知太监一眼瞧见了老人的炭车,便对老人说:“这炭,宫里要了,给我拉到宫里去。”老人忙苦苦哀求:“公公,你行行好吧!我不卖了。”“不卖?”太监把眼一瞪:“你想抗旨不遵?拉走!”可怜的老人只好赶车跟着他们。
到了宫门口,几个太监蜂拥而上,把炭运入宫中。那位宣旨的太监把半匹红绢一丈续扔在牛头上,奸笑着说:“给你的报酬里”“啊里”老人惊叫起来,“公公,一车炭一千多斤啊,这点东西怎么能值啊?”太监关闭了宫门,回答他的只有呼啸的北风。
“天啊,”老人在绝望中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下子昏倒在地上……
在终南山上,有一位靠砍柴烧炭勉强度日的老汉。他虽已年过半百,却仍然为穿衣糊口而到处奔波。他终日是满脸尘灰,两手黑炭。
这时,正是隆冬时节,滴水成冰,而老汉却身着单衣,冻得瑟缩着,但心里却想:“还是再冷些好啊:不然,炭价又要跌了……”
晚间忽然下了一场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多厚。这下可把老人乐坏了。一大早,他便用冻肿的双手握着鞭子,吹喝着装炭的牛车,沿着雪后冻结的道路,上城去了。
来到城外,已是中午时分。老汉又累又饿,只好在城南门外的泥水中歇息。
老汉闭上眼,刚想睡一觉,突然,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老人不由睁开充满血丝的双眼,寻声望去,只见远处来了两匹白马,马上飘飘然坐着两个人。前面一个身穿黄绸袄,头绒皮帽,手拿文书,是使者打扮,后面跟着一个穿白衣服的太监。两人来到老人身边停住了。使者打扮的人打开文书,摇头晃脑地说道:“老头,你的炭我们要了。”他又一摆手,对太监说:“拉走。”太监应了一声,便过来要拉车。老人一见,忙跪到使者马前哀求道:“大人,不行啊,我这么大年纪烧这一车炭实在不容易啊!您行行好吧!”那使者一瞪眼:“滚开卫这是皇上的命令!怎么,你敢抗旨不遵吗?拉走互”太监便冲上来,把车拉走了。临走,他们将半匹陈旧的绸缎丢在牛头上,就算付了炭钱。他们又得意洋洋地向别处走去。
眼睁睁看着自己多少天来起早贪黑,受着烟熏火烤烧出来的炭被使者和太监抢走,老人悲愤交加,只一觉得一阵晕旋,便倒在泥水之中……